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豪的万界之旅-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他忽略的是,在这个阶级分明的时代,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叫做民!
百姓百姓,平民黔首连名姓都没有,如何能算得上百姓?
龙阳比王学斌更加清楚,只要他能说服贵族,那么天下绝大多数势力都会支持魏国。
在这个时代,贵族才是天下的主导力量。
百姓只能为战争提供人丁,至于战争的其他要素,都把握在这些贵族手里。
贵族的思维方式与百姓完全不同,贵族在乎的是利益的多寡。
至于感性
多少钱一斤?
贵族不在乎战争是不是正义,只要他们得利,他们可以毫不在意的喊出‘我蛮夷也’的口号!
民心所向?
后世的常识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笑话!
民心?
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生产力低下,没有晋升渠道,一切的一切,将他们牢牢锁死在社会底层。
他们一个个的不是人,而是贵族的口粮,是那种在贵族入口时,还要唾弃一声‘真难吃’的口粮!
这与王学斌以前经历的社会完全不同。
王学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目的自然无法全竟。
龙阳君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嘴角才会挂起笑意。
没有人比他更懂王观澜了!
“不不不,龙阳怎么敢轻视先生?若不是先生在楚国陈郢的作为,龙阳怎会被我王起复?龙阳感激还来不及,怎敢有轻视之意?”
王学斌听到这话,眉头一凝,顿时猜到了龙阳的心思。
陈郢之事被楚国多方封锁,极力压抑事情真相,只有些许似真似伪的流言在外流传。
平民百姓不会也没有能力去考证其中真假,只有贵族,他们有着密集的关系网络,只要用心,绝对能探查出事情真相。
平民对待此事的态度,只会是会敬而远之,惹不起总躲得起。
但贵族的思维不同,他们首先会考虑此人能不能为我掌控,若是不能为我掌控,那就退而其次,看看能不能为我所用。
若是连为我所用都做不到,那就要掂量掂量了。
能杀则杀,杀不了就孤立!
若是连孤立都做不到,那就是最坏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王学斌本人立场已然表明,肯定是不能为东方六国所用的。
掌控之说就更别提了,谁掌控谁还不好说!
前者都做不到,如今只能先孤立了。
当然,孤立的同时,贵族们不介意做些手脚,试探试探此人,能不能被他们所杀。
若是以上种种都不奏效,要么秦灭六国,天下一统,要么六国灭秦,待到秦灭之后,天下会再次暗中招揽王观澜,让他为贵族所用。
这个计策同样是阳谋,想到这里,王学斌心中暗叹一声厉害。
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他与龙阳阔别三年,终究还是轻视了对方。
事已至此,多言已是无用,天下从此多事矣!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有所得
学宫内殿,王学斌与龙阳分立高台两侧,也将天下站成了两半。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将会愈演愈烈。
两个阶级的利益诉求不同,平民渴求安稳,贵族追求利益。
对于平民来讲,只有安稳,他们才能正常的生产劳动,满足温饱。
但对于贵族来讲,战乱也好,安稳也罢,哪个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他们就推崇哪个。
现如今,在六国伐秦的大潮之下,战乱更符合贵族利益,平民的诉求不可能被满足。
因为平民虽然渴求安稳,但他们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权在掌控他们的贵族手中,他们只有同意并认可的权利。
现如今,六国贵族意图掀起战乱,没有选择权的平民只能随波逐流。
六国伐秦之战是无法避免的,王学斌心里早就清楚。
他在六国掀起内乱,一是为了打压六国发展的步伐,其次就是为了让六国主动提起伐秦之议。
王学斌的想法一直都非常明确,就是天下一统,一直都是。
天下一统少不得征伐战乱,王学斌本人不排斥战争,他排斥的,只是对己方不利的战争。
若是按原本历史走向,秦灭六国靠的是远交近攻,逐步吞并。
现如今历史已经偏转,王学斌不敢保证,秦灭六国时还会不会像原来那般顺利。
为了统一,他必须在秦灭六国之前,削弱六国的力量。
因此才有了这次六国伐秦的会盟。
若是没有王学斌的默许,六国合盟之事绝对无法顺利进行。
不说别的,单他在六国转悠一圈,给六国换个王,就够六国受得了。
而他默许的原因无他,就是希望六国能够主动起兵攻秦。
因为秦国有一处非常重要的关隘,函谷关!
秦国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居高原,控扼黄河上游,对东方六国有居高凌下之势。
加之周遭山围水绕,东出要道有潼关与函谷关把守,六国攻伐,只要秦国据守函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王学斌正是打算借助这个地势,消磨六国兵力与斗志。
六国伐秦不成,内部必然不会和谐,损兵折将之下,必然矛盾丛生。
此次伐秦是六国最后的挣扎,若是此次伐秦失败,六国就再也无法联合起来,组织有生力量合力抵御秦国了。
这么明显的一个坑,王学斌能想到,龙阳君想不到么?
当然能想到,天下能人数不胜数,能看清局势的人大有人在。
不仅龙阳能看得出来,山东六国的君王都能看得出来。
但是单单能看出来没有用,他们没得选!
秦国国力与日俱增,六国国力日渐衰颓,六国君王此时若是不赌这一把,几十年后,他们就连上赌桌的资格都没有了。
没有办法,明知是坑,也得硬着头皮往下跳。
此时若是不跳,以后想跳都跳不了了!
滔滔大势,由不得他们!
此时王学斌与龙阳的交锋,与其说是二人的争执,不如说是大势之下两股潮流的对抗。
王学斌代表的是革命派,选择了革新,选择了百姓,选择了相信未来。
龙阳君代表的是固守派,选择的是守旧,选择了贵族,选择了维护固有势力的利益。
他们的言辩之辞,都是为了说服自己所选择的利益群体,其中意味,错综复杂,难以言表。
“呵呵,君上太过高看王某了,王某一介黔首,何德何能,竟然劳得君上如此看重?”
龙阳闻言轻笑一声,恳切说道:
“先生之才,天下皆知,又岂是龙阳一人推崇?
若是观澜先生肯弃暗投明,相信天下诸国的大门,无不为先生敞开,届时,先生可不要忘了龙阳啊!”
王学斌深深的看了龙阳一眼,脸上露出了笑容,意味深长的说道:
“此言恰恰也是王某想要对君上说的,应该是君上不要忘了王某才是!”
“哈哈哈哈!”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不到最后时刻,一切都未见分晓。
“多谢君上借此宝地,让王某得以一展所言!
此地毕竟是宣教之地,为的是开百家言路,以求治政之道,独闻王某赘言,终究不妥。
高台还是交由各位治世之才,一展所学,为天下求一个大同之道!
王某之前所言,均是发自肺腑,天下大同,求而不得,天下经历数百年动乱,民生困苦不堪,如何才能结束乱世,还请诸位一展所学!”
说完,扭头看了龙阳君一眼,诚恳的问道:
“君上可有高论?”
龙阳闻言连忙摇头。
“不敢不敢,在下才疏学浅,不敢争先,还是请在座诸位大才登台做表,龙阳拜坐于侧,恭闻高论!”
“哈哈,君上过谦了,请!”
说着,抬手一引,与龙阳下了高台。
二人目的均已达到,这高台,还是留给那些想要扬名立万的人们吧。
端坐一旁的纪嫣然见他们二人走的潇洒,不由白了他们一眼。
俩大老爷们把风头都出完了,剩下个烂摊子扔给她,一点都不懂怜香惜玉。
没辙,谁让她吃饱了撑的,应下了这门差事呢?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狠狠瞪了王学斌一眼,要不是为了他,自己才不会揽下这腌臜差事。
现在倒好,不仅要替你忙里忙外,还要看着你与你夫人当众撒狗粮,真是倒了血霉了!
原来王学斌下台以后,并没有直接离去,而是回到坐席,揽着善柔轻声安慰。
王学斌与善柔没有想那么多,他们都是内心强大的人,都不在乎别人眼光。
此时善柔心里委屈,王学斌心疼之下,自然会温柔安慰了。
这也多亏了善兰和赵致剑术天赋不行,要是她们三姐妹都是曹秋道之徒,那今儿个就有戏看了,
不得不说,曹秋道择徒严谨还是有好处的。
“在下越纪氏,添为此次论政大会书记,今日论政大会题为‘天下大同’,凡有论者,皆可登台做表,在下会将诸位高论,编著成简,广传天下!”
纪嫣然一边说着,一边托起手中竹简。
“请诸先生登台做表,在下聆听高论!”
说完,盈盈一礼,转身挤到王学斌身边,目不斜视,端坐凝神,一派聆听高论的姿态。
若不是她在案几之下,使劲的掐着王学斌的大腿根,王学斌真就信了。
“嘶~”
王学斌倒吸一口凉气,引起了善柔的侧目。
“郎君,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在想谁会上台出这个头!”
王学斌一边安抚善柔,一边伸手把住纪嫣然的手指,想要将其掰开。
纪嫣然似无所觉,倒是善柔,若有所思的看了二人一眼,不再理会。
纪嫣然对王学斌的感情,善柔早就心知肚明,若是郎君有心纳娶,她也不会反对。
但也仅仅是不反对而已,若打算让她主动提出为郎君迎娶,那绝对不可能,想都别想!
“在下魏国梁子正,天下大同,无数仁人志士思之如狂,儒家孔颜孟荀皆有述论,在下才疏学浅,意在引玉,还请诸位指教!”
“哦?他也来了?”
王学斌台上那熟悉的面孔,不觉露出了怀念的笑意。
当年论政大会,此人第一个宣讲,那是的他可是意气飞扬,骄傲的很。
阔别多年,再次相见,此人却是沉稳低调了不少。
时间真是个了不得的东西!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下一统”
天下大同,是当世所有显学共同推崇的最理想的社会状态。
尽管每个学派对大同社会的标准都不一样,但其核心都大同小异,不过是二十四字真言罢了。
儒家是典型的显学,在儒家看来,若想达到天下大同,必须将仁爱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若是人人都有仁爱之心,争执自然消弭无存了。
不得不说,用道德作为约束人行为的标准是儒家的惯用理念。
你不能说儒家说的不对,相反,儒家说得对,只是没什么卵用罢了。
漂亮话谁都会说,可真到遇见事,还是得靠硬本事来扛。
“儒家先贤对大同盛世多有见解,诸位或多或少都有耳闻。
今日在下不再赘述先贤之言,只谈论在下近年治政所得,其中或有谬误,还请各位直言无隐!”
梁子正躬身一礼,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