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还要感谢你,这几年仅皇商行就为朝廷赚取了数千万贯的钱粮,棣州也不遑多让,申城虽不如棣州但也能源源不断给朝廷创造收益,让朝廷有足够的钱财赈济灾民。”

    “粮食产量的短板也被岭南大开发补完,原本我们在岭南开垦土地是想种甘蔗熬制雪糖赚钱,现在刚好可以把那里新开垦的十万顷良田改种粮食填补关中的空缺。”

    “即便今年关中颗粒无收,也不用担心粮荒的问题,这都是你功劳啊。”

    “呵呵,圣人过誉了,这么做也是在帮我自己。”岳山道。

    “是啊,天下共主,只有把大唐建设的更加强盛才有能力当天下共主,希望我们有生之年能完成这一伟业。”李世民向往的道。

    “圣人放心,肯定可以的。”岳山肯定的道。

    “算了,此事还远就不说了。咱们说说青雀和水儿的婚事吧,你该给我一个准信儿了吧。”李世民笑道。

    “呃……”岳山没想到他会突然谈这件事情,想想一直拖着也不好,就说道:“我的条件二郎应该给你和娘娘说过了,圣人以为如何?”

    李世民点了点头,正色道:“如果是蝗灾发生之前我肯定不会同意你的条件的,现在也不是不行,皇后也是这个意思。”

    蝗灾之前?岳山愣了一下,和蝗灾有什么关系。蝗灾发生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给他示警,然后吃蝗虫……嗯,太子突然上奏折……太子?

    对呀,太子,岳山恍然大悟。

    李承乾的那道奏折获得了李世民的认同,坐稳了太子之位。

    别看李承乾现在是太子,将来能不能当上皇帝谁也说不准。如果他无才无德李世民肯定不会让他当皇帝,而新太子的最佳选择就是李泰。

    所以一般情况下李世民是绝对不会同意让李泰只取一个老婆,还放弃所有权力当个闲散亲王的,连长孙无垢也不会同意。

    现在李承乾获得了他的认可,李泰的身份就变得尴尬了。

    让他掌权?太子会怎么想?将来会不会酿成兄弟反目?玄武门之变可才过去五年。

    现在借着婚姻的事情顺水推舟让他放弃权力,反而是个最好的结果。老婆是你自己选的,条件是你自己答应的,将来就算后悔也怪不到别人身上。

    想到这里岳山满意的点点头道:“好,只要圣人答应我的条件,那这桩婚事我就同意了。但为了防止二郎有别的心思,我会私下把这些条件传出去,还望圣人原谅我的小人之心。”

    “你呀。”李世民无奈摇头,道:“等他们完婚了在告诉别人吧。”

    “好。”岳山郑重道。

    看来皇帝也在防着将来某个人变心这个可能,不到正式完婚这一天是不能放心的。

    “嗯,事情就这么定了,等这件事情过了我就以向苍天祈福的名义赐婚与他们二人,你也让家里做好准备。”

    “好。”

    从皇宫出来岳山回到了侯爵府,刚到家徐山鹰就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棣州方面刚传来的消息,船队已经顺利抵达棣州外海停靠在事先准备好的海岛上。”

    “没有被人发现吧?”岳山心中一喜,连忙问道。

    “没有。”徐山鹰道。

    “好,传令给刘仁轨,让他大张旗鼓的把船队开到关中来。”岳山道。

    “喏。”

    “还有,告诉齐国公,可以收网了。”

    蝗灾加旱灾一日比一日严重,粮价一日比一日高,眼看就超过了普通百姓能接受的极限,不少人已经做好了买地卖儿卖女的准备。

    就在这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出:圣人下令,为了调节粮价安抚民心,朝廷将以五文钱一斗的价格不限量售卖粮食。

    但为了防止有人恶意囤粮,每一家购买粮食的时候必须拿着朝廷出具的户籍证明,没有户籍者不得买粮。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惊。

    五文钱一斗,这个价格比三四个月前还要便宜一两文钱,皇帝真的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吗?

    如果是真的,这确实是万民之福,可也会成为国家的灾难啊。

    储备仓的粮食已经快要见底儿,这个时候再以如此低廉的价格销售,只会引起哄抢,是祸不是福啊。

    着急的不光是有识之士,还有那些投机者,比如崔晟等人。

    “崔兄,这可怎么办呀?”刘懿惊慌的道。

    “慌什么,朝廷手中还有多少粮食难道你不清楚吗?按照这个价格售卖,他们能撑几天。蝗灾加大旱关中绝收,不想着如何节约粮食,反而大手大脚的向外放粮,姓李的比我想象的还要昏聩。”崔晟喝斥道。

    “可如此一来就没人买我们的粮食了呀。”刘懿道。

    “没人买不是更好,等朝廷手里的粮食都放完了,还不是任我们施为。”崔晟道。

    “可万一朝廷从其他地方调集粮食怎么办?”刘懿还是担心的道。

    “怎么可能,天下还有哪里有粮食给他调集?别乱想,等着收钱就好。”崔晟道。

    “好,我听崔兄的。”刘懿稍微安心的道。

    这时又仆人来报:“郎君,王掌柜、牛掌柜、范掌柜等人在外求见。”

    “他们来做什么?”崔晟皱眉道。

    “可能也是来问粮食的问题。”刘懿低声道。

    “一群蠢货,这么点动静就忍不住了。”低声喝骂了一句崔晟对仆人道:“你去告诉他们,就说我出去查看粮价不在,让他们放心,一切尽在掌握。”

 499 粮食来了

    朝廷以五文钱每斗的价格不限量出售粮食,有人高兴,有人发愁,有人等着看笑话,有人在弹冠相庆,还有人无所谓。

    高兴的是普通百姓,可以买廉价的粮食了,很多本来家中有存粮没有买粮计划的人也准备大量买入。今年可是灾年,多囤点总不会有错。

    发愁的是一些有识之士,本来放开储备仓不限量卖粮食就已经是昏招了,现在又这么低的价格卖,简直是……一个搞不好这是要亡国啊。

    文武百官包括魏征、宇文士及等宰辅纷纷上书请求皇帝改变主意。可是李世民是铁了心了,谁的话都不听坚持低价售粮。

    这个情况让大家都措手不及,表现一直很英明神武的贞观皇帝这是怎么了?昏庸、刚愎自用……除了没有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简直就是第二个杨广啊。

    难道大唐也要二世而亡吗?

    据说李渊气的一宿宿睡不着觉,辱骂李世民的声音整个大兴宫都能听得到。

    看笑话的是别有用心的人和世家,姓李的果然不行。

    弹冠相庆的大多是敌对势力,比如颉利。本来他还在担心大唐会不会进攻突厥,谁能想到一场蝗灾让蒸蒸日上的大唐有了亡国之兆?

    难道我颉利真的是天命之主?

    不行,我要趁着这个机会肃清内部,然后挥军南下灭亡唐朝成为天下之主。当然了,他所谓的天下之主只是中原到西域到草原这一片地方,和岳山说的天下共主不一样。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驱狼吞虎的决定,让突利带兵攻打已经事实上反叛的夷男等部落。

    大唐境内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一股暗流已经开始涌动。

    朝廷低价售粮政策依然在进行着,一天……两天……三天……只用了五天时间,七大储备仓库存粮已经见底。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局势即将崩溃的时候,一直护卫皇城的玄甲军突然出动,把数十里的渭水河全部戒严,严禁任何船只和人员靠近。

    皇帝这是又要做什么?有大臣去质问李世民,得到的回复是明天就知道了。

    明天?是在敷衍人还是真的有什么大事?如果是以前大臣们会毫不犹豫的认为是后者,但经历了放粮这件事,大家就不敢肯定了。

    但不管信与不信,都只能等明天看情况再说。

    其实不用等到第二天,当天晚上一艘艘堪称庞然大物的船队驶入渭水河,绵延数十里。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住人,只是在禁令和玄甲军的守护下没有人敢靠近,但相关消息已经传播开来。

    第二天长安城门刚刚打开,这个消息就第一时间传到了相关人的耳朵里。难道这就是皇帝所说的大事?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船里装的是什么?难道是……一个念头浮现在众人脑海里,一时间让他们有些无法接受。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皇帝在下一盘大棋啊。

    没多久渭水河来了一支庞大的船队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师,无数的百姓拥到河边观看这难得一见的景象。

    “这些船好大啊,这一艘就比我家的院子还大。”

    “你想什么呢,你三个你家的院子都大。就是不知道这些船里装的是什么。”

    “对啊,你看吃水也很深,应该是装满了东西。”

    这些大船里装的是什么,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不过还好,李世民没有故意吊人胃口,很快就揭开了谜底。

    只见长安万年两县的衙役全体出动,在各个繁华路段的公示牌处张贴告示。

    “duang……duang……duang……”有拿着锣的衙役使劲敲响手中的锣吸引人的注意力,然后开始宣读公告的内容。

    “什么?这些船里面装的全是粮食?”朝堂之上,魏征瞠目结舌的问道。

    刚才他再次质问皇帝这些船里装的是什么,然后就得到了这个答案。

    “就是粮食,一百艘船七十万石,全是上好的稻米。”李世民少有的露出志得意满的表情。

    这些大臣的表情实在太好笑了,用岳山的话来说,目瞪狗呆,见了鬼一样,果然很写实。我就喜欢这样打人脸。

    一项表现忠直的陈叔达哆哆嗦嗦的站出来,用颤抖的声音道:“不……不是臣不信圣人,只是此时实在太……让人难以置信。请问圣人,从何处调集如此多的稻米?”

    群臣同时把目光看向李世民,等待着他的答案。

    “天下很大,大的超乎你们的想象,不只有突厥、高句丽、西域、倭国,还有更多你们不知道的国家。”李世民俯视众人,道:

    “这些稻米就是从我大唐极南部的一个小国购买而来。”

    “极南部?小国?”群臣纷纷议论,明显还是有些不信。

    “呵呵……这个国家别看国小民寡但也算得天独厚,特别适合种植水稻,且每年三熟产量还高。”李世民道:“在我大唐非常宝贵的稻米,在他们那里一文不值。”

    见李世民说的头头是道,众人终于是相信了。然后……就是羡慕嫉妒恨,天下还有这等膏腴之地?

    再然后,目光都同时转向岳山。不用问,这个消息肯定是他给的。

    最后……被狂喜淹没。

    粮食啊,取之不尽的粮食啊,我大唐的粮荒解决了啊。原来圣人没有变的昏庸,而是真的在下一盘大棋,真是太好了。

    至于这盘棋被算计的是谁……呵呵……看看有世家背景的那一帮子官员死了娘一样的表情就知道了。

    “畅快,实在是太畅快了。哈哈……”退朝后李世民那叫一个开心,一点都不顾及形象的疯狂大笑。

    岳山在一旁看着,默默不语。

    “教训了世家,又查出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还收买了民心。翠岚,这都是你的功劳啊。”李世民终于想起了谁才是大功臣。

    “谢圣人夸奖,这是臣应该做的。”岳山谦虚的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