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长随-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说了!

    “赶鸭子上架啊!话里机锋,这雍元帝果然是个厉害人物,罢了……”

    心中思忖着,李桂起身,拱手说道:“回皇上,对此微臣确实有些想法,微臣以为既然土地不变,那就可以改人头税为土地税,如此好处甚多,最关键处在于土地恒定则赋税收入稳定,如此朝堂诸事可做出有序安排。”

    见李桂终于说出,雍元帝脸上顿时露出了轻松之色,再次微笑着说道:“李爱卿,果然是栋梁之才,怪不得先帝如此赞你……”

    说道这里,雍元帝却猛然转头对北静王、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说道:“水爱卿,许爱卿、郑爱卿,你们以为此策如何?”

    对于此事雍元帝是清醒的,他明白他必须先试探水溶、许寿、郑淳的态度,原因还是那就话,如果这事军队反对,引发乱子,那就基本黄了,而沈正阳与余姚的振臂一呼,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而即使反对,他还有刀子,但军队反对,他就没了刀子。

    也因此问话之时,雍元帝暗中紧紧盯着水溶、许寿、郑淳三个。

    而雍元帝这句话实际上也是把水溶、许寿、郑淳往风口浪尖上推,往天下官员士绅,甚至是皇族的对立面推!

    水溶、许寿、郑淳都感觉到了这一点,虽然现在士绅一体化纳粮还没出炉,但他们还是感觉到了这一点!

    因为雍元帝的话里、态度,李桂的说辞里都包含了这一点!

    而这样的位置他们三个自然不想往上撞!但是雍元帝的意思这么明显,他们又不敢违抗!

 第四一五章 定

    内心的纠结让他们微微迟疑了一下,但随即都起身行礼,恭声说道:“诚如吾皇所言,此定国安邦之良策也!若是施行,必能开万世之太平,还望吾皇早日施行。”

    他们倒是知道雍元帝的用意,纷纷表达了立场,只是先前的迟疑却早已落入了雍元帝的眼里。

    “这几人只怕是口是心非,哼!”随即雍元帝心里思忖道。

    “万世之太平!”李桂闻言心里却微微一哂……

    来自于后世,李桂很清楚封建王朝的国运不过是二三百年,好的三四百年,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王朝兴盛了,人口就多了,然后土地也集中了,没饭吃的也就多了,造反的也就多了。

    而这条政策实际上没有解决上面的根本问题。

    而在李桂思忖之间,雍元帝已经转头向余姚、以及沈正阳问道:“余爱卿、沈爱卿你们以为如何?”

    以余姚与沈正阳的见识,他们很清楚这个政策的可行性与好处的,只是这条政策对于天下士子官绅这一层却绝对没有好处,而他们要是赞成,必定为这些人唾弃,但要是不赞成,这就和他们“国事为大”的儒家思想与情怀相违背!

    这其实是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余姚与沈正阳心里纠结的很,但是他们毕竟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骨子里是以大局为重的儒骨,因此纠结了半天,余姚躬身说道:“回皇上,李大人此策确实是老诚谋国之策,但此策波及太大,推行难度一定不小,还需谨慎。”

    余姚这话实际是老奸巨猾之言,他赞成了雍元帝的话,但却为自己留下了退的后路——如果以后推行难,他这老朽之骨精力不佳,自然可以退了,免的越陷越深。

    雍元帝现在政事练达,朝中大臣所思所想、以及一些伎俩他都门儿清,因此闻言不由的思忖:“这些老狐狸,一遇到难事不是告老就是旧疾复发,哼……”

    不过令雍元帝满意的是余姚毕竟是赞成了!这样就可以拿到朝廷上庭议、取得共识,然后推行。

    他虽然是九五之尊,但有些事还真不是他的金口玉言就可以的,比如这件事,他必须取得共识,不然一张圣旨下去,最后极有可能变成一纸空文。

    而后思忖之间,雍元帝再次看向了沈正阳,含笑再次问道:“沈大人以为如何?”

    在雍元帝的心里沈正阳是推行“摊丁入亩”这个政策的比较关键的人物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沈正阳不但在朝堂而且在士子生员中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

    第二个原因在于他与李桂的关系,如果他要是反对这项政策,那最起码就将李桂孤立了,而雍元帝下一步还想着让李桂去推行,打头阵呢!

    而沈正阳的心思和余姚差不多,但是他比余姚更具有家国的情怀,另外,他还要顾虑着与李桂的关系。

    以上两点,特别是第一点就让他不能不同意这项政策,因此闻言沈正阳一拱手,说道:“回皇上,老臣也以为此策利国利民,可以施行。”

    有余姚与沈正阳两人这句话,实际上此事已经定鼎,“哈哈哈,难得你我君臣如此齐心,来人赐酒。”心情舒畅之下,雍元帝居然破例大笑了起来。

    随后小黄门拖着托盘走了进来……众人饮完之后,丁贯九眼睛眨了眨,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皇族、士绅的土地收不收费。

    乡绅一体化纳粮这个规定其实是隐藏在“摊丁入亩”这个政策之中的,此时众人倒是隐约的感觉到了,但是还没有提出来。

    而丁贯九毕竟掌管天下赋税,也是技术性官员,对这个问题很敏感,所以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里比其他人要清晰些。

    想到之后,他立刻就想说出来,但随即就感到这个才是“摊丁入亩”的核心,他要是提出来,似乎有成为众矢之的危险,并且提出来也像是赘述,毕竟“摊丁入亩”里已经隐藏了这些。

    因此想到这里丁贯九到嘴的话又被他强行咽了下去。不过他的这番动作还是落入了雍元帝的眼里,雍元帝随即说道:“丁爱情你有何话要说?”

    雍元帝这么一说,丁贯九就不得不答了,起身回道:“回皇上,微臣在想该向谁的土地收税。”

    还是那就话,“摊丁入亩”里已经隐藏着士绅一体化纳粮,这点众人心里都有,因此闻言雍元帝一挥龙袖,说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凡有土地者,一律收税。”

    雍元帝这句话一点也没让众人奇怪!但是这句话由他口中说出来还是在众人心里引发了万丈波澜!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往今来,官宦士绅都是不交税的!这一条下来实际上是把这一阶层最大的福利待遇给没收了!而且这一基层还是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基础!

    同时没收了这一阶层的这个特权,让他们与平民等同,更会重创他们优越的心里!

    因此在坐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这后面的惊风骇浪,即使李桂也不例外,他甚至比余姚、沈正阳他们感觉的还要深刻,因为他明白雍元帝让他回来绝对不会只是让他提一提摊丁入亩的事!

    剩下的事情几乎是兔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然而一切按照胸中腹案进行,雍元帝心里却很高兴,他又是兴急之人,随即满含笑意的说道:“这事该如何推行还需要弄个章程出来,最起码天下田亩总数要有一个数目,每亩收取的赋税也要确定,嗯,这南方和北方还不尽相同……余爱卿、沈爱卿、丁爱卿、李爱卿回头你们可以商议一下,递个折子我看看,还有明天庭议此事,还望诸位爱卿讲明此事之重大……”

    雍元帝越说越兴奋,本来冷峻的脸上都似乎有红光冒出,而众人却听得愁眉苦脸。

    不过雍元帝的话还是让水静、郑淳、许寿心里又多了一层暗惊——雍元帝居然让李桂与余姚、沈正阳、丁贯九一起共事了——这几个可都是国之栋梁!

 第四一六章 兵权

    说完之后,夜色已经上来了,心情大畅之下,雍元帝留宴。而或许是心里太高兴的缘故,一项冷峻的雍元帝居然召来了歌舞……

    歌舞宴罢,雍元帝才把众人放了回去,此时明月已经高悬在中空了,而或许是因为事情的沉重,出紫禁城的路上,余姚、沈正阳、水溶、郑淳、许寿等默默不言。

    李桂也是默不作声……他自我感觉有些话想对沈正阳说,但不知为何,又感觉没有……

    而出了紫禁城众人拱手道别之后,沈正阳却对着李桂召了召手,说道:“我估计明天皇上将招你上朝议政,倒时你尽量少言。”

    沈正阳的这个交代其实是拳拳维护之意,毕竟这事不仅谁说谁倒霉,而且谁说的多谁也倒霉!

    闻言李桂心里不由得一热……而这时他也把心中可说可不说的话说了出来:“学生省的。不过学生还是以为先生可以托疾,先生以为如何?”

    李桂现在是真的不想沈正阳再参与此事了,这老了老了,再被人唾骂、疏远,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而沈正阳闻言轻轻一叹道:“为天下谋太平,士之愿也。我学儒多年,若因此事退缩,岂不更是自毁名声。”

    李桂闻言心中黯然……

    ……

    而李桂、沈正阳等人虽去,但赵虎臣却没有走,被雍元帝留了下来——此时赵虎臣依然是雍元帝的谋士,只不过多了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衔。

    “你以为水溶他们对此事如何?”烛光之下,雍元帝阴沉着脸说道。

    水溶、郑淳、许寿那一刻的游移让他不放心。而作为经过激烈争斗才上位的帝王,雍元帝对“兵”的重要性有着极深的理解。

    当然这是让他不放心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帝王的猜忌之心,高处不胜寒,历代帝王的猜忌之心都比常人要重,而雍元帝的猜忌之心又可以称的上是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

    而赵虎臣可以说是最了解帝王之心的一个人,最起码对雍元帝是这样!同样的对于这件事,赵虎臣也认为雍元帝的猜忌是对的。

    因此微微一思索,赵虎臣说道:“回皇上,几位郡王都是福禄之人,府里广有田产,此策一出,令彼伤筋动骨,所以这几人有可能口是心非。”

    雍元帝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有此忧,故觉兵事不可以尽揽于这几人之手,你以为该如何行事?”

    雍元帝说这话之前,赵虎臣就察觉到了雍元帝的意图,为使“摊丁入亩”政策不出意外,她要剥脱这几位郡王的兵权。

    但赵虎臣认为这样做太匆忙,这样猛然给他们一棒子,可能会引起他们过激的反应。

    因此赵虎臣微微沉吟了一下,说道:“回皇上,老臣以为不如徐徐图之,先可以分散几位郡王的兵权,京营节度使与山西大营掌管京畿门户,不可让北静王尽管,臣以为可以擢升裘内相之侄裘良为京营节度使,而金陵十二卫也不可尽附与南安王,可以起复原太子太保王子腾,此人在军中素有威望,足以制衡南安郡王,他又是李大人之亲戚,以后对李大人也必然鼎力支持;至于西边,战事虽平,但人心未附,不宜换将,但未附之人心也正可以缚住西宁王之手脚,至于东平王,原破虏将军之子……”

    赵虎臣深知雍元帝的心里,知无不言。而之所以提出裘良、王子腾,原破虏将军之子潘猛,则是从水溶等人的身份去考虑的,寻常身份的人是不太好掣肘这几位王爷、郡王的!

    而裘世安站立在一侧,则是呆了,欢喜的呆了……

    ……

    而雍元帝和赵虎臣深夜长谈的时候,水溶、郑淳、许寿也是一路走,一路交谈着,三人利益相同,又已是名副其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