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任大汗蒙哥时期,拔都从莫斯科出兵一路把欧洲打的就剩下最后一块自留地。

    可惜天公不作美,就在最后决战的时候,欧洲连年大雨不利于骑兵作战,拔都不得不退回莫斯科休整。

    也就在这个时候,蒙哥攻打南宋四川钓鱼城的时候死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导致蒙古帝国分裂成四个汗国,欧洲才得以存活下来。

    可以说要不是那一场大雨和蒙哥的突然死亡,欧洲已经被拔都给灭掉了。史学界也因此留下了一个流传并不是很广的梗,四川人拯救了欧洲。

    第四次是奥斯曼帝国……

    当然了,这四次是最危险的,并不是说就只有这四次。

    翻翻史书亚洲入侵欧洲简直就是常态,根据考古发现在史前亚洲原始人就数次对欧洲原始人发起进攻。

    后来的保加利亚人、马扎尔人、阿瓦尔人、塞尔柱人、亚述人等等,可以说每一次都是来自亚洲的力量把欧洲摁在地上摩擦。

    区别是打到什么程度。

    所以说就算没有岳山,大唐西征成功率也非常高。

    更何况这一世有了他这个穿越者,大唐的综合国力比原本的历史上强了好几倍。

    别的不说,大唐此时有二十万精锐骑兵。这不是二十万步兵,也不是二十万骑上战马的步兵,而是经过实战检验的二十万精锐骑兵。

    纵观中国历史,从来没有哪一个王朝拥有如此多精锐骑兵,包括汉朝……光后勤就能把一个国家拖垮。可大唐养活他们非常轻松,一点都不吃力。

    这还不算步兵、散装骑兵和海军。

    这就叫综合实力。

    还提前一千年创造出了高技术的火炮……

    种种条件综合在一起,岳山说大唐有九成胜算已经很谦虚了,要不是怕毒奶他都敢直接说十成。

    会议结束后朝廷开始了接二连三的大动作。

    行政系统的动作最快,户部加派了更多力量进行清查工作;吏部第一次站出来支持,甚至为此更改了最近两年的考功标准,凡是不支持户部清查工作的官员,考核一律下等。

    这个命令一下,但凡还有上进心的官吏都疯了。以前对清查工作不管不问什么暗中制造麻烦,现在反过来主动找清查组开展工作,谁敢阻挠就恨不得把谁给弄死。

    要知道下等考评就意味着任期满了之后会被降职,有了这个污点,也几乎意味着他们没有继续晋升的可能了。

    关系到自己的升官发财,什么老朋友、什么兄弟,那都是假的。

    吏部出手直接拿住了天下官吏的命脉,清查工作顿时变得顺利起来。

    还有就是隐户迁徙,宰辅们直接下令五年内往岭南东道迁徙两万户过去,南方其他各道也会相继迁徙民户过去。

    最主要的一个政令就是,朝廷正式把道由监察区划转变为行政区划,在道一级设置行政衙门统管一道行政事务。

    道的行政长官暂时命名为牧,意为替天子牧民。比如某个人任京畿道的最高行政长官,他就可以被称之为京畿牧。以此类推,湖南牧、湖北牧等等。牧的佐官为别驾。

    因为道的级别太高,三班六房的级别自然也高,它们的主事不再是吏而是标准的官身。每个道还要配套设置都督府驻军安定地方。

    这一套下来起码增加了三十个级别不低的官身出来。

    这下举国沸腾,官场就像炸了锅一样。统管一道民政事务,这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啊。

    但凡有点想法的都四处奔走,希望能成为其中之一。理想小一些的也想进入道一级衙门工作,混个三班六房的主事就不错。

    朝中大佬的门槛都快要被踏平了,包括岳山都被不知道多少人拜访过。

    不过他们注定要失望了,设立道一级的行政区划,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李世民和朝中诸公都非常谨慎。

    牧和别驾的每一个人选都是李世民亲自挑选出来的,根本就没用别的臣子插手,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安插自己的心腹。

    ……

    行政系统大动干戈,军方也是各种动作不断。

    枢密院先是和兵部一起瓜分了大唐海军。

    之前岳山创立海军的时候谁都不重视,加上李世民有意放权,海军事实上独立于兵部和枢密院之外。

    自己问户部要军粮、自己征兵、自己打造战船……这明显是不符合规章制度的。

    之前李靖、李绩、李道宗等人不愿意得罪岳山,就一直没吭气儿,现在自然要趁机把这一支力量纳入体制内。

    海军归枢密院管辖,造船厂和招募士兵权限归兵部所有。

    枢密院还同时给北方草原大军下了死命令,必须在入冬前结束对东突厥战事,彻底靖请草原。

    还给朝廷上书于今年内再次招募四个折冲府的府兵,其中骑兵两个折冲府,海军两个折冲府。

    朝廷几乎没有犹豫就同意了,下旨兵部马上开始招募,十月份前把新兵交给枢密院。

    有兵就要有将,枢密院还从全军抽调有潜力的年轻人送到龙首山军校和棣州海军学院进行培训。

    然后他们又和兵部、户部一起行动,暗中往幽州一线和青海一线调集军用物资。

    ……

    整个大唐就和拧紧了发条一般,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这其中还出现了一个插曲,一次朝会上李世民以诸位大佬工作辛苦为由,赐给了所有宰辅重臣一人一座大钟表。

    二十几座一人高的钟表一字排开,别提多壮观了。

    一开始大家都很奇怪,这个钟表是什么东西?

    李世民这才告诉大家这是看时间用的,并兴致勃勃的亲自教所有人如何看时间。

    钟表?计时用的?不管黑天白夜刮风下雨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每天的误差不差过十个呼吸?

    神器啊。

    获得赏赐的大臣们对皇帝自然是感激涕零,尤其是皇帝亲自教他们如何看时间,如何调时间,简直皇恩浩荡啊。

    那些没有获得赏赐的人眼珠子都红了。

    只有岳山,暗中感叹有钱能使鬼推磨啊。李世民堂堂九五至尊都亲自下场吆喝了,钟表想不大卖都不行。

    钟表之名一夜之间传遍京城,大家都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居然能准确的计量时间。

    第二天朝廷又以帮助各衙门准确掌握时间,以免上班迟到早退为由,给各部衙门都赐了一座钟表。

    这下钟表的名声传播的更远了,甚至一度压过了把道划为行政区域大新闻。

    无数人都开始好奇这个钟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甚至有人喊出了百金买钟表的高价,然而这东西根本就没地儿卖。

    这不但没有打消大家的好奇心,反而把钟表炒作的更热门。

    京中一旦有什么新奇事物很快就会传遍全国,没多久全大唐都知道皇帝又搞出了一个叫钟表的计时工具,能无视任何外部条件准确计量时间。

    有些地方甚至传出了这是神仙入梦传授给皇帝的神器什么的,反正消息越穿越玄乎。

    直到一周后一个消息突然传出,钟表其实是皇商行制作献给圣人的。从下个月一号开始,所有皇商行的商铺都可以买到,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这个消息有人信有人不信,但不管信不信,都开始关注起皇商行的商铺来。这样一来却带来一个谁都意想不到结果,皇商行的其它商品销售额暴涨了三成还多。

    但有一部分人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结合之前皇商行在龙首原皇家园林开设了新的作坊,购买了大量的木材,当时都以为是在制作新式家具什么的。现在看来,十有就是制作钟表的。

    而且还拉来皇帝亲自打广告,果然是皇家的生意啊,这谁能比得了。

    不少人一边羡慕嫉妒恨,一边鄙视李世民不像个皇帝样儿,居然为了区区一点点钱就出来打广告,节操呐。

    但就算是老学究也不敢站出来职责李世民,不是害怕他杀人,而是钟表这东西利国利民啊,你没理由职责。

    别人都在忙,岳山也没有闲着。

    他先是和李世民仔细探讨了新作《华夏文明》,当双方意见达成一致之后,他又花了几天功夫重新修改了一遍,确定了最终稿。

    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出版,而是把儒释道三家的代表性人物全都叫到了一起,准备召开一场会议。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自然没有人敢拒绝他的邀请。

    儒家过来的是孔颖达、王绩二人;道家过来的是道教掌门人茅山掌教王远知老道长、他的弟子吕前昌,道家重玄派成玄英、李淳风。

    佛教来的有武德年间册封的十大德来了三位,禅宗四祖道信。

    这些人齐聚渭水书院,准备召开一场会影响到华夏文明未来走向的会议。

 第656章 华夏文明(上)

    岳山是最后一个到达会议室的,所有人都纷纷起身和他打招呼,对他的态度比见了李世民还要恭谨。更没有人敢对他的迟到致以微词。

    这可不是瞎说,这些都是德道高僧、名道,李世民见了他们也要行礼。当然了,他行礼敬的不是这些道士和尚,而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神佛。

    只是这些和尚道士敢用仙神在李世民面前狐假虎威,却不敢用在岳山面前。因为他们知道,真这么做了,岳山会教他们做人的。

    你们家的仙神之存在于神话传说当中,我是神仙子弟得到天下人认证的,有雌鸡化雄为证。

    再加上现在朝廷限制佛道的发展,医疗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他们两家传道最佳途径,而岳山恰恰能在这方面卡他们的脖子。

    敢不听话,我直接取消你们个道的寺庙的行医资格,这种损失佛道都承受不起。

    比学问?岳山是新学的创造者和领袖,不说吊打他们,也完全不虚。

    比神秘力量、比权势、比学问全都不占优,反而处处被卡脖子,佛道在岳山面前被压的死死的,动弹不得。

    在宗教界流传这么一句话,当今天下大唐的宗教最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岳山。

    不过岳山也没有表现的过于骄傲就是了,一来不是这样的人,二来他也不想轻易得罪佛道这股庞大的势力。

    他迟到只是为了凸显自己的身份,告诉这些人谁才是大哥,目的达到之后就没必要摆谱了。

    所以他也很热情的和大家打了招呼。

    各自落座之后,岳山首先看向了王远知,这位老道长是真老了。

    脸上布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稀疏的白发勉强挽成了发髻,牙齿也没剩几颗了。只有一双眼睛,看上去还算有神。

    “哈哈……许久不见,王宗主身子骨还是那么硬朗。”

    “不行了不行了,老道自知大限不远矣。”王远知颤巍巍的道:“倒是岳候风华正茂,让老道羡慕。”

    “那可不成,道门可离不开您,您呀最好再活一个甲子。”岳山道。

    “借你吉言,希望能多活几天。”王远知喘息着回道。

    这位老道长的身体确实不行了,岳山心中暗叹。

    王远知在不知道的人眼里就是个陌生人,知道他事迹的人眼里就是活神仙一个级别的。

    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且不去说,就说说他的寿命,活了一百二十多岁,花甲重开这个词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历史上长寿的人非常多,隔壁孙思邈就是有名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