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音刚落他就发现李世民在上下打量着他,好像重新认识一般,他奇怪的道:“我有那里不对吗?”

    “你比以前谦虚了。”李世民肯定的点点头道。

    “我以前就很谦虚好吧。”岳山哭笑不得道。

    “不,以前你是嘴上谦虚实则骨子里非常傲气,睥睨天下英豪。但现在不同,你的谦虚是发自内心的。”李世民摇摇头说道。

    闻言岳山被吓的出了一背的冷汗,在皇帝面前表现的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就是找死啊。关键是,自己表现的那么明显吗?亏他一直以为遮掩的很好。

    “呵呵……”岳山苦笑一声道:“当年少不经事仗着自己的来历不把天下英豪放在眼里,这次出去见的多了才明白,我也不过是运气好有了一个比别人高的,真论起来比我强的人千千万。”

    岳山暗指的是他作为穿越者,在姿态上难免摆的有些高,甚至有时候会以一种看戏的态度看待这个时代的人和事。

    后来读的书多了,接触的人多了,这种无意义的优越感慢慢消失,心态恢复正常。

    在李世民听来就是另外一个意思。岳山曾经因为神仙弟子的身份自以为了不起,这次出去历练看到了自己的短处,也看到了别人的长处。

    所以他深有同感的点点头道:“明白了就好,只怕这也是老神仙让你红尘历练的真正原因。”

    哪有什么老神仙,岳山暗自苦笑,这个谎言真一辈子都别想洗白了。但面上却要做出感激的表情,道:“还要感谢圣人宽宏大度,要是换成别的帝王,恐怕我早已身首异处了。”

    这句话岳山确实是发自己内心,要不是李世民对他的包容和保护,就凭他刚穿越那会儿表现出来的情商和政治智慧,秒秒钟被这个时代的人吃干抹净,估计这会儿骨头渣子都化成灰了。

    李世民自然也能听出这句话是真是假,心中也非常的开心和自得,笑道:

    “你是我的小辈保护你是应该的,你不也帮了我不少大忙吗,咱们就别谢来谢去的了。”

    “圣人说的是,见到您我不小心小儿女情态又犯了。”岳山羞赧的道。

    “哈哈……犯了好,这说明你不把我当外人。咱们先说正事儿,等会儿去立政殿见见无垢和丽质,她们两个可是一直念叨着你呢。”李世民笑道,语气中也多了三分真情实意。

    接着就由岳山把他在棣州的一系列政策细致的解释了一遍。

    虽然两人时常通信又有观风使把棣州的一举一动汇报京师,但毕竟不如岳山这个决策者亲口解释来的详细明了。

    观风使不同于特务机构,并非常设,而是皇帝想了解某件事或某地的情况,就会秘密派遣几个自己信任的人去打探消息。

    不只是皇帝可以派遣观风使,任何人都可以。岳山最早的幕僚周尚云就是高士廉的观风使。

    说实话,对于棣州的变化一开始李世民是持怀疑态度的,一度怀疑是不是下面的人合起伙来欺骗他。

    怎么可能有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把荒凉的盐碱地治理成了膏腴之地了?

    要知道之前的棣州几乎年年吃朝廷的救济,怎么一年不到非但吃救济了,还倒过来给朝廷缴纳巨额赋税?

    曾经有一段时间他一连派出了五六支观风使,最终得到的结果都是大同小异,他这才不得不相信是真的。

    而相信之后他对那里的一切就更加的好奇了,一直想和岳山面对面谈一谈,看看有没有可能在别的地方也复制这种奇迹,最起码也要找到一些可借鉴的成熟经验。

    此时岳山终于回来,他自然要把心中的疑问一一问个遍。

    岳山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每一条政策的用意都解释了一遍,听得李世民目放神采连连叫好。

    “你知道你的方法在别处是否可行?”李世民终于忍不住问道。

    岳山心中一动,试着问道:“你想在苏州府盐城县推行此法?”

    李世民倒是没有隐瞒,坦然的道:“对,那里也产海盐比棣州还要富裕,当地能掣肘朝廷的世家又被独孤彦云清理了一遍,我想在那里试一试。”

    岳山终于肯定了一件事情,独孤彦云去苏州不只是为他报仇,而是以此为契机替朝廷夺回对当地盐业的控制。

    以前李世民刚刚登基又面对突厥的威胁,没有精力整顿内部。且盐城一直煮海为盐,成本高盐还难吃,也不值得李世民动手。

    现在不同了,岳山提出晒盐法几乎零成本就能获得上等精盐,盐城县自然就进入了李世民的视线。

    估计这也是杜家刺杀岳山的原因之一,你发明了晒盐法却不允许别人用,不只是抢了盐城的生意还断了他们的根基。

    事实上他的猜测不中也不远矣,杜家认为把他杀了就能通过游说使得皇帝放开晒盐法,允许所有人一起晒盐。

    但不管李世民的打算是什么,他都帮自己报了仇是真的,岳山都要感激他。

    仔细斟酌了一会儿,他才说道:“棣州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复制,但我认为另外一处地方比盐城县更合适。”

    “哪里?”李世民难掩兴奋之色的道。

    这可是一个每年为国家创收千万贯的州府,要真能再复制一个出来,那大唐从此再也不会缺钱花了,他如何能不兴奋。至于什么修养心性,都见鬼去吧。

    “春申江两岸。”岳山说出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

 384 开发魔都

    “春申江?”李世民略微思索发现自己从未听过这个名字,但春申二字还是很熟悉,于是问道:“莫非和春申江有关。”

    “圣人英明,春申江原为一条无名大河,后春申君被封在此,故本地人多称之为春申江。”岳山颔首道。

    “你等等。”李世民挥手止住他,然后又吩咐赵蒙道:“取大唐舆地图来。”

    赵蒙马上到书房取来一副绢帛制作的卷轴,打开后正是大唐地图。

    指着地图,李世民道:“你来说。”

    岳山来到地图前,吐蕃岭南洱海等地和大唐都是一个颜色,心中一乐,李世民这脸皮够厚啊。不过面上不动声色,指着其中一处说道:“就是此地,这条河就是春申江。”

    如果有个后世人在此一定能发现,他所指的正是魔都和黄浦江。

    后世有个不是争论的争论,网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流传一张不知道哪来的唐朝地图,很多人以此认为唐朝时期魔都还在海底。

    然而事实上呢,春秋战国时期春申君的封地就在这里,很长一段时间黄浦江就叫春申江。

    唐朝天宝年间才单独设县成为独立的行政区域,辖域上归属苏州管辖,此后历朝历代皆如此。至于魔都成为魔都,那都是更后来的事情了。

    初唐的魔都虽然也归苏州管辖,但还不是独立的区域。这一块地方是四五个县的交界处,属于三不管的荒芜地带。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自然条件恶劣,太靠近海洋常年刮风。因为没有堤坝,每到大潮时期都有大片土地被潮水淹没,以至于形成了大片的盐碱地和沼泽地。

    可以说这里的条件比棣州恶劣太多了,棣州起码还有个渤海湾阻挡海上风暴,魔都在地势上来说是凸出大海正面迎击海风。

    李世民对这里的情况显然不是很了解,盯着地图看了半天都不得要领,最后不得不无奈放弃道:“为何选在此处?”

    “第一它处在大唐海岸线的中心凸出点上,想从海上把大唐南北联系在一起,此地就变得尤为重要。”

    岳山用手指沿着‘鸡’胸画了个圆弧道:“关键是此地能辐射整个东南,对我大唐经营东南地区提供便利。”

    李世民眼睛一亮,忍不住一拍桌案道:“对呀,我怎么没发现这一点呢。”

    岳山自然知道,那是大唐君臣并不重视海洋的原因。可以说大唐的海上贸易大部分都是民间自发做大的,朝廷出力很少。

    中国历朝历代,真正重视海贸的朝代只有宋朝,其他朝代中心都放在大陆上,有些甚至下了禁海令。

    “第二此处海域水位较深,能停靠大型船只。”

    说完之后岳山就发现李世民一脸茫然的看着他,显然是不太明白这有什么关系。大海的水位不都是很深的吗?对于大唐的船只来说,五十米和二十米的深度有区别吗?

    仔细想想确实没有,所以他果断略过这一条继续往下讲:“第三就是春申江,此河乃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可以借助长江水运和全国漕运勾连在一起。”

    “这一点和棣州有些相似,棣州借助黄河水运,此处可以借助长江水运。有了便利的交通才能沟通南北,成为枢纽之地。”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一点他听懂了。

    “第四,想让一地真正的繁荣,只靠交通便利还有所欠缺,最好有吸引天下人的商品。”岳山继续说道:

    “而此地背靠繁华之地苏州。苏州盛产丝绸,苏绣可以与蜀绣相媲美,又有盐城县的食盐,有此两宗商品在,就不愁那些商人不来此处。”

    “再佐以去除不必要的苛捐杂税,厘清税赋种类等等手段,相信此处不难成为第二个棣州,就长远来看,这里的前景还要远超棣州。”

    “听翠岚一席话方知上面叫坐拥宝山而不知啊。”李世民感叹的道。

    “圣人谬赞了。”岳山谦虚道。

    “翠岚,还要劳烦你写一份开发春申江的折子,以便于我说服朝臣。”李世民殷切的道。

    “能为圣人分忧是臣的荣幸。”岳山道。

    “你呀,奉承的话太多了,这一点不好,要改。”李世民故作不满的道。

    说这话的时候能不能把你脸上的笑容收敛一下,岳山暗中吐槽。不过他也知道,今天说的阿谀奉承的话太多了。

    因为他深知人都有逆反心理。你每天和他说话都直来直去,他也能习以为常,但偶尔和他说几句委婉好听的,他就能高兴许久。

    要是天天给他说好听的,他也会腻,要是哪天说了不中听的,可能就怀恨在心了。

    所以岳山以为坚决不能惯李世民这个毛病,奉承的话偶尔说一次就行了,不能天天说。

    之后两人又聊了一些朝中的事情,比如针对突厥的一些措施。直到天色近午才放他去后宫见了长孙无垢和李丽质。

    两人也早就得到消息,准备了一桌子好吃的招待他,一顿饭吃的岳山撑得差点站不起来。

    长孙无垢和李世民截然不同,她一句公事儿都没谈,全是关心他的生活,叮嘱他最近在京城好好养养身体之类的。

    小萝莉李丽质也长大了不少,她对于岳山的归来也很高兴,还拿出自己写的字帖给他看。

    说实话,字不怎么好看,才六岁可以理解。难得的是一长串字排长一行没有跑偏,除了几个比划较多比较难写的之外,字体大小也都差不多。

    说到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古代都是在一张白纸上写字,没有方格没有横线,写着写着很容易跑偏行。

    而且字除了比划精确之外,字体的大小也尤为重要,一个字大一个字小也不好看。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两点是最难掌握了,很多十来岁的小孩偶尔都会出错,李丽质才六岁多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配合上长孙无垢发明的芙蓉小楷,在书法上的成就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