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6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和皇家羁绊太深,这会儿估计已经人头落地了。

    就算现在自己的人头也不是那么的安稳,随时可能分家。

    想到这里他再无一丝睡意,起身点燃烛火来到隔壁书房。

    李丽质前几天被查出喜脉,他刚处理完丧事,按照民间的规矩这几天最好别近孕妇的身,所以两人是分开睡的。

    坐在书桌前,把穿越后所发生的一切都回忆了一遍。

    野外偶遇是一切的开始,本来想混个贵族爵位平平安安过一辈子,结果越陷越深。

    位置站的高了经历的多了就想做点什么。

    就创办了书院,尝试从思想上改造这个时代,搞各种发明……一直到今天。

    他以为自己隐瞒的很好,几乎消除了身上的神棍痕迹,没想到被李世民几句话就给诈了出来。

    他本来以为自己会很害怕,可是事实上并没有,他的心情出奇的平静。

    荣华富贵享了个遍,还娶了才貌双全的媳妇,儿女双全……说起来真的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唯一遗憾的可能就是还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没有写成书,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

    看了看书桌上刚写了开头的汉武大帝,还有左手边书柜上满满一书柜的各种手稿,他满眼的不舍。

    “吱呀!”这时门轴转动的声音响起,他抬头望去发现是李丽质。

    “你怎么还没休息?”

    “这也正是我想问哥哥的,你不是很累了吗,怎么还没休息?”

    “睡不着,起来看会书。”

    “我也睡不着……哥哥不在我睡不着。”

    “不怕我身上的煞气啊。”

    “你可是神仙子弟,什么样的煞气敢停留在你身上啊。”

    岳山笑了起来,道:“你呀,走吧,我们一起去休息。”

    李丽质甜甜的笑道:“不用,哥哥你忙自己的就可以了,我自己去里面睡,知道你在身边我就能睡得着了。”

    “这样吗,那行吧,你快去睡吧。现在你可不是一个人哦。”岳山还是起身把她送到里面的房间,把她送到床上盖好被子,抓着她的手说道:

    “睡吧,等你睡着了我在去忙。”

    “哥哥你真好。”李丽质闭上眼睛缓缓睡去。

    看着她嘴角那意思幸福的笑容,岳山心中充满了暖意。

    等她睡着,岳山的神情已经恢复了平静,比平时又多了几分坚定。

    不管后面李世民会拿他怎么样,现在他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多陪陪家人,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抓紧时间把想写的书写下来。

    实在写不完的话,就把手稿交给王绩吧,让他头疼去。

    在学术界他最相信的只有王绩,连冯易陈仲两个徒弟都不行。

    说起两个徒弟,冯易带着老婆天南海北四处游玩,一年也回不来一趟。孩子一个扔给冯箩筐两口子带,一个给许家那边带,特别不负责。

    陈仲就完全相反,这些年一直在辽东总督府工作,已经是李承乾的心腹干将。

    所以说这俩没有一个能继承他的学术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这个老师也挺失败的。

    坐在桌子前,岳山开始思考先从哪部书开始写。

    并没有纠结多久,就从手头上这部汉武大帝来写就可以了。

    指不定千百年后就是四大名着之一呢,如果再算上金屋藏娇,后世要是评四大名着,搞不好自己能入选两部。

    想想都让人激动。

    文唐

 第802章 会议和甲骨文

    第二天岳山去博物院检查了一下工作进展,非常的不错,甚至比他自己在的时候还要好。

    “这些天我们共招募了一百二十一名能人异士,二十三名是原工部的工匠,三十名是书院格物院的出身的士子,其余皆是从全国各地自发赶来报名的人才。”陈煜着重介绍了招人的成果:

    “其中最为出色的当有七人:冯槐游,远高昌国人,祖祖辈辈皆以修筑坎儿井为生,最善挖掘坑道。”

    “钱保玖,泉州豪商钱家第四代长孙,自小岁其曾祖父钱多多游历天下,对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娴熟于胸。”

    “李斐,前朝知名造桥匠师李春的后人,继承了乃祖的技艺,造桥技艺高超。”

    岳山眉头一挑,道:“等等,李斐是李春的后人?可证实了?”

    陈煜肯定的道:“有路引为证,且他来的时候还带着一车造桥的书籍。”

    岳山那叫一个开心,李春啊,赵州桥直到二十一世纪还屹立不倒,还上过语文课本,他岂能不知道。

    没想到他还有后人在,还继承了他的技术,简直意外之喜。

    不指望这个李斐能有李春的水平,一半……不,三分之一就可以了。

    岳山虽然不懂桥,但他记得不少跨河大桥的大致形状,画下来丢给他们研究就行了。

    古今结合,不信造不出横跨河长江黄河的大桥。

    当然了,并不是说眼下就造出这种大桥,而是先把相关学科建立起来一点点去攻克难关,总有一天能做到。

    之后他又让陈煜把比较突出的人才都介绍一遍,其中确实有许多有用的人才。

    有了这些人才的加盟,博物院终于可以开工了。

    “邀请工部阎尚书和铁道司邓司长,于明日来博物院商议铁轨铺设事宜。”

    之后岳山又召见了所有工匠,简单的进行了一番演讲。

    赞誉他们用双手和技术改造世界造福于民什么的,总之就是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希望他们在博物院继续为国效力。

    岳山的肯定让这些人非常的激动兴奋,他们的爱好和技艺终于得到认可了。

    第二天一大早,新任工部尚书阎立德和铁道司邓建就先后到来。

    阎立德大家可能陌生,说起他的弟弟可能知道的人会多一点,大画家阎立本,人家是亲兄弟。

    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母亲是清都公主,标准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核心家族。

    李世民的坟墓昭陵就是他们兄弟两个设计的。

    且两兄弟爱好相同工作相同艺术成就其实相差也不是很大,且先后都当过工部尚书。

    这次李大亮病逝,李世民越过政事堂直接任命阎立德为工部尚书,可见他是多受信任。

    只能说李世民夹袋里的能人实在太多了,缺了谁都能马上找到一个合适的替代者。

    两人当然不是自己来的,还带着自己的得力下属。

    一间大会议室,中间摆放着3×3的大方桌,上面是一个泥塑的大唐疆域模型,外面罩着玻璃罩子。

    山川河流城池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这就是李世民手下那一千勘探使的功劳。

    三个部门的精英都聚集在这里,岳山的地位最高,也是计划的发起人,自然就是这场会议的主持人。

    “今天把你们召集到一起只为了一个目的,设计几条贯穿全国的铁路线。”

    “我们的设计和施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设计一条从辽东到岭南东道的铁路线。要求是方便,能够串联更多的城池,辐射更多的人口……”

    钱保玖举手道:“夏国公,这很难。从辽东到岭南其不说有多远,沿途要经历许多山川河流,而且各地的气候环境土地情况也不一样,这……几乎不可能。”

    岳山赞许的道:“这就是朝廷组建博物院的目的,能避过的就避过去,避不过去的你们要想办法解决。”

    “逢山开山,遇水架桥……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必须要把路修通。”

    李斐举起手道:“这……小河桥好修,大河桥难为啊。”

    岳山道:“我知道你,前朝李大匠的孙子,家学渊源造桥水平很高。”

    李斐惊喜的道:“谢国公夸奖,某愧不敢当,我不及家祖父多矣。”

    岳山道:“你这样想是不对的,只有后人不停的超越前人,我们的造桥技术才会进步。你也要有这样的理想和抱负,把家族的记忆发扬光大。”

    李斐激动的道:“是,我一定不会让国公失望,也不会让祖父失望。”

    岳山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水泥和钢筋混凝土造桥法,以及我提供的那些造桥的图纸你也看了,有什么想法?”

    李斐兴奋的道:“国公不愧是神仙中人,能创造出如此奇物,构思出如此结构的大桥,斐佩服。”

    岳山不满的道:“我是问你有没有把造出那些桥。”

    李斐愁眉不展的道:“这……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难,难,难。”

    岳山道:“我当然知道难,所以也没要求你们马上就把所有桥修好,先从小河桥开始修,慢慢积累经验,再去修大河桥,再去修更大的桥。最终把长江黄河变成通途。”

    “我知道这很难,可能终大家一生都无法实现,但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会有收获,就会有经验,我们的后人就可以在我们的经验之上走通这条路。”

    李斐神情一振,道:“国公此言震耳发聩,某一定潜心研究造桥技艺,早日修成大桥。”

    岳山鼓励道:“好,就要有这个志气。以后好好研究造桥技术,缺人缺钱就找我要,缺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等被打了一身鸡血干劲冲天的李斐退下,邓建才提出了疑问道:“岳公,要是大桥拖延时日太久,这条铁路怎么办?”

    岳山道:“这条铁路可以先设计出来,然后拆分成一节一节的修建,先修那些容易修筑的路段,等将来桥修通了可以直接串联在一起。”

    邓建道:“我明白了,您继续。”

    岳山又对另一个中年人说道:“冯槐游,你家几代人都在高昌国修筑坎儿井,对于开凿隧道想必最有心得。”

    冯槐游谦虚的道:“不敢当国公的夸奖,蒙祖上恩荫,确实知道一些开挖隧道的记忆。”

    岳山道:“那在山体上开凿隧道的技艺想必你也应该知道一些吧?”

    冯槐游问道:“敢问可是和前汉龙首渠开凿商颜山隧道一样?”

    岳山眼睛一亮,看来这位应该是懂行的,道:“确实如此,只是龙首渠那个受到是走水的,这条隧道是走火车的。”

    冯槐游矜持的道:“若是如此,某确实略懂一些。”

    岳山道:“好,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研究了。”

    冯槐游道:“谢国公器重。”

    ……

    岳山继续说道:“好了,我们再说第二条铁路。”他手中的长杆在地图上画了一横,从东画到了西域。

    “从大唐东部修筑一条直通西域的火车,我知道地形复杂一路充满艰难险阻。但这条铁路对大唐同样重要,必须要修。”

    “不过可刚才一样,可以先把路线设计出来,分段去修筑。”

    ……

    “三横五纵……这是朝廷对大唐的铁路总规划,大家可以先设计好。把一路上遇到的困难都写下来,然后一一解决。”

    “暂时无法解决的,还是那句话,铁路可以一段一段修。”

    “除了这三横五纵主干线,还需要修筑许多的支线……”

    “第一期工程辽…南大铁路和贯通西域的铁路,同时设计同时开工,其他铁路可以延后。”

    会议开始主要是岳山介绍朝廷对铁路的规划,给大家布置任务,把这些说完和他们三个领头的就没多大关系了。

    他们只负责下达命令,具体的事情都是下面的人商量。

    之所以三个人一起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