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长随-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季考与岁考则加上了表、策等实用性文体。

    至于生员的福利待遇,除了见官不跪,免除徭役之外,廪生与增生有月米六斗,可每月在应天府衙门库房领取,也可年终一起取。附生则没有。

    李桂成绩乙字第二十八名,正好属于增生。

    讲完这些之后,刘子山大手一挥,设宴太白楼。

    随后众生员三五成群、欢天喜地的往太白楼而去,途中互相攀谈结交,互相吹捧热闹非凡。

    李桂是不愿意主动和他们攀谈的,以他的心里年龄已经不愿意把精力浪费在这些可有可无的事情上。不过这期间也有几个生员与他叙同年,他们都是先自报姓名,但听到李桂的名字后往往会愕然一下,然后随意交谈一下,问下去哪个书院读书,三言两语之后,便拱下手离开了。

    这样的态度带着明显的冷淡,有着很深的不愿结交的意思,李桂明白之所以如此可能与他出身为仆有很大的关系。

    毕竟大虞朝也是讲究出身的,而且和其他一样,娼妓子孙、仆役、罪犯以及其后代是不允许科考的,他虽然沾了贾政的光,但却挥不去其他生员心里的暗影,他们是有点不屑于与他为伍的!

    不过对于他们的态度,李桂并不在意——他也过了在意别人态度的年龄,很清楚我就是我!

    ……

    时光回溯……

    因为要上朝点卯的缘故,三更天时贾政就起来了,这不仅是因为荣国府距离紫禁城有一段距离,更是因为从紫禁城到乾清宫还有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是不短的,从东华门的下马碑开始,经过文华门,过了内水河的小石桥,到了箭亭广场,再经过景运门,才到乾清宫。

    而这段路程只能步行。

    贾政起这么早,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蹭灯!

    皇宫内严禁烟火,但内水河的河水也不是吃素的,特别是天寒地动之时,自大虞朝立朝以来,腿脚不好的老臣掉进去,挂了好几个!

    泰宁帝登级以后便特许年纪大的几个重臣可以掌灯。而其余人自然跟在了后面。

    一般来讲众大臣只需在冬天蹭灯,但相伴而行,久而久之的养成了习惯。

    当贾政来到紫禁城的东华门时,天色依然漆黑,东华门还没开,几个灯笼红彤彤的刺眼,看了眼前方里侧的灯笼,贾政习惯性的走到了首辅赵文重的身后。

    而他刚刚站定,耳边就响起了梅知孚的声音“存周果然慧眼如炬,佩服佩服。”

    感谢鹏十,黄权波等的打赏,感谢各位的投票。

 第四十章 结社

    贾政一听就知道梅知孚说的是李桂中榜的事,而这事最近已经成为贾政的得意之笔,不过他还是一边拱手,一边谦逊着小声回道:“知孚兄过奖了,我当时只是觉得此子有礼好学,没想到他居然中了!说来此子福缘也是深厚。”

    紫禁城禁止喧哗,所以贾政的声音也很小。

    “哦……”

    没想到李桂中榜还牵扯到福缘,梅知孚眼睛一张,问道:“存周兄,此子有何福缘。”

    贾政性格迂腐,但迂腐里往往有耿直的一面,如实回道:“此子考前居然压中了那道大题。”

    押准大题这样的事在士林看来确实是福缘不小,因此梅知孚闻言愣了一愣,这才微笑着点头,继续小声道:“此子福缘确实不小,不过此子还有一桩福缘等他。”

    “哦……”贾政眉头抬了抬,这次倒令贾政奇怪了。

    而梅知孚这时已继续说道:“昨日我在信王爷那里做客,中途谈起存周兄之事,信王爷很感兴趣,想见一见那李桂,让为兄传话于你希望月末开社之日时,存周兄能带去一见。”

    红楼世界里与曹公参考的康乾背景不同的是泰宁帝只有六子,分别是忠顺王、忠仁王、忠义王、忠礼王、忠智王、忠信王。

    在这六位王爷中,忠信王人物风流,最喜欢诗词歌赋,结交士林,当然也得到了士林的喜爱。

    也因此忠信王也结了一诗社,名曰翠云社,社址就在翠云楼,因为他的影响翠云社里墨客骚人比比皆是,当然也鱼龙混杂,权臣显贵充斥其中,同时因为忠信王的地位,翠云社成为才子骚人的梦想之地。

    没想到忠信王居然要见李桂,贾政眉头猛然一挑:“这倒真是此子的造化!”

    “此子诗词造诣如何?”随后梅知孚又问道。

    贾政看过李桂的习文,但里面并没有诗词,不过院试第一天考试内容有诗词,李桂既然中了榜,那么在贾政想来李桂的诗词水平可能不好,但也不应该特别差,因此,贾政回道:“应该还过的去。”

    梅知孚是贾政的至交好友,听贾政的话就知道李桂的诗词水平不会太高,于是委婉道:“少年人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而他话音刚落,“咯吱吱……”沉重的黄铜圆钉大门响了起来……

    ……

    刘子山之所以选择设宴太白楼,是因为太白楼离应天府很近,也够大,有能够容纳一百名生员的席位。

    给了王荣一两碎银子让他自行吃食后,李桂上了太白楼,然后随意选了一个房间坐下。

    房间里十人一席,寒暄、介绍后,李桂能明显的看到原本还热情洋溢的脸渐渐变的冷清。

    李桂能够明白这些人的心理,这些人正是春风得意、眼高于顶之时,对于他这样的出身,他们有些膈应,也是出于忌讳,他们是不想与他交往的。

    对此,李桂倒是无所谓,只是心里感叹这世界太以出身看人,竟没有一个有格局、有眼光的。

    但转而一想,后世何尝不是如此!雪中送碳者稀,锦上添花者多!

    酒菜上来,三巡过后,其余九人话渐渐多了起来,谈话的内容不离风花雪月,要么是某某社谁谁新出一词,得明月楼头牌夏翠微仰慕,共度一宿;要么就是某某社谁谁一诗令信王爷惊赞赏银百两;要么就是某某社何时开社之类的话题。

    而对于结社李桂并不陌生,《红楼梦》里林黛玉、贾宝玉等人都结了海棠社,还正儿八经的去向王熙凤要活动经费。这么小的圈子都结社,可以看出红楼世界里结社是多么正常!

    不过这种因诗词而结成的社团,可能是灵魂来自后世,由于时代的隔阂,李桂的兴趣并不大,可以说很小。

    而实际上由于受现代语言的熏陶,李桂做诗学词的能力并不怎么样,也因此他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也不高。

    当然,最主要的是心态,他并没有这个闲情逸致!

    其余九人随意聊着,可能见李桂不声不响,他们的声音逐渐的放开了,斛筹之间,场面渐渐的热闹了起来。

    于喧哗处独自萧瑟,李桂本想起身离开的,但恐刘子山还有其他的安排,因此留了下来。

    不过刘子山并没有安排什么,而是和教谕于立新一起走这桌、窜那桌,一直喝到下午。

    当李桂和王荣回到荣国府时,太阳已经西斜了……

    从西便门入府,一直望东,转过三个拐角就是李桂的院子,“老夫就知道汝绝非凡品!”刚刚转过最后一个拐角,一个略带苍老的声音就蓦然响起。

    声音突兀,李桂吓了一跳,抬头看时,却见单聘仁青衣濮巾,正站在他院落的门口,向他含笑而望。

    “先生好,可来一叙。”

    虽然单聘仁名字不好听,但李桂却知道单聘仁是有些本领的,最起码很擅于控制场面,而且最初还帮过他,因此李桂对他有些好感,出言相邀。

    “好。”单聘仁慨然而应。

    ……

    而此时贾政也回到了府里……路上他曾想让李桂准备准备,但转而一想,开社时所选的题目或者咏物,或者应景,并无一定的章法,要是让李桂准备了却没用到,贾政又觉的有些丢脸面,因此对于让不让李桂准备他有所迟疑。

    而回到府里,贾琏立即找上了他。他平素就不喜欢这些俗事,但作为决策者之一,有些事情是必须经过他的同意的!被修建园子中杂七杂八的事一闹哄,他也没了让李桂准备的心情。

    ……

    而在此时李桂正和单聘仁对饮着,因为年龄阅历和清客这个职业的缘故,单聘仁不仅见多识广,而且极为健谈,丹法口诀,官场轶事,民间风俗,绿林奇事等随口即来。

    李桂本意是敷衍一下单聘仁的,但随着单聘仁的讲述却入了迷……

    ……

    “盗亦有道,所谓七抢八不抢,你知道为何不?”

    “为何?”

    “第一,贪官必抢;第二贪污吏必抢;第三,奸商必抢;第四霸凌者必抢……”

    “那八不抢为何?”

    “八不抢者,第一秀才考生不抢;第二和尚道士不抢;第三妇孺不抢;第四……”

    “秀才、和尚为何不抢?”

    “不抢秀才、和尚是盗贼们为后路着想,秀才们都是当官的苗子,而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盗贼们大多会被捕,秀才们同年、同乡的又抱团,为后路计,盗贼们一般不抢秀才,而且秀才往往没有几两银子,所以为兄我一旦出门都是那身半旧青衣,嗝嗝……”

 第四十一章 西溪

    当单聘仁喝的醉眼蒙眬之时,李桂把他送回了他的小院,随后喝了杯茶,李桂铺开纸,拿起了笔……

    此时他突然明白了古人挑灯夜读的另一层原因——在这个娱乐稀少的时代,不读书习字一般人也没地方去!

    ……

    而在此时,秦可卿正斜躺在贵妃榻上,辉煌的烛光给玲珑的曲线铺上的一层朦胧黄,给人一种低调的高贵的感觉。

    只不过此时秦可卿的美眸有些呆滞,当然她心里并不呆滞,她在心里盘算着贾蓉的归期——虽然贾蓉对贾珍欲对她不轨的事装聋作哑,令她寒心,但封建时代的女子一般认为婚姻是辈子的事情,而且处于弱势,只要能过得下去,都可以原谅丈夫,并求神拜佛的希望丈夫改变。

    秦可卿也不例外,虽然受了《射雕》的影响,其中的快意恩仇让她的反抗意识有所加强,但是她并没有脱离旧时代女子的旧窠,依然把希望寄托于贾蓉能够改变……

    同时更让她深思的是贾珍对她的举措——贾珍居然让她来处理府里的事情了!

    她以前一直想要这份权利,因为只有这样她少奶奶的身份才名副其实,诸事才能顺畅如意,但以前贾珍一直抓权不放!

    而现在贾珍居然给了她!

    她不相信贾珍是怕了她,她本能的感觉这里面不寻常,刚才她派宝珠去推脱,可贾珍让宝珠传话说内宅的事情本就该有她和尤氏处理,以前没让她插手是因为她没来多长时间,不了解情况,而现在元春省亲,诸事陈杂,他分不开身,尤氏又不擅长理家,只好请她出来,望她不要推辞。

    贾珍给的理由合情合理,但秦可卿还是觉得里面有坑,她本想去请教李桂的,但是她知道李桂是没掌过家的,问了不但没用,反而有可能让李桂难堪。

    ”怎么办呢?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他离的挺近!”

    想着,秦可卿抬了抬僵硬的身子,坐起时顺手握住了贵妃榻扶手下的石灰包,而就在这时‘叮咚、叮咚‘的琴声隐约传了过来。

    “何人弹琴?”

    像是自问,又像是问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