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皇帝,李世民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试探有什么错。你作为臣子的就应该无条件效忠天子,有怨言都是不忠。

    当岳山听到相关消息的时候,侯君集已经因非议圣人、心怀怨愤等原因被削爵罢官。

 438 海权

    听到侯君集非议圣人被削爵罢官这个消息的时候,岳山心情并没有多大的波澜。

    他已经是大唐权力核心圈子成员,不再是那个刚穿越过来随便见个历史名人就兴奋半天的小人物了。

    再说,侯君集有今天说起来和他有直接关系。

    原本的历史上侯君集很早就投靠李世民随他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渐渐获得李世民的信任,被一步步提拔为高级将领。

    他真正脱颖而出还是玄武门之变,在李世民遭遇人生最大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和尉迟恭一起劝说李世民造反并积极奔走。

    事变当天还亲自带兵控制李渊和群臣,给李世民创造了击杀李建成李元吉的机会。

    所以事成后他一步登天被封为国公、大将军,还取代李靖当兵部尚书……

    但在这个世界一切都不同了。

    因为岳山的出现玄武门之变提前了两年,侯君集也就少了两年的表现机会。又有岳山在背后说坏话,他的忠心也受到了怀疑。

    事变发生的时候岳山还有意把他排除在一线之外,只给了他协助别人的任务,并没有获得多大的功劳。

    所以在这个世界他混的越来越不如意,也就出现了他七年不得升迁的情况。

    一开始侯君集也没有多想,毕竟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功劳比起他人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再说秦王府潜邸暂时没有被提拔起来的人多的是,有这些同僚陪衬他这个车骑将军反而是比较拔尖的。

    所以他并没有觉得李世民有意打压自己什么的,只是有些郁郁不得志的憋闷感。

    然而牛进达被提拔为万骑大将军却深深的刺激了他。

    比才能比功劳比忠心比资历他哪一点都比牛进达强,这个万骑大将军凭什么给他不给我?

    越想就越气,再联想到近两年来朝廷又把车骑将军的职能分拆给了诸卫禁军,使得车骑将军变成了虚职,他心中就升起了不满和怨气。

    同僚庆祝牛进达升迁万骑大将军的宴会再一次刺激了他,但他又不能当面给牛进达说‘凭什么?’越想越憋屈就多喝了几杯。

    然后……

    至于说侯君集坏话,在他还没有造反的时候就说他有反骨是否恰当……管他恰不恰当呢,这种定时炸弹还是早日清除的好。

    这就是岳山最真实的想法。

    如果侯君集造反是被逼无奈之类的还好,关键这货人品太差一点都不值得同情。

    不说他生性残暴好杀之类的,他杀的都是敌人又不是自己人,大家是敌人谈不上乱杀不乱杀的,关键是这货不知道感恩。

    最典型的例子,他靠着李世民的旨意强迫李靖传授给他兵法。不管怎么说这都算是师徒关系吧?李靖也确实传授兵法给他了。

    可他是怎么做的呢?举报李靖谋反。原因也很可笑,李靖不愿意倾囊相授……你不把学问全部传授给我,我就告你谋反。

    啧啧,这人品不提也罢。

    所以提前把他搞下去岳山一点都不内疚,这种人留着早晚也是个祸害。万一哪天不知道怎么把他得罪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再说,大唐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才,少了个侯君集照样能称霸天下。

    在看到侯君集被遣送回豳州老家着当地官府监管后,岳山就把这件事丢在了一旁。他还要去兵部办理刘仁轨停职的事情,可没空操心这个。

    兵部尚书李靖亲自接见了他,得知岳山收刘仁轨为弟子后非常惊讶,但也没有多问只是祝贺岳山得佳途。

    岳山却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羡慕,心中一动,试探的道:“李尚书乃兵法大家,令徒想必也是人中豪杰。我最喜欢结交英才,不知道岳某是否有幸结识一番?”

    “唉,恐怕要让岳候失望了。”李靖苦笑道:“老夫奔波数十年,连犬子都没有教导好,又哪里有心思收徒。”

    岳山笑道:“原来如此,李公为国操劳晚辈佩服。说起来你春秋鼎盛正是为国效力的时候,也不急着寻找传人。”

    “此事不急,也急不来,日后有缘遇到了再说吧。”李靖点点头道。

    虽然他说的不在意,但岳山还是看出了他眼睛深处的那一丝无奈。徒弟岂是那么好找的?

    学识最好的传人就是子女,可惜他的儿子才能平庸没有能力继承他的学问。虽然子侄辈众多,但也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

    所以他想给自己所学找个传人,就只能收徒,可能让他满意的传人同样不好找。加上他自己确实太忙,事情就耽搁到了现在。

    今天见到岳山这个才十四岁的少年都有徒弟了,虽然这个徒弟年龄比师父还大,但也勾起了他的伤心处。

    难道这一身所学真的要失传了吗?

    不行,不能再拖了,要赶紧找个传人才行。否则等自己这一辈儿都死了,李家的富贵也就没有了。

    岳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又和李靖聊了一会儿就带着刘仁轨的调令离开了。走到无人处,回头看了一眼兵部的方向,露出计谋得逞的笑容。

    你有收徒的心思就好,咱手中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璞玉。到时候找个送到你身边,就不信你不动心。

    现在要考虑的是用哪块璞玉合适。不过此事不急,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再说。

    回府后恰好简单带着行李搬过来的刘仁轨,吩咐香凝给他安排了房间后就带着他去了书房。

    “这里面的书你可以随意看。”岳山说道。

    “是,谢老师厚爱。”刘仁轨感激的道。

    “主要看的是前天给你的那本书你看了吗?有什么问题没有?”岳山指了指座位示意他坐下,问道。

    刘仁轨忙从怀里掏出那本书,带着迷茫问道:“这两日大略翻了一遍,弟子愚钝无法领会老师的深意。”

    “呵呵……不怪你。自古以来我中原王朝的重心都放在陆地上,对海洋并不重视,你所接受的学问也少有和海洋有关的,看不懂《海权》是正常的。”岳山笑着安慰道:

    “别说是你,大唐能看懂的都寥寥无几,所以你没必要自卑。”

 439 海权2

    后世有一本书叫海权论,被誉为是近代制海权理论的奠基之作,是大部分国家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的方向指导。

    岳山慕名翻阅过这本书,不过因为不是专业书籍的原因他也只是简略的翻了一下并没有细看。大多数内容都已经忘记,只记得一个大略的框架。

    他所写的这本名为海权的书籍就是借鉴了这个框架,然后结合的中国的历史和大唐的实际情况所著,和后世那本《海权论》差别很大。

    他的海权有两方面内容,第一部分是以预测的口吻得出一个结论:得海权者得天下,失海权者沦为鱼肉。第二部分就是如何经营海洋获得海权。

    对于这个时代的地球人来说,这本书实在太超前了,能看懂的人几乎没有。倒不是古人蠢,而是时代限制。

    大家连家门口的陆地都没有征服,哪有心思远渡重洋去征服万里之外的国家?落后的航运技术也不允许他们有这方面的想法。

    而且海洋扩张需要大船需要更高的技术风险也大,搞不好就是船毁人亡。从陆地扩张就方便多了,有人有粮就可以。

    就以大唐来说,北方的故土还没有收回,西域还在突厥人手里,广大南方还是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等待着开发……

    陆地它不香吗,为啥还要冒险去开发海洋?

    刘仁轨也不例外,所以他根本就无法理解海权所描述的理论。

    财富来自于海上,危险亦来自于海上。财富且不去说,海上哪来的危险?台风?

    海洋难道不是阻隔所有的敌人的天险吗?怎么会成为危险的来源?想不明白这些东西,他就无法读懂海权这本书。

    现在岳山要先让刘仁轨明白大海的重要性。

    “你对造船技术的发展有多少了解?”

    “一无所知。”刘仁轨羞愧的道。

    “人类最早发现船只是偶然,原因已不可考,或者是遭遇洪水或者是失足掉进水里,靠着一根木头活了下来。就有智者想到用木头制作工具在水面上活动……”

    “最早的船只就是简单的木筏或者干脆就是整根的树干掏空做成的小船,此时的木筏只能在风浪小的水面活动。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发明了独木舟……”

    “随着文明的发展造船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秦朝时期已经能造出宽八米长三十米的大船。方士徐福就以此船出海到达千余里外的大岛上定居……”

    “汉末魏吴已经能造出装载三千人的大船。而吴国已经意识到海洋的财富,足迹踏上了夷州岛……”

    “前隋也造出了长四十余米宽十余米的五牙大船,而卧槽已经能造出长六十米的楼船……”

    “前年棣州造船厂进一步研究出了专门适用于海上航行的船只,可以远离陆地驶入深海……”

    “现在已经造出了两艘六十米长的海船,正在研究九十米战船……将来还会出现更大更坚固航行万里之外的巨型船只。”

    说到这里,岳山顿了一下看着他问道:“到时候你还会以为海洋是天险吗?想一想,如果有一支庞大的舰队从海上杀来,会是什么后果。”

    刘仁轨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画面:几十上百艘载满敌人的大船从海上杀来,毫无防备的沿海一带顿时化为炼狱……

    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惨,太惨了。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一个问题:“打造数量庞大的战舰需要强大的势力才行,这个世界除了我大唐还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吗?”

    “哈哈……不错不错,你能想到这问题就说明这本书没有白看。”岳山欣慰的大笑,然后才正色道:“有,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这个世界有多大。”

    说完他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一卷纸,展开铺在桌子上,道:“这就是世界的样子。”

    岳山闭门在家教徒弟,朝堂却因为他的一个建议热闹起来。

    岭南大开发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有人觉得岭南那就是蛮荒之地怎么可能会变成粮仓,岳山纯属胡扯,对大力开发岭南不屑一顾或者持反对态度。

    有些人则觉得可以试一试,万一成了呢?有些人不声不吭但已经派人去岭南圈地。

    还有些人嘴上喊着反对,背地里却已经筹集好资金就等着朝廷的动作。

    至于朝堂之上反而很平静,自从岳山提出岭南大开发战略并表示不需要朝廷出钱之后,众人就明白此事已成定局。

    大家都在默默的调动自己的力量想分一杯羹。

    冯智戴也成了京城最受欢迎的人物,据说宴会邀请已经排到几个月后。

    如果是刚入京那会儿受到这种待遇他会很高兴,可现在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他知道这些人并不是欢迎自己,而是想通过自己打听岭南的情况,甚至直接从自己这里入手抢得先机。

    可是现在情况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李世民没有发话他可不敢私下答应什么。

    且他派去岭南送信的人还没有返回,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