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这……要不要先请示一下娘娘?”两个奶妈犹犹豫豫的道。奶妈这个工作实在难得,她们不想出现任何疏忽。

    “放心,到时候我会给娘娘说的。到时候娘娘责怪下来我担着,不会怪你们。而且过几天我就去找医学院的人,让他们把这个规矩改了。以后所有的孩子都不用绑腿。”岳山知道她们的担忧,说道。

    “那……好吧。”两个奶妈纵使不愿意也不敢忤逆岳山的意思,只能不情不愿的把绳子收起来,只是用布把孩子包裹起来。

    然后旁若无人的解开衣服给两个孩子喂奶。

    岳山看的直摇头,这要是碰到个不讲究的主家,这奶妈马上就能连当爹的一起奶了。

    不要觉得不可能,这种事情还真不少见。尤其是眼前这俩奶妈原本就是宫里出来的,身段姿色气质都是上佳,发生点什么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他肯定是干不出这种事情来的。

    马车一路走出皇宫来到侯爵府。

    府上早就装点好等着他这个家主归来,而且岳老四两口子居然也在这里。仔细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为了方面照顾孙子孙女啊。

    正所谓隔辈亲,岳老四两口子那也是有了孙子忘了儿,眼里根本就没有岳山这个人了。

    以前岳山出门回来两口子都很开心,这次居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两个人的视线始终都没有脱离两个小娃娃。

    和府上的人一起庆祝过后,他就以旅途劳顿为由早早会房间歇息了,李丽质自然也跟了过来。

    至于孩子,自然是有奶妈和岳老四两口子照顾。

    (嗯,此处省略不知道多少字)

    岳山一直在家休息了两天,才开门迎客,但也只接待自己派系的干将和学派名宿,其他人一如既往的被拒之门外。

    他在这边休息,朝廷却陷入了繁忙之中。

    先是权力的移交,还要处理被积压的政务,还要合算战功,商定奖惩标准等等,反正整个朝堂没有一个人能闲下来的。

    不过这些和岳山没有关系,他没有任何实际职务啊,不用坐班。甚至连早朝都请假不去了,李世民喊他进宫帮忙都没去。

    忙碌了一周左右,军功率先被核对出来,对功臣的封赏也有了定稿。

    文唐

 第723章 夏国公

    这一波封赏范围非常广,涉及的人员远远超过征高之战的功臣,很多平时就功绩卓著但没有参战的人员也获得了封赏。

    比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刚登基那一次封赏功臣还要隆重,规模还要大,堪比大唐立国之初的大封赏。

    长孙无忌改封赵国功,之前他是齐国公。虽然也是国公,但赵的位次在齐之前,算是位格的提升。

    程咬金由宿国公改封卢国公,尉迟恭由吴国公改封鄂国公,秦琼由翼国公改封胡国公……

    万骑大将军牛进达晋封琅琊郡公,万骑将军苏定方晋封临清县候,棣州水师统领刘仁轨晋封乐城县候,神威大将军韩东晋封宜城县候……

    其他文武官员被封爵晋爵者高达百余人,因此封官晋升者高达数百人,赏赐财物数以百万贯。

    这一大波丰厚的封赏非常的鼓舞人心,文武大臣都和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恨不得一个人当十个人使为国效力。

    李世民也着着实实的收买了一圈人心,强化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岳山的爵位自然也获得了晋封,而且还是一步到位越过郡公直接成为国公。而且封号还非同一般,夏国公。

    这个封号一出,引起了巨大轰动。

    夏商周统称三代,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地位非常特殊,最关键的是它们属于宗主国。

    要知道朝廷一般拟定封号的时候用的都是藩属国的封号,包括齐鲁赵晋燕韩胡之类的都是藩属国。

    夏商周秦汉都是宗主国国号,用宗主国的国号进行封爵……就大唐来说不是没有,李世民就曾经获封秦王。

    可李世民是皇子啊,岳山只是一个外臣。

    别说外臣,连岳山自己都有些接受不了赶紧上表请求更换,其他要求给他更换封号的奏折更是雪片一般飞往永安宫。

    如果换成一般的皇帝可能迫于群臣的压力就改变主意了,甚至他不改变主意就有大臣敢采取激烈手段强逼。

    可李世民不是一般的皇帝,灭亡高句丽之后他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大封赏又让他收获了人心。

    他能扛得住所有压力乾纲独断,且没有人敢采用非常规手段逼迫他。

    所以不管多少人反对,他都一意孤行,铁了心要给岳山夏国公的封号。

    齐……不,赵国公府,书房。

    长孙冲不解的道:“夏国公岂是人臣所能享,您为何不劝一劝。”

    “不是不劝,而是不能劝。”长孙无忌摇摇头叹道。

    “为什么?”长孙冲问道。

    “如果你能猜到圣人为什么要执意封他为夏国公,就知道为什么不能劝了。”长孙无忌道。

    “圣人到底是什么意思?”长孙冲道。

    “你可以猜一猜。”长孙无忌道。

    长孙冲不问了,他知道这又是父亲大人在考校自己。

    难道圣人不知道‘夏’代表着什么?不可能,雄才大略的贞观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常识。

    那么必然是有深意。

    是什么深意?

    如果是臣子要求君王给自己封这种堪称僭越的封号,那就代表有不臣之心。可现在是皇帝强行封给臣子,难道……

    他想到了一种不敢置信的可能,一脸震惊的道:“难道圣人要……”后面的话他没说,只是伸出手掌比划了一下。

    长孙无垢欣慰的道:“虽然没有全中,但这么短时间就能想到这些已经殊为不易,你没让我失望。”

    长孙冲已经顾不上被父亲夸赞带来的高兴了,连忙问道:“这怎么可能,之前不是还好好的吗,圣人怎么会突然动了这种心思。”

    长孙无忌道:“所以你并没有摸透圣人真正的心思,他并不想动岳山,而是给他套一个枷锁逼他自己退隐。”

    “枷锁?退隐?为什么?是因为他功高震主,还是他神仙子弟的身份?”长孙冲追问道。

    “都有,比你想的还要复杂。”长孙无忌就把从出征高句丽到凯旋回京这一路发生的事情详细的剖析给他听。

    百姓视其为活神仙,四夷藩属尊奉其为天下文首,对万骑拥有很强的影响力,相当于直接掌控棣州水师,在棣州的威望超过朝廷……

    有这样的一个臣子,任何君主都会寝室难安,圣人没有直接动他已经是心胸宽阔。

    “本来因为他和圣人娘娘关系甚好又娶了长公主,圣人虽然担心还不至于容不下他,但盐引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声誉、兵权、财权,如果再让他进入政事堂掌握了行政大权……李世民活着的时候还能压得住他,然而岳山太年轻了。

    如果不采取措施让他继续积累实力,等李世民不在了,李承乾是肯定压不住他的。

    “夏国公的爵位既是对他功绩的表彰,也是一种警示,同时也是一种补偿和安抚。”

    “没有人知道他手中还掌握着多少神奇的东西,大唐需要这些东西来争霸天下,所以圣人也不想把他们的关系搞的太僵硬。”

    “所以我不能劝也不会去劝,他退隐幕后对大唐对他自己对我们所有人都是最好的结果。”

    长孙冲听的瞠目结舌,他知道岳山很厉害,却不知道居然厉害到这种程度。

    而且其中还有许多超出他理解的东西,随手写张纸条居然就能当钱花。那些商人是傻子吗?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帝会选在这个时候封岳山为夏国公,也明白自家父亲没有劝阻。

    这种事情没法劝,真劝了反而是害岳山,也是给天下埋隐患。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震撼中恢复过来,道:“原来如此,我懂了。不过岳候能想清楚其中的道理主动退隐吗?”

    “他能不能想到都没关系,会有人提醒他的,就看他愿不愿意。”

    ……

    岳山愿意吗?

    他除了苦笑还是苦笑,这种情况就相当于前世‘家长自愿去学校帮忙干活’‘工人自愿放弃社保’一样,是没有选择下的‘自愿’。

    一开始他确实没有看透李世民的想法,还上奏折要求换个封号,还好有马周提醒。

    不,应该说李世民把一切都算计好了,不管他能不能看透,马周都会过来提醒。

    “谢宾王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哎。”马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只发出了一声叹息。

    来提醒岳山的不只是马周,没多久宁纯、田学臣都过来拜访,不过他们没直接说,只是暗示了一番。

    然后王绩也派人送了一封信过来,上面只有一个字,退。

    真正让岳山感到意外的是,渊盖苏文居然也写了一封信给他,上面只有一句词: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这句话来自于楚辞·渔夫,借屈原和渔夫的对答来表达屈原的性情高洁。

    表面看起来就是说大圣大贤之人都不会死板的看待事物,所以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

    然而回顾全篇在结合当前的形势,可以看成是一种示警:皇帝忌惮你了,赶紧想办法吧。

    可以说这封信一旦流露出去,对渊盖苏文这个降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引起李世民的猜忌,可他还是冒险写了。

    岳山也不得不感慨,世事无常啊。

    当初他写《华夏文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民族融合,夸赞渊盖苏文是想提醒李世民要注意提防此人。

    没想到阴差阳错居然让他产生了误会,以至于把自己当成了他的知己,甚至不惜冒险给自己发出警示。

    当然也不排除他想在大唐找个靠山,但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个情岳山都愿意领。

    既然知道了李世民的打算,岳山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而且他对当官什么的真的没兴趣,搞发明创造,把前世学到的东西写下来,加快华夏文明的发展推进社会进步才是他最想做的。

    反正现在他身份地位都足够高了,也不缺钱,没必要跳进政坛这个泥坑里操劳。

    所以他给李世民写了两封奏折,一封是继续请求更换封号;另一封是以志不在当官,想潜心研究学问教书育人为理由请辞。

    当天李世民就把两封奏折都打了回来,不准。

    岳山知道三次三让的梗,接下来两天每天都把两封奏折重新上一遍。

    果不其然,第三天的时候李世民非常惋惜的同意了他的请辞,但夏国公爵位是朝廷对他功绩的封赏,不会收回,让他安心收着。

    岳山这才感激涕零的接受了夏国公的爵位。

    朝中聪明的人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后知后觉的人也终于猜透了是怎么回事儿。还有一部分反应迟钝的人依然不知不觉,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过不管猜没猜透,岳山都辞官不做了,其他人也不好在咬着夏国公这件事情不放。

    关于岳山的小风波就此过去。

    在辞官接受夏国公爵位的当天,长孙无垢亲自来到了侯……夏国公府。

    “是我害了你,我没想到这件事情会这么严重。”

    看着懊悔的长孙无垢,岳山无所谓的道:“实不必如此,你知道我对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