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他也不会一开始就太刻意的去观察对手,但一跑出去之后,杨祖耀就可以肯定他这趟跑的还不错。几步跨出后,那种感觉也更清晰了些。
当然,起跑好的并不只是杨祖耀一人,现场的起跑反应实时数据清楚的显示出来了,三道的加特林,六道的鲍威尔,也包括二道的安提瓜选手克里斯汀都是跑出了极高的水平。
其实说起来,这几人不同于杨祖耀200米的专项,他们的专项基本都是100米,本身在起跑训练的要求上就要比200米高的多,起跑快似乎是正常的事。
一般来说像杨祖耀这样专项200米的运动员有这样的起跑反而才是意外。当然,如同林幕那样400米起跑都能快如百米一般,那就更是意外了,这也算是他们的一脉相承吧!
运动员一从起跑器上冲出,现场的气氛瞬间就狂热了起来。
而所有的运动员也开始用着各自的节奏开始了加速。杨祖耀的起跑反应不弱,但真开始起速后他开始稍微显得有些弱势。如同一般的高个选手一样,他也并没有追求以小而快的步频,将速度提升起来,以往哪怕是他跑一百米,他也都没有去追求极快的前程起速。
沿着弯道的左右分割线,一直掌控节奏,用大而有力的步伐,确定脚步踩踏位置减少前移腾空时间。
前三十到五十米,蓄势积累速率达到最高速进入途中,这也是每一跑中的重中之重。
有一个效率的起速,再凭借不弱的绝对速度和优秀的速耐力保持,跑完接下来的距离。这是他一直来所执行的技术方向。
在很早以前其实他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节奏方式,因为他天赋上的步频和送髋的能力都不错,因此一直来都是国内200米项目上的绝对佼佼者。只是在送髋和前移的脚步上还没能发挥他真正的天赋,使得他在前半程看起来起速效率不高。
跟随了林幕以后,林幕并没有完全改变他原来的节奏,在增强核心力量加大爆发力的前提下。进一步的放大了他的送髋优势。一步步成长起来后,也使得杨祖耀把他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他的前半程速率下降了少许,但是步幅和脚步落点更大更精确了,既节省了动能又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加速。因为核心力量的增强,前半程的综合效率比起原来反而更好了些。
也因为这样的前期积蓄,又进一步为后半程的途中速度和冲刺保证了足够的动能。这才使得他的成绩一步步的提高到了现在。
只是让林幕稍遗憾,杨祖耀在融合爆发起跑和腾空脚步的那一阶段。因为着眼杨祖耀的长期培养耗去了不少时间,也使得现在的杨祖耀算是才刚刚进入正轨。当然这也是杨祖耀自身遗憾和少许后悔的地方。
凭借着大而有力的前程步伐,几十米的弯道过去,杨祖耀跑的很有效率。人看起来也是极其轻松,整个的身姿步伐配合看起来人很潇洒自如。
速率和节奏十分有力,但乍一看起来仿佛真不算快。但通过对比就能发现,其实真不慢。
在他的左右,三道选手加特林,六道的鲍威尔,包括另外的巴哈马选手和英国选手。他们都是专项百米的运动员,因此哪怕在200米兼项上,他们前半程的起速都是极快的。
凭借着优秀的起跑和起步加速,几人在弯道的加速行进中显得极快,整个的动作频率节奏都显得很有爆发力和速度感。弯道只过了大半就已经和他们左右的大多选手分出了一些距离。
但哪怕是这样,看起来没多大速率的杨祖耀,也并不落后太多。只以微弱的劣势保持了一个相对僵持的平衡。
赛场上八位选手以脱缰野马之势奔行在弯道之上。
能在奥运会的舞台上进入200米复赛的人,哪怕是百米专项的运动员,他们在弯道技术的发挥上也都有着极高的水平。身体倾斜,重心控制、快速摆动的手臂和不断精确迈出的步点都使得他们能相对充分的完成他们的弯道跑。
只不过,毕竟因为加速节奏和绝对实力上的差异,在弯道即将进入直道时,选手们也逐渐的分出了层次。
一百一十米的弯道已到了最后阶段……
弯道进直道。
现场所有的观众此时都把目光聚焦在弧度最大的拐角上。前伸数的影响没有了,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杨祖耀,杨祖耀,加油!”
“华夏,加油!”
“#@!@#”
一声声扯着嗓子喊出的的助威声,不同的语言往着赛场中倾泻。
甫一跑进直道,杨祖耀就听到了,只是他没空去感受这一切了。余光扫了下左右两边后,杨祖耀心里有底了。在200米中,进入直道是分水岭,也同样是他完全发挥的开始。
八位选手哪怕是实力各有差距,也只是眨眼间就陆续跑进了直道,到了此时所有选手的位置也已经一目了然。
靠着大而有力的步伐,相对极快的频率,三道的加特林处在了领先的位置上率先杀入了直道,紧随其后的六道鲍威尔也只是相差不到一个身位,处在了第二的位置上。
而处于四道的杨祖耀和七道的斯洛文尼亚选手奥索夫尼卡也仅止落后鲍威尔少许紧跟其后。两人之间看起来近乎并驾齐驱。只是从整个速率节奏上来看,杨祖耀超越恩斯特也只会是几步之间的事。
原本起跑反应和前期起速都很不错的安提瓜选手克里斯汀此时已经掉队,取他而代之的是德国选手恩斯特排在了第五的位置上。只是相比前面几人差距显得稍大了些。
赛场上狂奔的八名运动员。从上直道开始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毕竟是短跑200米,哪怕实力较差的看起来速度也同样是很快。只是什么事都不能比较,赛场的情况更是如此。
运动员奔跑如风,行动如电,转眼间行过了一百五十米,此时赛场选手的位置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杨祖耀凭借着高速的途中跑,渐渐赶上了加特林,随着距离越长,他与加特林在绝对速度上的差距关系也只会慢慢转变,而两人现在的位置也是咬的很近。
原本处于第二位置的鲍威尔此时已经处在了第三的位置,彼此间的距离差的也都不大。
而他们三人和其他运动员确是在慢慢拉开距离。只有最后的几十米,场中的局势已经趋于明朗。
在他们三人身后一米多两米的位置上,原本处于第五的德国选手恩斯特此时已经在第二阵营中脱颖而出。看着前方的三人,他也是咬牙在努力的追赶。
和他一样在追赶的也包括了剩余的其他选手,距离在进一步拉开,前三看似已经很难企及。但奥运会的晋级机会,谁也无法放弃。努力提升成绩争取挤进半决赛,已经是此刻他们唯一的信念。
相比于追赶的人,此时最前面的三人跑的就非常轻松了。
鲍威尔稍落后杨祖耀和加特林,不过他感受了下左右后,也没有再刻意的去拼名去追。离终点还有最后二十多米,他相信保持着现在的情况足以……
而最前方的两人更是如此了,到现在的情况身后已经很难有人能够追赶得上了。至于复赛第一还是第二,根本就没多大意义。
终点线还有最后的十米,保持着一个相对均衡的局面,几位选手如一道风般卷过赛场,朝着终点而去。
保持着的严谨的冲线态度,杨祖耀和加特林几乎同时冲过了终点线。
两人缓冲着向前跑着,彼此非常有默契的互相看了一眼后,又非常默契的把视线投向了终点线不远处的计时牌。
“20秒03!”
第一名的成绩出现!
杨祖耀心里知道,最后冲线时,他大概是稍逊于加特林的,不过他也不遗憾,还是那句话,第一还是第二并不重要。
在选手们纷纷关注成绩的时候,现场的大屏幕数据闪动了几秒后,成绩随之显示而出:
1。第三道,贾斯汀·加特林,美国,成绩20秒03;
2。第四道,杨祖耀,华夏,成绩20秒04;
3。第六道,阿萨法·鲍威尔,牙买加,成绩20秒23;
4。第五道,塞巴斯蒂安·恩斯特,德国,成绩20秒36;
5。第七道,奥索夫尼卡,斯洛文尼亚,成绩20秒47;
……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国内贺电
“好,刚荣福同志的分析说的很好,这一届奥运会是我们承上启下的一届,也是储备和检验的一次,我们很多参赛的运动员都还年轻,这也是为我们下一届家门口而准备的有生力量,要多用心去做好运动员的培养工作……”
雅典当地时间8月25日下午,
雅典奥运村。
华夏代表团驻地。
一间宽敞的大会议室里,环形的会议桌上,包括华夏代表团的正副团长和主要核心在内的团部领导坐于上首。此刻代表团团长袁民维正在做着总结发言。
像这样的会议从奥运会开始后每隔几天就会召开一次,总结下赛事赛况赛果,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以及落实解决方案。
用袁民维的话来说就是,随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也重点记录回国后第一次时间落实到位。让以体育局和华夏奥委会为主体的代表团团部真正发挥他们的团部职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办事机制。
能来参加会议的差不多都是代表团各项目代表队的主要负责人,一般也都是领队、副领队和主要运动员的负责人。
这一次的会议也不例外,参加奥运会的所有大项目负责人基本都来了。几十人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的听着上首的领导们发言。此时的会议也已经进入了尾声。
“好了,多余的废话我也不说了,在座的也都是从事多年的老同志……如果没有什么要提出解决的,那这一次会议……”
稍顿了顿,袁民维扫了一圈与会的众人,看着没人要再发言了,这才接着说道:“那这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先到这。下面最后时间,荣福……”
颜色看向了身边的李荣福,袁民维轻轻的点点头后,结束了发言。
跟着点了点头,李荣福缓缓的站了起来,一般这样的会议作为领导发言并不要起身。但是李荣福觉得,这时候他该起来。
“下面我来宣读一份贺电,这是我们代表团奥运以来收到的第四封来自祖国的贺函……”
李荣福的话开张名义,一下子就让下面与会人的知道是什么了。
贺函、贺电,往年奥运会时常都有,但说起来也不算多,一般一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比较有意义的金牌或者是有展现了华夏特别精神的才会有,总体来说有个一次两次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可这一次的奥运会似乎不太相同,格外的多了些。第一枚射击金牌诞生时,国务院一位****代表发了一封,其后王甫义以44岁之龄夺得奥运金牌时又来了一封。再接着就是田径项目了!
一般贺函来了后基本都是发到各项目队去,像这样的正式,还真有些让他们意外。
不少人这时都不由把目光投向了田径队来人的方向。两个中年人,还有一位青年。
还真是年轻,这是有一个王甫义啊,也不对……
虽然没人发出声音,但心底里的思绪可都是跳动个不停,有羡慕的也有感慨的,不一而足。
李荣福扫了一圈与会之人,心底里暗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