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也只是时候种过棉花,大概读初中之后就很少有人在种植了。成本高、管理不方便、病虫害多、价格低总之就是不赚钱,百姓自然不愿意种。

    算起来差不多有二十年没有种过棉花了,很多注意项他都记不太清楚,需要重新回忆才校他可不想一个疏忽导致实验失败。

    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棉花并没有那么娇贵。季节到了把种子埋在土里就能发芽但为了保证成活率他还是决定做到最好。

    首先就是培育,记得时候培育棉花种子要先制作营养钵,把种子放在营养钵上面,这样方面移栽。

    营养钵简单,那个制作工具很简单结构他记得很清楚,完全可以复制一个。难的是另外一个东西大棚。

    为了保证湿度和温度,一般在大棚里培育种子。这就需要聚乙烯薄膜了。

    可塑料这个东西算了,这已经超出了岳山的能力范围,估计再过五百年也制造不出首发

    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薄膜?玻璃。

    想到玻璃,岳山忽然一拍大腿,怎么把这个印钞机给忽略了啊。在古代最赚钱的莫过于玻璃了啊。

    几乎不需要成本,能卖出几千上万倍的价格一本万利的就是它。而且这玩意和别的东西不同,它收割的是有钱饶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贫富差距啊。

    不行,要赶紧把这玩意儿给搞出来。

    至于如何烧玻璃,岳山还是比较清楚的。没办法,这就是职业优势。

    可以这么,二次工业革命之前的各种机械图纸和重大发明的制作方法,历史书上都能找到,就看你有没有留心。

    虽然岳山属于那种不留心的人,但职业需求他还是记得一些的,虽然不多。其中就包括玻璃的烧制方法,而且还是干净透明的那种。

    玻璃太赚钱了,必须要找个合作伙伴才校岳山心中暗暗想道。

    至于找谁合作,那还用问吗,肯定是皇帝啊。到时候谁敢眼红?

    况且人家刚刚把女儿许配给自己,自己也应该表示表示啊。毕竟未来老丈人吗。

 第二百二十四章 筹划医疗体系

    双赢三赢四赢是怎么赢的呢?

    道门顺利入彀,接下来只要稍微制造一点矛盾就能让儒家产生危机感,逼迫他们进行改革。至于儒家会不会上当,这一点毋庸置疑,有历史为证。

    当年韩愈和柳宗元改革儒家之所以能进行的如此顺利,就是因为皇帝尊道崇佛给儒家带来压力,广大儒生也普遍认同改革。

    现在岳山就是在模仿当时的环境,给儒家带来危机感。只要危机感够深,儒家会主动用户他改革的提议的。

    这是和道门合作真正的目的,算是一赢。

    建立医学院本来是岳山的事情,按照常理应该他求着道门出人出力出技术。结果被他搞成了在帮助道门扬名,人家还要反过来感谢他。

    这是赢两次。

    同样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民医疗水平,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提升全民平均年龄这也是岳山一直想做的事情。

    可问题还是回到了原点,唐朝是纯农业社会,维持庞大的军队已经让国家很吃力了,吃力到连官僚体系的工资都无法承担。

    是的,唐朝只有京官才能领工资,地方官员上到刺史下到最基层的佐史都没有工资的。

    国家会专门划拨一块土地给地方官当做职田,职田的收入就是地方官的工资。

    直到宋朝情况才有所好转,职田和工资双重发放。到了明朝才取消职田制度,全部改为发放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唐朝是没有能力支持岳山另外搞一个医疗体系出来的。

    而且就算有这个闲钱,也没有人会支持他。

    古代官僚体系对人口增长有着独特的理解,死多少人都无所谓,我使劲鼓励大家生就行了。死五个就鼓励大家生十个,这样算下来总人口还增加了五个。

    相比于通过医疗提高人类寿命,单纯的生孩子提高总人口成本反而更低。

    毕竟生病吃药什么的要花很多钱,生孩子就简单了,怀孕生下来就行。至于生育造成的死亡还是那句话,死了就死了,这个死了还有别的人生。

    当然了,并不是古代官僚就真的漠视生命,而是生产力的低下决定了他们只能这么去考虑。

    还是那句话,纯农业社会无力承担全民医疗体系。

    岳山想搞医疗建设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自己出钱肯定是不可能的。医疗体系建设是吞金巨兽,就算他的产业扩大一百一千倍也负担不起。

    但有一个势力可以,且他们还很乐于这么去做。

    那就是宗教势力。

    佛道势力遍布全天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足迹。道观寺庙覆盖全国,简直就是最佳的医院场所。

    他们还有钱,不用交税不用服徭役,各种善男信女的供奉,大富豪给的捐赠等等说他们富可敌国一点都不夸张。

    这些钱存在道观寺庙里太浪费了,完全可以拿出来干点利国利民的实事儿。

    佛道会不会听他忽悠,岳山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只要是宗教就有传播信仰的需求,治病救人无疑是刷声望最好的办法。既可以讨好朝廷,又可以收买老百姓。

    后来的基督教也用过类似的手段,那时候的传教士或是懂医术、或是懂天文知识,或是掌握着较高的科学技术

    每到一地他们就用这些东西结交士族,迅速打开局面,宣扬基督思想。

    所以佛道是有这方面需求的。只不过以前没有人往这方面去考虑罢了,现在岳山抢占了这个先机。

    刚才王知远不就是听信了他的忽悠了吗?道门出人帮助岳山搞医学院,然后出钱出物资培养属于道门的医者,还要给岳山交一笔学费

    可以说,岳山用道门的米喂养自家的鸡,道门不但不收费还要反过来送钱给他。一个医学院他就赢了两次。

    这就是第三赢。

    至于佛道会不会撇开他自己去搞真当皇权是吃干饭的吗?

    你佛道自己私下建立医疗体系完全属于邀买人心啊,你们想干吗?造反吗?分分钟就被你给灭了。

    而如果这件事换成在朝廷有足够话语权的重臣去做,佛道只是其中的一环,那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所以说,有一个强权政府就是这么为所欲为。

    第四赢就是道门在朝堂上和他保持步调一致,所以说岳山又多了一个盟友,在朝堂的话语权又重了不少。

    可以说,岳山利用先知先觉在一场看似公平的交易中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然了,道门也没有吃亏。

    通过这次合作他们确实可以扩大道门的影响力,提高道门的声望。所以说,把这次合作称作为双赢没没错。

    嗯,至少道门是这么想的。

    一次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岳山自然很开心,骑着马唱着歌返回四姓坪。

    刚到家还没喘口气就见包大林进来说,一个自称朱五能之子的人来访。

    朱五能的儿子,他来做什么?岳山想了想还是让他进来了。

    毕竟李神通是看在他岳山的面子上才放了朱家一条生路,说起来岳山还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没什么不敢见的。

    “朱喜云拜见清水候。”

    来者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岳山恰好认识,正是朱五能的长子朱喜云。

    “起来吧,你父亲现在怎么样了?”岳山问道。

    “劳您关心,我父亲现在很很好,只是案子还需要他配合,所以还在长安县衙。”朱喜云声音低沉的道。

    “嗯,那就好,等他出来我再去拜访他。”岳山道。

    “家父让我告诉您,您的心意他领了,拜访就不必了。”朱喜云道。

    “嗯?”岳山眉头一皱,不悦的想到他在怪我?

    朱喜云也猜到了他的想法,连忙解释道:“家父并没有怪罪您的意思,相反很感激您的帮助,没有您我们朱家难逃一劫。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家父已萌生死志,不准备”说道这里朱喜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悲泣不已。

    岳山一愣,随即就明白了朱五能的想法。恐怕还是无法渡过心中的那一关,选择了和师门一起赴死。

    这种选择确实让岳山高看了他一眼。毕竟背叛师门,难免会让人不齿。赴死也算稍稍挽回了一点脸面。

    “那你们准备怎么做?”

    “家父让我们离开京城,有多远走多远,最好走到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朱喜云道。

    岳山点点头,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也好,到了地方好生经营,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至于他们去哪,岳山没有多问。

    “我今天来就是一方面是感谢您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来告别的。”

    “告别?你们准备现在就走?”岳山惊讶的问道。

    “是的,这是父亲的意思。我们的情况清水候想必也知道,晚一天走就多一分风险,还是早走为好。”朱喜云道。

    “那你爹怎么办?就这样不管了?”岳山想问的是谁给他收尸,但直接这问太伤人,就用了委婉的说法。

    “我会留下送他老人家的,清水候不用担心。”朱喜云坚定的道。

    岳山重新打量了他一番,露出赞许的表情,道:“也好,总不能让他走了也不得安生。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来府上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这确实很难得,朱家现在四面皆敌,不知道多少人恨不得他们一家下地狱,留下几乎就意味着死亡。

    明知如此朱喜云还选择留下,岳山也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

    不过岳山并没有帮他活命的意思,朱喜云留下一方面是为他爹收尸,另一方面也是想用自己一命让仇家泄愤,给家族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这是他的选择,岳山也无话可说。

    至于为什么不收留朱家原本他和朱家就是临时合作的关系,连朋友都算不上。用自己的面子给他们家一条生路已经是破例了,再接受朱家的烂摊子,除非他疯了。

    而且朱五能一死,双方就再无一丝关系,他更不可能给自己找麻烦。

    送走朱喜云之后,岳山叹了口气,算计道门带来的喜悦也消退不少。生活不易啊。

    不过很快他就把这件事情给放下了,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哪有时间悲春伤秋啊。

    是时候把玻璃给造出来了。

    文唐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事业部的发展

    烧玻璃并不难,但也绝对没有的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如果不考虑杂质的况下,温度是最大的问题。

    岳山估计过,以唐朝纯手工的条件下,起码需要六个小时才能把材料烧成玻璃液。还需要至少十个小时来降温,让玻璃液到达合适的温度和黏稠度,方面制作成各种成品。

    若考虑杂质问题,想烧出纯净的玻璃,没有岳山这个穿越者指点,起码需要五百年才能做到这一步。

    第一步是选个合适的工作地点。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自然是岳山自己家,在没有这里让他放心了。当初修的可是五进的大宅子,空着的房间非常多。

    第二步就是购买材料。还好烧玻璃没有用啥稀古怪的材料,大多数唐朝都已经有了。岳山只是吩咐了一句自有人去置办。

    为了保密不让人从材料里窥探出秘密,他让人买了二十几种材料,除了矿物还有植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