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长随-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婶婶中午特意来了一下,给兴儿送了个大金锁,还有裘家,裘良派人送来了两只百年老参,说是让你补补身子,真真是上等货色通体金黄,我已切了几片,给你煮了参茶。”

    王熙凤的雀跃之声里,与玉钏一起帮李桂换了便服,然后往铜盆里倒了水。

    “这事我已知道了,只是这样的关系还送什么东西,这事你记下吧,以后他们府上有事你别忘了。”擦脸之际,李桂说道。

    随后玉钏端来了参茶,橙黄的茶汁里漂浮着一片参片。

    而李桂却没有喝过参茶原因倒不是喝不起而是没必要,毕竟这个东西有着进补的作用,他这个年龄是不需要的,过犹不及。

    即使现在李桂也认为自己没这个必要,不过这毕竟是裘良,更是王熙凤与玉钏的一片盛情,正好也有些口渴,李桂端起,一饮而尽……

    不过饮了之后,李桂却睡不着……第二天三更天李桂去早朝后,王熙凤和玉钏两个嘀咕起来。

    王熙凤:“那百年老参真是好东西。”

    玉钏:“嗯,就是太折腾人了。”说着打了个哈欠。

    “咯咯……”闻言,王熙凤禁不住笑了起来

 第四二六章 执首

    如此匆匆忙忙,又过了三天,九月初五的傍晚,摊丁入亩推行章程的雏形终于拿了出来。

    也只能是雏形,因为下一步的赋税核定与执行规划都需要土地核查的数据支持,最起码要有个大致的数目。

    确切的说这份章程只是土地核查的章程!

    到了傍晚十分,沈正阳将章程递给了雍元帝,归来后安亲王对沈正阳以及丁贯九、刘正德、李桂笑道:“诸位大人近来辛苦了,今晚本王设宴太白楼,望各位不要推辞。”

    其实上次众人对安亲王的邀请,真是的原因在于他们几个都不想在和亲王与安亲王之间战队!

    战队很凶险,而且不需要!

    但张弛有道,忙活了这么多天了,安亲王邀请放松一下,这也是人之常情……

    ……

    九月六日,早朝上雍元帝亲自宣布摊丁入亩第一步土地核查正式开始。这事已经在太和殿定了调子的,所以朝堂上并没有出现杂声。

    朝会之后,李桂刚想随沈正阳一起去他的官房……

    其实他现在感觉挺尴尬的,大臣们,即使以前在翰林院的同僚都对他冷冷淡淡的,其余的更是避而远之,这还不算,雍元帝现在连个在朝堂正式的职位也没给他,这也没什么,关键是现在空闲下来了,缺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了,只好继续去沈正阳那里叨扰。

    不过李桂心里的尴尬只是一时,刚刚向沈正阳行完礼,才走了没几步,秦无伤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李大人,皇上召你过去。”

    闻言,李桂向沈正阳拱了下手,然后跟随秦无伤直奔御书房。

    “皇上召我干什么?怎么单独召了我?”秦无伤的阿谀声中,李桂随意而思着。

    到了御书房,行礼毕,雍元帝微笑道:“朕召你来,是要你重回金陵,推行摊丁入亩之事。不过朕对你有一个要求,这事你一定要做好。两京路途遥远,朕许你先办后奏之权,你看能否办到?”

    雍元帝让李桂重回金陵是有着多层面、多方的考虑到的。

    首先他是个办事出身的皇帝,深知做事头三脚难踢。

    就摊丁入亩而言,他深知如果此时不能一炮打响,其余各府县必然你看我,我看你的敷衍、拖延下去,他这摊丁入亩的事情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所以在这件事上他需要一个领头羊,一个破局之人。

    而这个人在他眼里李桂从方方面面来说都是最合适之人,他是摊丁入亩提出之人,又是章程制定者,又年轻有能力。

    而之所以选择让李桂继续去金陵推行此事,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金陵是赋税重地,因此也是摊丁入亩推行的紧要之地——鸟不拉屎的地方即使推行成功也没什么意义。

    其次是雍元帝知道李桂现在在金陵已经有了些威望,推行起来最起码要比新手容易些。

    当然他也清楚李桂在金陵推行此事也有很大的麻烦,那就是金陵的四王八公旧居之地,关系纵横,李桂又是贾家的女婿,这样在自己人头上动刀子,只怕李桂遇到的困难会变大。

    不过他已经把王子腾弄到金陵去了。其实这也是雍元帝让王子腾去金陵的真正用意,让他去为李桂保驾护航,最少能减少些来自他们自己人的压力。

    其实对于摊丁入亩之事雍元帝也做到很认真,也很细致。

    而李桂闻言,立刻答道:“微臣愿意一试。”

    李桂之所以之所以如此爽快,是因为他清楚雍元帝的性格,他如果回答做不到,那雍元帝拿刀子也会逼着他去做!

    他对忠义就是如此,忠义王自然是不想去南蛮那烟獐之地慰抚什么蛮王的,蛮王反复无常,说不定就进了蛮王的肚子里去了,于是忠义王上书托疾,但雍元帝派来了太医,同时也派来了圣旨,圣旨的大意是,你向来知大体,识大意,忠于国事,一定不会因为有小恙而误国事。

    牛不喝水强按头,忠义王本没有病,却差点被气出病来,最后只得去了。

    这事李桂早已听说了。

    当然李桂这么爽快答应的另一个层面的原因是他别无选择。

    雍元帝闻言微微的笑了,随即说道:“你休息一下,然后就回去吧。”

    李桂闻声倒了声:“是。”

    出了御书房之后,李桂并没有立刻回府,而是先去了沈正阳的官房,向沈正阳辞行。

    其实雍元帝会把李桂作为推行摊丁入亩的主力,这个念头沈正阳、丁贯九、刘正德以及李桂自己心里都有。所以刚才李桂对雍元帝派他去金陵才没有一点愕然,同样的沈正阳也没有。

    因此在听完李桂的事后,沈正阳交代道:“出了京师你要小心些,外地不比京师,这事又得罪人太多。”

    李桂闻言点头称是。

    与沈正阳辞别后李桂又到丁贯九、刘正德那里坐了一下,然后才回府。

    ……

    当李桂回到后宅时,玉钏抱着兴儿,正和王熙凤坐在院中,晒着太阳闲聊,兴儿脖子上麒麟踏祥云的大金锁在阳光下散发着灿灿金光。

    但两人都没想到李桂会回来的这么早!愕然愣了一下,两人才站了起来,随即王熙凤一边走,一边说道:“今天怎么了这事?”

    说话之间,随意屈了下膝——因为知道李桂的性子,不喜欢这些俗礼,所以不论是探春,还是王熙凤、秦可卿等对给李桂行礼都变得敷衍。

    当然真正的原因她们并不知晓。真正的原因是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夫妻间还要这些礼节,李桂有些不习惯。

    而李桂先生接过兴儿,“吧唧”亲了一口,然后才抱着兴儿,一边往中堂走,一边说道:“我要回金陵了,皇上有旨,让我回去。”

    李桂来的这几天里,王熙凤如鱼得水……因此闻言“啊”的一声,一下子呆了。

    愣了一阵子,才一边给李桂倒水,一边问道:“那我呢?”说着扬起了雪腮。

    看王熙凤脸上的神色,李桂就知道王熙凤是想跟他回去。

    但是微微思索了一下李桂便说道:“你还是留在这里吧,说不定哪天皇上又召我过来,这来来去去的你们也不方便。再说了府里这一大摊子也得有人看着。”

 第四二七章 来旨

    李桂这番话极有道理,也是实情。而对王熙凤而言,她也不想与探春她们搅和在一起,她觉得和她们搅和在一起,还不如她在这里守株待兔、独占专房,而且李桂的话里话外还透露着对她的重视与重用。

    因此听了李桂的话,再这么一想,她心里竟变得高兴了起来。

    但是这么去也匆匆她毕竟是不喜欢,随后忍不住念叨道:“老爷说的是,那我就留在这里了。你何时回去?唉,这么来去匆匆的,兴儿也才和你熟识呢,也不知下趟来,还能不能认识你这个爹。”

    王熙凤这么一说,李桂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于是笑道:“皇上这次只是让我回去,却没有让我即刻起身,我不妨多住两天。”

    王熙凤闻言一下笑了。

    ……

    而在这期间妙玉一直住在李府里,这期间她并没有主动去找李桂,王熙凤玉钏对她的态度让她不好意思进入李府的后宅,当然即使进去了,平时她也找不到。

    当然她也不着急,她清楚破除海禁的时机一到,李桂一定会给她说的。

    中午吃过之后,闲来无事,妙玉正想小寝一下,而才刚刚躺下,春杏的声音就在外面响了起来:“张小姐,老爷在中堂等你。”

    “难道是因为海禁的事?”

    ……

    向雍元帝建议开海禁的时机,李桂认为应该在士绅因摊丁入亩之事沸腾之时!

    实际上因为来自后世,熟知那段历史,李桂知道雍元帝在那段时间所受到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天下士绅虽然迫于皇权的压力,被迫接受了摊丁入亩这个政策,但背后却是议论纷纷,也有人煽风点火,最后雍元帝落了个刻薄寡恩,抄家皇帝的名声,甚至有人为了搞掉他,传出了他登基不正的谣言。

    而雍元帝后来在勃然大怒之余也怅然而叹,称

    自己是孤君。

    而在那时候提出开海禁,让天下士绅,最少是一部分士绅有银子赚,那就能减轻些士绅舆论的压力,最起码也可以转移下注意力,李桂认为那时雍元帝极有可能同意!

    而现在时机显然未到……李桂本以为他会在京师里呆上一段时间,甚至可能是很长时间,但没想到会如此来去匆匆……

    如此妙玉的去留就成了问题。

    而在他眼里妙玉回去也可以,不回去也行。他有感觉,以后的事情雍元帝一定会给他密折。当然妙玉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坏处。

    妙玉到来之后,李桂分析了一下情况,然后直言妙玉可留也可不留。

    对于李桂对时机的分析,妙玉在感到李桂敏锐的同时,更是深表赞同!

    而至于去留,妙玉当然不会留在这里看王熙凤的冷眼!

    ……

    随后的两天里,李桂并没有外出,而是真的呆在了府里……但是在两天后的早上,秦无伤突然上门,带来了雍元帝的口谕,问他准备好了没有……

    李桂知道雍元帝的急躁性子的……本来他还想着去单聘仁那里去看一看,再把俞图、赵沐阳喊来喝个道别酒之类的……

    但是他没想到雍元帝会这么急!他只好回答已经准备好了,中午动身。

    而听了秦无伤的传话后,雍元帝鼻子里“哼”了一声,然后转头对站立在身侧的和亲王、安亲王说道:“沉迷闺阁,搁于妇人,必然误事,大者甚至误国,汝等要谨记。”

    ……

    几乎和上次一样,傍晚时分李桂来到了鸡鸣驿,只不过和上次相比,此时李桂的心情要舒缓了许多。

    如此沿驿道而行,一路上倒也平安。而在近二十天的归程中,李桂几乎天天都在琢磨摊丁入亩这事。

    这倒不是李桂做事认真细致,而是他必须认真细致,试想一下,如果土地测定不准确,到后来核定的每亩应该收取的赋税平摊到每个人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