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长随-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穿出的声音他好像有些熟悉……微微想了想,他终于想到这声音是贾政的清客单聘仁、詹光和卜固修。

    “他们也在这里……”

    想清了是谁,李桂的心微微动了一下。

    而李桂不知道的是此刻西边的月亮门南侧,梅枝遮掩的花墙的窟窿后,正有一双明亮娴静如清月照水的眼睛正盯着他。

    眼睛是晴雯的。

    此时她盯着李桂倒不是什么欣赏,仅仅是贾母给她的任务。只是看着李桂安静的样子,再想想李贵以前跳脱、油滑的样子……

    “他真的变了些……”

    青梅如豆,素手轻捏,悠然而思之际,青涩停在了琼鼻。

    不过她只是感觉李桂变了,仅此而已!

 第八章 控场(一)

    俄而伴鹤向李桂召了召手……

    中堂的正中是一幅孔子问道图,两侧是一幅传承千年,并且还将传承下去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堂之下是两张紫檀太师椅,中间一个两层的黑漆描金雕花茶几,最上层摆放着一株兰花。

    再往东则是一个高几,高几上摆放着一个细腰青花瓷瓶;西边则是一块曲折的锦卷屏风,屏风上画着寒梅吐芯图。往门口则是整整齐齐的排着两排平椅,单聘仁、詹光、卜固修正依次坐在椅子上。

    窥一斑而知全豹也,察物可以知人,整个屋子呈现出一种低调的奢华,可相对单一的色彩,整整齐齐的摆色也显示出了主人方正迂腐的性格,梅、兰、图等也昭告了主人内在的身份——儒家弟子。

    跨过门槛,李桂施施然往贾政跟前走去……

    而在李桂跨入门槛的那一刻,贾政、单聘仁、詹光、卜固修只是随意的瞧了李桂一眼。

    李桂在他们的心中无足轻重,即使贾政听闻李桂有所改变,但在贾政心里还是无足轻重。

    而以前的李桂行事机灵油滑,在贾政面前表情谄媚,言语奉承。体现在行动上,此时以前的李贵应该早已抢身向前,而且脸上还应该带着浓浓的谄笑。

    但是现在……前世的底蕴所在,施施然前行之际,李桂身姿沉稳,表情自然,完全没有以前的奴卑之态。

    “咦……”

    前后的变化太大,虽然只是随意一眼,但贾政还是明显的感觉到了李桂前后的不同,他不紧一怔,在心里轻轻的诧异了一声。

    而这样的稳重自然在贾政眼里颇合儒家要义,是成长的标志,是好的现象,而这些改变贾政心里本能的认为这都是他的功劳,是他棍棒的结果,下一刻一种教育有成的感觉在他心里油然而生,他轻轻捋了下胡须,心里有些沾沾自喜。

    晨曦的阳光里,贾政的这个动作清晰的落入了李桂的眼里,“今天他心情不错,或许……”心中动了一下,李桂双拳一抱,郑重的一鞠躬,做了个辑礼:“见过老爷。”

    而在贾政虚抬了一下手之后,不待贾政问话,李桂立刻向单聘仁、詹光、卜固修一本正经的分别抱了抱拳,同时说道:“见过三位先生。”

    单聘仁、詹光、卜固修只是荣国府的清客,实际上只是倚仗着读书人的身份在荣国府骗吃骗喝,当然在荣国府仆役心里他们就是骗吃骗喝的,甚至比他们都不如,毕竟他们是荣国府里的人,而他们却是外人。

    同时荣国府的仆役,用林黛玉的话讲都是一双势力眼,因此仆役们对他们三个也都不是很尊重,相遇时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避而不见;要么随意的抖一抖袖子,敷衍潦草,像是抖落衣裳的尘埃。

    实际上曹公对他们三个也是鄙视的,从曹公给他们三个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单聘仁即擅骗人;詹光:沾光;卜固修:不顾羞。

    不过李桂对清客的看法却不同于众仆役,因为以往的位置与层次,他知道清客的本领是特殊的,绝对不是简单的混吃混喝!

    首先他认为清客善于察言观色、调和气氛。这个本领对他们来说是必须的,要是没有这个本领,和主人谈话不顺畅、不愉快,估计他们的清客也做到头了。

    其次李桂知道清客们应当知道花花轿子人抬人高。高了主人才能看上眼,清客这碗饭才能吃的稳!不然大家互相贬低,在主人眼里不值一文,那么清客这碗饭只怕渐渐的就要翻了。

    其实在李桂心里这些人相当于后世的高级公关,在后世绝对个个都是人才!

    而一团和气、场面融洽,当然易于成事,如果他们再吹捧他一下……所以李桂才对单聘仁他们整规的施了一礼。

    既是为了在贾政面前展示他的改变,也是为下一步的动作做铺垫。

    在荣国府里单聘仁三个何尝受过如此正规的礼节!刹那间三人心里就升起一股被人抬举的感觉,而且这样在主家跟前抬举自己!这样给自己长脸!

    “不必多礼。”“客气。”“客气。”

    心中微微感激着,单聘仁、詹光、卜固修对着李桂郑重的抱了抱拳。

    而贾政也没想到李桂会给单聘仁三人这样一板一眼的行礼!他偶见仆役对单聘仁的态度也是敷衍潦草,最起码在原来的李贵身上见过……

    而今却见李桂态度这样谦谦,礼数这样周全,隐约间贾政竟从李桂身上感到了君子之风!

    眼前不由的一亮……

    “这猴崽子居然能变成这样,老夫的板子倒没有白打。”

    心中莫名的高兴、欣慰,待李桂退到左下角后,贾政又捋了一下胡须,脸上待着浅浅的笑意,问道:“李桂,我且问你,宝玉在学堂学到哪里了,学业如何?”

    此时晴雯正倚在门框边,玲珑小巧的耳朵紧贴在门缝边,高挑的身子弯成了一个美丽的弧线……至于伴鹤,他自然清楚晴雯在干什么,也知道为什么晴雯敢这么干,他装作看不见她。

    因为是侧耳倾听,晴雯看不清中堂的景象,只能听见声音,而此时她虽然听着贾政的声音有些和悦,但贾政的问话却让她知道关键的时候到了,她不由的心头微微一紧,同时在心里念叨:”南海观音救苦救难菩萨,菩萨你保佑李桂好好回答,不然二爷又得……“

    晴雯刚心念到这里,耳边就传来了李桂晴朗的声音:“回老爷,二爷刚刚学到’勿自保,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先生说这是《弟子规》的最后四句了。我在窗外都记住了,二爷在屋里,想来应该学的更好!”

    “阿弥陀佛,他总算回答的清楚了,咦,这次怎么了?!”

    晴雯一颗心微微放下,可疑心又起。

    而此时贾政如妇人般白细的手指停在了他的黑须上——他也没想到李桂能这么如此流利顺畅、文绉绉的回答他的问题,这前后的变化实在太大,他忍不住惊诧。

    诧异之后他的心灵又如嫩芽被春风触碰——由李桂在窗外偷听,他想到了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的好学的故事。

    而贾政虽然只是撵须微微的一顿,但这个动作已经落在了暗中察言观色的单聘仁、詹光、卜固修的眼中,随即单聘仁就‘咦’了一声,双眼闪亮的看着李桂说道:“你倒是有心之人,你可知道这四句话的意思。”

    “果然……那一个礼没有白行!这单聘仁……不愧是荣国府第一清客!”

 第九章 (控场)二

    闻言一股惜惜之感在李桂心里油然而生……

    随后心中默念着:“尽入吾彀中矣。”抱拳弯身恭敬的答道:“回先生,这四句话的意思是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老先生说……”

    《弟子规》本来就是一本行为规范,实际上也是贾政这样古板的人的行事规则,在心中奉为圣典的,而今见李桂居然不但能流畅的背出,而且还理解的这么深!恍惚之间,贾政仿佛看到了一块璞玉,一块有致于学的璞玉!

    而对于有致于学着,儒家的规范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有教无类,也就是说什么人都可以学。而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不论是成仁,还是取义,都对儒家门徒都包含有成人之美的道德要求,也就是所谓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而贾政正是一个儒家门徒,而且是一个迂腐古板的儒家门徒!

    随着李桂的声音,贾政方正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意,本来饱含威严的脸色也渐渐变的温和,当李桂讲完,贾政微微点了下头,捋着黑须笑道:“你可是有志于学?”

    李桂以前分析过,大概只有脱离荣国府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而离开荣国府的方式最好是当官,如此生命安全才能有最大的保障——在这个时代,官身本身就是一张最好的护身符。

    而要当官,去求贾政并不是好方法,十四岁的年龄就阻挡了他,所以最好的方式只有科考。

    当然要科考首先要破除‘奴役’这个身份上的障碍,而能够解除他这个身份障碍,并提供给他学习条件的,李桂认为只有贾政一人才能够办到。

    因为李桂早已知道贾政是一个迂腐儒者,按照儒家的规则行事!

    或许在贾政面前表现一次不成,但猴子不上杆,多敲几遍锣,李桂认为多表现几次,他的目的还是能够达到!

    至于原因,还是上面的原因,人都是按照已经形成的内心的规则行事的,比如,警察如果路遇小偷,即使下了班,他也会去抓,不抓,他就会觉得不对劲;而他也深有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一名好学生突然退学,他总会家访一下……

    因此他所有的表现,包括以前的深居简出都是要传递给贾政这样一个信息——他想学习。

    但是这样一次就成事!

    “这样就成了……”

    虽然清楚这件事对贾政来讲不过是动动嘴巴的小事,也清楚这里面有单聘仁三个的作用,既有他们引导的作用,也有他们在场的作用。有他们在场,有他的表现,贾政即使不想支持他学习都很难,因为不支持他学习是违背儒家规则的事,贾政既不敢在单聘仁三个面前表现出来,说他不义,也怕他们传出去,影响他的名声。

    但是这样一次就成了……

    心里念叨着,一股解脱的、轻松的感觉蓦然间席卷了李桂的全身。

    “正是,望老爷成全。”

    呆了一呆,李桂才大声说道,脸上待着掩饰不住的欢喜。

    他这欢喜倒是真的,只不过在贾政眼里成了惊喜,一股成人之美的道德丰足感瞬间充斥了他的心胸,心头微微得意着,贾政微笑道:“好!你既有此心,我便成全你,明日你可与宝玉一起入学堂……你需努力,如果能得些功名也是一段佳话。”

    而不待李桂回应,单聘仁、詹光、卜固修已经长身而起,齐齐的对着贾政深鞠一躬,口中分别道:

    “此古仁者之风也!”

    “东翁真乃君子也!”

    “今日始知贾大人!”

    贾政本就好名,闻言心中得意之极,脸上不觉间露出了笑意,但随即想到圣人曾言君子应喜怒不形于色,不骄不躁,当下强忍脸上笑意,一边起身,对着三人虚扶了一下,一边故作慌张说道:“三位过奖了,快快请起。”

    “哪里,在下并非虚言,东翁真乃当世伯乐也!”单聘仁一边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