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唐-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异族可一点都不老实,他们生产力远不如殷商发达,饭都吃不饱。就动了歪心思,想侵略殷商抢掠粮食和女人。”
“从夏朝开始,华夏就一直在和这些异族作战,殷商时期也不例外。到商纣王时期,他一次又一次对外作战,打的四夷臣服。”
“到这个时候他要是及时收手,那他就是一代明君。可惜他没有,他迷恋这种打败敌人的感觉,他想开疆拓土。”
“于是他就开始不顾一切的征发百姓四处作战,致使国内民不聊生。其他诸侯国也是深受其害,对他怨声载道。”
“殷商的国土在他手里达到了巅峰,然而国内却已经破败不堪,整个国家的实力其实是下降了的。”
“与之相对应的,其他诸侯国虽然也遭到了他的剥削,但受到的损害远不如朝廷直接控制的国土那么严重。”
“此消彼长之下,殷商的实力已经无法在压制诸侯国,就差有人举起反旗了。”
“后面的事情你就知道了,商纣王杀了周文王的长子,周文王以此为借口起兵造反,最终周代商。”
“所以,可以说商朝是亡于商纣王的好战,也可以说是亡于生产力的不足。”
“要是商朝有耕犁一个人能耕种百十亩地,要是一年能生产几十万吨钢铁、无法计数的布帛,要是他拥有百万千万计的人口……”
“那么他就是一代有为之君,而不是亡国之君。”
“殷商的灭亡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分封制,封国只是名义上接受宗主国的管辖,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
“一旦宗主国的实力变弱,诸侯国就会反过来骑在宗主国的头上,甚至改朝换代。”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被犬绒攻入国都,周王室的实力折损大半无法压制诸侯国,这才有了后续的春秋和战国之乱。”
“春秋时期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实力都差不多,谁也无法以一己之力压服对方,谁也不服谁的气,最终大家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室才得以延续下来,没有被直接灭掉,但也只是苟延残喘失去了天子的威仪。”
“我们再说回生产力。从殷商建立到春秋时期这近千年的时间里,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首先是人口增多,比夏朝时期多了数倍乃至十倍,人口多了意味着劳动力增加,生产出来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就变多。更多的土地被开发出来。”
“国土面积也在增加,比之前扩大了许多。国土面积增加就意味着管理成本的增加,国家的行政系统变的臃肿、效率低下。
“金属冶炼技术也更加成熟,各种农具被发明和普及,人类的工作效率再次得到提高。”
“尤其是耒耜和耕犁的发明,让人类可以借助牲畜(牛马骡驴等)的力量进行耕种,效率变得更高。”
“还有就是社会进一步大分工,以前大家都是农夫,农闲的时候制作点别的东西自己使用或者卖钱。”
“慢慢就演变出了专门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有专门从事放牧的,有专门从事种麻采桑的,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工匠。这些人不在耕田,而是靠手艺生存。”
“夏商周时期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阶级固化,上升渠道断绝。只有贵族的血脉才能当贵族,平民永远都只能是平民。”
“知识学问乃至礼乐都是贵族独享的,平民是没有资格享受这一切的。如果敢越过身份学习读书识字听音乐,是死罪。”
“在这个动乱年代各种规矩都被打破,原本只掌握在贵族手里的文字逐渐被平民掌握。”
“后来孔圣更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开创了私学。正式打破了出身限制,让普通人甚至奴隶也能读书识字。”
“当时的情况已经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提升所带来的,同时旧有的社会制度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团乱麻。”
“……以前的老一套已经无法跟得上生产力的发展了,是时候出现一种新的更加符合时代的社会结构。”
“但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只能不停的尝试。谁的改革更加加紧与真实答案,谁就能变强。”
“诸侯国之间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纷争,为了打败对方他们都想尽一切办法增强自己的国力,就有了历史上的那几次变法。”
“实际上所谓的变法就是找到一套更加符合当时生产力的社会结构,诸子百家的思想也都是因此才诞生的。”
“随着先辈们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试错,前路渐渐清晰起来。井田制开始瓦解,土地彻底私有化,拥有土地的人向朝廷缴纳赋税。”
“身份限制初步被瓦解,出身普通但有大才的人得到了出仕的机会。尽管这种机会非常渺茫,可比之前一点机会都没有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有人意识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开始采取郡县制,进行中央集权。把更多的权力集中在国君手里,削弱地方的势力。”
“秦国更进一步的提出了耕战制度,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不论出身如何,只要军功达到都能提升自己的阶级。”
“此举彻底打破了出身和血统限制,秦国军民都想通过战争来改变自己的地位。所以秦国的百姓支持战争,军队悍不畏死战斗力强大。”
“再加上郡县制的推行,新社会体系的构建,使得秦国的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粮食产量和其他各种物资的生产速度都能满足军队的需要。”
“最终秦国一统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
“始皇帝建国之后,回顾之前几百年的征战历程总结经验,彻底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等……”
“可以说,秦国找到了最正确的那个答案,并成功推行。”
这时李世民突然出声说道:“但是始皇帝犯了和商纣王一样的错误,急于求成。最终因为生产力跟不上国君的野心而导致秦朝灭亡,对不对?”
岳山惊讶不已,这举一反三能力太强了。但随即就想到,这位可是唐太宗,能想到这些很正常。
“对,正是因为始皇帝急于求成,超过了生产力的极限导致国家崩溃。”
李世民却没有为此沾沾自喜,而是问道:“那汉朝呢,它又是为什么灭亡?”
文唐
第766章 王朝更替(2)
“汉朝又为什么灭亡?”李世民问道。
相比于夏商周的更替,他对汉朝的事情更感兴趣。一来汉朝离大唐最接近,二来两个朝代的制度相似度也非常大。
岳山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说道:“汉朝灭亡源于生产关系遭到破坏,而生产力却未能得到提升。”
李世民露出深思的表情,道:“之前的朝代更替都是因为生产力提升,生产关系发生改变,而社会结构没有及时改变。对吧?”
岳山点点头,表示就是如此。
李世民又说道:“汉朝是反过来了,社会结构没有变化,生产关系遭到破坏,生产力跟不上。也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可以相互影响,对吗?”
岳山也没想到他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想了想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的更替,他再次点头道:“确实如此。”
李世民道:“我明白了,你继续说,生产关系是怎么遭到破坏的。”
岳山继续说道:“汉从秦法……把土地分给百姓。百姓给朝廷缴纳赋税,剩下的粮食用来养活自己。”
“虽然社会经历过好几次大分工,到了秦汉时期已经有了脱离土地从事商业、种麻采桑织布、木工、铁匠等等不同的职业。”
“但土地依然是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大多数人要依赖土地生存,国家也是因为土地才能存在。”
“但百姓实在太弱小了,稍微遭到一点波折就会失去自己的土地沦为佃户,甚至卖身为奴。那些权贵豪强会用各种手段掠夺百姓的土地,增加自己的财富。”
“慢慢的土地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了世家权贵豪强手中,百姓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形成富者广厦万间,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
“少数的人占有了大部分的土地和财富,而占据大多数的百姓变得一无所有。”
“当广大百姓手中没有钱了,商人手中的商品就卖不出去,导致破产。种麻采桑的人手中的桑麻也卖不出去,只能守着桑麻饿死……铁匠、木匠都失去工作……”
“这就是生产关系遭到破坏,最终导致百业凋敝,国家乱成一团麻。”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世家权贵豪强虽然占据了大多数的财富,但他们都不用缴纳赋税,国家没有办法从他们手里收到一文钱。”
“朝廷收税的对象是普通的百姓,但此时百姓已经失去了土地,连饭都吃不上都快饿死了,哪来的钱交税?”
“但不收税朝廷就维持不下去,又必须要向穷苦百姓征税。”
“更大的矛盾就诞生了,有钱的不用交税,没钱的交不起谁,朝廷有需要税收来维持运转。圣人以为这时候该怎么办?”
“嘶!”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答案他已经知道了,正因为知道才感到害怕。更让他害怕的是,他似乎看到了大唐的未来。
土地和财富集中到少数的权贵手中,百姓一无所有,朝廷强行征税,导致民变改朝换代。
至于后面的晋朝南北朝和隋朝他都懒得问了,晋朝的所作所为都不配称之为一个朝代,南北朝纯粹是异族势力大强大。
至于隋朝灭亡的原因,史书上写的是隋炀帝好大喜功残暴昏庸,但这里面的水份实在太大了。
真实原因李世民最清楚不过,就是隋炀帝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导致的大崩溃,用岳山的话来解释就是生产力跟不上皇帝的野心,和商纣王、秦始皇差不多。
他深吸一口气,平缓激动的情绪,问道:“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岳山摇摇头道:“我想了三个办法,但不知道可不可行。”
李世民迫不及待的道:“说。”
岳山回道:“第一个,立法禁止土地转让,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摇摇头道:“很难,很难,第二个法子呢。”
难吗?岳山心中说道,等你听完我的办法就会知道,这个或许是最简单最容易达成的一个。
“第二个,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甚至还要规定拥有的土地超出一定数量后要多缴纳赋税,如此就算百姓失去土地无法缴纳赋税,朝廷也不至于因为没钱崩溃。”
李世民眉头皱的更紧了:“此乃亡国之法,第三个呢。”
岳山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官绅一体纳粮可以看成是是皇权彻底击败门阀世家的标志,是政治上全面胜利后得到的经济报偿。
现在大唐的门阀世家势力还非常的强大,一直在和朝廷争抢对民间的统治权。
这个时候要是搞什么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真的会逼反所有人。就算是李世民的心腹重臣,愿意支持他的也不会很多。
他真要这么搞,众叛亲离的可能性更大。
当然了,也并不是说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只是贞观朝是肯定不能这么干的。
不过岳山依然提了出来,目的是为以后打基础。
大唐要想多延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