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1铁血中华-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库罗帕特金决定对迂回其右翼的日第3军乃木希典的侧后,发动反突击,为此从左翼2个集团军抽出若干连、营、团,匆忙编组一支混合部队,由考尔巴斯统一指挥。
反突击预定于3月4日开始,3月4日,日第3军已经接近奉天以北的铁路线,情况紧急。
但考尔巴斯声称部队没有完成集中,将原定的反突击日期推迟到3月5日,当时他指挥的第2集团军总兵力为8万人,俄军进行了几次毫无效果的血战。3月7日停止行动。反突击没有奏效。日第3军继续向奉天以北迂回。
在此期间,日军从3月1日起对俄军左翼也加强了进攻,在俄国第1集团军抗击下,进展不大。但3月5日考尔巴斯发动反突击时,俄军左翼2个集团军按兵不动。
3月7日,库罗帕特金命令这2个集团军放弃沙河阵地,撤到浑河以北。他采取这个决定,是企图缩短战线,抽出部队加强右翼,并以新的反突击防止日第3军前出到奉天以北的铁路线。
但是,俄军3月9日对日第3军的反突击又没有奏效,同时,放弃沙河阵地的俄国第1、第3两集团军来不及在浑河上构筑坚固阵地。
在这种情况下,3月9日,日军突破俄军第1集团军防线,开始从左翼迂回奉天。同日,日第3军从右翼迂回俄第2集团军,来到该集团军后方。
这样,东北俄军处于被包围的危险之中。
俄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不仅在战略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在具体战术上,也往往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使属下无所适从。
但是,这个俄军不合格的总司令,为了帮助日本朋友获胜,在撤退上,他一向是坚决而果断的。
可以说,库罗帕特金总司令最擅长的招数,就是撤退,通过不断撤退,回报日本人一次次胜利,将失败留给自己,将胜利让给朋友,多么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啊!多么有爱心啊!
在俄法1812年卫国战争时,俄国伟大的军事家库图佐夫元帅,通过不断撤退,拉长法军补给线,最后反击,大败拿破仑。
库图佐夫元帅的撤退是为了反击!库罗帕特金上将的撤退,只是他娘的单纯的撤退!因为害怕被包围而撤退,因为懦弱而撤退。
在撤退方面,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堪称专家了。
3月9日夜间,撤退专家下令,全军向铁岭撤退。俄军撤退的情况相当混乱,骑兵先于步兵和炮兵撤退,辎重堵塞了道路,部队失去指挥,又遭到日军炮击,后卫陷入日军包围之中。
1905年3月11日傍晚,日第1、第3两军在浑河地区会师,此时俄军主力已逃脱包围。
但连续作战、强弩之末的日军也根本无力追击俄军主力,只是将俄军后卫部队两万多人,围困在奉天以北的一个小山岭上。
第153章 是忠义军!他们来了!
“终于结束了,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作战室内,大山岩元帅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不但整个日军精疲力尽,他这个总司令都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参谋长儿玉源太郎叹道,“是啊,部队太疲惫了,打不下去了,最好这两万多俄军投降。”攻克旅顺后,儿玉源太郎又把第三军的指挥权交给了乃木希典。
这时候,一个参谋匆匆走进作战会议室,报告道,“各师团旅团都发来报告,弹药匮乏。”
这是正常现象,自从开战,日军的弹药可以说从未宽裕过,儿玉源太郎随口问道,“补给队伍没有按时到吗?”
还没等这个参谋回答,另一个参谋快步跑进作战室报告,“被包围在山岭上的俄军开始突围!”
被包围的俄军后卫部队选择了突围,困兽犹斗死命搏击,这个时候不是为沙皇而战,不是为总司令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性命战斗,所以,突围的俄军个个奋勇争先,异常勇敢。
他们喊着“乌拉乌拉”的口号声,用轻重机枪开路,猛烈射击,同时甩掷手榴弹。枪弹和弹片劈头盖脸般向日军飞去,此时处于优势地位的日军自然不甘示弱,开枪开炮还击。
战场之上炮火轰鸣,硝烟弥漫,马克沁重机枪那种特有的‘哒哒哒’声响个不停,子弹在阵地上噼啪乱射,士兵们在呼喊着,枪栓不断被拉动,咔咔的连绵不断。
不时有手榴弹在天空呼啸而过,击落在阵地四周,巨大的烈焰轰然爆开,将周边的一切都炸飞。一时间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惊天动地,两军血肉横飞,尸体横七竖八躺满山坡,死伤狼籍。
俄军最后的爆发是凶猛而暴烈的,奈何日军此时已经占了人数的绝对上风,附近的部队不断过来支援,杀到最后,两军都没有了弹药,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到当晚八点,试图突围的所有俄军全部被歼灭,累惨的日军直接倒地就睡。
日军总司令大山岩,与参谋长儿玉源太郎接到报告后,疲惫地对视一笑,都去休息了,俄军第二太平洋舰队刚刚到红海,而陆军已经被日军吓破了胆,战争至少是暂时结束了,即使再度开战,俄军也没什么赢面。
大山岩感觉脑海中有一个模糊的念头,但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他已经63岁了,三天没合眼,太累了,倒床上就睡着了。
睡到午夜,大山岩突然惊醒,从行军床上坐起来,也许是暂时的休息让他的头脑恢复了清醒,更可能是那个模糊的念头,因为始终是个担心,从而将他从疲乏至极的酣睡中叫醒。
他赶紧起身,来到作战室,值班参谋全都趴桌上睡着了,他叫醒一个,急问道,“忠义军的弹药补给送来了吗?”
参谋睡眼惺忪,拍拍额头才恢复清醒,赶紧去查报告。自从旅顺被攻克,日本陆军的弹药补给来自三个方向:南边旅顺方向、东边朝鲜方向,和东北方忠义军方面。
其中旅顺和朝鲜方面的补给,不仅有弹药,还有粮草等其他各种物资补给,三方都是平均十天送来一次,忠义军方面比旅顺和朝鲜方面晚一天。
忠义军的弹药补给,日军有专门人去半途接运回来,为了避免交战双方误会,送货的忠义军并不靠近战场。
参谋很快回来了,“司令阁下,旅顺方面和朝鲜方面的补给应该前日到,但没有到,忠义军方面应该昨日到,也没有到。”
担忧而敏感的大山岩听了报告后,额头一下子见了汗,“赶紧去叫参谋长。”说完,他慢慢坐到椅子上,攥紧拳头看着地图,双腿微微颤抖。
儿玉源太郎马上过来,听了情况后,当即命令那个参谋,“马上叫侦察队伍向东、向东北侦察!”
“不,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派出侦察队伍!”大山岩沉声道。
两人心意相通,谁也不说话,悬着心等待结果,此时是日军最脆弱的时刻,连续作战筋疲力尽,弹药匮乏物资紧缺。
两个多小时后,凌晨三点,有参谋急匆匆过来,颤声汇报,“四个方向都发现不明敌军,侦察队伍伤亡惨重!”
大山岩痛苦地闭上眼睛,是忠义军!他们来了!
他并非没有担心过那帮匪徒,但传回来的情报显示,他们安于现状,虽然扩充兵力和地盘,似乎只为以后和满清朝廷抗衡,他们没有实力向日俄任何一方大军挑战。
况且,一个来月与俄军连续激烈作战,兵力始终处于劣势的日军,也根本没有实力浪费任何一个士兵,去警戒忠义军,他们投入全部兵力,每个日本兵都得拿出百分之两百的精力,才能击败俄军。
没想到,在日军最脆弱的时刻,忠义军来了。
辽阳会战、黑沟台会战,日军基本也是处于此时的状况,弹药耗尽筋疲力竭,但库罗帕特金怕被包围,率先撤退,日本人才赢得了战争。
这次也是如此,库罗帕特金害怕被包围,所以撤退,一直以少打多,日军的体力都已经快到极限了,侥幸而冒险获胜的日军,连追击的力量都没有。
日本人好赌!从甲午海战开始,就一直在赌,清朝综合国力强过日本,但日本攻其一点,赢得了战争。
俄国综合国力更强于日本,日本依然敢开战,整个日俄战争,日本不少次靠着侥幸赢得战争,一旦大山岩做出合围架势,怕被包围的库罗帕特金就撤军。
这就好比赌牌,日方做出凶狠的气势,俄方不敢看底牌,被吓跑了。但现在来了个新对手,要翻日方的底牌,小三小四怎么给人看?
虚弱疲惫、缺乏弹药的日军,此时就是小三小四的底牌!天明以后,情况确定了,四面八方都是忠义军!
奉天会战之前,日军25万人对俄军37万人,此战击毙俄军11万,赢得了陆战决定性的胜利,二十来天、夜以继日的激战,日军伤亡8万人。
此时的日军,就像刚刚打完一场势均力敌拳赛的拳击手,疲累至极,好想吃一顿、睡一觉,结果从阴影处窜出来一个大汉,在他旧力出尽、新力未生之时,对着他的腰眼,狠狠来了一拳。
这是要命的一拳啊!
【作者题外话】:祝书友们春节愉快!合家欢乐!最高潮的情节即将到来,跟大家求个票,同时汇报一下,春节期间,更新照旧。
第154章 日军突围
林重与刘老疤、蔡锷秘密会议时候,就提出了今日的构想。首先是胜负,三人经过讨论后,最后一致认为日方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然后林重说,“日军辽阳会战就是侥幸取胜,因为俄军将领胆怯而退军,侥幸取胜的日军当时其实非常虚弱,如果有下一次机会,我们应该出手。”
他没法跟两人说,他知道历史,知道未来。
当时刘老疤的问题是,“即使打败了日军,还有老毛子呢。”
“所以,我们出手的时候,必须是老毛子已经没法打下去的时候、惨败的时候。”林重道。
然后三人商量了细节,并加大了侦察的力度,从旅顺大战,到黑沟台会战,忠义军方面都是清晰掌握情况的。
一月下旬黑沟台激战时,刘老疤曾提出,暗中助俄一臂之力,让日本流的血更多一些。
但蔡锷思考过后,提出反对意见,他说,“我们需要的是一方惨胜另一方,如果我们参战,让俄方与日方继续对垒,势均力敌,那么我们还是没法介入,两个都是强大的对手。”
林重同意蔡锷的意见。
黑沟台会战结束后,日本第三军北上奉天,第五军在朝鲜组建后开过来,蔡锷道,“也许时机要到了。”
林重暗叹,这蔡松坡真够厉害的,自己是知道历史,所以一定在奉天会战结束时介入,但蔡锷凭借日本第三军和第五军的到来,就能判断出时机,这个着实不容易。
于是,忠义军暗中开始动员。
3月6日,林重令十旅长瘸虎,率军去本溪东南的平山,堵截日军从朝鲜过来的弹药辎重。
令九旅长钱恒,率军去奉天南边、辽阳北边的灯塔镇,堵截日军从旅顺方面过来的辎重。
副司令郝大炮,带一旅和五旅,去奉天东边的白庙。副司令马二,带二旅和六旅,去奉天南边的炎龙山。
副司令王四,带三旅和七旅,去奉天西边的苏家屯。副司令刘老疤,带四旅和八旅,去奉天北边的北陵。
四个副司令,每人除了两个旅18万人,还各自带一万民兵,民兵主要负责运送弹药,挖掘壕沟,构筑阵地。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