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文唐-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既生瑜何生亮,这个世界还有一个李世民。他在救援猪队友王世充的时候被李世民生擒。

    李唐擒获逼降了许多诸侯,包括李密、王世充、罗艺、杜伏威等等,这些人大多得以活命。有的还加封王爵,有的成为李渊的座上宾,有的成为李唐的封疆大吏。

    但唯有窦建德,被直接处死。

    为什么?因为李唐也知道李密、王世充这些人都只是枭雄,在民间口碑很差,一旦失败很难东山再起。

    窦建德不一样,他在民间威望极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得民心,这样的人只要给他一个机会登高一呼必然应者云集。

    这一点从后来刘黑闼等人的事迹就能看出端倪。

    刘黑闼只是窦建德手下大将,纠集残党打着为窦建德报仇的旗号叛乱,迅速募集了十万大军打的大唐鼻青脸肿。李世民两度挂帅才把他打败。

    要是把刘黑闼换成窦建德恐怕声势只会更大,中原一统的时间要被拖后几年甚至十几年。

    这里不是为了吹嘘窦建德多厉害,而是想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有多么的重要,功绩是多么的巨大。

    这场战役击败了唯二具备争霸天下能力的王者窦建德,彻底奠定了李唐统一全国的格局。

    功劳一定就能转换成实力吗?不尽然。

    李世民在外征战的时候是没有那个功夫去经营自己的小势力的,但李建成可以。

    从大唐立国之初李建成就一直在中枢协助李渊处理国政,他有充足的时间经营自己的势力,有能力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全国各个要害部门。

    就以窦建为例,李世民灭了窦建德,按理来说窦建德的底班应该会落入他的手中,等他把优秀人才挑走剩下的才是朝廷的。

    可事实上呢,李建成利用自己身在中枢的优势,把窦建德的底班给打包吸收了。李世民只能干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长安城作为京畿更是李建成势力范围的核心,等外出征战的李世民重回中枢,发现他在长安城步履维艰。

    历史上和李世民有同样遭遇的还有赵匡胤。

    他常年带兵在外平定诸国,就把大后方交给了亲弟弟赵匡义。等他统一全国返回京畿的时候才发现,整个开封城都已经被赵匡义经营成了铁桶一般。

    甚至没有赵匡义点头朝廷的旨意都出不了京畿。

    赵匡胤深知这种情况很危险,数次想迁都,但都遭到赵匡义集团的反扑不得不作罢。

    一代开国之君最后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皇位也被亲弟弟夺去,自家孩子也死的莫名其妙。

    为什么赵匡义能如此嚣张的夺权?因为开封城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

    还有一个例子,明成祖朱棣。

    他兵变成功之后为什么把京师迁到了北平?

    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另一个原因就是金陵被朱元璋朱允炆经营了数十年,那里到处都是忠于朱允炆的人。

    他要敢大摇大摆的生活在金陵,指不定哪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被人割了脑袋。

    如果大肆围剿又会耽误好几年时间,而且这样内耗于国不利,还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干脆直接迁都,把京畿放在我的大本营北平,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过上几年那些忠于朱允炆的人自然而然就自己消亡了。

    由此可以想见,李建成在长安城经营了四年多将近五年,他的势力范围是多么的庞大。

    李世民真正潜下心经营自己的小势力还是武德四年末五年初的时候,他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

    最关键的是他获得了一个特许,天策府可以自置官属。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可以自己设置机构自己招募官吏,事后给朝廷报备一下就行。

    有了这个权利,李世民的日子才好过了不少,不至于在和李建成的竞争中毫无还手之力。

    他利用这个机会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然而时间还是太短,武德四年十月他被封为天策上将至今不到三年,两年多的经营根本就不足以和李建成的势力相抗衡。

    就以朝中宰相来说,裴寂、裴矩是明火执杖的支持李建成;武则天的老爹武士彟是李渊的死忠,但也偏向于李建成。

    封德彝脚踏两条船,但从他数次反对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就可以看出,他是偏向于李建成的。

    萧瑀和陈叔达性情忠直,为了法理道义敢和皇帝干架的人。他们是支持拥有正统名义的李建成,还是支持劳苦功高但只是次子的李世民还真不好说。

    更何况李建成也是有大功的,处理国政也没有什么过失。

    虽然历史上陈叔达为李世民说过好话,认为他有大功于天下,不能因为流言蜚语就惩罚废黜他。

    但岳山觉得,他是对事不对人,他说这些话只是站在道义上为李世民鸣不平,不能因此就觉得他会站在李世民这一边。

    几位宰辅里面,真正站在李世民这一边的只有一位,宇文士及。这个力量对比非常悬殊。

    更别提李渊其实也是偏向李建成的,虽然他数次说过要立李世民为太子,但也只是说说而已。再加上李建成打通了和后宫的关系,那枕头风每天都吹啊吹。

    谎言说一万遍就变成了真理,李渊一开始不信后宫对李世民的诽谤,时间一长由不得他不信。

    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想靠和平竞争夺得太子之位,无异于痴人说梦。他唯一的机会就是造反。

    而且造反的时候诛杀李建成的优先级甚至还要在擒拿李渊之上。

    为什么?

    如果控制住李渊让李建成跑了,那结果必然是李建成调集京畿禁军围攻李世民。

    不要说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话,李建成不傻,到了那个时候他肯定不会乖乖听话。

    而李建成在长安城经营数年,到处都是他的人,就算没有诏书一样可以指挥的动禁军。更何况不是只有皇帝才能调动禁军,紧急时刻宰相也有这个权利。

    有裴寂、裴矩在,他可以轻松调动禁军。

    可以说这次造反只要让李建成跑了,等待李世民的依然是死亡。

    而反过来说,如果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却让李渊跑了呢?

    李渊会把李世民杀掉吗?不会。

    他已经死了两个儿子,不会在杀李世民,更大的可能是囚禁。

    只要不死,李世民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为什么?

    因为李渊没有继承人了。

    他的儿子虽然很多,但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其他的子女要么无才要么是襁褓里的小娃娃。

    李渊已经五十七八近六十的年纪,还能活几年?他能等到那些年幼的儿子长大成人吗?

    到时候为了整个国家整个家族着想,他只能再次启用李世民。

    所以这次造反,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杀掉,其次控制李渊。这就是为什么岳山让尉迟恭一定要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原因。

    这次兵变李世民能动用的力量实在太少,只有八百侍卫和敬君弘的两个千屯卫。所以他们的机会也只有一次,必须一击必中,否则迎接他们的只有死亡。

    也不知道那边进行的怎么样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时候李建成应该已经进入玄武门了吧?

    岳山心中叹了口气,抬头看了一眼大兴宫方向。

    “翠岚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我来这么久了都没发现。”这时长孙无垢的声音突然在身旁响起。

    岳山抬头一看,发现长孙无垢一身劲装坐在他的对面品茶,于是笑道:“姐姐不应该去盯着下人吗?怎么有闲暇来这里品茶。”

    “呵你这个小神仙都把茶具摆到王府最中心了,我还有必要着急吗?”长孙无垢笑吟吟的道:

    “不过你这个办法确实很好,才这么一会儿王府的人心就安定了下来。果然不愧是小神仙,办法就是多。”

    “我也就只有这些小聪明了。别看我表现的这么淡定,说实话心中也很忐忑的。”岳山摇摇头道。

    长孙无垢看了依云一眼,才转过头正色道:“能告诉我你到底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大王胜利归来。”岳山理所当然的道。

    哪知道听到这话长孙无垢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慎重起来:“你说过一念三千种未来,所以从来不肯把话说死。现在这么肯定的说会成功,肯定有问题。难道这次成功的可能这么小吗?”

    后半句更像是自言自语。

    岳山惊讶的看着她,这什么智商,这样都能看出漏洞。果然,谎言不能说的太多,否则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

    不过还好这个漏洞他有补救的方法,只见他神秘一笑道:“未来确实让人捉摸不定,但总有办法可以找到最真实的那条线。”

    “我发现所有失败的画面里面都没有我的身影出现,而现在我出现在了这里,那么未来就只有一个了。”

    长孙无垢眼睛一亮,道:“还可以如此吗?那真是太好了。翠岚果然是我的福星。”

    岳山苦笑一声道:“我的姐姐,你不应该问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担忧吗?”

    “啊?”长孙无垢眨了眨眼睛,疑惑的道:“是呀,翠岚为何还要担忧。”

    从这个动作岳山就能判断的出来,她已经彻底放松了下来。这个女人让人怎么说才好呢,是真的把一腔心思全用在李世民的身上。

    “我担忧的是,我们能不能活着见到大王胜利归来。”岳山叹息道。

    长孙无垢脸色微变,正准备说话的时候却听到旁边有人说道:“既如此岳子爵何不想个法子让我们度过此劫。”

    谁?这么大胆敢偷听他们谈话,岳山惊讶不已。转头一看是一名雍容华贵的丽人,身旁还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正太。

    这两人他认识但不熟,是杨妃和李恪。

    他们怎么到这里来了?岳山心中想到。

    长孙无垢脸色微沉,不过马上就换成了模式化的笑容道:“原来是妹妹,这兵荒马乱的你不在自己院子里待着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我在后院待的心慌,听说姐姐和岳子爵在这里品茶就忍不住过来叨扰,还望姐姐恕罪。”杨妃好似完全没有看出自己不受欢迎,语气温顺的道。

    “原来如此,我们也就是闲聊谈不上叨扰,你来了还显得热闹。坐吧。”长孙无垢道。

    “谢姐姐。”杨妃恭敬的行礼后才走到一旁坐下。

    岳山这才起身和她见礼,杨妃那叫一个客气,就差还个大礼给他了。等大家再次坐定,杨妃充满歉意又带着好奇的道:

    “刚才不小心听到了姐姐和岳子爵的谈话,心中有个疑问不吐不快。既然您拥有如此神仙手段,为何不能帮助王府躲过这一劫呢。”

    岳山沉吟了一下,实在不想继续胡编乱造了,干脆就说道:“非是不想,而是人力有时而穷。”

    哪知道杨妃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郑重的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谢岳子爵指点。”

    不只是她,长孙无垢也好像有所得一般,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只有岳山一脸的问号,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啥,你们懂啥了?能不能给我讲讲。

    因为多了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