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活着才有未来。

    很显然他不明白这一点,还想着挣扎一番,估计这些天他没少四处奔走想重新找个靠山。如果他在继续这样不识时务,结果可想而知。

    岳山提出让他排个晚辈到书院,其实就是看在以前的情分上给他留个血脉相火。

    可惜他完全没有领悟这个好意,只以为岳山不想趟这趟浑水故意提出这么没有诚意的建议。

    既然他拒绝自己的好意,岳山自然没有追着给自己找麻烦的想法。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岳山一边潜心修书,一边观察长安城的局势。用一句话来形容在合适不过,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波涛汹涌。

    许多官员调动,宗室的势力悄无声息的侵占了大多数要害部门,无数活跃在黑白之间的团伙消失。

    消息灵通的风声鹤唳夹起尾巴做人,只有什么都不知道老百姓,还在为治安好转感谢新皇。

    这一天,岳山正在书院巡视,中途包大林来报说有客人来访。

    岳山取过名帖一看,赫然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这下岳山也坐不住了,李孝恭为什么派人来找我?难道朝中发生什么大事儿了?

    不怪他这么紧张,换成别的宗室哪怕是李神通他都敢无视。但唯独李孝恭他不能不重视。

    李神通才能一般,全靠抱大腿加上宗室身份才走到今天的位置。在皇帝心目中他只是个备胎罢了,地位真不算高。

    李孝恭不同,岳山一直认为他才是宗室里面的第一人。才华横溢有将帅之才,李渊和李世民最信任也是最器重的肱股重臣。

    他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只要知道李世民把他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位就知道了,仅次于长孙无忌。

    就在前不久的大封赏中,他被晋封为河间郡王,实封一千二百户,任礼部尚书。也是宗室里唯一在中枢任职的人。

    关键这个人还很聪明,是真的聪明。当他走上人臣巅峰之后并没有贪恋权势,而是选择了急流勇退。

    皇帝需要他的时候就站出来做事儿,不需要他的时候就整日游玩以歌舞自娱。之前岳山也有想过和他结识一番,然而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他。

    但岳山并没有生气,他有着神仙弟子的身份,哪个宗室要是敢和他走的近那简直是给自己挖坑。显然李孝恭是个清醒的人。

    也正因此,岳山对他始终保持着敬意。

    只是,大家平时没有什么交往,他突然派人上门找我到底是什么事儿?

    抱着这个疑惑岳山见到了李孝恭的人。

    这个人自称是河间郡王府的管家,四十出头的样子,话很少也很谦卑。只是说郡王派他来补上一份贺仪就退到了一旁。

    补贺仪?岳山更疑惑了。你到是说清楚补的是哪一次的贺仪啊。

    离今天最近的大事儿就是大字典工作组入驻,那也是一个多月钱的事情了。你今天才补贺仪是不是太无厘头了点?

    然而当他看清礼单上的东西的时候,心中什么都明白了。

    一间印书坊、一间造纸作坊,各类奴籍匠人包括家眷过百人。

    朱五能完了,看到礼单后岳山心中就冒出了这个念头。

    然后就是原来是李孝恭出手,并不是他一直以为的李神通。

    河间郡王果然不愧是宗室第一人,这手段确实让人无话可说。知道自己和朱五能有些牵扯,可能会出手保下一两个人,就提前送了这份礼过来堵自己的嘴。

    而且送的东西正是自己最需要的造纸作坊和印书坊。

    这个手法果然符合李孝恭的性格,换成李神通是绝对不会鸟自己的。

    自己该怎么做?几乎不用考虑岳山就有了答案。

    如果是李神通出手,朱五能来求他,他肯定会出手保留一丝血脉。但李孝恭亲自出手,而且人家的还如此会做人岳山是绝对不会因为朱五能而选择和李孝恭对上的。

    “唉。”岳山叹了口气,对那位管家说道:“你回去告诉郡王,这份礼我收下了。”

    “喏,我会把清水候的话如实转告给郡王的。”那位管家得到回复之后马上就告辞离开,期间没有多说一个字。

    不一会儿包大林回来一脸兴奋的说道:“大郎,河间郡王都亲自送贺仪这真是”

    岳山眉头一皱不悦的道:“乱嚼什么舌根,看看刚才人家是怎么做的,好好跟人家学着点。”

    “啊?我我”包大林还是第一次见岳山这么生气,顿时就慌了。他更害怕岳山一个不高兴把他给撵走。

    “看成什么样子了,没事儿多找裴津聊聊,看看人家是怎么当管家的。免得出去丢人现眼。”岳山道。

    “是是是,我马上就去找他学,一定不给大郎丢脸。”知道岳山不是要赶自己走,包大林顿时破涕为笑。至于被喝斥那是完全不在意的。

    “还有,我现在要进城,岳府闭门谢客。不管谁来访都说我奉诏入宫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别的一概不知道也不要多说。更不能让任何客人踏入府内半步,就算天王老子来了都不行。知道吗?”岳山厉声说道。

    “喏,请大郎放心,在你回来之前我绝对不会放任何人踏入府门半步。只是如果郎君和娘娘的客人”

    “一样不让进。放心,我会告诉阿耶和阿娘,不让他们邀人过服。”

    之后岳山又安排了一通之后,就赶紧收拾东西进了城。原本想去侯爵府在安排一下,不过想想香凝的性格就没有多此一举,直接经玄武门进了皇宫。

    就在他进宫后的第二天,朱五能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狼狈的来到四姓坪岳府求见。得到的答案自然是不在。

    他还想以双方是老朋友的名义进去歇歇脚等岳山归来,可惜经历过一次家破人亡的包大林早就察觉到了异常,坚决不同意。

    朱五能在四姓坪转悠了许久最终绝望的离开了。

    而在皇宫里的岳山日子也一点都不好过,被李世民的口水洗了好几次头脸。

 第二百零六章 灭突之议(1)

    岳山进入皇宫的时候恰好遇到李世民召集心腹商讨应对突厥的事情。不过此时东突厥势力正处在巅峰状态,史称“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对面如此强敌,即便是用兵如神之李靖,智慧如长孙无垢、房谋杜断,智勇如李绩、秦琼等人也束手无策。

    商量来商量去也只有据城而守、积蓄力量、分化拉拢、等待时机几个笼统的办法,但说到具体如何施行,则都哑口无言了。

    这显然是无法让李世民满意的,这样等下去短时间肯定是没有办法消灭突厥的。

    可岳山却说大唐最多五年就能灭突,这其中必然有什么因素短时间内改变了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可他和心腹们商量了好几次,依然没有找到那个因素。

    这让他很焦急,但他也知道这事儿怪不得别人,只能克制住焦躁的情绪一次又一次的召开会议,希望谁突发奇想找到那个因素。

    “突厥势大非一朝一夕可灭,圣人切勿急功近利,否则我大唐好不容易才有的大好局面恐恐发生不忍言之事。”见李世民始终执着于灭突,房玄龄终于忍不住警示道。

    “前汉卧薪尝胆五世终灭匈奴建立不世功业,此足以为我大唐效仿。”长孙无忌也劝告道。

    他对李世民的想法是最了解的,但也觉得这种想法太过于急功近利了,搞不好就是国破家亡。所以一直和李世民保持同步的他,也生出了分歧之首发

    其他人见有人开了头也纷纷劝谏,李世民更加的急躁和愤怒,但他依然强行挤出一丝笑容道:“诸卿所言甚是,我会慎重考虑的。”

    实则心中想的是,要是岳山在就好了,不知道他会给出什么意见。

    就在这时,大太监此太监为官职赵蒙悄悄的走进来压低声音道:“圣人,清水候求见。”

    李世民一愣,继而露出惊喜的表情,我这边刚想到他他就出现了,难道这就叫天意:“快请他进来。”

    “喏。”赵蒙领命去外间把岳山领了进来。

    进殿之前岳山就已经从力士嘴里打听到今日李世民召集大臣商议军国大事,但当他看清楚在场的都有谁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

    宇文士及、李孝恭、李神通、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程咬金、秦琼、李绩、刘师立、张公谨等十余位,要么是中枢宰执,要么是宗室大将,要么是战功卓著的大将。

    尤其是李靖这位平时闭门研修兵法的军神都出现了,可见这场会议的规模有多大。

    而且在看到李靖的一瞬间,岳山就差不多猜到了这场会议的目的针对突厥的。

    李靖这个人有才,有才到连皇帝对他都充满忌惮,他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向来游离于中枢之外。

    除了有关于战争的会议,别的他一概不参加。而且他不出则以,一出必定是全国性的大战,眼下能惊动他的也只有突厥了。

    岳山一边思考一边给李世民见了礼。

    李世民一改刚才的苦恼,略带兴奋的道:“翠岚来的刚好,我正有事想要请教与你。”

    李世民前后的变化看在所有人眼里,文臣看向岳山的目光里大都闪过一丝忌惮,武将则无所谓。

    “请教不敢当,为圣人解忧是人臣的本份。”岳山首发

    于是李世民就把他召集众人商议灭突厥一事简单说了一遍,还特意把大家用前汉五世灭匈奴的例子劝解他的话给点了出来。

    那意思很明显,大家都认为灭突厥是持久战,你却说五年。现在到你解释的时候了,到底是谁错了。

    岳山扫视了一圈,淡笑道:“说起突厥我和诸位确实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闻言,参加过玄武门之变的人都精神一震,露出期待的表情。没有参加过的人则带着些不满和轻视,认为他是想装神弄鬼护佑皇帝和众臣。

    岳山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自顾自说道:“首先,如果突厥没有分裂其势远超匈奴,但现在我们面对的只有东突厥颉利。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感谢道国公裴公,没有他也许中原已经成为突厥人的牧场了。”

    “道国公的功绩大家都知道就毋庸赘述,赶紧说突厥的事情。”李世民不耐的道。

    “东突厥颉利充其量也就是前秦苻坚而已。其势表面看上去强盛,实则内部混乱暗流汹涌。颉利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利,对臣服与他的部落强取豪夺。”

    “他还强迫这些部落必须学习突厥人的风俗习惯,更是导致诸部离心。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落早就对颉利心怀不满,只是惧怕突厥势大不敢反叛。”

    “尤其是薛延陀首领夷男更是野心勃勃之辈,就算没有我大唐,早晚有一日他也会起兵反叛。”

    “我们只需要给予颉利迎头痛击,让他们看到颉利的虚弱本质。到时候我们在从中分化拉拢,他们马上就能成为我们的盟友翻过来攻打颉利。”

    “这一来一往实力对比就将彻底扭转过来,到时候区区颉利弹指可灭。”

    岳山的一番话说完,有人若有所思,有人迷茫不已,有人依然不屑认为他太理所当然。只有李靖等寥寥数人眼前一亮,看向岳山的目光充满了赞赏。

    “颉利内部不和这个消息敢问清水候从何得知?”房玄龄一针见血的问道。

    大唐才刚刚完成了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