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兵读书识字了,诞生合格将领的机会也会变高,这样一支军队才能保证人才不断绝,才能更长久的保持战斗力。

    所以对于这一点岳山狠狠的夸赞了刘仁轨,这个徒弟没有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而是一直在严格执行。否则不会有这样的成效。

    刘仁轨也是亲自体验过带领一支全员识字的军队的优势之处,对提出扫盲教育的岳山也是非常的佩服。

    他研究过自己的这个便宜师父,虽然很少亲自负责某件事情,但不管是哪一行,他提出意见都可谓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言出必中。

    即便很多看起来完全无用或者很荒唐的提议,时间总会告诉大家,这是何等的正确。

    所以,岳山对刘仁轨的表现非常满意,其实刘仁轨对他更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师徒俩聊的也是越来越开心,初见时的客套少了许多,多了几分真诚。

    聊到京中的事情,刘仁轨半是夸赞半是调侃的道:“回京的船上就听说您最近又写了一部书,还引起许多佛教之人的抗议,您这是准备拿佛教开刀了?”

    岳山也笑道:“哈哈……还不至于。大唐是需要佛教的,我只是对它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引起一些佛教徒的反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不是已经被摆平了吗。”

    刘仁轨苦笑不已,给人家安了个祖先,这还叫小改动?不知道在你眼里什么是大改动啊。

    岳山不想和他谈这些事情,转移话题道:“你对海军建设有什么建议?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刘仁轨马上道:“还真有些话不吐不快,朝廷这些年对海军的发展依然不够重视。我们大唐的目标是万里海疆,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

    “现在棣州只有四个折冲府,申城海军只有两个折冲府,泉州只有一个,七个折冲府守卫大唐海疆都很勉强,很难走出去。”

    “这次远征倭奴国我一度想要放弃,我们走了棣州就几乎失去了海上防御,万一北边有异动即便是我获胜也无法弥补损失。”

    “所以必须要扩充,就算不给棣州增加编制,也可以在附近另设一支海军,这样我们可以相互有个照应……”

    “还有一件事情以前和您说过,就是炮舰的事情。刚才去枢密院述职的时候,我也和枢密使汇报过,他说愿意上书圣人研究舰炮……”

    岳山心下了然,道:“舰炮的事情我会和卫国公一起上奏圣人,此时你等消息就可以了。这次你确实挑了个好时候,朝廷刚刚通过决议未来会进一步加强海上力量。”

    “海军扩充已经提上了日程,就看枢密院怎么安排了,研究舰炮的提议也大概率可以通过。”

 第663章 交代后事

    疟疾,一种没有针对药物死亡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的绝症。

    在岳山和孙思邈研究出黄蒿(为了方便区别,孙思邈把这种青蒿单独取名为黄蒿)汤药之前,感染这种疾病就相当于是宣判了死刑。

    还好这种病高发于岭南之地中原比较少见,这也是为什么岭南向来被视为险地的原因之一。

    还好黄蒿汤药的出现解决了困扰中原几千年的问题,在大唐疟疾已经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了。

    然而那是在大唐,这里是地球的另一端,上哪去找黄蒿?

    探索舰队出发前谁也没有经验,谁都不知道应该准备哪些必需品。岳山也只是根据前世道听途说的一些东西来做准备,哪里有疏漏谁也不知道。

    只有亲身走一遭才能知道远航东胜神州都需要准备些什么。

    但对于他们这些走钢丝的人来说,任何一点疏漏可能都是致命的。

    比如他们带了治疗伤寒、拉肚子等常备药物,却并未准备疟疾药物。然后果然出事了。

    到达东胜神州后不久天气就逐渐转热,给他们航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疾病,其中就有疟疾。

    一个半月前一支小队和当地土人完成交易返回船上后有一般人病倒。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伤寒,发现服药没有效果之后随船的郎中才颤抖着吐出了俩个字:疟疾。

    有人得疟疾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整个探索队,所有人都慌了,眼看人心就要散了,孙福才也束手无策。

    还好那位郎中及时安抚住了大家……他告诉大家疟疾只有蚊虫叮咬一种传染方式,不会因为正常接触传染。

    为了证明自己的话,他还亲自去照顾那几名得疟疾的病人。不久那些病人相继离世,郎中安然无恙。

    这样大家才相信了他的话,惊恐的心才安定下来。

    不过有了先例在所有人在之后的活动中就变得更加小心起来,轻易不会下船,下船也不会深入丛林,必须深入丛林的时候会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但该来的还是会来,接下来一段时间又有七八个人感染疟疾死亡,这让因为登上新大陆兴奋不已的人顿时就冷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不想继续在这鬼地方对待一天,期盼着返回大唐。这种思想情绪一天比一天浓厚,孙福才都快要压制不住了。

    天无绝人之路之路,就在这个时候,一支探索队在离海岸线不远的一处河流里发现了金沙。

    真正的金沙,好几里长的河道铺的满满都是,豆子大小的金砂粒比比皆是。沿着河岸走了一会儿捡到好几块狗头金。

    要不怎么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呢,见到金沙河之后所有人再也不提回家的事情了,也没人在说疟疾恐怖什么的,一致决定要在这里离淘金。

    一开始是他们自己去淘,后来在周围发现了几个土著部落,就开始用一些小玩意儿雇佣土人淘金。

    在当地黄金并不是钱,一文不值,那些土著得知唐人用‘神奇’的物件雇佣他们淘毫无用处的金沙,非常的奇怪。然后就是欣然接受。

    对此孙福才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岳山交给他任务还没有完成,他是不愿意回去的。可在这种远离大唐的地方,他也不敢强行对抗所有人的意志。

    就在他焦虑不已的时候,峰回路转。不就是金子吗?挖,挖出来多少大家平均分,朝廷一两都不要。死了也别怕,到时候按人头分黄金给你的家人。

    所有船员都疯了,本来还有些犹豫是命重要还是黄金重要的人也抛下了所有顾虑。挖,死我一个恩泽全家族。

    更让孙福才高兴的是,在随后和土人部落交易的过程中,他终于见到了岳山让他寻找的良种。

    而且一次就是两种。

    玉米和甘薯(红薯)。

    看到这两种作物,他差点高兴的晕过去。

    然后他用两面小镜子换到了一袋玉米种子和两袋子红薯,又用一些零碎小物件换取了不少其他作物的种子,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先带回去再说。

    不光是要种子,还把每一种作物的成株模样给画了下来,生活习性之类的也了解清楚记载下来,方便到大唐培育。

    直到确定这一代再也没有其他新作物之后,他和其他人商量了一下,把舰队分成了两支。一支三艘船留在原地淘金,他带着另外五艘继续南下探索。

    因为事先约好了淘到的所有黄金按人头平均分,所以也没有遭到太多的反对。很快五艘船在他的带领下顺着海岸线一路南下。

    昨天靠岸补给淡水的时候他估测了一下,应该到岳山所说的赤道附近了。这一点从天气也能感觉的出来,太热了。

    这让他很高兴,因为岳山告诉过他,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那个叫土豆的良种就在这一带。

    所以船队再次出发之后他就一直让人留意海岸线,遇到有人类活动痕迹就停下询问有没有见过那种良种。

    让他失望的是一路走来,五花八门的种子收集了不少,类似土豆的东西一直没有出现。

    不过他并没有失望,良种吗,岂是那么容易寻到的。只要那样东西存在,他总能找到。

    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感染疟疾。

    静静的躺在床上,他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心里也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不甘。

    马上就要完成既定目标,自己也将彻底洗清阉人这个身份带来的耻辱……可就在胜利前夕自己却要死了。

    大喜大悲之下,他几乎要崩溃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船身突然剧烈抖动了几下,然后旁边‘哗啦啦’的声音响起,把他警醒过来。

    缓缓爬起来,坐在床沿,低头一看原来是刚才没有关好的柜子门被震开了,里面的东西掉落在地上。

    如果是以前他早就过去小心翼翼的把东西给捡起来了,可这会儿他一动都不想动。人都要死了,还管这些东西做什么。

    就在他准备继续躺下等死的时候,眼睛不经意间扫过一本书,他的目光陡然停了下来。

    书的封皮上赫然写着《东游记》三个大字。

    这三个字是岳山写的,书的内容一片空白。把这本空白的书交给他的时候,岳山让他把内容填满,从东胜神州回去之后会替他刊行天下以扬名。

    看着这本书,他脑海中不仅浮现出临分别前岳山给他说的那一番话: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没有子嗣又如何?

    去打听一下问问,有几个人还记得自家三代之前的先人叫什么做过什么?又有几个人还在祭祀超过五代的祖先。

    万中无一。

    能做到名垂青史,即便没有子嗣,自由无数的后世人记得你熟知你的光辉事迹。

    尤其是你去东胜神州获取良种,拯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所有受你恩惠的人都会念你的好,千百年后他们也会祭祀与你……

    渐渐地,他如死灰般的眸子降降亮了起来,脸上也多了几分生气。

    起身把那本书拾起来,小心翻开。

    原本空白的书籍此时已经有三分之二都写满了文字,有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航行中需要做哪些准备,有他探索出来的安全航道和休整之地,还有他的一些感悟……

    是啊,我死了又能如何?不过是一具残缺的身体罢了。只要这本书还在,只要其他人能把这些良种带回大唐,我孙福才依然会名垂青史。

    想到这里他整个人都活了过来,从杂物堆里找出笔墨砚台,准备把自己刚才的心理路程写下来,顺便再写一篇绝命书。

    只是还没等他开始研墨,就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校尉,岸上发现土人活动痕迹。”

    孙福才这才察觉到船似乎停了下来,随即就明白过来,刚才船身抖动估计就是停船引起的。

    他放下墨块提高声音道:“我知道了,先通知大家集合,我马上就出去。”

    “喏。”门外的人应了一声就离开了。

    孙福才先把那本书珍之又珍的收起,有用布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忍者眩晕带来的不适向外走去。

    路上碰到了好几个人,都只是平常的和他打招呼,对他的打扮没有感到好奇。最近下船大家都会冒着酷热把自己包起来,他们只以为孙福才准备下船寻找土人了。

    来到甲板上,已经有不少人站在这里朝岸上眺望,见他过来纷纷打招呼。孙福才强忍不适和大家打了招呼来到手持望远镜的那个人身边,道:“陆校尉有何发现?”

    陆盎正把望远镜递给他,道:“左前方五里处有一条流往大海的溪流,那里有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