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岳山都能想到,那三桩生意估计元从禁军不少人都有份子。

    想到这里,他不禁看了李世民一眼。历史上这位老大敢造反真的只是临时起意吗?

    这注定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又等了大约半个时辰,尉迟恭出现在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迅速敛去笑容,岳山也心中一紧知道大戏即将开场了。

    尽管尉迟恭什么都没说,但大家都明白他的出现也就意味着能来的已经都到齐了,没来的再等也不会再来,没必要等下去了。

    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岳山和尉迟恭两人一左一右的跟在他后面进入密室。此时密室已经聚集了二十二个人,加上他们两个就是二十四人,比历史上整整多了十五人。

    可见当下李世民的实力比原本历史上要强了许多,面临的环境也好了不少。

    见到李世民进来,所有人都精神一震目露精光的看着他,这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李世民也没有说什么废话,直奔主题。

    说他得到消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准备借着抵御突厥的机会收编天策府众将士,凡是不服从的全部杀掉。

    就在众人将信将疑的时候,长孙无忌起身证实了这一点,并说消息是来自于太子府的某王姓官员。

    见他指名道姓证据确凿的样子,大家再无怀疑,脸色变得异常的阴首发

    岳山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这郎舅倆的表演。演的实在太像了,如果不是知道真实情况他都差点相信这是真的了。

    他也能明白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说,就是为了打消这些人的侥幸心理,让他们跟着造反。

    就拿杜如晦房玄龄来说,别看史书上把他们描述的多好,实际上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们差点当了二五仔。要不是尉迟恭拿着李世民的佩剑去请,他们还真不一定来。

    只能说出身贵族世家,他们效忠的是强权而不是某个人。历史上之所以效忠李世民,是因为他太强而不是他们有多忠心。

    就以眼前来说,段志玄、牛进达等人毫不怀疑的相信了李世民的话,一个个露出仇视的目光。

    秦琼、程咬金等人估计也有所怀疑,但他们本身就站在了李世民的立场上,所以也一副决绝的模样。

    只有杜如晦和房玄龄三两人,虽然脸上不动声色,但岳山明显能看出他们的目光在不停闪烁。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他们的眼神最终变的坚定起来。

    统一了人心之后,李世民就问大家该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不出意外的,三请三让的戏码再次发生。

    众人一致劝说造反,李世民找各种借口迟疑,如此再三之后才无奈的同意发动兵变。

    但等到商议具体战术的时候,众人再次沉默下来。

    兵变很危险,尤其是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必须要靠合理的战术才能取得胜利。

    这种关系到数千人生死存亡的决策,没有人敢乱说话。包括最直率的程咬金和最鲁莽的尉迟恭都没有发表意见。

    李世民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最终落在了岳山的身上:“翠岚,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做才好?”

    唰的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定策(1)

    被这么多时代精英历史留名的大佬注视,岳山忍不住一阵头皮发麻,不过这次他没有退缩。

    虽然他怂,但也知道想在这个时代立山头竖大旗,靠溜须拍马装神弄鬼是不行的,必须要拿出真本事。

    而现在就是他最好的表现机会。

    今天他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就可以直接进入李世民小圈子的核心决策层。从今往后,这个小圈子里的每个人都会把他当成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来看首发

    如果他退缩了或者说的狗屁不通,那他想立山头恐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他能拿得出什么靠谱的策略吗?

    答案是肯定的。

    感谢前世的那些历史大牛,感谢他们的研究,感谢网络键盘侠正是他们把玄武门之变研究的那么透彻,才有了今天他表现的机会。

    凭借自己的智商给玄武门之变制定策略,他肯定没那个本事。但借鉴原本历史上的兵变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还是能说道说道的。

    只见他露出淡淡的笑容,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制定方略之前我要知道我们能动用多少兵力。”

    “王府能出动八百披甲。”李世民马上接口道。

    “还有吗?”岳山嘴上这么问,目光却看向了敬君弘。

    “玄武门两个千屯卫都可以信任。”敬君弘自豪的道。

    岳山点点头心中则松了口气,有这两千人大事成矣。李世民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其他人脸上严峻的表情也舒缓了不少。

    “各家能出多少人?”他继续问道。

    “我家能出三十人。”程咬金第一个回答道。

    “二十五人。”尉迟恭道。

    “十五。”段志玄道。

    “十人。”

    “”

    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报了一个数字,多则三十多人少则五六人,总计三百人的样子。这和岳山昨晚估算的数字差不多。

    于是点点头道:“也就是说我们真正能动用的只有一千一百人。”见敬君弘想说什么,他又补充道:

    “在我的计划里敬将军的两个千屯卫是用来定乾坤的,轻易不能动用。”

    敬君弘满意的坐下,而其他人听到他说自己有计划了,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李世民也不禁露出兴奋的表情。

    “首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个师出有名,这次我们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我建议用太子和齐王造反秦王奉旨护驾比较好,诸位以为如何?”岳山看似在征询大家的意见,但用的却是肯定的语气。

    “妙,实在是妙。”杜如晦率先叫好:“这个理由既能鼓舞我方士气,又能混淆视听迷惑他人。”

    其余人也相继想到了这个口号的好处,纷纷点头,然后看向岳山的目光就多了几分重视。

    原本以为李世民是病急乱投医,没想到这小家伙还真有几分真本事。

    一般造反都用清君侧为借口,但这个借口被太多人用过,已经烂大街了,是个人都知道清君侧就是造反。

    如果用太子造反秦王护驾的口号就不同了,那些不知情的人在无法判断实际情况的时候,肯定会选择暂时观望。哪怕只能拖延一分钟,也能多一分胜利的机会。

    可以说,这个口号非常的精辟。

    “这次行动非常的危险,敌我力量差距悬殊,我们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出其不意以闪电般的速度杀掉太子和齐王控制把圣人保护起来。”岳山继续说道:“我把这种战术称之为闪电战或者斩首战术。”

    闪电战?斩首战术?在座的都是懂兵之人,听到这两个词都忍不住眼前一亮。遮挡在眼前的迷雾顿时清晰了不少,对这次的行动也有了一些清晰的思路。

    说实话,虽然他们一直叫嚣造反,可没有人知道具体要怎么反。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例子,在此之前里历史上,所有的造反都是掌握军权的人直接发动兵变。

    可李世民能这么做吗?可以,只不过成功率低到几乎看不见的程度。没办法,李渊的威望实在太高,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力量也不比李世民弱。

    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想到了斩首战术,但那是武德九年,现在才武德七年。少了两年的思考时间,太多的人对如何造反没有明确的道路。

    而岳山一语道破了其中的迷津,为什么一定要跑到京城之外再发动兵变?直接搞斩首战术也一样啊,而且看起来成功率更高。

    只有两个人表现如常,一个是李世民,一个是长孙无忌。前者早就根据血色玄武门的谶语想到了这些;长孙无忌估计是李世民告诉他的,毕竟他是李世民造反的急先锋。

    岳山停顿了一会儿给大家反应的时间,然后才说道:“我们的兵力有限时间也不多,如果分开行动风险太大,也失去了闪电战的意义。

    “最好的办法是在圣人、太子、齐王在一起的时候行动,一举拿下他们。所以我们要想个办法,在行动的那一天让三人聚在一起。”

    说完岳山就闭口静静地看着众人,人不能吃独食,也要给别人表现的机会,否则会惹众怒的。

    “这简单,挑个朝会的日子,太子和齐王肯定会去大兴殿,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网打尽。”坐在最末尾的侯君集迫不及待的道。

    甚至还有几个人连连点头支持他的看法。只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摇头不赞同他的办法。

    李世民则温声道:“朝会时京城所有五品以上官员都会去皇城,人太多了不方便。”

    侯君集这才反应过来,羞的一张脸变得通红,再也不敢说话。

    独孤彦云道:“以商议抵御突厥事宜邀请太子入宫如何?”

    “此事只能大王去提,但大王已经被勒令不得插手朝政。贸然上奏只会引来圣人的训斥。”杜如晦马上就否定了他的办法。

    这下就有点冷场了,因为不管什么采用什么办法把太子和齐王引入皇宫,都需要李世民出面。可他现在相当于被禁足,如之奈何?

    “我倒是有个办法,就怕大王不肯。”这时,房玄龄谨慎的道。

    “玄龄尽管明言,我无不应许。”李世民迫不及待的道。

    “大王进宫揭露太子和齐王与后宫有染,不论真假圣人必然会召二人入宫对质,我们可以趁机行事。”房玄龄道。

    “好办法。此事涉及宫闱丑闻圣人必不敢声张,最多喊几位宰辅作证。刚好方便我们行事。”杜如晦兴奋的击掌称赞道。

 第一百二十八章 定策(2)

    这个招确实有点损,不管兵变能不能成功,恐怕都会在历史上留下丑闻,李渊头顶的帽子是戴稳了。

    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当下最好的办法,因为对任何一个男人来说这都是无法忍受的事情,李渊就算再不信也必须把人叫到一起对质。

    唯一让岳山惊讶的是,这个点子居然是房玄龄想到的,他一直认为只有长孙无忌这样的人才能想出这种损招。

    看来自己有些高估房玄龄的节操了。嗯,他是绝对不会承认,也许是他把长孙无忌想的太差了。

    这个办法自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李世民也别别扭扭的同意了。

    “好,那我们来说下一个步计划。我们必然不能当着圣人的面擒杀太子和齐王,只能半途伏击。”岳山又问道:“至于在哪里伏击二人为好,还需诸公决断。”

    他自然知道是玄武门。但还是那句话,从提出斩首战术开始最大的功劳已经到手,是时候把汤汤水水分给其他人了。

    “玄武门。”长孙无忌朝岳山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作为知道前因后果的人,他怎么可能猜不到岳山这么做的用意。

    “玄武门守将常何早已投靠大王,且敬将军的千屯卫就驻扎在玄武门外,是最适合起事的地方。”

    “常何是大王的人?那太好了。”刘师立、张公谨等人既惊讶又兴奋。

    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则用耐人回味的目光看了李世民一眼,显然是想到了半年前那场小圈子会议的内容。

    貌似那时候李世民就说过要把玄武门掌握在手里,难道当时他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