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老爷子也气妻子为了打麻将弄丢了孙子,可总不能看着她死。

    “既然是医生说的,先试试吧。”陆老爷子躺在床上,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孩子要继续找!必须找到!”

    解救出来的孩子们被赶来的父母们接走。

    找到孩子的父母喜极而泣,许多直接跪下来感谢警察,不少人把蘑菇少女当成救命恩人。

    没有看到自己孩子的父母,心里也有了期望,希望蘑菇少女能多曝光一些人贩子团伙,说不定能解救他们的孩子。

    至于剩下的孩子,没有父母来认领,已经被警察拍了照片,通过各种方式让大家知道他们的消息,通知正在寻找孩子的父母。

    钱队最近头发一撮一撮地掉。

    这个蘑菇少女真是胆大妄为,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准确地找到人贩子的。

    随着带走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他们不断宣传蘑菇少女是个好人,结果,蘑菇少女的名声越来越大。

    虽然说蘑菇少女的行为有点儿替天行道的意思,不少百姓支持蘑菇少女,她还有了粉丝,可这是法治国家,如果都靠蘑菇少女,还要警察做什么?

    上头的意思是,人贩子要抓,蘑菇少女也要找到。

    钱队这段时间一直在追踪蘑菇少女。

    结果对方完全是随心所欲,这个星期在县里,下个星期到了乡镇,过段时间又去了另一个地方。

    她像只小跳蛙一样,东一下西一下,真是叫人秃头。

    现在,钱队已经习惯了隔三差五有人吃了红伞伞被报警进医院洗胃。

    可这一次过了半个月都没动静,钱队很是惊诧。

    他甚至在想,蘑菇少女是不是没有毒蘑菇了?他捉摸不透这沉默背后,蘑菇少女在酝酿什么大事件――

    如果明庭知道钱队是这么想的,肯定会委屈死。

    他能琢磨什么?他现在已经到归一寺了,当然是要死乞白赖地留下来当小和尚啊!

    “师父,你看这孩子,这么小的年纪,非要当沙弥……”

    明空有些无奈地指着明庭。

    明庭找到归一寺,说自己是孤儿,想在寺里当小沙弥,明空根本不信。这么漂亮的孩子,哪个父母舍得将他抛弃呢?

    结果明庭也不多说话,就在厨房帮忙,明明个头还没有灶高,还帮着捡枯枝,给灶里添柴禾。

    他吃饭也跟着大家一起,一点儿都不挑剔,实在是乖的离谱。

    弘德法师对明庭招了招手,让他过去。

    他是归一寺的主持,是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白色的长眉垂到眼尾,眼角有几块老年斑。

    “孩子,你没有地方去,想留在归一寺?”

    “是的,师父。”明庭恭恭敬敬地说道。

    “好吧!”弘德法师笑着摸了摸小豆丁的头,“你留下来吧!”

    明庭开始还以为,当和尚是很容易的事情,到了归一寺才知道,未成年人禁止信教,年满18岁后才可以选择成为僧人,这是国家规定。

    所以他想当和尚,还得等14年以后才行。

    幸运的是,原世界救了男配性命的弘德法师,是个很善良的人。

    归一寺里收养了5个孤儿,他们的年纪比明庭大,都剃了光头,穿着统一的衣服,是庙里的小沙弥。

    自从明庭来了之后,他因为最年幼,成了一群小沙弥中的弟弟。

    大家的名字都是弘德法师起的,都是“明”字打头,明庭很幸运的又叫“明庭”。

    寺庙里除了弘德法师之外,还有6个和尚。

    归一寺是个很小的庙宇,又在山上,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来这里的香客比较少。

    明庭年纪最小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早上四点钟的早课没有人叫他。

    年纪大一点的小沙弥会起来做早课,8岁以下的小沙弥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

    明庭到的时候正好是夏天,等到了九月份,几个沙弥哥哥要背着书包去上学。

    山脚下有小学和初中,他们每天早上去学校,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下午放学会有师兄去接他们回来。

    “还要去学校念书?”

    看到他们收拾行李,明庭很吃惊。

    他还以为小沙弥就是在庙里念经打坐呢!

    “我们小孩子当然要读书啊,以后还要参加中考、高考,可以考大学,或者考佛学院。”

    明觉这次去读五年级,他的脾气很好,明庭在归一寺都是他来照顾。

    “如果不喜欢念书,等初中毕业,也可以去学一门技术。总之,一切全凭我们自己呢!”

    明觉唠唠叨叨,跟明庭说了很多。

    比如有一个师兄,当年高考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是老师,有时间还会回归一寺看望师父。

    比如有师兄和佛法无缘,后来学了木匠,也过得很好。

    在告诉明庭,自己以后想当一个海员后,明觉问道:“小师弟,你以后想做什么?”

    “我?我就想当和尚啊!”

    明庭认真地说道。

    看到小师弟幼稚的脸庞,明觉伸手摸了摸他的小光头:“嗯,当和尚也很好,我们明庭以后一定是一个很棒很棒的和尚!”

    明庭不知道,弘德法师正对他的户口头疼。

    现在政策收紧,寺庙不可以随便收养孤儿。

    遗弃在寺庙的孩子不能像以前一样将户口挂靠在寺院,正常手续是必须先报警,再送去福利院,否则没有户口,等明庭到7岁就没办法上学念书。

 真少爷他不稀罕火葬场(4)(二合一)

    弘德法师的烦恼;  没多久就解决了。

    原世界抚养男配的老夫妻来归一寺拜佛,见到明庭后十分喜欢。

    在征得他和弘德法师的同意后,老两口领养了明庭。

    上户口的时候;  明庭跟着老爷子姓项,户口本上的名字叫项明庭;  这叫他十分高兴。

    项爷爷和项奶奶曾经有个儿子,二十多岁出车祸去世;  去世的时候还没有结婚,更没有子女留下。

    两人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过;  和老伴儿一起相扶到老,没想到他们晚年遇到明庭。

    两个老人相信这是缘分,对这个孙儿很欢喜。

    不过;  哪怕明庭户口在项家;  他也有一大半的时间呆在归一寺。

    本来项爷爷想送明庭去幼儿园,被他拒绝了;  他说喜欢在庙里听师父念经。

    他们还以为明庭年纪小;  会坐不住,没想到明庭很习惯归一寺的生活。

    想当初;  他在修仙世界的时候,在万佛门跟着那群老和尚住了二十多年;  佛门生活对明庭来说一点儿都不枯燥;  早就习以为常。

    明庭觉得在归一寺和在家里没什么区别。

    归一寺的和尚们在后院开辟了菜园子,种了各种小青菜,辣椒、番茄、南瓜……平时除了米面油,他们更多都是自给自足。

    明庭也会跟在师父和师兄身后;  帮忙浇水,捉虫;  忙得不亦乐乎。

    男配第二个心愿是希望全国人民都知道他做的饭好吃。

    这个心愿,和当和尚一点儿都不冲突。他可以学做斋饭啊!

    于是,每次师兄下厨的时候,他会跟在旁边看着,边看边学习,甚至还会让师兄教自己。

    就因为这个,他还多了一个绰号叫小馋猫。

    明庭很想解释,他并不是嘴馋,真的只是想学习斋饭而已。

    不过,他会偷偷在大家喝的汤里加上稀释的灵泉,在师兄做菜的时候,拿出一些自己空间的蔬菜掺进去。

    弘德法师已经快七十岁,明庭希望老师父能健健康康,活得久一些。

    去爷爷奶奶家的时候,项奶奶会给明庭做很多好吃的,他也会趁机用灵泉和药材调养老人的身体。

    好人当然要长命百岁才行啊!

    弘德法师对小沙弥管的并不严格,没有叫他们禁荤腥。

    一是小孩子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补充营养;二是这几个小沙弥只是庙里收养的孤儿,并不是受戒的出家人。

    自从明庭有了爷爷奶奶,老人家也时常邀请其他小沙弥到家里吃饭。

    他们很喜欢孩子,更怜惜这几个娃娃孤儿的身份,每次都会准备很多好吃的饭菜和零食。几个小沙弥也非常喜欢项爷爷和项奶奶。

    就这样,明庭春天跟着师兄在山上掰笋子、摘桑葚,夏天跟他们采蘑菇、捡地衣、摘木耳,秋天去打野板栗和核桃,冬天就老老实实呆在庙里看雪中红梅。

    等到6岁,明庭闹着要和师兄们一起上学。

    虽然项爷爷希望明庭去县城念书,可明庭更愿意和几个师兄们一起,项爷爷和项奶奶干脆搬到山脚下。

    他们的身体被明庭调养了一年多,现在爬山腰不酸腿不软,去体检的时候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好,医生说他们能再活20年,把老两口乐坏了。

    两人像义工一样,有时间会到山上来,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项奶奶帮忙做斋饭,爷爷会买一些水果送来。

    自从上学后,早上明庭和小沙弥们一起去学校,中午在爷爷奶奶家里吃饭午休,下午继续去学校。

    庙里的小沙弥都在这里念书,所以明庭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许多同学看到他光头,只觉得明庭很可爱。

    刚上学一个月,明庭的班主任发现他是个天才,课本上的知识早就学会了。

    班主任非常惊奇,特地拿了三年级的试卷来考明庭,结果他交了满分卷。

    最后,班主任跟校长申请,明庭直接跳级到了四年级。

    之后他又跳级好几次,每次都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同学。

    因为小学和初中相邻,老师们都知道有一个小沙弥连着跳级,读书非常厉害。

    等明庭15岁完成了高中的课程,成了县一中年纪最小的高三学生,还参加了高考。

    项爷爷和项奶奶对他没有什么要求,就是希望小孙子能开开心心,身体健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弘德法师早就发现明庭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他过目不忘,读小学就把经书背得滚瓜烂熟。做早课和打坐的时候,别人在明庭这个年纪会打瞌睡,坐不住,根本静不下心来,只有明庭能耐下性子。

    弘德法师跟项爷爷项奶奶说,明庭和佛有缘,只是尘缘未了,时机未到。

    高考之前,项爷爷问明庭想考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明庭说想学计算机。

    其实这些年,明庭心里一直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这世上再也没有被拐走的孩子,学计算机能实现他的心愿。

    当市理科状元的喜报送来,明庭正在归一寺做斋饭。

    归一寺比较偏僻,香客不是很多。

    寺庙多年没有修缮,有些简陋,甚至有些房间很破旧。

    庙里会给香客提供斋饭,收费很便宜。

    九零年代是5毛钱,现在3块钱一份,有一碗米饭、一份汤、一碟凉拌菜和两道素菜,管饱。

    明庭这些年暑假和寒假一直在归一寺帮忙。

    他现在厨艺大涨,许多香客都知道归一寺里有个叫明庭的小师父,能把普普通通的豆腐做出绝美的味道。

    因为明庭还是学生,只有假期在,所以假期的时候来归一寺的人会比平时多很多。

    有的人是信佛,也有一些是喜欢素食的食客,甚至还有一些来旅游的游客。

    口碑就是这样一点点打造出来,传播出去。

    “师兄,只要我们努力下去,总能凑到修缮的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