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鼓励当地学子读书,每年州刺史都会亲自宴请县学和州学的优秀学子,并给他们颁发优秀学子证书。”

    “所以棣州读书风气盛行,家家都以子女进学为荣。而在书院里则会首先教导学子各种规矩,并让这些学子回家交给自己的父母……”

    “如此有奖有惩,在辅以教化,方有现在的局面。”

    李绩还没说话,长孙无忌就抢先插话道:“就算府衙给了许多补助,可读书总归是要花钱的,这里的百姓如何能出的起这许多钱财?”

    岳山知道长孙无忌是借着这个机会让自己帮他解答疑惑,但他也没有藏私的意思,就说道:

    “从两方面着手:一降低笔墨纸砚和书籍的价格,让普通百姓也能消费的起;二想办法让百姓有钱。”

    “这里全国最大的盐场,三分之一的百姓都在盐场工作,每天的工钱至少十文。”

    “商业发达,一部分百姓可以去码头、去给往来的商户做工。虽然劳累,但每天也能赚取十文二十文。”

    “棣州府衙每年都会开展一些大工程,修桥铺路,整修河堤海坝等等,都不在征用徭役,而是采用雇佣百姓做工的方式进行。百姓们也可以赚到钱。”

    “年龄大干不动体力活的,还有不适合抛头露面的女子,可以在家里做一些手工活。”

    “比如有商人从北方收购羊毛运送到这里,雇佣当地人制作成毛衣或者皮衣。”

    “等衣服制作好,商人可以直接在商城转手,卖给天南海北的其他商人……节约了大量来回奔跑的时间,也减少了风险。百姓有了赚钱的门路,这叫多赢。”

    “可以这么说,在棣州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哪怕是个残疾人,端个碗跪在路边都饿不死。”

    “手脚齐全又勤快的,几乎家家都有结余,所以他们大多都能负担的起孩子读书的花费。”

    长孙无忌继续问道:“读书是为了做官,真正能科举出仕的凤毛麟角,这些落榜的学子怎么办?他们愿意去做苦工吗?”

    岳山反问道:“谁说读书是为了做官?我在《教育》一书里说过,书院有两个职责,一教做人,二教做事。”

    “反过来说,学子在学堂也有两个目的,学做人和学做事。做人大家都能理解,但做事可不仅仅是做官那么狭隘。”

    “我读书之后去学医,治病救人是做事。可以去商铺当掌柜、当伙计,还可以去学一门手艺,总之只要你有学问,不管做什么都会受到欢迎。”

    “就以棣州书院的学子为例,能出仕为官的百不足一,剩下的学子都被各商铺给高价请走了,甚至有许多已经通过了科举的学子都被这些商人给抢走了。”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改变命运的方式不只是做官,还有无数条道路。”

    一直默不出声的马周突然说道:“恐怕这才是棣州人热衷于让孩子读书的真正原因吧。”

    “此法真乃……岳候果然是奇人,绩佩服。”李绩惊叹的道。

    长孙无忌也感慨道:“是我太狭隘了……读书确实不仅仅是为了做官。”

    其他人也各有各的感触,但对岳山也都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岳山摇摇头道:“诸位不是太狭隘,而是眼光太高了。你们都是大唐的栋梁,时代的精英,着眼的都是军国大事。在你们看来只有封王拜将才是出人头地。”

    “然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能填饱肚子,能改变现在穷困命运,能不用在每天当苦力轻轻松松把钱赚到手,就算是成功。”

    “为政者,可以给百姓画大饼。但不能画的太大,太大了百姓们会认为和他们没关系,没有动力去追求。”

    “要了解百姓的想法,画那种能让他们碰得到摸得着的大饼。这样才能鼓动他们,让他们服从管理为之奋斗。”

    “啪啪啪!”一旁默默倾听的李世民情不自禁的鼓掌,道:“此言大善,早就听闻棣州的种种神奇,却一直不得其解。今日听闻翠岚这番话,终于茅塞顿开。”

    “圣人谬赞了。”岳山谦虚的道。

    “这番话你们都要记住,要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有针对性的去做才能治理好天下,不要好高骛远。”李世民又对其他人说道。

    “臣等明白。”

    之后继续在商城里闲逛,观察这里的实际情况。

    观察的越仔细他们就越惊讶,这里的人的生活方式、言谈举止等等,都和他们认识的城市差别很大。

    可以说这里的一切都给他们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就好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但一切又是那么欣欣向荣。

    不过岳山自己心里清楚,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无瑕的东西,商城繁荣外表下掩盖着的残酷非常多。

    只是现在商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发展掩盖住了种种问题,所以才会让人误以为这里什么都是好的。

    不过总体来说这里的情况确实比大唐其他地方要好的多,这一点倒是真的。

    从早上一直转到下午,众人都饥肠辘辘,才找了家酒楼去准备吃饭。

    文唐

 第719章 见闻和盐票

    到了酒楼几人没有选择去包厢,而是在大厅找个地儿坐了下来。还好他们吃饭的时间已经错开了饭点,酒楼的人并不多,很轻易就找到了一个靠窗的座位。

    安排好座位之后,跑趟的就拿着一份菜单过来:“这是本店的菜单,几位客观想吃点什么随便点。”

    菜单自然落到了李世民手里,他没有着急点菜,而是先打量起菜单来。

    用那种很厚的硬纸制成,很厚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开里面不光写着菜品的名字价格,还有彩绘的图片。有些菜品后面好标注着招牌字样,有些则没有。

    可以说是一目了然,食客只要拿着菜单就可以点菜,免去了让店博士报菜名的环节,节约了双方的时间。

    “这菜单是你们独有的,还是都有?”李世民问道。

    “这位客官刚从外地来的吧?棣州所有的酒楼都有自己的菜单,就连路边小吃摊都有简单的菜单,这是咱们棣州的特色,别处见不到的。”店小二嘴上说的谦虚,但神情里却有些掩饰不住的骄傲。

    这种骄傲怎么说呢,有点类似于前世魔都人看外来人,不过没有那么严重。小二仅仅是以自己是棣州人感到骄傲,并没有对外来人的傲慢。

    “原来如此。”这种骄傲李世民一行人今天已经见过许多次了,就连街边扫马路的都带着这种骄傲,他们已经习惯了,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李世民点了两个菜,就把菜单递给其他人,大家各自点了一个。而那位店博士则拿出一个本子和笔,把他们点的菜都记录了下来。

    等点完后还挨个报了一遍确认没有失误,才把那页纸撕下来传到后厨去。

    等店博士忙完,长孙无忌招了招手道:“哎,店博士你过来,我有事儿问你一下。”

    店小二不慌不忙的走过来道:“这位客官有什么事情请尽管问。”

    长孙无忌先是指了指他脖子上挂着的笔和小册子,问道:“你会写字?”

    店小二笑道:“瞧您说的,现在不会写字的只能去做苦力,可当不了店博士。”

    “……”长孙无忌等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在这里当个跑堂的居然还要求会写字了?简直不敢相信。

    “你读过几年书?”

    “蒙学两年,镇学堂读了四年。可惜没能考上县学堂,家里弟妹多就出来做工了。”那店博士麻溜的道。

    显然这些问题已经有许多人问过,几乎不带思考的顺嘴就说了出来。

    “读书人来这里跑堂你不觉得丢人吗?”

    “瞧您这话说的,光明正大的挣钱不偷不抢,有什么丢人的。”

    “你就没想过继续读书参加科举做官?”

    “人要有自知之明,我不是读书那块料。先生说做官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必要非往那里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做哪一行,好好做都能过上好日子。”

    众人都惊讶不已,这番话说的有水平啊,马周忍不住问道:“能说出此番话来,你们先生必是饱学之士,敢问他的尊姓大名?”

    店小二笑道:“这您可误会了,这番话不是我家先生说的,是岳候说的。岳候那可是神仙一样的人物,您要是想见他,只能去京城了。”

    说到这里他还遗憾的道:“当年岳候来棣州的时候我年龄还小,只是远远见过一次已经忘了他长什么样了。真相再见他一次,亲口告诉他我们棣州人对他的感激。”

    众人目光下意识的看向岳山,岳山干咳一声,端起茶杯假装喝茶来掩饰自己的得意。

    提起岳山店小二明显有些亢奋,话也变得滔滔不绝:“岳候还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虽然出来做工可学业也没拉下,休息的时候都会自学读书。”

    “我们东家说了,要是我能考上县学他就支助我读书,等毕业了在回店里就能当账房。再熬几年说不定还有机会去别的分店当掌柜。”

    “要是你能考上州学呢?”

    “那就更好了,都不用等毕业,只要考上了就能跟在东家身边到处跑去做大生意。只是我连县学都考不上,州学做梦都不敢想。”

    众人拉着店小二你一个问题我一个问题问个没完,店小二没有一丝不耐烦,知道的就详细的回答,不知道的就直接说不知道。

    一直到有其他客人上来,店小二不得不去应酬才放他离开。

    不过众人也没有白聊天,给了小二一枚小银币——等于十文钱。

    凑巧的是,这时候他们的饭菜也端了上来,一群大老爷们也没有讲那么多规矩,甩开膀子开吃。

    吃到半饱众人的速度才降了下来,进入了边吃边聊的模式。

    “菜不错,和宫……长安的味道不同,但别有一番滋味。”李世民喝了一口茶,说道。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大唐地域广阔,每一地饭菜都各有特色。只是,棣州的饭菜……好像融合了各地不同特色。”杨师道说道。他年轻的时候去许多地方任职过,对饮食了解比较多一些。

    “确实如此。”岳山介绍道:“棣州汇聚了天南海北的商人,那些人也把当地的饮食习惯带到了这里。各种特色慢慢的融合形成了棣州独有的特色,说它汇聚百家之长也不为过。”

    长孙无忌先是周围看了看,见没有人注意才压低声音道:“这里开了太多的先河,应该让天下的臣子都到这里来看看。”

    杨师道眼睛一亮,道:“都来不现实,可以抽调一部分优秀的年轻人过来学习一下。”

    众人的目光再次转向了岳山,这里是他的地盘,别人不好插手啊。

    如果说以前还有人做梦想过摘桃子什么的,那亲眼见过棣州的情况之后再也没有人动这样的念头。

    这里的一切都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真把桃子摘走,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治理这里。

    到时候一个不好把棣州的事情搞黄了,估计会被所有派系群起而攻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与其觊觎这里,不若留着它,好好观察学习。

    岳山思索了一下说道:“先把你们看好的人送到书院学习一段时间吧,通过考核后在来这里任职一段时间。”

    “好,岳候高义,我等佩服。”其他人皆感谢道。

    “其实棣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