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长随-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待阴伊讲完,胡明立刻拱手向忠仁王说道:“殿下,我以为此事牵扯太深,殿下不适过问。”

    久处于高位,胡明的话忠仁王是明白的,但一个人做出的选择往往与个人的胸襟与眼光有关。忠仁王的眼光是短浅的,要不然也不会为急于上台,而做出谋逆这样的事!

    而要是直接向李桂施压,不仅有有失士林之心的危险,而且这样明显的以大欺小,也会让他名声有污。而直接向刘正德施压,这更是不妥,这样直接干涉案件,不仅有失太子风范,而且太子一般也不被允许干涉具体政务,何况刘正德绝对是泰宁帝的铁杆,不然泰宁帝怎会把脚下放心交于他!

    因此沉思了一下,忠仁王说道:“暗中向贾政说说如何?”

    长久的相处胡明已经隐隐感觉太子的格局不大,而且性格越来越变的刚愎自用,因此沉吟了一下,胡明说道:“暗中行事也可,但不可逼迫于他。不过我以为可以等等,此事刘正德或会上达。”

    “也好。”沉思了一下,忠仁王答道。

 第一九四章 上达

    随后阴伊退下……

    ……

    紫禁城东部,紧靠紫禁城,是一个大院,大院的正中是三间青砖瓦房,左右两侧是十余间两排带走廊的厢房这里就是大虞朝的中枢之地——文渊阁。

    宰辅赵文重,副宰周玄德都在这里办公,至于其余十几间厢房,则是副手的房间,负责奏折的整理、归类、传达等杂事。

    来自全国各地的奏折很多,还有急报,因此直到第二天下午,刘正德的奏折才到了赵文重的案头。实际上这速度已经算是极快的了。

    当赵文重翻到刘正德的奏折时,因为刘正德有面见陈奏的权力,完全没必要化简为繁,走这个正常程序,因此他心里不禁微微愣了一下。

    随后他就打开了奏折……

    看完之后他对刘正德的心思尽收眼底……不过他并不认为这是小事,相反他认为这是大事,因为这背后牵扯的是规矩,是意识形态,因此看完之后,他倒有些赞赏刘正德的细敏了。

    而对于李桂他自然是知道的,他甚至曾经为此赞扬过贾政,也听说了贾政把闺女许配给李桂的事。

    至于对奏章中所提及的李桂所为,以赵文重宰辅的眼光与阅历,李桂的目的他自然尽收眼底,而对于那别开生面的提法,眼前一亮之后,他便有些赞叹李桂的机敏,至于李桂所言的天下读书人岂可轻辱之,观后他的老血居然有了些震动……

    “存周迂腐,养虎为患,不过却做对了一件事……”

    随后心中思忖着,微微感叹着世间的无常,提笔在奏折上写道:“恶奴之风不可长也!”

    他并没有写赞成或反对李桂讨要银两的做法,他并不是有意要避开这个陷阱,而是因为他宰辅这个职务。

    宰辅的作用铁肩担道义,道义实际上就是规则,在一些小事上,他只会按照儒家的道德行为规范,点出或画出大的规则,然后呈交给泰宁帝来断。

    他是谋,不是断!

    批阅完毕之后,赵文重把刘正德的奏折放在了单独检出的一堆奏折上。比较重要的或比较急的他都会单独放一起,让泰宁帝优先过目。

    这份奏折的份量他是清楚的。而这时已经快到放衙的时间了,随即赵文重召了小黄门……

    小黄门抱着折子出去以后,赵文重也呷了口茶,大袖一甩,回府而去。

    放衙既下班。这个时代对点卯、应卯,也就是点名、上班比较严格,违者不仅仅是克扣薪资的事,次数多了,严重了还会被打板子甚至流放。不过对于何时放衙以及这当中做了什么要求却比较宽松。

    而当赵文重出了文渊阁时已经是夕阳晚照了……

    同样的夕阳也照在皮尔记里,给皮尔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散漫的红光,很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不过皮尔记的后宅里,晴雯的声音划破了这股静谧:“以后你中午少喝点,这下午睡了,晚上睡不着,尽折腾,谁受的了!”

    “那以后下午不睡了。”

    “睡一小会就行……唉,对了,还真让你说中了,那赖大家的亲自早上三小姐了,不过被三小姐拒绝了,她当时都呆了,没想到她怕成那样。”

    “这种人就这样,拉大旗扯虎皮的人,你硬了,他就软了。”

    “嗯……你还出去吗?”

    “不出去了。哦……回头上前院吧,正好有些杂事和詹先生、卜先生谈谈。”

    ……

    李桂一边洗着脸,一边和晴雯交谈着。

    ……

    夕阳渐渐隐退,万家灯火渐明……

    而在此时阴伊与赖大一起来到了荣国府的青石大狮子前。

    忠礼王和胡明的意思虽然是等等看,但一来赖大苦苦哀求,二来阴伊揣摩忠礼王心里的意思,大致是要贾政帮赖大与李桂和解;三来他自己觉得上面的意思即使定了,要处罚赖大,但还是需要让贾政帮着赖大与李桂和解——这样做一是可以暗地里让李桂少收些银子;二是相逢一笑泯恩仇,正好脱了赖大的恶名。

    这也是赖大苦苦哀求他的原因。

    弹了弹衣袖,到了大门口,赖大对贾喜说道:“快去禀告二老爷,就说太子詹事阴伊阴大人来访。”

    说话之时他心里有些奇怪,因为在以前贾喜见到他,早就屁颠屁颠的迎上来了。

    而实际上贾喜昨晚得了伴鹤的传信,传信的内容是若阴伊来就说贾政不在,也就是闭门不见的意思。

    这是李桂和贾政商议好了的,李桂的本意是阴伊若上门说和,贾政应直接拒绝,但贾政懒的见阴伊,因此说不如不见。

    不见既可以展示贾政对此事的态度,也隐藏着脱离太子一列的成分,虽然很微弱,而且贾政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李桂却认为很好,因此很是赞成。

    而现在李桂要对付赖大,贾政也不待见赖大的消息早已传遍了荣国府,荣国府尽是势利眼,作为门子,贾喜更是眼头活的高手,在这个时候他可不想给赖大传递什么热情,因此两手一叠,随意的晃了一晃,淡淡的回道:“赖总管,二老爷不在府里。”

    贾喜以前称呼赖大为赖爷爷的!而且这敷衍的态度!见此,赖大尖长脸一变。

    而阴伊虽然不能确定贾政是不是在府里,但看贾喜的态度,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而扯着忠仁王的虎皮,在投奔太子的高官勋贵前,阴伊何尝被这样对待过,哪个不是大门中开,要么欢天喜地要么恭恭敬敬的把他迎进去!

    下一刻阴伊脸色一寒,脱口而出:“哼,鼠目寸光,不识好歹!”

    说罢锦袖一甩,径直往他的绿呢轿子而去……

    ……

    乾清宫,泰宁帝的寝宫兼日常办公的地方,平时泰宁帝也在这里就餐,今天也没有例外。

    简单的吃了些,漱了龙口之后,泰宁帝斜窝在龙榻上,顺手拿起了奏折。

    可能是年龄大了都缘故,此时的泰宁帝已经不入以前那么勤政,但此时对于轻重缓急理解的却更深,因此对于赵文重摘要出来的奏折他还是要看一看的。

 第一九五章 姿态

    多枝白玉美人烛台上,银烛静静燃烧着……

    当轮到刘正德呈上的奏折时,和赵文重一样,泰宁帝也没想到刘正德会走这样正规的路子,毕竟刘正德不仅有面见陈奏的权力,他还给了他密折的权力!

    随即带着些疑惑,泰宁帝打开了奏折……

    多年处在权力的中心点,也可以说是处在权力斗争的中心点,可以这么说,一眼之下,泰宁帝就对刘正德、赵文重以及李桂的意图与想法完全明了。

    而对于刘正德的这份细敏他是赞赏的,赵文重的做法在他看来也是中规中矩。

    至于李桂的提法则让他眼睛一睁,随即眉头一皱。

    和刘正德所猜想的一样,对于李桂这个提法,泰宁帝是本能的反感的——他清楚这里面包含的是什么!

    不过以他的阅历泰宁帝也明白李桂这样做的重心是对付赖大,至于提高士子、或者说落实士子在社会中的待遇,只是这种提法的溢出效应。

    而历经人世春秋,泰宁帝从李桂的提法中也觉察出了无奈——能提出这种提法,借力士林,泰宁帝认为李桂是聪明的,而聪明的人不可能觉察不出这种提法为他不喜!

    别的地方的读书人,泰宁帝不会想当然的认为他们能体会到,但他知道李桂是天子脚下,顺天府的生员,要是不知道,那就是奇怪了。

    而他也知道秦可卿对李桂的情愫,毕竟把那红玉都送了……

    沉思了一下,泰宁帝在奏折下面披红道:银两酌情处理。

    上下尊卑的关系他是必须维护的,士林地位的提高也是他不允许的,因此在这些大是大非面前,泰宁帝不会因为秦可卿而特意袒护李桂。

    这就是帝王心肠!

    但这对于李桂来讲已经够了,因为他肯定了一个因素——赖大是恶奴。

    ……

    泰宁帝批改奏章的时候,紫禁城东南角,礼王府,听涛阁里也是一片灯火通明,忠礼王、赵虎臣、夏秉忠正按主次坐在里面,高无忧手执拂尘,站在西侧。不过他们不是看歌舞,而是在议事。

    “王爷,近期皇上那边没什么动静,到时太子那边有些动静?”坐在平椅上夏秉忠说道。

    此时的夏秉忠已经暗中投靠了忠礼王,这是一个关键的人物,因他以及他手中的力量,忠礼王才对宫里的动向了如指掌。

    “哦,什么动静?”

    坐在大案的正中,忠礼王细长的眉尖微微的挑了挑,不过他的脸色却依然是淡淡的一动不动。

    也因为这个特点,再加上行事铁面无情,被群臣背后称之为冷面王爷。

    “回王爷,前天负责后花园的小刘子看到仁王爷半夜进了后花园。”

    半夜进了后花园,这其中意味着什么,即使太监都知道!

    而因为泰宁帝对忠仁王的敲打,忠礼王等几位皇子都看到了自己身登大宝的可趁之机的增大,几个都表面乐呵呵,背后嚯嚯嚯。

    而这等破坏人伦、大逆不道之事……

    闻言忠礼王立刻眉头一挑,对夏秉忠说道:“你暗中把此事查清楚些……”

    说罢,扭头向赵虎臣说道:“先生以为如何?”

    赵虎臣虽然在礼王府备受尊崇,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年约五旬,相貌普普通通的老头儿,扔在大街不起眼那种。

    闻言他捋了下胡须,沉思了一下,才慢慢说道:“皇上重嗣又重孝悌,恐一击不成……不如透与他人。”

    赵虎臣也是言简意赅,不过身在其中,他的意思忠礼王却听的明明白白,赵虎臣的意思是泰宁帝很重视亲情,用这个可能一下子击不倒忠礼王,反而在泰宁帝面前留下兄弟相杀的印象有这个印象,泰宁帝必然害怕他死后登大宝者对兄弟下手,身登大宝的希望就降低了,不如让忠礼王的其它兄弟出头。

    这是老诚的谋略,忠礼王颔首道:“先生所言极是。”

    而他话音刚落,一道略带压抑的清朗的声音传了过来:“卑职吴成求见王爷。”

    吴成是忠礼王自己情报网的头目。闻言忠礼王立刻说道:“进来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