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5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是刘仁愿抗住压力给新马岛海军调拨了两艘炮舰,这一仗还真玄。他们虽然有私心,但也不希望让大唐遭遇这样的失败。

    想到那样的场面,他们都吓出一身冷汗,心中后怕不已。

    李世民干咳一声,说道:“战略部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从今往后大家对它的意见要重视起来,不可再像以前那么忽视了。”

    他一开口就说明这件事情过去了,众人松了口气,连忙回道:“喏。”

    李世民又问道:“懋功,枢密院对战后倭国局势有何判断?”

    李绩回道:“战略部认为只要做成两点,就可以保证倭国未来二十年内不会对我大唐构成威胁。”

    “其一,保持倭国内部的分裂局面。苏我家族经过这两大打败虽然实力大损,但依然不可小觑。”

    “圣德太子一系虽然实力较弱,但对政局的影响力巨大,且有继承国主之位的资格。”

    “国主一系原本实力不强,但经过这次政变实力大增……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封国,政局极度混乱。”

    “只要我们继续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让他们相互争斗不休,他们就无力再次组织起大军反叛大唐。”

    “其二,恢复筑紫国。筑紫国是倭国海域的古老王国,几十年前因为反抗倭国的暴政统治被灭国。”

    “但王族和子民尚在,我们可以借助帮他们复国的名义,把筑紫国从倭国割裂开来。”

    “倭国最好的港口就在筑紫岛,苏我虾夷两次反叛都把兵力藏在这里秘密训练。”

    “把这里从倭国割裂出去,他们的海军将失去藏匿之所,只能暴露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

    “倭国向外的海道只有两处,一处是从新马岛往北,去北俱芦洲。一处是从筑紫岛下南洋或者经对马岛去辽东四道。”

    “新马岛都在我大唐的控制之下,如果再把筑紫岛抢过来,倭国就会失去所有向外的航道,被彻底锁死在那里……”

    “有了这二十年的时间,我大唐在新马岛枯叶岛一带的人口数量能增加至十万户。就算倭国再起异心,也无能为力了。”

    李世民看着地图,脑海中分析着他说的话,最终一拍桌子道:“此策甚好,马上派人去办。”

    “喏。”李绩起身领命道。

    这里他故意隐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很久之前刘仁轨就已经给蔡阳做过这方面的沟通,这会儿蔡阳估计已经把这两件事情办成了。

    但没关系,等进一步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可解释成双方不谋而合。战略部预判起到了作用,蔡阳的突出个人能力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一个成绩两份功劳,完美。

    然后就是商量如何封赏这群有功之士,不过他们只需要考虑高层军官的封赏就行了,中低层将士由枢密院和兵部协商拟定。

    别的人都好说,蔡阳的封赏被李世民给压了下来,但同时也下了一道旨意,让蔡阳处理好倭国的事情就赶紧进京面圣。

    说白了就是简在帝心了,皇帝要见过他之后当面封赏。

    随着一道道旨意下达,大唐第二次击败倭国的消息也传了出去,只是并未能引起多大的轰动。

    百姓对此事的评价大多都是:

    “倭国?倭国是什么国,居然敢摸我大唐的屁股,这不是找死吗。”

    “啥?只是打败他们没有灭国?这个将军手忒软了,这种敢朝大唐龇牙咧嘴的就应该直接打死。”

    “哦,你说倭国又被打败了啊?你这个又字用的我很喜欢……”

    “打败一个弹丸小国有啥好奇怪的,现在哪天要是没听到这样的消息才不正常。”

    “就是,我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这就是大唐人对新马岛海战的评价,屁大点事儿有啥好说的。

    但对于大唐周边幻想着圈地自萌的小国来说,这不啻于当头一棒。倭国也是除大唐之外数一数二的强大势力了,说收拾就被收拾了。

    还是兵力悬殊之下的大胜,这让他们对大唐的畏惧更甚。

    岳山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刘仁轨亲自来拜访他才知道这个消息。

    蔡阳?他回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这个人是谁,最早的棣州水师将领之一,当时好像是个校尉,没想到已经成长为一员大将了。

    至于朝廷后续怎么安排,谁去接替蔡阳的位置,后续移民,文化渗透等等,他一点都不感兴趣。

    这会儿他就想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况且他也不适合在对政治表现出过多的兴趣,和他有瓜葛的人表现的越突出,他就越要自我约束表现的不食人间烟火。

    这一点刘仁轨也清楚,他过来是有别的事情请教,只是因为这件事情牵扯到新马岛众人,他才说了一下。

    说完之后就转而请教起自己的事情,请教完又闲聊一会儿就离开了。

    送走刘仁轨,岳山去前院陪老婆孩子玩了一会儿就继续扎进了故纸堆里。

    就这样又过了两个多月,新马岛那面终于完成了收尾工作。

    苏我虾夷死后倭国的格局从原来的苏我家一家独大,变成了苏我、天皇系、圣德太子系等多系共存。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我系依然是最强的,但因为这次叛乱家族内部变得很不团结,已经无法主导倭国局势。

    天皇系是政变中获利最大的一方,从封臣手中收回了很多权力,开始了中央集权的道路。

    虽然面对其他几个大封臣,在实力上没有压倒性优势,甚至没有什么大的优势。但国主的大义让他们凌驾于所有派系之上。

    圣德太子系没有了苏我虾夷的压制迫害,也开始重新拾回自己的权力。其他各封臣也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加紧发展自己的实力,避免被他人吞噬。

    可以说,现在倭国的局势他们自己很满意,大唐也非常满意。

    然后就是筑紫国的事情,在大唐的扶持下,被灭国数十年的筑紫国再次重建。

    刚刚经历大败和政变的倭国无力阻止,只能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但也没有承认它的合法性,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大家都知道。

    但这一点恰恰是大唐希望看到的,你们越是相互仇视对我们就越有利。要是两个国家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互扶持,大唐才会头疼。

    筑紫国的国主也很清楚自己靠什么复国的,在国家重立的第一时间就向大唐递交了称臣的国书。

    并且请求大唐派人过来帮他们重新建立行政体系,为了表示感谢,他们还让出了军事和外交两项权力。

    大唐朝廷出于盛情难却同意了他们的请求,顺势赐下国书和大唐筑紫国王印等东西,承认了它的合法地位。

    这个时候大唐才是这片大陆的宗主国,只有得到它的承认才是合法的政权。没有它的承认,不管你传承多久都是伪政权,谁想打你就打你。

    而有了大唐的承认,别人打你的时候就要斟酌一下后果。就算最后还是被打了,也有个告状的地方。

    新马岛海域被单独划分成一个战区,兵力也从六千人扩充为两个折冲府。

    不过让那些想摘桃子的人失望的是,新马岛大都督由李世民派遣自己的心腹担任。

    为了防止大都督权大难治,又完善了当地的民政体系用来制衡——在这里正式设立了新叶道。

    管辖范围包括新马岛、枯叶岛(库页岛)、金银岛等海岛和大片海域,对筑紫国的管理也交给了新叶道。

    蔡阳、王虎等人被正式调离,后续安排还要等蔡阳进京见过皇帝才能知道,现在算是无官一身轻。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他们肯定会跟着蔡阳走的,不管最后朝廷给蔡阳任命了什么职务,都不太可能让他孤身一人上任。

    带一些心腹去是必然的,王虎他们就是蔡阳的心腹。

    等蔡阳一路舟车劳顿来到长安的时候,已经进入冬季,天气变得很冷了。

    从渭水码头下来,第一次乘坐火车的时候他无比震惊,不敢相信天下居然有如此强大的工具。

    其实每一个刚来长安的人都被火车震惊过,这里甚至成为一处景点,很多人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蹲在铁路旁边观看火车。

    而也正是随着这些人口口相传,火车这种工具逐渐传遍大江南北。现在消息稍微灵通一点的都知道大唐有一种喝水吃火的铁牛,能拖动万吨重物奔跑如飞。

    这次他入京没有享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什么的,毕竟对于此时的大唐来说这种胜利太平常了,已经不值得劳师动众了。

    但李世民为了表达自己的看重,还是派了几个内阁成员和内侍过来迎接,而且是直接就把他带进了皇宫。

    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这种阵仗的蔡阳紧张的出了一身的冷汗,进入皇宫后腿都有些软了。

    即使面对倭国国主的时候他都敢趾高气昂,可在大唐他都只是一个四品的都督。第一次来到大唐的中枢面见圣人,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世民是什么人,长了八个脑子,岂能看不出蔡阳的紧张。所以他就展示了自己温和的一面,说话也是犹如和煦春风一般。

    结果就是还没等谈话结束,蔡阳就成了李家的忠臣孝子,恨不得为大唐为圣人赴死。

    后面的交谈也是君臣两欢。蔡阳展示了自己的能力,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和对局势的看法,李世民则很高兴又得一良将。

    李世民高兴了,关于蔡阳的封赏自然也就下来了。封爵是肯定的,新马伯,其余赏赐略过不提。

    至于他的下一步任命,并没有马上就决定。这很正常,像这种高级官员的任命,有时候拖个一年半载都不奇怪。

    再说蔡阳刚刚封伯爵,也要给时间让人家衣锦还乡炫耀一把。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大唐这辆战车继续快速前行。

    岳山则继续猫在家里为新书寻找灵感收集材料。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发生了。

    玄奘取经归来。

    文唐

 第778章 唐僧取经归来

    这天岳山正在书房奋笔疾书,就听仆人来报王绩来访。

    他有些意外,虽然两人关系莫逆但王绩很少来他们家,有什么事情都是在书院说。今天直接找上门,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把人迎进来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玄奘回来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岳山惊讶的道。

    王绩摇摇头道:“你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这么大的事情到现在都不知道。一个月前就有消息传出,只是并没有多少人重视。”

    “刚刚传来的最新情报,之前的传言是真的。佛教数十名高僧前往泉州迎接,声势闹的很大。圣人也派天使召他入宫觐见。”

    岳山道:“这些年佛教被压制的很厉害,需要一场这样的盛会重振声势。不过,他是从海上回来的?”

    说起这件事情王绩笑了起来,道:“玄奘也是个秒人,去天竺的时候走的西域绕了一大圈子多走了万里路。”

    “哪知道天竺就在大唐南偏西方向,走水陆用不了一个月就到了。不知道他在天竺见到大唐的海商,知道真相后是什么心情。”

    岳山也笑了起来,道:“换成我肯定很恼怒,但以玄奘的心性修为来说恐怕不会放在心上。”

    “这万里路途也不是没有收获,对他的意志是一种磨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