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盖世双谐-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该说那“诸葛盗”蓝朔离了;这兄弟留下的东西就很有趣了——设计图。

    前文说了,蓝朔离最喜欢“机巧之物”,什么机关陷阱、烟幕飞针之类的,说得再直白点,这人就是个魔术师啊。

    而魔术师藏东西,自是要玩儿点花样的:因此,蓝朔离并没有直接带本“书”在身上,而是将他毕生的研究成果,即那些设计图纸,都藏在了一个跟书包差不多的大的金属匣子里,只有能破解匣子开启方法的人……比如他自己,才能打开并查看里面的东西。

    最后,是那“飞天盗”李原。

    这位,是四盗里最爱钱的,也是轻功最好的一个,但你若觉得这人会留下什么绝世的轻功秘笈来,那可就错了。

    李原学的轻功其实很普通,随便到哪个二三流的门派里都可以学到;这货的轻功高强,真就是因为天赋异禀,他也真没必要学什么特别高明的轻功,因为普通轻功在他施展出来也已经是“左脚踩右脚螺旋升天”了,你让他学更强的轻功,实际施展时也不会有太大提升。

    这就好比,你上个重点高中,高考勉强能考个620分上下,而他上个普通高中就能考650分以上,那你再让他去上重点意义也不大了。

    不过,虽没有留下武功,但这位“飞天盗”还是留下了别的——百川钱庄的“柜票”一张。

    这柜票呢,就是古代柜坊帮你保管东西时发给你的凭证,和那当铺里的当票差不多,其服务形式类似于今天的银行保险库。

    百川钱庄乃是大朙数一数二的大买卖,已经营了上百年,除了普通钱庄的那些业务之外,柜坊的部分功能也有,所以这张柜票有很大可能直到今天仍能兑用。

    只是,这“飞天盗”究竟在柜上存了什么,这就不好说了,但从他视财如命的性格来看,八成是比钱还值钱、且可以保值的东西,古董字画的可能性很高。

    以上这四件,就是孙黄雷三人搜索房间后得到的东西。

    铜宸倒也不是特意替那四盗保留遗物,只是对妖怪来说,这些东西都没什么用,故而他就随手放在那里,也没当回事儿。

    这不,多年后,便宜了双谐和雷不忌了。

    正当他们仨准备分赃的时候,渺音子回来了,然而,回来的只有他一个,谢润却是迟迟没有进来。

    “诶?道长,谢大哥呢?”黄东来见屋外好像已经没人了,故而问道。

    “我让他先走了。”渺音子道。

    “啊?”孙亦谐挑眉道,“怎么走?这是个湖心岛啊,他能走去哪儿?而且我们来时乘的船都已经毁了啊。”

    “这你们不必担心,贫道登岛时乘的小舟还完好,先前送你们来的那位船家也还在岛上、且安然无恙,我已告诉了谢施主船家和小舟的位置,让他们先行离开。”渺音子回道。

    “等等……”孙亦谐道,“那他们把船乘走,我们几个岂不是都困在这里了?”

    “这话说的……呵……”渺音子笑了,“有我在,你们还怕走不了?”

    “嗯……”孙亦谐小眼珠子又是一转,“这倒也是啊,那……道长,要不你干脆直接吹口气把我们吹到武昌去得了。”

    “你真当我是神仙呐?我要是吹口气就能渡你们几百里地,我自己还会晚来这一天吗?”渺音子反问道。

    “好吧。”孙亦谐想想也对,随即又道,“但却不知,道长为何要让谢大哥先走呢?”

    “他过河后要去的方向和你们不同,而且他身上还带着件不祥之物,会引来不少灾劫;我见他为人还算正派,颇有些侠义之心,所以指点了他一番,让他先行一步。”渺音子接道,“另外,他走前说了,让我代他向你们告别,江湖路远,来日再见时,他定要好好报答你们。”

    “哦哦,原来如此。”孙亦谐点头应道。

    “另外……”渺音子的话还没完,“我确实也有件事要你们三位帮忙,所以需要你们再留一会儿。”

    接着,渺音子便把这兰若寺的相关传说,包括更早以前这浉河上殄尸老祖的故事都跟他们讲了一遍。

    听完了他们才明白,此前他们遇上的纸人,还真就是那“耶律宝琦”,铜宸那妖法的原理就是把那些被困在这里的冤魂寄生到纸人上,再让他们为自己效命,因为这些纸人本身都有意识,所以幻境里的各个“冒牌货”在行动上才会更加逼真和灵活。

    那渺音子要双谐和雷不忌帮的是什么忙呢?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他开坛做法的时候需要几个“童子”在傍边掠阵护法。

    虽然这个活儿也可以用“召唤生物”代替,不过由真人来担当效果自然会更好。

    而渺音子做法的理由,想必各位也能猜到,他要重新加固一下这兰若寺下面的封印,免得他们离开后这里再出事。

    于是,直到天亮之前,他们三个都在帮着道长忙活这事儿。

    到第二天,天光大亮。

    孙亦谐、黄东来和雷不忌几乎同时醒来。

    他们起身后朝周围一看,发现自己已经坐在了浉河南岸一片无人的空地上,而他们的行李、以及他们找到的四盗遗物都好好地摆在他们周围。

    三人完全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的这里,昨天的种种仿佛都是一场梦,但那些恐怖的记忆和到手的东西又在提醒着他们这一切都是实际发生过的……

    孙亦谐想在上路前快速把四盗的遗物给分了,没想到,雷不忌果断地拒绝了分赃:其一,这四件遗物里,确也没有他很想要的东西;其二,他听渺音子讲了这兰若寺过去的故事后,已知道了这四件东西都是“贼”留下的,而他爹曾跟他说过,江湖上,唯独贼的东西最好别去沾手,因为你也说不清这玩意儿的上上个主人是谁,万一人家跟这贼有仇,最后循着东西把仇报到你头上来了,你说不清楚。

    当然,孙亦谐和黄东来是不怕这个的,且不说四盗都已经死了三十年,而且他们的仇家也有很多都死在了兰若寺里,就算真的还有其他苦主因为这些遗物找上门来,他们也有自信可以靠自己的无耻和诡辩来应付。

    于是,最终,孙黄两人二一添作五,对半分账,食谱和柜票归了孙亦谐,秘笈和匣子则由黄东来拿去。

    浉河上的这场神怪风波,到此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三位少侠又重新踏上旅途,步入了那信阳到武昌之间、连绵的群山之中……

 第四十六章 途经匪村

    来到了第一个镇店后,孙亦谐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寄信。

    这信寄给谁呢?寄给那行脚商于庆的家人。

    由于某些大家都明白的原因,信是孙亦谐让黄东来代笔的,大致内容是: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们,即诸位于庆的家人们,于庆因在浉河上遇到风雨,失足跌入水中淹死了;而“我”,也就是写信给你们的这个“无名氏”,在于庆的行李中找到了这份路引,得知了他的姓名和户籍,我能做的,也只有把他留下的那些货物都换成钱,和这份路引以及报丧的信件一同寄给你们,请你们节哀顺变。

    当然了,实际上孙亦谐并没有拿于庆的货物,于庆的货物也值不了几个钱,至少比起孙亦谐塞进信封里的银票数额来说是远远不值的。

    再者,于庆也不是失足淹死……

    但所谓尽人事嘛,像这种举手之劳、合理的谎言,孙亦谐做也就做了。

    他的理解是:长痛不如短痛,直接把于庆的死讯告诉其家人,再给点银子让他们今后好好过活,总比让他们在家一无所知地苦等要强。

    不过,孙亦谐也就只能管到这一步了,至于再往后那家人会怎样,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这……就算是不错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孙亦谐这么有钱,干这点善事那是理所应当,不值得称道。

    但你仔细想想,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有句话叫“善财难舍”,你再有钱,让你完全不求回报地拿钱出来做一件善事,也是很难的。

    这世上很多为富不仁的人也捐钱,也做慈善,他们有些是亏心事做太多了,想通过这种方式买自己一个心安,还有些则是买个名声、做做姿态。

    真心想着要帮别人一把、不求任何回报,既不留名、也不把事儿到处去说,做完之后自己还根本不放在心上,不产生什么优越感的……那才叫纯粹的“善举”。

    而这种人,这种事,永远都是极少数。

    因为这类事本身的性质,也限制了其广为流传。

    当然,孙亦谐可没到这境界,只是在这件事上,他做得还是不错的,说到底……他当初就算不拾起那个路引,又怎样呢?

    因此,就连黄东来事后都不禁赞叹道:“可以啊孙哥,简直是大仁大义,菩萨心肠,义薄云天,救苦救难……”

    反正诸如此类的形容吧,也就雷不忌听完会信。

    孙亦谐的反应倒是和平常一样,但凡是黄东来对他的夸奖,他都是当挖苦听的:“你给老子闭嘴!这叫人情世故。”

    他们仨之间也没就这事儿说太多,在镇上休息了一天,买了三匹马和几套衣服,他们便继续开始赶路。

    …………

    前文提过,过了浉河,一直到武昌为止,这段路上并没有太大的城镇。

    此地山高路险,那是逢山有寇,遇岭藏贼啊。

    双谐也不傻,知道这条道儿不好走,所以他们这回买的马是比较次的,而身上的衣服呢,他们也都换成了那种粗布制的、非常便宜的货色。

    如此一来,他们一行三人看起来也就不那么扎眼了,至少不像是那种“肥羊”了。

    就这样,在这旅途之初,一切还算顺利,三人转眼便行出了十几里地去。

    待过了龙坡山,行到鸡公山脚下时,天色渐暗,他们在山脚处到一个村落,便就地借宿。

    这村子非常小,小到连个名字都没有,官府可能都不知道这里的存在,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大多都是樵夫和猎户。

    而能同时让三个人借宿的人家只有一户……就是村长家。

    这村长姓吴,也没什么正经名字,就叫吴老大,因为他年轻时在村里最壮最能打,所以就被选出来当了村长。如今他年纪大了呢,自己是打不动了,不过他还有俩儿子,战斗力比起他们老爹当年来也是不遑多让。

    表面上看,这村子也没什么特别的,但实际上,这儿就是个土匪窝子。

    这里所有的村民,都是半民半匪,没有行人打这儿过的时候呢,他们是民,也有正常的谋生手段,但有路人过的时候呢,得看情况……要是合适,他们就干些土匪的勾当。

    吴村长,既是村长,也是这伙村匪的老大,他那俩儿子便是他的左膀右臂。

    一般情况下呢,他们也不杀人,只劫财;劫色的事儿他们也不干,因为村民们家里基本都有媳妇儿孩子,不少人家里的娘儿们比他们家男的还横呢,他们不敢乱来。

    劫财这块呢,也不是直接就拔刀抢,而是有别的方法……

    这不,休息了一晚之后,孙黄雷三人刚要出发,就遇上这村里的套路了。

    三人骑上马,行到村口,路边就忽然奔出一孩子来,看着十一二岁,跑得那叫一个快,一转眼就打马前过,再一回神,他已经在地上躺下了。

    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