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长随-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年寒窗之苦,晴雯与王熙凤虽然没经历过,但是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特别是晴雯,对于李桂读书的辛苦更是知之甚详,闻言心中一瞬间对李桂充满了怜惜……

    而王熙凤虽没经历过李桂的苦读,但她年龄毕竟大些,知道李桂这是长久重压下的释放,而不可否认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某些方面是越来越喜欢,也越来越坦然……

    而且她很清楚在这方面李桂其实根本不需要征求她的意见——她以为李桂这样委婉是对她的怜惜,她不会想到她所面对的是来自后世的灵魂。也因此王熙凤心中也是柔情万千,随后红着脸,小声说道:“今晚就随老爷摆弄。”

    ……

    “噗!”

    红烛吹灭,“嘤咛”声里,薄衾翻浪……

    ……

    第二天早朝后,回到衙门,礼部尚书周文博就打开了考官送上来的殿试试卷。

    虽然是殿试但皇上是不会每份抖亲自批阅的,他只会看前十。同样的周文博夜不会,他只会看下属×上来的认为教好的,然后和其他两位副主考定夺初步的名次,然后请皇上定夺。

 第三零五章 探花

    呷了一口茶之后,周文博打开了属官递上来的卷子。其实这些卷子主要分两类,一是属官认为比较好的,第二是属官拿不定主意的。

    而摊丁入亩、乡绅一体化纳粮等政策实际上是忠礼王上台之后的事,因此李桂的观点只是领先了一点点,或者说并不领先,但只是存在于当世杰出之人的脑海中。

    也因此李桂的文章成了属官拿不定主意的文章……也因此被压在了后面,直到下午十分周文博才看到。

    而作为礼部尚书,周文博的学识是渊博的,也是有着政治敏感性的,不然不会爬到如此高位!

    因此看到李桂所云:天下人口多变,故赋税多变,而天下疆土恒定,故可以改多变以不变……

    隐隐之间,他感觉这文字里藏着风暴雷鸣!

    但是这篇文章他夜不敢定夺……第二天早上,他又和两个副考官商议了一下,然而两个副考官也不敢定名次!

    “李后庭真名士也!”

    周文博只能如此感叹,然后决定把这文章呈现给泰宁帝,让他定夺。

    其实如果不是李桂诗名在外,这份试卷可能还有另一个下场——淹没。

    ……

    到了下午的时候,周文博和两个副考官讨论了一下,初步定了名次,第一名,南榜杜集美;第二名俞图;第三名南榜林之远,然后并李桂等几个他们拿不定注意的,一起呈向了泰宁帝。

    泰宁帝其时正在和赵文重、余姚、忠礼王一起议事。现在泰宁帝已经经事常召见忠礼王,以让他积累政事经验。

    而定名次这种事是堂而皇之的事情,而且赵文重、余姚都是大学士,还可以就名次给予参考意见,因此泰宁帝接过周文博的呈章之后,并没有让赵文重、余姚、忠礼王离去。

    而题目既然是泰宁帝所出,泰宁帝自然明白自己的心意……杜集美与俞图文章的重心都立在礼上,文章四平八稳,文词优美,但却不合泰宁帝所思。林之远的文章则是论述仓廪实与礼节的关系表层意思。

    这三篇没有一篇符合泰宁帝意思的,要是以前,杜集美与余姚的拍马之文可能会让他龙心大悦,然而现在锅里都快没米了……

    泰宁帝的龙眉不知觉的皱了皱,然后继续往下翻——当皇帝这么多年,他当然清楚这后面的卷子是什么。

    其实就他本人而言,他还是很喜欢看这些让考官都拿不定主意的,原因无它,人皆有好奇之心。

    “……然天下人口多变,故赋税多变,而天下疆土恒定,故可以改多变以不变……”

    当泰宁帝读到这句话里,他龙眉蓦然一扬,蓦然呆了!

    作为一代帝王,李桂虽然说的隐晦,但泰宁帝管理国家的经验,一下子就想到了从土地上收税……而自古以来国家收税都是按人头计算,要是改人头税为从土地上收税,这是千古未有之事!

    而这条策略的好处,以泰宁帝的帝王之心看来,好处巨大,最大的好处就是财基稳定,财基稳定则朝政稳定可期,为天下治理打下基础。

    第二则是扩大了税收。如此国库可丰。

    而如果这么做了,这绝对是帝王的文治武功中的文治,可以青史留名!

    而这可能是绝大多数帝王最在意的东西,想到这里,泰宁帝的一颗帝王之心顿时潮起潮涌……

    但随之泰宁帝也想到了当中的难处,那就是动了天下士绅、甚至是皇家的口袋。天下士绅可是他统治的基础,若要施行此策这当中之艰难,需要对火候拿捏之准确……

    想到这里一股无力感在他心里陡然产生……

    “是谁如此大才!何不早生二十载!”

    心中震动着,无力着,感慨着,泰宁帝撕开了,已经被好看掀开一角的卷面封条,李桂的名字瞬间映入了他的眼帘……

    对于李桂,泰宁帝当然熟悉,而且在心里是十分欣赏的,这不仅仅是李桂的诗名,对秦可卿有过帮助,更是因为李桂的立场。

    而他最近因为大观园之事,对李桂的注意力又增加了些。而从夏秉忠的汇报以及大臣的密报里他已经知道了大观园的盛况,也知道了李桂的举措。

    这些举措又让泰宁帝特别欣赏,特别是李桂将赵文重、余姚等大臣的宣扬孝道的牌匾做成了路标似的东西,最让他欣赏。

    当然从大观园的盛况中,泰宁帝也感觉到了李桂确实有经济之能,只是他没想到李桂的经济之能会如此之大,格局很如此之大,眼界如此之深远……

    再次看了一遍,泰宁帝把李桂的卷子递给了忠礼王,此时泰宁帝的异样早已被忠礼王、赵文重、余姚察觉。

    “什么文章,父皇居然让我看?”忠礼王心里疑惑着。

    他心思缜密而冷静,接过卷子后,先是在卷边上扫了一眼,然后他就看到了“李桂”两个字。

    对于李桂,虽然李桂破坏了他的一些财路,但忠礼王岂会看中财物,实际上因为李桂和忠仁王对立之事,他对李桂很有好感,认为他有风骨、有计策、有见识,甚至生出过招揽之意,只是当时李桂诗名太盛,不符合他的隐忍之道,赵虎臣又劝解他李桂应用之于明。

    “不知他写了什么生花妙笔?!”

    心中思忖着,忠礼王往下看去……

    而以忠礼王以前一直在朝廷上做事,绝对不是高墙内不知世事的王爷,实际上他世事洞明,很少有事情能瞒过他的眼睛,他正值盛年,思维又敏捷,因此当看到李桂上面的那句话时,和泰宁帝一样,他敏锐的感觉到此策绝对开历代之先河,甚至是强国之良方,因此他心头也不由得猛然一震……

    然后他的心就像盛开在暗夜的鲜花一样独自芬芳了,因为他想到泰宁帝居然把这样强国的方子给他看……

    不过他心头冷静,泰宁帝又没有让他发表意见,因此看完之后,他默默的将卷子递向了裘世安,而这时泰宁帝说道:“给赵大人、余大人看看。”

    忠礼王闻言,转手将卷子递给了赵文重。而赵文重身为宰辅多年,自然理解李桂话里的含义,理解此策的意义,看的老眉不由的抖动。

    而这时泰宁帝问道:“赵大人,如何?”

    闻言赵文重一边将卷子递给余姚,一边捋了捋雪白的胡须,叹道:“此子……国士也,大虞能有此人,大虞之福也。”

    而这时余姚也看到了李桂的话,心里也是巨震,不由的叹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果系如此!以此子之论,微臣认为可为状元。”

 第三零六章 夸街

    “老臣也认为理该如此。”赵文重也说道。

    这句话他是必须的说的,因为很明显李桂上面的策略在大义上无可厚非,但要真实行起来就会动士绅的奶酪,而赵文重作为天下士之表率,泰宁帝当然要他说说他的立场,这也是泰宁帝问话赵文重隐藏的含义,而这话里之话,赵文重当然能够听的出来。

    而对李桂赞伤实际上就是对大策的肯定,因此闻言泰宁帝微微的笑了,随即沉思了一下,说道:“此子太过年轻,少年高位,以后不免轻狂……嗯,不如取为探花,两位爱卿意下如何?”

    名次这样都事情,在赵文重与余姚心里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因此随后赵文重说道:“皇上拳拳爱护之心,当真令老臣感动。”

    闻言泰宁帝微微一笑,随即对周文博说道:“此事不要外传。”

    这种国策性的东西在没决定实施前,自然不螚乱传,周文博心领神会,施礼道:“微臣遵命。”

    随后泰宁帝对周文博挥了下手,周文博躬身退下,自去交代下属。

    ……

    八月十号,开榜之日,还是和以前一样,晴雯和王熙凤早早的起来了,然后帮着李桂梳洗了一番,吃过早点之后,又帮着李桂穿上了礼部发的衣服,左看右看,纤尘不染之后,才和李桂一起出了门。

    随后李桂和邓会一起往礼部而去——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将在礼部集合,然后由周文博引领去拜见皇上,然后就是宣布名次,张榜、拜孔,换服、中间御街夸街,跳魁星舞,宴会等等活动。

    李桂到礼部时许多同年已经在礼部等候……

    辰时,裘世安传来了圣旨,皇上穿诸位进士觐见,李桂随众而入。

    而每三年一次的殿试,历来为历代帝皇所重视,也因此此时金銮殿里文武大臣济济一堂,贾政也在其中,此时他的心情倒是比李桂还要激动,脑子里一直徘徊着一个问题,李桂能得第几名。

    三呼万岁之后,泰宁帝简短的讲了几句众人为人中俊杰,国志栋梁,当为民尽忠之类的话。

    随后裘世安开始宣布名次,其实昨天裘世安很想把李桂的名次告诉李桂的,但这等事他又怕走露了风声,泰宁帝追责。

    “……本科状元金陵杜集美。”

    杜集美闻言立刻按要求,出列谢恩。

    “本科榜眼,顺天府俞图。”

    “本科探花,顺天府李桂。”

    ……

    探花是前三甲,按照惯例是直接授正七品,入翰林院当编修的,而编修只是职务名,实际上做的不仅仅是修史写文,更的是更承担着帮助皇帝处理军机大事,撰写奏章,为皇室成员侍读等等重任,更可以获得接近结交帝王宗室和重臣显贵的机会。

    这些贾政虽然迂腐,但却也是很清楚的,因此听到这个声音,贾政的心猛的一跳,嘴巴也猛的一张,随即一合,但脸上的笑意却从眉角直到眼角,双眼更是似有光芒闪动,仿佛看到了李桂光明的仕途。

    而在贾政心潮澎湃之时,泰宁帝也正观察着李桂……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李桂,见李桂年纪轻轻,气宇轩昂,又一派儒雅风流之态,不由默默想道:“果然好人物,真国士也!我大虞之幸也!怪不得可卿看中他,也不知她俩还有没有缘……”

    对于秦可卿与李桂之事,作为一代帝王,泰宁帝当时不会不顾及人言,所以把秦可卿送走。

    但是他毕竟怜惜秦可卿,曾命人寄言她,若是她与李桂有缘,自会想见。

    这句话包含着以后允许秦可卿和李桂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