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唐-第6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事实上儒道两家才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全面的两个学说,说一句儒道不分家。
兵家就吸收了道家的思想。
法家脱胎于儒家,又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一篇中来讲述。
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小诸侯国逐渐被灭亡,大国借鉴诸子百家的思想率先在国内建立起了新的宗法制度。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在自己的国土上全面推行法家的思想。
废除士大夫贵族阶层和君主共同治理国家的局面,正式推行官僚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政治体系,推行新的法律体系,新的土地管理制度等等。
而法家也是第一个成功实践了自己学说的学派。
随着诸侯国的消亡,其他学说逐渐失去了实践的机会,这也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生存空间。
等秦国统一天下,其他学说彻底丧事了政治地位,开始大批的消亡。阴阳家、农家、杂家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消亡的。
而秦国在法家思想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宗法制度以及国家统治体系。
这种体系一直传承到了现在,所以才有百代都行秦政制的说法。
为什么后来儒道重新兴起,而墨家消亡了呢。
因为新的宗法制度下产生的官僚阶层,慢慢的蜕变成了新的士大夫阶级。
他们占据着社会的主流,自然希望自己获得更尊贵的地位和权力。
于是他们就重新把儒家纳入了国家的政治体系,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改造。
汉儒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再是孔子的学问了,而是汉朝新兴的士大夫经层重新改造后的产物。
所以古学派所谓的尊古,实际上尊的是汉儒思想,而不是孔子的思想。
道家改头换面以道教的方式流传了下来,后世的道学家为了方便在民间宣扬学说,也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改造。
当年的四大学派只有墨家消亡了,原因是小生产者和自耕农的力量太弱小了。
一旦新的宗法制度建立,国家必然会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让他们失去自由和独立的政治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墨家只能消亡。
但消亡的只是‘墨家’这个名字,而不是它们的思想。
实际上墨家思想早已经融入了华夏文明,兼爱的思想我们现在也同样在提倡。
而且墨家的政治诉求是什么?他们希望结束战乱,希望和平的生活,希望自己创造的财富能够保存下来。
新的宗法制度建立,大统一的国家重新产生,他们的政治诉求完成了。
虽然手工业者和自耕农还是会受到欺负剥削,然而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得到了缓解。
而学问向民间的普及,察举制、科举制的出现,也给了他们一丝改变命运的机会。
所以墨家也就没有复兴的必要了。
法家的情况更特殊,独尊儒术之后很少有人再提法家,但它的思想消失了吗?
没有。
现有的宗法制度和政治体系就是在法家的基础上建立的。
抹除法家思想就是打破现有的宗法制度让天下重归混乱,没有人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虽然大家不再把法家挂在嘴上,但它已经和整个国家体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不只是法家和墨家,其他的诸子百家虽然消亡了,但他们的学说精髓已经融入了华夏文明并流传下来。
诸子百家是天下的能人志士对前路的探索,是对结束乱世的可行性的思考。
或许很多思想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每一种思想都是华夏文明的瑰宝,都是值得后人去学习去敬畏的。
站在华夏文明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学派都只是一时的。
适应华夏文明的发展他就是主流,不适应或者完成使命就会被取代消亡。
墨家、农家、阴阳家如此,法家兵家如此,儒家道家亦是如此。
但学派的消亡并不代表它们思想的消亡,它们的思想精华已经融入华夏文明,照亮华夏文明的前路。
必将随着华夏文明的辉煌而熠熠生辉。
……
这就是《学派的兴亡》的主要框架,别说实在唐朝,在二十一世纪都算是比较新鲜的说法。
而这种观点在唐朝提出,也必然会引起天下震动。
文唐
第833章 新学分裂(感谢寒夜冷风中的打赏)
孔颖达按照辈分是孔子三十一世孙,也是在这一时期孔子后裔中文学成就和政治地位最高的一个人。
但孔家的家主并不是他,而是他的侄孙孔德伦。
孔德伦是孔颖达大哥的长子长孙,贞观十一年被李世民晋封为褒圣侯,食邑百户,在参加朝会的时候位同三品。
然而这位不说文不成武不就,也确实没有任何突出的才华,全靠祖宗恩荫过日子。
所以虽然他是家主,但孔家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孔颖达。
不过不管怎么说都是家主,没有写书的能力,读书的能力还是有的。在看到《学派的兴亡》之后大惊失色,连忙找到孔颖达。
“叔祖,夏国公的新书您看了吗?这可如何是好啊。”孔德伦慌张的道。
“慌什么,天还没塌下来呢。”孔颖达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
“我不慌成吗,夏国公这是要翻天呐。咱们是圣人之家,如果不采取措施,恐怕祖先声誉不保啊。”孔德伦道。
“声誉不保,为什么不保?他的书里有辱及先祖的地方吗,我怎么没看到?”孔颖达道。
“怎么没有?他说先圣之学是士大夫之学,非天下人之学。还说儒家不如法家,这不是辱及先圣是什么。”孔德伦道。
“他有说入学非天下人之学了吗?我记得是在士大夫之学的基础上创办的入学,还把打破成规把学问传授给天下人。”孔颖达反问道:
“还说先圣是最早提出完整学说之人,难道这不是褒奖吗?诸子百家几乎都受到先圣学说的影响,这个不是褒奖吗?”
“这……”孔德伦一时语塞。
孔颖达继续说道:“以前儒家的先圣是谁?是三皇五帝,是周公,然后才轮到我们的先祖。”
“他们认为先祖的学问是从周公那里学来的,不是自己创造的。夏国公的书里是怎么写的?”
孔德伦若有所悟的道:“夏国公书里没有提周公,只说儒家乃先祖所创。”
孔颖达道:“现在你还认为此书辱及先祖了吗?”
孔德伦下意识的摇头道:“没有,他把先祖的功绩重新还给了先祖,也解释了先祖为什么能成为万世师表。”
孔颖达道:“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孔德伦正想回答,忽然想到了什么,又皱眉道:“可如果我们支持他的话,恐怕会彻底得罪天下的读书人啊。”
孔颖达嘲笑道:“呵……先祖的荣光重要还是得罪读书人重要?再说我们乃圣人之家,就算得罪了他们又能如何?”
“只要他们还要靠先祖的学问吃饭,就要把我们供起来。帮夏国公就是在帮我们自己,实在帮先祖夺回被窃取的学问,你明白了吗?”
孔德伦一咬牙道:“明白了,叔祖您放心,我这就通知下去,我孔家支持夏国公。”
孔颖达满意的道:“去吧。”
等孔德伦离开,孔颖达才叹了口气,精神突然就萎靡了下来。
“父亲,您真的要帮夏国公吗?”孔志约从隔间走进来道。
“你不懂,这不是一本书那么简单,而是圣人和岳山的一次洗牌,站错位置的都会被打落下去。”孔颖达心事重重的道:
“我们圣人之家尤为敏感,一步踏错可能真的就万劫不复了。”
孔志约道:“那也没必要如此着急表态啊,可以再等等看。”
孔颖达道:“等不得啊,有些事情一步慢就是步步慢。我刚刚得到消息,孟家已经公开支持,并且派了最优秀子弟孟铣去书院进学。”
“如果我孔家不能及时作出回应,以后就再也无法踏入核心圈了。”
“我靠着新学好不容易才让孔家重回巅峰,又岂能在关键时刻退缩,必须要敢在最前面表态支持。”
孔志约叹息道:“现在一切都蒸蒸日上,大唐君临天下,圣人和夏国公这又是何必呢。”
孔颖达道:“因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钥匙就掌握在圣人和岳山手里。他们这是在挑选自己满意的人一起迈入新时代的大门,不被他们满意的旧时代残党都会被一一打落。”
孔志约不解的道:“他们就不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孔颖达冷笑的道:“呵呵,你还没有看透读书人的本质。当年秦国尊法的时候其他学派的人站出来反对了吗?”
“汉武帝尊儒的时候,最显赫的道家、法家吱声了吗?墨家更是在沉默着走向灭亡,不要太高估读书人的力量。”
孔志约道:“可他们这么做得罪的是世家豪族。”
孔颖达道:“如果是百年前世家豪族还有机会逆转乾坤,现在的他们也不过是一群抱残守缺之辈而已。”
“你要明白,时代已经变了。天下的局势早在前隋时期就已经改变,到大唐建立世家豪族彻底失去了他们坚固的堡垒和私兵。”
“到今上登基在军事上依赖关陇军事权贵,文事上借助新学的力量。先是书院打破世家对学问的解释权,又用科举打破他们对做官的垄断。”
“后来更进一步,借助清查人口和清丈土地把世家豪族最后一点家底都查的一清二楚。”
“前段时间世家豪族最后一点特权免税权都给废除了,他们连谩骂的话都不敢说一句。”
“夏国公的原话是,世家豪族现在不过是一只张牙舞爪的纸老虎,已经没有当年左右天下的能力了。”
“圣人用了二十年时间来布局,一步步削弱世家豪族的力量,今天终于开始收割了。”
孔志约擦了擦头上被吓出的冷汗,道:“幸亏有父亲您在,否则我孔家……”
孔颖达却一点得意都没有:“你高兴的太早了,我年岁已高说不定哪天就走了。没有我的压制,就怕孔德伦被人说动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本来我想让你去封国躲开这场风波,就算将来德伦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有我的情分在岳山也会保全你的。”
“可我毕竟是孔氏子孙,岂能明知家族有危险还要弃家族于不顾。所以我决定让你留下来,等我不在了,你帮我好好看着点孔家。”
孔志约惶恐的道:“父亲,我……不是我不愿意,实在是我能力有限啊。”
孔颖达道:“我知道你不是做学问的料,但你也有你的长处,你在医学上的天赋连药王都赞不绝口。”
要是平时父亲肯定自己的医术他会很高兴,可这会儿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医术不过治病救人而已,能为有限啊。”
孔颖达道:“我知道,以前你可能无能为力,但现在有一个机会。”
孔志约疑惑的道:“什么机会?”
孔颖达道:“圣人准备改太常寺为卫生部,并把原属于皇商行的医学院体系划给他管理,新建的卫生部和六部平级将直接归政事堂管辖。”
“我准备举荐你去卫生部任职。你和医学院的人本就关系融洽,药王对你也颇多赞誉,有这层关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