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也不知道谁说的是错的。有时候明明两个人的意思截然相反,可为啥感觉都有道理呢?

    还有一层原因是,这些人对岳学五书并不是全面接受,甚至可以说评价并不高。他们在课堂上也是毫不避讳这一点。

    学生们一听这么多大儒都说岳学五书不好,他们会怎么想?

    所以岳山才说,他要是再晚回来一段时间书院就不姓岳了,他利用书院传播新思想培养革新派的计划也将付诸东流。

    这是他无法忍受的,必然要纠正。不过纠正也需要方法,这么多大儒齐聚一堂,那是文坛盛世,如果粗暴的把人赶走才是愚蠢。

    最好能想个办法,即把这些人留下,又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授课。所以他并没有急着去学堂处理这个问题,而是在家思考对策。

    顺便给李世民写了两个折子,一个是开发春申江的折子,一个是关于银币的折子。

    有后世魔都为样板加上开发棣州的经验在,开发春申江的折子还是比较好写的。

    岳山先是分析了春申江的地理优势,然后有说了开发此地的战略位置,比如对整个东南地区的辐射,最后说了一些开发此地的对策之类的。

    洋洋洒洒七八万字,在古代来说堪称篇幅巨大了,因为许多书籍都不一定有那么多字。

    而且他用的是半白半文的句式,而非正统的文言文。这自然也是有意为之,就是想通过自己慢慢的让日常文书趋于直白化,写那么生涩难懂真没必要。

    当然了,文章之类的继续用文言文写还是没问题的。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慢慢来,先从公文改变。

    折子写好后直接送进宫他就没管了,重心开始放在银币上。

    这个折子才真的不好写,必须要让李世民明白货币的重要性,又不能出现太过于专业的词汇,比如给他讲金融他也听不懂。当然,主要是岳山自己也不懂。

    他只能用自己所知不多的知识,再翻译成唐朝人能听得懂的话来解释这个问题。

    总之一份折子涂涂抹抹写了四五天才勉强写完。

    这还不算完,为了增加说服力,他想直接拿着实物去见李世民。所以折子写好后他就把书院事业部的于志明叫了过来。

    让他召集了一大帮子木匠、铁匠、银匠、石匠等等匠人过来研究如何铸造银币。

    唐朝正经的货币只有两种,一种黄金一种铜。而且黄金只能作为财富的象征进行储存,不能再市场上流通。

    出去吃饭用黄金付账,别人找不找的开且不说,首先是违法的,朝廷规定不允许使用黄金结算。

    当然了,这只是指普通小额交易。真正的大宗交易还是用黄金的,但这种情况特别少,不具有代表性。

    所以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就只有一种,铜,准确说是铜钱。绢帛粮食也可以换东西,但这就属于以物易物了。古代经常闹钱荒就是这个原因。

    初唐的钱荒非常严重,很多后世人或许无法想象,如此强大的初唐一半交易都是以物易物。

    钱荒对经济对国力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老百姓也不方便,所以岳山就想对货币下手。

    首先就是把白银变成合法的货币参与到交易中来。

    但把白银变成货币也分许多种情况,是如原来的历史上那样用散碎银子银锭之类的直接当货币使用,还是更进一步铸造成银币。

    岳山是倾向于后者的,前者太麻烦了。而且收税什么的还要重新把碎银子铸成银锭,这中间太容易滋生贪污了。

    原本的历史上就有火耗一说,火耗就是把碎银子铸成银锭会有损耗,这个钱必须百姓补起来。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火耗就是扯淡,然而这种杂税一直收了几百年,很多贪官污吏把火耗定的比正税都高。

    岳山觉得,不管从哪方便来说,直接搞银币都更加方便。

    可金属货币的铸造方法也分为许多种,和铸造铜钱一样浇铸还是锻铸?

    浇铸成本高质量也差很容易被造假,锻铸需要机械,然而唐朝还没有。但岳山依然选择了锻铸。

    虽然他不是学机械相关专业的,但见过冲压机,还看到过老古董水力冲压机的草图。

    虽然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大致分为几个部分还是知道的,结合现代电动冲压机的模样,仔细琢磨应该能造的出来。

    所以他把那些工匠召集到自己的小院,一起研究冲压机。

 391 冲压机

    研究的过程非常简单,岳山把自己还记得的一些结构画了下来,然后给这些工匠讲解了自己需要实现的功能。

    虽然这些工匠没有读过书,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机械技术,但都是从业几十年的老匠人,积累的经验非常丰富。

    在岳山给出的大体框架下,他们发挥‘我寻思之术’很快就拿出了一套方案。没有做后续的验证,直接上手制作了一套实物。

    果然,这样做出来的机器存在很大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办法运转。不过岳山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也没有失望。

    这些工匠不是专业人员,他们更擅长在实物上总结经验进行改造,而不是对着图纸做理论认证。

    第一套冲压机就是给他们做研究用的。

    有了实物,接下来的进度出乎岳山意料的快。这些工匠只是看了一眼就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某些零件尺寸大了,或者结构不合理之类的。

    然后重新打造替换,机器果然比第一次强了许多,起码每个结构都联系了起来。

    之后又对岳山画出来的结构进行了修改。倒不是岳山画的有问题,而是时代不一样技术水平不一样,他画出来的结构或许没问题,但以唐朝的条件根本无法实现。

    这些老工匠根据唐朝现有的技术对这些结构进行了修改,虽然不一定比原本的更合理,但起码能让机器运转起来。

    果不其然,在对原有结构进行了大修改,把整个冲压机修改的面目全非之后,机器转动起来。

    然后就是制作模具进行实物冲压,这个时候岳山提前把土法炼钢技术拿出来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

    在巨大的冲压下唐朝的铁用不了几下就变形了,只有用高炉炼出来的钢材能勉强符合要求。果然,基础物理学才是一切现代科学的基础。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套原始版的水力冲压机算是造出来了。

    岳山重赏了这些工匠,并把他们的家人都接到自己的庄园保护了起来。

    这些工匠大多都是李孝恭送岳山铺子的时候附带的,属于他的奴仆,不用担心他们泄密。

    虽然他很不喜欢奴仆,但并没有把这些人放良。他已经明白,到了哪个时代就要准守哪个时代的规矩,不然的话会举步维艰。

    他的秘密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有许多暂时不适合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只能用这些奴仆去做。

    比如炼制玻璃,用的就是管家包大林。比如眼下这个冲压机,这玩意儿用好了就是战略级机器,眼下最好不要泄露出去。

    冲压机造好后,岳山就让人制作了模具,锻铸了几枚大小不等的铜币、银币和金币。

    之后就把模具销毁,并警告他们把这事儿烂在心里连亲爹亲儿子都不能告诉。

    这些工匠又不傻,自然知道铸币用的模具代表着什么,纷纷发下毒誓保守秘密,岳山这才放下心来。

    然后又给他们布置了任务。研究如何用冲压机制作农具,制作箭矢、刀枪、盔甲之类的东西。

    冲压制作农具,就可以把农具的价格降到最低,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制作武器,就可以真正的无限暴兵。

    之后岳山就带着奏折和钱币去见李世民。

    到了皇宫李世民正在和心腹重臣商量时间,见他到来李世民很是高兴,道:“翠岚你来的正好,我们正在商议申城之事,你也来出出主意。”

    申城就是即将在春申江沿岸修建的那座城池,因春申君之名暂定申为名,至于会不会改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岳山向宇文士及、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打过招呼才回道:“圣人恐怕要失望了。我已把所知都写在了奏折上,是在没有什么新的想法了。”

    “先别忙说不行,听听再说。”李世民让他坐下,才对其他人说道:“诸卿,申城之事已成定局,现在要考虑的是何人可担此重任。”

    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看向岳山,不过马上又移开了,大家都知道短期内他是不可能离开京城的。

    别说李世民不愿意,他们这些宰相也不愿意一个掌握鬼神之力的人到处晃悠。

    再说,就算是撇开神棍的身份,仅仅是出于政治的平衡也没人愿意岳山去申城。他已经有了棣州作为后盾,再让他得到申城……这种局面谁都不想见到。

    李世民就好像没看到众人的动作,自顾自的说道:“申城乃县治身份太重的人去太屈才,但此地要勾连南北身份太轻的人去恐镇不住地方官吏,殊为难选。”

    岳山岂能听不出来,这话就是说给他听的,算是解释了为什么不让他去的原因,给他一个梯子。他心领神会,坦然接受。

    朝廷准备先把申城作为苏州的一个县进行开发建设,尽管这个县比较特殊归朝廷直接管辖,但毕竟才是一个七品的坑,放个三四品以上甚至超品过去很不合适。

    但申城勾连南北要和各路人马打交道,甚至苏州府的官员都不会把这块肥肉老老实实交给别人去吃。如果身份不够镇不住那些人,去了也没用。

    李世民君臣商量了半天,一连说了十来个人都被否决,其中包括宗室子弟。而且这些宗室子弟还是李世民亲自否决的。

    他对宗室的态度很明确,除了极个别拔尖的其余荣养就可以了,实权还是别碰。

    左不是右也不行,李世民有了不耐,终于把视线投向了岳山:“翠岚可有人选?”

    众臣目光陡然转向了他,那眼神很明确,你小子识相点。岳山自然不会犯忌讳,别说他没有合适的人选,就是有也不能推荐。

    所以他笑了笑说道:“圣人和诸位宰辅是当局者迷了,为什么要直接任命某个人,何不反过来想想。先理清这个担任这个职务需要什么条件,然后再看看朝中有哪些人符合这些条件,从中选一个不就可以了吗。”

    李世民一拍脑门,苦笑不已。其他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有些尴尬。

    但岳山却很清楚,李世民的苦笑是故意为之,其他人的尴尬是真的。

    他们真的忘了这种最简单的选官方法了吗?不可能。选贤任能这个口号喊了几千年了,身为宰相他们会不知道怎么选官?

    之所以争论这么久,只不过是存着私心,都想让自己举荐的人过去,然后不停的否定其他人。如此,就算再过几年也选不出来。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但他不能点透这一点,否则就相当于是掀桌子了。这个桌子谁都能掀,唯独皇帝不能。

    于是李世民就把岳山牵扯了进来,让他掀这个桌子。岳山自然会配合,轻描淡写的点出了宰辅们的私心。他们不尴尬才见鬼。

    桌子被掀,这些人自然就不敢再因私废公,很快就选出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中书舍人岑文本。

    作为李世民的秘书他职务够高身份够特殊,五品上去申城当个七品县令,算是算是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