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国华点点头,国家的很多项目都有这样的情况,每个项目到了有顶尖运动员出现,必然是要营造些氛围的。但也正如林幕所说,到了成绩不佳时,或许就会沉寂下去。也只是那么寥寥几个项目真正的走进了繁盛。
“那你的意思,是有意培养小杨来做这个旗手,但这跟你现在”问题似乎又转回了原点,又变成林幕对待杨祖耀的问题了。既然打算培养旗手,那必然是要成绩优秀的,训练进度不佳如何优秀?
“咱们田径队,在我看来,目前可以能成为成绩最优秀的那一批,只有那么三四人,中长跑的孙英杰算一个。不过中长跑项目毕竟辉煌过,再有刺激,能产生的效果也不太大赵林算一个,他的成绩本身也足够,只是这小子,他的运动生涯估计走不出我的阴影了”
袁国华看着林幕笑着摇头,他也是笑了笑,真算起来,有几个运动员能走出你的阴影?要说,他其实很欣赏赵林的这种性格。很实在、很纯粹。
“一个好的旗手,在我看来,必须具备优秀的成绩、优良的品质,还必须能传递给所有因为他崛起而投来目光的人一种精神,要让这种精神彻底的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他旗手的价值。哪怕将来因为短暂的项目沉寂,只要这种精神还在,人们也不会因为沉寂而淡忘,其后必然也会有后来人再次执起大旗
老孙带的刘祥,本来我是看好的,只是成也天赋、败也天赋,终究差了些。如果将来不能有好的改变,成绩越高,或许陨落的越快。当然未来如何我无法判定,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咱们过去吧!”林幕摇了摇头,没再说刘祥的话题,缓缓向场边走去。
袁国华跟着林幕的脚步,心里想着刚刚林幕的话,这样的旗手定义似乎跟很多都能搭上,确实要更有意义一些。只是杨祖耀可以吗?
“我带着小杨磨技术,甚至引导他自己磨,只是为了让他找那些感觉,或者说,是找那种意识。这样的意识培育起来,将来通过一场场比赛,一次次夺得荣誉逐渐的会生根发芽,最终可能就会变成一种精神。咱们的田径是什么样的精神?突破、超越、永不言弃!!”
看出了袁国华还有些疑问,林幕不由的又说了几句,“单单技术方面的底蕴,他现在其实还不够,我可不真是拔苗助长!呵呵。”
“放心吧,我手下的运动员,多少我还是了解的。小杨能跟的上来!”林幕呵呵笑了笑后,没再多说,几步间走向了刘仁那边。
看着林幕的背影,袁国华愣愣的看了好几秒。
“老袁,比赛要开始了!”这时,刘仁的喊声传了过来。
“旗手!?”袁国华缓过神来也是笑了笑,心里不由的就念叨。
顾老、他、老陈、周维,似乎都有意无意的做过旗手,但还真没达到林幕所说的程度,这可不单是成绩上的。
要说杨祖耀合适吗?袁国华不太确定,未来的事谁也说不清楚。
但你林幕林指导似乎更合适啊,还能有谁比你更合适?!你的经历和成就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精神了!现在正在传递给所有队里人,将来也可以传递给更多人!
还真有意思!有时间要找余指导和冯总说说林指导的一番见解去!
走到场边,站定后,袁国华忍不住就在心里冒出了无数想法!
第二百二十二章 燕京室内赛
燕京黄寺体育馆
室内田径场,
燕京室内赛第一个比赛日,上午的比赛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因为参加的运动员较多,这一站的室内赛是两日赛程。共设男女25个项目,除男女4400米接力和异程接力项目,几乎涵盖了当前国际正规室内比赛中的所有比赛项目。
本站比赛男子60米的比赛安排在比赛第一天,上午预赛,下午决赛。200米比赛则是次日进行,时间安排和60米比赛类同。
2月22日,上午10点10分,男子60米比赛选手开始按照国际赛事的标准进入了最后的准备程序。检录、点名、检查物品、存留尿检样本
上午10点30分,男子60米的预赛开始。
本次预赛的参赛选手共有74人,分9个预赛小组,国家接力总队的所有常设、临时运动员全员报名参加了这一站的60米比赛。其中也包括了在前两站都只参加了200米比赛的杨祖耀和朱昆。
按照一般赛事的默认惯例,组委会在安排选手组次时基本也是根据水平和名气的大小来安排了各组的参赛人员。晋级规则采用的是预赛总成绩排序,最终总成绩前8名进入决赛。
60米的预赛进行的速度很快,一组两三分钟的,节奏很是紧凑。就连现场到场的观众都感觉可以让他们呼喊明星的时间太少了。
以往比赛,在单项上,也就只有一两人最多两三人可以作为他们呼喊的目标,包括现场主持,在选手介绍时自然的就会有意无意的划出些重点。
但今天,随着一组一组的选手轮流上场,随着一名名国家队的运动员登场亮相,随着赛事主持的热情烘托,体育馆里因为明星所带来的热烈氛围被一步步拉高。不管之前是为何而来、是否确实有了解运动员信息,现在他们都知道了有那么几个人
在持续不断的现场气氛渲染下,比赛进行到预赛的最后一个小组,8名比赛选手甫一登场,体育馆里的观众情绪被彻底推向了高峰。
一进入赛场,压台登场的赵林就被无数“飞人!”“赵林!”的呼喊和加油声被包围,让他不自觉的又一次被感染。比起室外比赛的宽阔场地,密闭的室内场,仅几千人同呼一人所能营造的氛围显得要强烈许多。
习惯性的左手按胸,右手高高举起,转身间,略带着笑容的他,给所有现场的观众挥手致意。
笑容过后,赵林的脸渐渐的严肃了起来,其实他的心里更严肃。
一年前,在这块场地,当时他是可有可无的小透明。他曾经幻想过,有朝一日同样要在这块场地,他能拥有现在这样万人齐呼的待遇。
然而现在真正拥有了,他心里却是有些不太踏实,压台上场,全场欢呼,他感觉自己有些受不起了。
教练说过,人要常自省,书上不是也说了嘛,三省其身!
室内赛场,自己60米成绩太差了,从去年到现在,从没一次跑进过6秒6以内,保哥都跑出6秒57了。就连那个谁去年就跑到6秒59,离开教练身边兜兜转转这么久,成绩起伏,但重新能接受到教练指导后,刚之前就又一次跑进6秒6了,还比去年提高了001。可我呢?
就连杨哥,很少跑60米的人,这次跑60米只为了融合起跑和起速技术找感觉来的。可也跑了6秒63,比自己的最好成绩也差不多少,这让我如何能自处?观众们给自己的热情,看的那是自己之前的成绩。现在我在一点点的啃着老本呢!
还是起速太慢了,教练这次教给自己的确实挺难的,而且,他感觉跑起60米,更难!
还是要赶紧的把教练教给自己的东西磨合好吧!赵林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杨哥是怎么想的!一想到教练教的东西,赵林不由的就又想起来了最近杨哥的折腾。他是真的不理解杨祖耀是怎么想的,教练是说过顶级运动员如何如何,也愿意去培养。但他就是觉得不对。
出于对教练和杨祖耀的尊重,尽管他有些意见,可也什么都没说。但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点东西,就连那个小朱都看出来不少,何况他?!
教练是说顶级运动员该有自己的判断啥的,但你首先要确定以你现在的判断是不能超越教练所能带给你的吧?教练教不了的,或者已经不方便教的了,你自己去判断琢磨没错,但如果教练的更先进、更科学、更能有助于你提高呢?难道就因为要有这个意识而非要折腾?
他有点懂教练的意思,可能考虑更多的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但赵林同样不认可。就以他的判断,他不认为他和杨祖耀的职业生涯能有到教练可以没的教他们的时候。或许等哪天退役,或许也会干教练,但他也同样不认为他们谁能有和教练比肩的可能。这在他看来,可不是唯心论!
杨哥看起来是有些意识改变,前两天训练他偶有发现,他现在只希望真是
算了,操不了那么多心!甩甩头,赵林活动着身体走向自己的起跑位置。
迎着同组选手或是热切、或是火热的眼神,赵林只是稍一对视,就心无旁骛的开始做着自己的赛前准备。
“各就各位!”
“预备!”
“砰”
一声发令枪声响起,短暂安静的体育馆内,清脆的发令枪声显得格外响亮。
随着枪身响起,一如既然的激昂曲调重新鸣响,在全场欢呼的再次爆炸中,预赛第九小组的8名选手冲出了起跑线,向着终点飞奔而去!
“加油”
“加油!”
“哦”
几秒的时间飞速而逝,观众们的眼神只是来得及关注了目标,释放激情的喊了几嗓子,8位选手已经相继冲过了终点
“6秒58!”
终点线上,计时牌瞬间打出了第一名的成绩!
场边,
“不错,不错!小赵这次跑的不错!这些运动员们也都跑的不错!”
看着随后而来的现场大屏幕上打出的这一小组的全部成绩,袁国华不由的赞了一句。
没有出现意外,哪怕是磨合期间的赵林,依然顺利的完成了比赛、取得胜利,以第一次跑进6秒6以内的成绩拿下了小组第一。
听着袁国华的夸赞,林幕也只是略微的点点头。要说成绩有突破是不错,跑的态度和竞技状态都不错。但过程终归还是差了不少。
起跑反应方面,因为属性的提高和技能改进后的略微增强,现在的赵林已经不算差,正常015左右,偶尔的激情些还能有所突破。
而这场比赛中,赵林的反应0141,中规中矩,在小组中列第二。而第一名的选手则是这场比赛中跟赵林纠缠了大半程的一位来自粤东的选手。
刚袁国华说的“这些”运动员,林幕估计说的大多也就是他了!这名选手,林幕有印象,粤东目前在短跑项目上的顶尖选手之一,百米时常水平10秒40左右。冬训期间粤东曾经有意向尝试改进下跑步节奏。只是几次探讨下来,最终也只是选择的修修补补。
对于这点,林幕没有发出任何意见。国内这一类型的运动员太多了,不是所有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能有这个决心和魄力去尝试的。现在看来,局部素质的强化确实有了很大进步,但依然没逃开原本节奏的局限。
而且,当赵林起速完全全力冲刺时,他后面被拉开距离的速度显得格外的快。之所以能和赵林纠缠了40多米,也只是因为赵林现在的起速太弱了。
机械,摆腿前移哪怕是速度极快,但还是稍显的有些笨拙,主要还是记忆不深刻的问题。步幅上的肌肉记忆不深刻,身体前倾的角度、摆动腿折叠前移甚至还有些刻意。在60米这样的比赛中,半程以上的加速进程,显得格外的慢。
林幕倒是没特意去强调过60米该如何跑,但其实短跑项目只要不是需要刻意控制节奏的400米,其它项目他们的核心都是共通的。
利用最有效率的起速,用最高速度维持更长的途中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