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盖世双谐-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言

    写在正文之前,稍微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一些情况。

    书名如各位所见——《盖世双谐》,算是一本双主角的武侠吧。

    我这个人每本书都喜欢换个题材大家也是知道的,而且我从小就特别喜欢武侠,所以这次也算正式的来圆自己一个武侠梦。

    早在几个月前就和一些朋友表露过自己下一本书想写武侠,但很多行业相关的朋友听了都是摇摇头,或是拐弯抹角、或是直接表示不看好,言辞间仿佛我要跳进火坑似的。

    诚然,武侠在这个时代的没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至今仍在津津乐道的那些武侠,基本都是大师们在几十年前的创作。

    所以这些年我也经常在各种场合听到一句话——“武侠已死”。

    个中意味,我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在当下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显然更喜欢看玄幻,大部分的作者也更喜欢写玄幻,因为玄幻的世界格局更大、设定上的限制更少、创作上更自由。

    而武侠似乎已经被大师们写到极致了,已没有更高的高峰可以攀登了。

    正所谓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后来者们的路似乎也都因此被堵死了。

    所以……我也就不攀那个高峰了,也不走那些规规矩矩的路了,我打个地道去探一下这个领域的下限吧(笑)。

    如果说“武侠”真的已经断气了,那就当我用这本书给它做一组cpr好了,反正试试也没什么损失。

    这本书应该会是我目前写过的所有作品中最具有娱乐精神、最轻松、最欢乐的。书中两位主角的人物原型,我就直说了……我是从黄旭东和孙一峰身上找到的灵感;如果你们没听说过这两个人,也没关系,并不影响阅读,因为我也只是在书里玩玩他们身上的一些梗,不会带入、也请各位不要主动带入任何现实中相关的人和事,以免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而如果你认识这两个家伙,或者比较了解他们,我相信看到书名和简介的时候你已经开始笑了。

    至于本书大概讲了个什么故事嘛……你们是了解我的,我这个人写书是没有大纲的。

    先把开头写了,然后让剧情自己飞一会儿吧。

 楔子

    傍晚,薄雾。

    一条乡间的小路上,一辆保时捷卡宴缓缓驶过。

    车上,坐了两个人。

    开车的男子姓孙,看年纪三十七八,生得是膀大腰圆,肩宽背厚,一双柳叶眼好似永远睁不大,不过却是贼贼有神,犹如四条眉毛,笑里藏刀。

    副驾驶上的男子姓黄,与孙先生年纪相仿,生得剑眉垂目,鼻宽唇厚;这五官乍一看也算棱角分明,可惜他和孙先生一样,心宽体胖,脸上肉太多,再加上黄先生天生脖子有些短,故而给人的感觉和孙先生一样是肥头大耳,中年油腻。

    “孙哥,这都绕了两个多小时了,你是不是迷路了啊?”黄先生看着窗外那有些眼熟的景色,不知是第几次开口问道。

    “你不要慌~”孙先生回道,“我是按照导航开的,你不相信我那导航你总得信的咯?”

    “这地方荒山野岭的……”黄先生神色犹疑地接道,“我看导航也未必准确啊。”

    “那咋办嘛?”孙先生闻言,当即用死猪不怕开水烫般的语气道,“你自己也看到了,这里那么偏僻,全是山路,别说找人问路,连个路牌都没有,那只能跟着导航继续开咯。”

    “所以之前经过那个加油站的时候我就问你要不要找个当地人问一下怎么开。”黄先生道,“你非说有导航没事儿的,你看现在是不是遭重了嘛。”

    “你这种马后炮有什么好说的嘛,现在开都开到这里了,总不见得再开回去咯?”孙先生道。

    “唉……”黄先生叹了口气,“老子真是遭不住了,我怎么会答应跟你一起出来自驾游的,你这种高铁都能坐反的人,离开公路大概率就要死在山里了,老子今天终于还是要死在你手上了。”

    “你给老子闭嘴~”孙先生拉长了语气道,“别慌,现在油还多,天色也不算晚,大不了就开回去。”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时不时还夹杂着一些脏话,虽然在旁人听来这像是吵架似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他们之间很平常的一种交流模式。

    孙黄二人相识多年,平日里的工作是游戏解说兼主播,看他们开的车就明白,他们算是做得比较成功的那种;不过看他们的身材也该明白,这两人平时也是极少进行户外活动和运动的。

    今天他们也是心血来潮,临时起意要自驾到某个冷门的景区去转转,没想到这就迷路了。

    又过了片刻,雾,越来越浓了。

    路况也变得越来越糟,孙先生也不得不把车降得更低了一些。

    忽然……

    “诶?”望着窗外呆的黄先生好似在雾中看见了什么,猛然转头,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儿,“孙哥,刚才路边好像有个人啊。”

    “什嘛?”孙先生闻言,想了想应道,“我怎么没看见?”

    “我也只是瞥见了个像人的影子站在雾里面。”黄先生道。

    “我靠,你不要吓我啊。”孙先生当时就有些怂了,“那到底是人吗?”

    “妈的不是人还能是鬼不成?”黄先生这句反问得也有道理。

    两人又商议了几句,还是决定调头过去看看,如果真的有人,没准可以问个路。

    反正这山路上也没什么交通规则可言,哪里都可以转弯调头,所以他们立刻就转回去了。

    结果,孙先生把车开回刚才那个地方停下,两人打开车窗定睛一看,现那还真不是人,而是一尊石像。

    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这石像的头部和身体都已有了缺损,只能看出个大致轮廓,也分不清这石像雕得是人是妖、是仙是佛。

    “诶,你看这后面有条路诶。”还是黄先生眼尖,在那儿张望了几秒后,他隐约看见那石像的后面有一条岔路。

    “那……开进去看看?”孙先生道。

    “哎呀,反正我们也已经迷路了,就去看看呗。”黄先生道,“这里有尊石像,说明后面这条路可能就是通往什么庙啊之类的地方,去了没准就能遇到人问路了呀。”

    “你要这么说……好像也有点道理哈。”孙先生一边念叨着,一边已经开始打方向盘了。

    于是,他们就这么开进了石像后方的岔路里,然后双双消失在了这傍晚的雾林之中……

 第一章 鱼市巨子

    在无数的平行宇宙中,有着一个和我们所知的世界十分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地方。

    这里,有个被称为“朙”的王朝,它和我们熟悉的那个“明朝”很像,不过这个“朙朝”的国运气数显然更为持久;自开国以来,大朙已延续了三百余年,皇帝的数量也早已过了二十个,到了这一代,传到了一位名叫朱杝的皇帝手上。

    朱杝皇帝年号“永泰”,我们的故事,就从这永泰初年说起。

    这年春节刚过,杭州府便下起了雨。

    这场雨,一下就是五天,从大年初一下到年初五迎财神,而且越下越大,浇得老百姓们连门都出不了,以至于这年春节杭州府的大街小巷连声鞭炮响都没有。

    就好似老天爷在让杭州的百姓们“闭嘴”一样。

    常言道——不凡之子,必异其生。

    巧了,刚好也是从年初一这天开始,杭州府孙员外那位怀胎十二个月仍未生产的夫人突然开始肚子疼。

    这一疼就是五天,把孙府上下、尤其是孙夫人给折腾得死去活来。

    一直到了初五这天,也不知期间换了多少个产婆,累昏了多少个丫头……终于,在一个屋外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豪雨倾盆的时刻,只听得“哭叉”一声,孙夫人生了。

    顺带一提,“哭叉”一声是孙夫人不小心伸手撕坏了床边一块绸子的动静。

    这孙公子甫一出世,屋外的雨便停了,而且天上立刻是乌云散尽,晴空万里。

    更惊人的是,孙夫人在经历了五天五夜的生产后,竟也没有大碍,不但没有累得昏死过去,还胃口大开,大吃了一顿,喂了两次奶,这才与儿子一同睡着,把孙员外请来的产婆和奶娘们都给看傻了。

    没过几天,这事儿就传遍了杭州城。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说孙员外家的公子是神仙下凡的、有说是孙猴儿转世的,还有说他其实就是哪吒,所以出生那几天龙王爷想下雨把他淹死。

    当然了,这谣言也传不了多久,过些日子也就散了。

    长话短说,孙公子就这么一天天长大,外人也看不出什么异常来,不过他自己是知道自己有问题的。

    这孙公子,正是我们前文提到过的那位“孙先生”穿越而来。

    他最后的记忆,是在雾里开车,接着他就一阵恍惚,失去了意识;待他回过神来时,自己便已成了个正在哇哇大哭的新生婴儿。

    刚恢复意识时,孙先生就想说话,但他现不管自己说什么,从嘴里出来的都只有哭叫声;他又想用手比划,但其手指却也是紧紧攥着分不开……直到半天后,他成功睁开了眼睛,才大致明白了状况。

    孙先生也是知道些穿越故事的设定的,所以他慢慢的也就放弃了抵抗,并接受了自己已经穿越成了一个“古代新生儿”的事实。

    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惊讶过后,冷静下来想想……反正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原本的世界,在这里“重新做人”也不错,都是好事儿。

    …………

    一晃眼,孙先生就长到了三四岁。

    在这个世界,他的名字叫“孙亦谐”,他也曾问过父亲孙员外,为什么我叫这个名儿啊?是不是我还有个哥哥叫孙亦庄啊?

    孙员外告诉他不是,不过他有了弟弟或者儿子可以考虑起名叫孙亦庄,因为咱大户人家是要排字儿的。

    孙亦谐又问,排字儿是没问题,但有倒着排的吗?

    孙员外没有回答他,只说是等时机到了自然会告诉他。

    又过了几年,孙亦谐该开始念书了。

    但他觉得自己本来就认识字(简体字),而且那套之乎者也的东西也没毛用,所以教书先生教他的时候他不好好学,还总是捉弄先生。

    又因为他是大户人家的公子,教书先生也不敢真打,就这么耗了两年,逼走了十几位教书先生。

    孙员外生气了,就找儿子谈话,跟他说:“我们孙家虽是商户,但也算世代书香,你要是不好好念书考取个功名,且不说丢了孙家的脸,将来没功名你连下人都不能用你知不知道?”

    结果孙亦谐回答他:“多娶几房媳妇不就可以了?还要什么下人?”

    然后他就被抽了一顿,饿了几天,最后送进了“树人学堂”。

    这“树人学堂”是杭州府一间颇为有名的私塾,以专门收拾类似孙亦谐这样的纨绔子弟而闻名,学费很贵,且实行监狱式管理。

    学堂的主人名叫德鲁一,已年过七十、须皆白,听说他当年进京赶考轻松考了第一,结果殿试时因为有人从中作梗,在皇帝耳边吹耳旁风,导致他没被点中状元,而被点中的那位是个背景深厚的富家子弟;德先生一气之下,干脆就辞去了朝廷分配的职务,回老家开了这么个私塾,而他生平最恨就是那些富家子弟。

    就这样,孙亦谐被送进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