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6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知道今日一别就是永别,以父亲的骄傲是不会去长安当阶下臣的。

    贡日贡赞离开后松赞干布彻底放开了手脚,开始对那些阻挠权力交接的人下狠手,尤其是旧权贵被他找到机会就是抄家灭族。

    事实上在中毒事件发生后,吐蕃国内就没有人多少人敢反对内附了。

    有些权贵头人实在不愿意当唐人,也是直接带着自己的部民跑到深山老林重新过起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没有这些阻挠,双方的权力交接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大唐接管权力之后直接就在这里推行了大唐律,彻底废除奴隶制度,收回权贵的种种特权。

    虽然因此引起了小小的骚动,却得到了广大底层百姓的支持,对大唐的未来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此用时半年大唐终于完全接管了吐蕃的政权,为了收拢民心,也是为了休养生息,大唐免除了吐蕃三年的赋税。

    还从周边国家调集了大量的粮食和生活用品援助吐蕃的灾民。货真价实的粮食迅速的稳定了民心,大唐的统治渐渐稳固。

    另外,在松赞干布的建议下以工代赈改造吉曲河湾。

    而松赞干布的病情也日渐加重,已经到了不能下地行走的地步,但他还在坚持。

    这一段时间,贡日贡赞也不停的给他写信,告诉他在长安的生活情况。前几天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他就要当祖父了。

    虽然还不知道是男是女,但儿子即将有子嗣都是一个好消息,松赞干布心中最后一个担忧也放下了。

    这一天他终于在王宫闭上了双眼,他最信任的战友禄东赞送了他最后一程。

    然后禄东赞亲自主持了他的葬礼,把他埋在了祖地之内。

    处理完这一切之后,禄东赞就带领吐蕃的权贵踏上了去往长安的道路。

    内附之后吐蕃原本的权贵都要去长安重新接受分封,目的是防止他们留在当地搞事情。

    视线回到长安,岳山的新书汉武大帝出版,同时出版的还有金屋藏娇,这两部书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尤其是金屋藏娇,不论是新奇的写作手法,还是内容取材,以及表达出来的思想都堪称一绝,被视为当世奇书。

    这部书一出就受到了全民的欢迎,是真正的全民欢迎。说书先生要是不会讲这本书的段子,会被赶下台的。

    相对来说汉武大帝的受众就消了许多,但更受读书人和史学家的喜欢。

    写作方法同样很新奇,更新奇的是角度。从前所未有的视角来诠释汉武帝的一生,看完之后让他们有一种,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解读的想法。

    但也并不是说这部书不受普通百姓的欢迎,这年头娱乐方式实在太匮乏了,难得出现一部这种历史,大家还是很喜欢听的。

    于是就有说书先生把这部书里较为专业晦涩的部分去掉,只讲简单的故事,也备受欢迎。

    吐蕃发生的事情岳山也知道,对于贡日贡赞中毒这件事情他自己都感到有些无语,吐蕃这群旧权贵奴隶主也太配合了吧?

    在李世民看来就是岳山算得准,让他对自己即将到来的这一劫更加的担心,但同时他对度过这一劫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毕竟贡日贡赞的死劫都能度过,他的应该也没问题。

    时间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六月,天气变得炎热起来,但同时这也是收获的季节。

    这一天岳山受邀去生物系的试验田采收培育的特种土豆。

 851 农学研究

    !

    四姓坪旁边有一块占地五百亩的庄园,这里是岳山出钱买下来作为农业研究的用地。

    他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培育良种的方法写下来,又召集数十位对农作物有研究的人过来做研究。

    这个单位暂时挂靠在生物系门下,平时系统的学习理科知识,学习结束就研究农作物。

    这项工作已经持续了近十年,成果有一些但并不明显,或者说和投入比起来这点收获还不够回本的。

    但岳山没有失望,一如既往的投入资源。

    他清楚在科技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只能用最笨的方法一点一点来学习总结,说不定哪天这条路就走通了。

    六月份又到了夏粮收割的季节,正忙着自己的事情的岳山忽然收到农作物研究院的付吉廷邀请。

    说是土豆收获了,请他过去指点指点。

    岳山马上就猜到这肯定是出成果了,文人好面子就喜欢拐弯抹角。美其名曰指点,实际上就是让自己过去看成果表功的。

    不过他也确实很期待农学院这边的成果,这么多年终于有收获了。

    所以他就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去了试验田。

    “院长,您来了。”见他过来,付吉廷一脸喜色的迎上来。

    “可是有好消息要告诉我?”岳山直奔主题的道。

    付吉廷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了,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一点微不足道的小成果。”

    “走,边走边说。”岳山说道。

    “是。”付吉廷在前方带路,一起往田里走。

    五百亩地不可能全种土豆,甘薯、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常见的农作物都有。

    看着这些长势明显比外面好出一大截的庄稼,岳山并没有表现的多么高兴。

    这些庄稼长的好是应该的,最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深耕细作,农家肥随便用……

    可以说当下能使用的所有种田手段都用上了,就是确保这些庄稼在最好的条件下生长。要是它们还长不好,那就出大问题了。

    普通百姓要是用同样的方法管理土地,庄稼长势也不会比这些差。然而百姓可能这样种庄稼吗?不可能。

    肥料不够,水不够,一家照顾几百亩地也没精力照顾的那么细致。

    这些长的好是精心照料的结果,不是种子好。而岳山之所以花费那么大的代价打造这个庄园,就是为了研究良种。

    所以他也没有高兴的必要。

    这里的试验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选优育优,顾名思义就是选取最饱满的果实当种子,培育下一代。

    第二种是杂交,土豆玉米之类的品种单一无法进行杂交试验,但水稻等本土作物可以。

    尤其是水稻更是重点杂交培育对象,因为这条路前世袁老已经走通了,这他要是都把握不住的话就真愧对穿越者名头了。

    虽然他不知道杂交试验具体是如何做的,但可以慢慢摸索。他只需要把概念提出来,剩下的交给付吉廷就可以了。

    还有棉花,西域传来的棉花种子多出绒率比较低。

    大唐远洋探索船队在南瞻部洲(澳洲)上发现了一种新的棉花品种,出绒率远远超过西域棉。

    现在他们就在尝试培育南棉,等品种稳定下来,就会推广全国取代西域棉。

    “经过数年的选优育优,土豆的的产量也了很大的提升。昨天我们挖了一分地,产量达到了二百五十五斤。”

    岳山道:“对比试验做了吗?”

    付吉廷道:“做了,同样的种子,我们选了一块地按照普通百姓的种植方法进行耕种,昨天挖了一分地,产量也有一百八十斤。”

    最早土豆亩产是九百斤左右,照顾的好一点可以达到千斤,这已经是最高的产量了。

    而现在试验田的产量可以达到两千五百斤每亩,普通农田也能达到一千八百斤每亩,这个产量提升就非常大了。

    就算普通百姓没有那个条件照顾的稍微差一点,再打个折扣亩产一千三四百斤,这也是一个非常喜人的增产。

    大唐现在拥有耕地近八亿亩,除掉产量低的下等田就按四亿亩计算,就算每亩增产一百斤,总体算下来也是一个恐怖的增量,更何况每亩增产五百斤。

    岳山点点头,这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好,非常好,若这个品种的品质能稳定下来,你们就是大唐的功臣,足以名垂青史。”

    付吉廷也面露喜色,道:“都是院长指挥的好,我们不过是听您的吩咐来做实验,您才是首功。”

    岳山笑道:“我不缺这个功劳,不会和你们争,该是你们的就是你们的。”

    付吉廷感激的道:“我代表大家伙谢院长厚恩。”

    名垂青史是每个人的追求,岳山不在乎这个机会,付吉廷不行。这很可能是他此生仅有的机会,怎么可能放过。

    到了土豆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见岳山过来大家纷纷上来见礼,岳山也和大家一一打招呼。

    然后就是开挖,没有雇人,大家伙儿一起动手来做。

    岳山自己也提着个铁锹亲自动手,刨出一棵发现居然有两个拳头大的土豆,比最初鸡蛋大小大了好几倍。

    还有几个鸡蛋大小的,剩下指头肚大小的就略过不提了。

    但不要觉得指头大的就不重要,对百姓来说再小的土豆也是粮食,他们是不舍得浪费了,全收集起来也是一个可观的数量。

    他换了好几个地方,连续挖了好几棵,都是这种情况,现在他终于相信试验田的产量能达到两千五百斤了。

    随后他又去旁边的对比田挖了几棵,差别很明显,不但总量变少,拳头大的土豆也少了许多,但比起做出已经好了太多。

    挖了一会儿之后他就停下了,不是不想继续挖而是不能挖了,因为他手上居然被磨出了两个水泡。

    看到这两个水泡他真是哭笑不得,平时也没少练武啊,怎么就这么脆弱呢。

    他也没有继续逞强,把铁锹放下就拉着付吉廷等人了解庄园的总体的情况。

    “现在我们庄园有两百三十七名正式成员,资深的有六十六人,其他都是年轻人还在学习阶段。”

    “其实我们也在学习,生物学的知识很多都能用到农学上,我们有空都会去那边听课。”

    岳山再次强调道:“不只是生物学,物理化学对农学也有大用,这一点我已经告诉过你们很多次了。以后不能只学生物学,物理化学也要学。”

    迟疑了一下付吉廷还是说道:“不是我不相信您,只是化学物理我也学过,可是在不知道该怎么和农学联系在一起。”

    岳山叹了口气,也这不怪他们,实在是科技水平太低还没到把他们联系到一起的时候。

    “地要施肥这一点你们都知道了,草木灰、粪便等等沤过之后产生的肥料,能让庄稼增产。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施肥能让庄稼增产吗?”

    付吉廷下意识的就想说,人要吃饭,肥料是庄稼的饭,施肥自然长的好。

    可随即就想到这并不是施肥增产的原理。

    所以到了嘴边的话就变成了:“请院长指点。”

    岳山道:“庄稼生长需要微量元素,肥料里面就含有这种微量元素,所以施肥庄稼才长得好。”

    “但肥料里含有的微量元素是有限的,它们能增加的产量也有限度。”

    “如果我们把庄稼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找到,然后大批量的生产出来,作为肥料,庄稼长的会更好。而这就需要用到化学的手段。”

    听到这个解释,付吉廷惊喜不已:“谢院长指点,听您一席话胜读一辈子书啊。”

    “原来施肥的原理是这样的,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化学知识,争取早日把庄稼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找到。”

    岳山欣慰的道:“不错,有这个心是好的,将来总能研究出成果。”

    然后又正色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