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长随-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蓦地这两个词从李桂的脑海里跳出。

    而李桂虽然惊艳,但众人对他却熟悉之极。不过因为封建社会的男女之防,李桂虽然是在府里长大的,最近又在内宅讲故事,松了些,但也仅仅只是松了些,这根弦在三春、黛玉等心里还是有的,因此转头之后,她们又迅速转了回去,只有贾宝玉对他点了点头。

    出了偏门,王夫人这才向李桂招了招手,然后交代了一番,不过是李桂和贾宝玉同去同归,考试后莫贪玩之类的。随后才让李桂退下。

    但随之又安慰起贾宝玉:“你莫要害怕,刚才呢老子爹不过是吓唬你的,他暗地里已经对我说了,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次只是磨砺你的,你且宽心……”

    如此啰啰嗦嗦了一通,这才让贾喜、贾善鸣炮。

 第二十八章 世情

    进入车厢之后,茗烟和林之孝就静静的坐在了车厢窗帘边的小木墩上,这其实是荣国府的规矩,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主人问话时下人才能说话,这也是以前李桂在贾宝玉跟前变的沉默寡言,而贾宝玉不怎么怀疑的另一个原因——他已经习惯了下人在他面前的不语。

    李桂做当定之后,有意识的想试探一下贾宝玉听《射雕》后的感受——这都讲一大半了,他觉得贾宝玉应该有些感觉了。

    组织好语言,他刚想开口,谁知这时贾宝玉张嘴长长的打了个哈欠,然后身子往下一缩,斜靠在了车壁上,神态萎靡之极。

    见此,李桂恍然大悟,贾宝玉一定被贾政折腾惨了!

    ……

    马蹄哒哒,车轮骨碌,鞭炮的烟硝里越来越浓,撩窗而望,虽然依然是黑夜,但棋盘街的灯光已经零星的亮了,应天府衙门的位置更是灯火恢宏。

    而越是靠近应天府衙门,客栈门前鞭炮的红屑便越多,路上更是灯笼晃动,借着朦胧的灯光,李桂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身影走在鞭炮鸣后散发的硝烟里,偶尔有嘻嘻哈哈的笑声传来。

    几乎所有的考生都不是自己来的,权势富贵之家不必说,为防闪失,甚至都有伴考的,比如李桂就是。

    而即使是贫寒之家,只要有兄弟或叔伯兄弟的一般也会陪着走一遭,特别是年龄小的。不谈家族,对于陪伴者而言,能陪着走一遭也是一种荣耀,最起码如果他的兄长或兄弟考上了,以后在外就可以吹嘘那一年是我陪着兄长或兄弟去考试的。

    而实际上陪伴着的以后的利益是实在的,在血亲宗法的封建关系下,世人就是如此,如果张二十三考中了,那么世人也会对张二十四高看一眼。

    ……

    远处的红光越来越亮,像指明灯一样指引着学子前进的方向。而随着距离的拉进,渐渐的红光也显示出真形,原来是两根高高的木棒跳着两串长长的气死风灯笼。

    而与此同时喧哗声也渐渐的响了起来……

    喧哗声终于把贾宝玉惊醒,随即他揉了揉眼睛,问道:“到了吗?”

    “二爷,这就到了。”

    而林之孝话音刚落,王荣就‘吁’了一声……

    下了马车,天色依然漆黑,不过学监考场的门前已经是红灯乱舞,人影幢幢。

    “二爷、李桂,咱们往里面去,一回有大人唱名,可别听不清,哦,对了,入场前还要检查,检查完后会给个考场位置的牌子,拜完孔圣就可以凭牌子找位置了。“

    林之孝把打听来的入场程序细细的说了一通,然后和茗烟一起往前挤,李桂和贾宝玉紧随其后,最后终于挤到了前排,而后李桂就看两个身穿甲胄,腰悬长刀的士兵守在学监考场的门口,目光炯炯,威风凛凛。

    ”看来从古到今国考都是大事!“

    见此,李桂心里感慨了一下,而就在这时,他耳边突然响起贾宝玉的欢呼雀跃声:“卫公子、冯世兄……”

    “冯紫英、卫若兰……”

    听到贾宝玉的呼喊声,李桂立刻立刻想起了《红楼梦》的两个人物,冯紫英李桂见过,但卫若兰李桂却没见过。

    《红楼梦》里卫若兰的身份十分神秘,前八十回中只出现了一回,身份是公子王孙。而后世红学家按照曹公草蛇灰线的写法,加上史湘云嫁给了他,再加上《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史湘云大牙牌时突然说了句日月双悬照乾坤。

    封建王朝乾坤只可一人独照,岂可双悬!史湘云嫁给了卫若兰,又说出这样的牌语来,因此卫若兰的身份已经昭然若现——他是太子之子,皇孙,只是不是太子的嫡长子。

    “这样的身份,来考什么科举?”

    李桂一边疑惑着,一边顺着贾宝玉去的方向看去,只见学监门东的木柱旁,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正站在冯紫英的上方,灯火中那青年的面目看的分明,长形脸,眉清目朗、鼻梁高挺,下颚微抬,再配上闪着淡淡银光的白绸也撒,很是给人以一种高傲冷峻的感觉。

    而冯紫英的方脸则是满是笑意。

    “这人,只怕是用错了法子……”

    一边跟林之孝、茗烟、贾宝玉、一起往卫若兰处挤着,李桂一边想到。

    他现在已经想通卫若兰为什么来参加院试了,绝非是闲的蛋疼,也不是显摆才华……

    或许是看到贾宝玉衣着非凡,世人大多有畏权惧贵的心里,林之孝、茗烟一挤,他们跟前的考生让出了一条缝。

    “冯世兄,卫公子,你们怎么也来了?”

    到了卫若兰、冯紫英跟前,贾宝玉一边行礼,一边兴奋而疑惑的问了句——他和冯紫英交往甚密,可从没冯紫英要来院试!至于卫若兰,以他的身份居然来院试……

    真正的目的卫若兰当然不会透露给贾宝玉!

    “我只是想测测我所学如何……”

    卫若兰一边回礼,一边故作漫不经心的说着,见李桂也向他行礼,立即用李桂转移了话题:“这位是?”

    “他是李贵,贾世兄原来的长随……”

    冯紫英笑着向卫若兰说道,眼睛却没瞧李桂一眼,而他的言语动作很自然,仿佛介绍一个与他们不想干的人。

    这也是正常的,并非是故意贬低李桂,毕竟他对李桂知根知低,两人身份差别巨大。

    而贾政让李桂入学之事朝野都知,他们所在的圈子更是无人不知,固然对此事有人说贾政有君子之风,有人说贾政钓名沽誉,但不论怎样李桂的名字是进入了他们耳中的。

    因此卫若兰也是知道李桂的,随后可能是想看看贾政抬举的是什么样的人,有何特别之处,见李桂只是面目比较俊郎而已,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又估计贾政和自己一般,是用李桂来钓名沽誉,因此扫了李桂一眼之后,就把头扭了过去,嘴里轻轻的‘哦’了一声,算是对冯紫英的回答。

    李桂知道他们对他不以为意……他也清楚荣国府顶层贾母、贾政、贾宝玉等在心里都对他不以为意,甚至在内心深处依然把他当奴仆看待,但对这些李桂在内心深处也是不以为意的,因为他知道这个看门第出身的时代,而李贵的门第出身摆在那里。

    也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在于他没有功名,同时在他身上这些人也看不出他何时能有功名!

    于是李桂自觉的退到了一旁,随意听着他们交谈,而大约过了一刻钟,‘咚’的一道锣声响起……

 第二十九章 闺阁

    李桂循声抬头一看,灯笼的红光里,朦胧不清的看到两个穿着绿色官服毛、头戴乌纱的官员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群穿着黑色镶红边衣裤的牙医,那个敲锣的倒是走在一侧。

    须臾之间,两个官员已走到人前,而跟随的衙役也在两人身前铺开,随即圆脸的官员向瘦脸的官员嘀咕了几声,然后那胖脸的官员重重的咳嗽了一声,待场面寂静后,那官员才继续说道:“承接天恩,今年院试开考,现在卯时已到,开始唱名,唱名后移步检房不到者后面会再来一次,再次不到者视为放弃,现在开始。”

    随着他的话音,偌大的场面完全寂静,甚至有些肃静。

    而他话音刚落,他身侧一个长脸、瘦高杆、师爷模样的人从宽袖中抽出了一沓纸,抖开后,拉长腔念到:“濮阳李毅,潘宁王远扬;丰台柳承风……”

    名字前冠以地名,是为防有重名者。另外考生名单前面冠以地名其实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考生上榜后好抄录,然后按图索骥去报喜。

    当然对于衙门里的衙役来说,报喜是假,讨赏钱才是真!

    而那瘦高师爷每念一名,也必有一人称到,然后往学院大门东侧的侧房走去。并无不到者。

    “荣国府贾宝玉。”

    喊到贾宝玉的名字时,贾宝玉应了声,然后抬步往检房走去。

    而他刚刚抬步,那师爷模样的就喊了声荣国府李桂,而刚刚喊完,可能是因为荣国府接连出现了两个考生,那师爷模样的轻轻的‘咦’了一声。

    不过那师爷立可想起了贾政的事情,于是眉头舒展了,继续念道:“灞阳柳湖……”

    而于此同时,那两个绿袍官员也瞧李桂一眼。

    ……

    所谓的检房在李桂眼里就像是大些的学校的传达室兼保安室……进去后是一排黑漆长案,长案后做着六个穿着青袍文书打扮的人,长案的对侧则是四个衙役,个个身材雄健,目光犀利。

    随后按照文案的吩咐李桂打开了考篮,又解开了长衫……这主要是防止夹抄的。

    在衙役搜完衣服之后,最后一个文案递给了李桂一块长方形的涂着黑漆木牌,然后手一直,让他进去。

    木牌仅可一握,李桂一边往里走,一边举牌,木牌上面正中写着一个‘丙’字,下面是肆陆。

    出了检房的门就是一个小广场,广场面南背北树立着一个孔子的塑像,远来唱过名的学生都已经站在塑像的下方。

    而可能是因为有孔子在上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将要上场的原因,稚子皓发虽然很多人站在那里,但并没有发出多少声音,场面有些肃穆。

    而当天色露出鱼肚白时,那两个绿袍官员走到了人前,随后那胖脸官员道:“吉时已到,大家随我拜孔圣。”

    拜完孔子,那官员一转身,脸一沉,胖脸不怒自威:“诸位听好,本官现在把考场规矩给你们讲一遍。”

    ……

    考场一排排的,前沿上扬着,最前方用石灰粉圈了一个圆,圆里写着甲、乙、丙、丁等序号,考位用粗糙的白麻布遮挡着。见此,不知怎的,李桂想起了农村的猪圈。

    找到丙字第肆陆号李桂钻了进去……里面大约有两平方,正中一张矮案,随后李桂盘膝而坐,打开烤篮,拿出毛笔、砚台、水罐,往砚台里到了点水,磨起了墨。

    俄而一声锣响……没过多久白麻布一挑,一个纸袋伸了过来。

    李桂接过,然后不慌不忙的打开了纸袋。他不会像许多初考者那样紧张,从考生到监考,这样的场面他早已司空见惯……

    姓名的空格里填上李桂,籍贯的空格里填上荣国府之后,李桂展开了卷面,一条竖写的黑字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圣喻六条。

    圣喻六条是大虞朝开国皇帝的教化万民之言,院试必考科目,而且很简短,李桂早已背的滚瓜烂熟,只看这题目,李桂就胸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