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6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正还坚定反对的,只剩下少数家有万顷田的豪强了。可这种大户人家太少了,一瞬间他们反而成了少数派。

    李世民并没有直接就认同岳山的办法,而是佯怒道:“胡说八道,我是让你帮朝廷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是让你帮朝廷散财的。”

    岳山争辩道:“怎么能叫胡说八道呢,免税特权本来就是朝廷许诺给臣子的好处。现在朝廷想反悔收回,不给出足够的补偿怎么能行?”

    “圣天子治理国家要讲道理才行,不能白白让臣子吃亏,要不然谁还有心情替您治理国家啊。”

    “砰。”李世民气的一巴掌拍在椅子的扶手上,道:“你给我闭嘴吧,在胡说八道信不信我把你打出去。”

    岳山连忙赔礼退到一边。

    见他退让,不知道为啥,原本反对改革的官员突然觉得很失望。

    你堂堂夏国公怎么就怂了呢,和皇帝干一架啊。只要你再坚持一下,我们一定站出来支持你,谁想要免税特权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然而岳山并没有再次站出来,早朝就在李世民大怒之下结束了。

    群臣都开始议论纷纷,话题的中心既不是分封,也不是剿灭南洋海枭,也不是废除免税特权,而是岳山刚刚提出的方法。

    张鸿第一个找到岳山,道:“夏国公你糊涂啊,这种简单的对比你都看不出来吗?”

    “要真按照你的法子来,朝廷每年要多支出一千万贯的钱粮,而且是每年如此。”

    “就算取消免税特权,朝廷也只能从官吏那里收取两三百万贯的赋税,根本就填不上这个大窟窿。长此以往国库有多少钱都不够砸的啊。”

    周围的官员都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虽然心思各异,但也都赞同张鸿的说词。

    这就是在给朝廷挖坑。

    “我当然知道,只是出了这样你觉得还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岳山摊摊手道。

    众人一愣,刚才只觉得岳山糊涂,此时仔细想想,居然真的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张鸿道:“那就不解决,几千年都是这样的规矩自然有他的道理,为什么一定要改呢。”

    紫宸殿。

    李世民惬意的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块冰瓜坑的别提多痛快了,哪还有一点生气的样子。

    一旁李承乾算了这笔账,并问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李世民朝赵蒙挥了挥手,赵蒙识趣的带着所有伺候的人退了出去。李承乾表情也变得认真起来,他知道上课时间到了。

    等内侍都离开,李世民才说道:“你也是读过史书的,对土地兼并的情况了解多少?”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李承乾不知道这个问题和免税特权有什么关系,但还是认真的回道:

    “土地兼并有一个过程,开国之初因为动乱等原因土地大多集中在朝廷手里,朝廷分发给百姓……”

    “随着时间流逝,大量百姓开始失去土地,更多的土地渐渐集中在权贵豪强手里……”

    说道这里,李承乾脑海里犹如闪过一道霹雳,瞬间破开了迷雾。终于把土地兼并和免税特权联系在了一起。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要用看似不划算的一笔钱,去换取官僚手中的免税特权。

    李世民眼中浮现出满意的表情,但又迅速隐去,淡淡的问道:“想明白了?”

    “明白了,父亲高瞻远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李承乾心悦诚服的道。

    “明白了就去做吧,这是废除赋税特权最好的机会,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了。”李世民道。

    “喏。”

    “既然谈到了这件事情,那有些话我也趁这个机会给你说一说吧,免得你什么都不知道。”

    “您说。”

    于是李世民就把当初岳山给他讲的那一套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王朝更替的理论,以及后续他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告诉了他。

    李承乾听的那叫一个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和岳山两个人居然在研究这方面的事情,还真研究出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虽然不知道可不可行,但比他人天天挂在嘴上的尊古复古、亲贤臣远小人、垂拱而治什么的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而取消官僚的免税特权居然有着如此深远的谋划,甚至可以说只是整个计划中的一环而已。

    此时他才真正窥探到了父亲的内心世界,而仅仅是看到的这一角就让他有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如果看到全貌,他真不敢想象会是什么样子的。对自己的父亲他真正发自内心的佩服的五体投地。

    “很惊讶是吗?”对于儿子崇拜的目光李世民心中很是欣慰,笑道。

    “是的,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此刻的心情,您是我永远的榜样。”李承乾有些语无伦次的道。

    “哈哈……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说你需要学的还有很多了吗?”李世民再也无法控制得意之情,大笑道。

    “明白了,以前是我目光太短浅了。”李承乾羞愧的道。

    李世民摇摇头又点点头道:“用以前的老标准来要求你,你确实是史上都少见的优秀太子,将来你也必定会是一个明君。”

    “然而时代变了,我们将要面临的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你不能再用以前的老标准来要求自己。”

    “你要变得更加优秀,才能驾驭住大唐这艘大船,让它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进。”

    “我明白,我一定好好和父亲学习。”李承乾道。

    李世民摇摇头道:“不要和我学,按照岳山的话来说我在思想上已经是个古人了,我的所思所想所行都是在按照古人的标准来做的。我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李承乾不悦的道:“真是狂妄放肆,父亲就是太偏爱他了。”

    李世民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劝道:“不要生气,永远都不要和一个目光能看到一千年后的人生气,在他眼里你我都是古人。”

    “如果你和他生气,无视他疏远他忌惮他,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一个合格的君主会信任他、包容他,给他施展所能的舞台。”

    “因为最后受益的是整个国家,整个皇家,是你我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吗?”

    李承乾想点头,但……

    “让您失望了,我的心胸没有您那么开阔。”

    李世民笑道:“哈哈……不错,能承认自己的不足比什么都强。”

    “曾经我也忌惮过他,甚至想杀了他,要不是你娘、丽质都需要他活命,早在二十年前我就把他杀了。”

    “可是接触的多了心中的杀意慢慢就变淡了,后来把丽质嫁给他算是彻底断了杀他的心思。”

    “再到后来就开始信任他,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然后才有了我大唐今日的局面。”

    “你不需要学我,因为你不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我希望你能尝试着去接受他的一切异常,在他面前不把自己当君,也不把他当臣。”

    “当你能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就可以像我一样去用他了。”

    “当然,该有的防范还是要有的。重用他给他一切却不让他掌权,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了,谢父亲教诲。”李承乾若有所思的道。

    “咱们刚才说到哪了?哦对了,不要和我学,其实岳山说的没错,我确实有点跟不上时代了。”李世民叹息一声道:

    “大唐现在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很多事情我都无法理解,处理起来都倍感吃力。”

    “但我又清楚的知道这些变化是好的,能让大唐更加强大辉煌,所以我才会支持岳山建立博物院。”

    “我们不懂没关系,有人懂就行。只要把懂的人聚集在一起管理好,然后放在最适合他们的位置就可以了。”

    “做君主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识人用人,只要能做好这一点,这个君主就是合格的。”

    “是,我知道了。”李承乾道。

    “你以后没事儿的时候就多往博物院跑一跑,不需要多懂,起码要知道那里都发生了什么,将来处理起来的时候才不至于一头雾水。”李世民道。

    李承乾点头应是。

    “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象儿送到岳山府上了吗?他教徒弟确实有一手,但真正目的还是让象儿跟着他学习新知识,学习他的思维方式。”

    “岳山肚子里还有许多许多东西没有告诉我们,不要强迫他说出来,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反而会坏事儿。他是个有分寸的人,时机到了该说的话自然会说的。”

    “别看象儿年岁小,在某些方面他知道的远比我们两个要多,但切记不要逼问。那是将来等他走到你我今天这个位置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

    今天父子两个谈的很长时间,说了很多话题,王朝更替、争霸天下、封国、改革……也谈到了很多人,岳山、长孙无忌,还有朝中许多许多人。

    ……

    岳山在朝堂上提出的解决改革派和反对派争议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京城,并迅速的向着整个天下传去。

    这个‘高薪养廉’的法子不出意外引起了朝野的议论,话题性一跃超过了废除免税特权,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820 诡异的变化

    ,文唐

    路人甲:“你听说了吗?夏国公说要给考中进士的士子发放一千枚金币的赏金。”

    路人乙:“怎么可能,那可是一千枚金币,够我们一家子用好几辈子的了。”

    路人丙:“何止啊,听说还要给他们涨俸禄呢,要涨好几倍。”

    路人乙:“好几倍?当官俸禄本来就高,现在还要增加几倍,这也太多了吧。”

    路人甲:“谁说不是呢。”

    路人丙:“据说这件事情要是真通过了,每年朝廷就要多支出一千万贯钱粮。”

    路人乙:“嘶,一千万……万贯?这不可能吧?你说他图个啥啊。”

    路人甲:“你傻啊,他是当官的自然想捞钱啊。”

    路人乙:“可他是国公啊,将来是要封国的。”

    路人丙:“他封国之前不还是在我大唐当官吗,要吃俸禄啊。”

    ……

    张三:“前几天那些读书人争来争去的什么免税特权的事情你还记得吧?”

    李四:“怎么不记得啊,昨天我还挺那些读书人吵架呢,差点打起来。”

    张三:“又有新消息了,说是今天夏国公上朝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李四:“夏国公?就是那个活神仙?那感情好,他肯定能拿出好办法。”

    张三:“好办法?哼,好不好我不知道,但你要是知道了他的办法保准能气死。”

    李四:“你嘴上积点德,那可是活神仙小心折福。”

    张三:

    “我给你说啊,夏国公的法子是给每个考中进士的人发一千枚金币,还要提高他们几倍的俸禄,来换取他们的免税特权。”

    李四:“这不能吧,这种愚蠢的法子能是夏国公想到的?”

    张三:“你小点声,这事儿现在都传遍了,就你还不知道。”

    李四:“那我还是不信,夏国公怎么可能会想出这种馊主意。就算是他想到的,肯定还有我们没想通的地方。”

    张三:“能有什么秘密?工部的张尚书都已经算过账了,朝廷每年给官吏免除的赋税才几百万贯。”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