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祖耀握了握拳,成绩他已经看到了,后面多少留了些力,能跑出这个成绩,他其实很满意。他从没想过自己在未尽全力的情况下,还能跑出曾经的超全国记录的成绩。但是他也没有特别兴奋的感觉。连他自己都认为可能是还没等到确认吧?!
只是裁判确认后,他发现,还是没有多少预期中的那种激动。连他自己都有些惊奇了,是经常和教练和那个小兄弟待一起,连参考标准都按着那些高记录看齐了吗?
向看台挥了挥手,穿上外套,走进通道中。杨祖耀心里不禁的笑了笑,同时心里也不由的想起了赵林。自己现在都能跑到如此,再按平时他观察的情况,显然在百米项目上,是要输赵林一筹的。那么他现在能有多少实力?
此时的杨祖耀反而期待起赵林的比赛了!
……
休息区里,
观看了一场杨祖耀的预赛,到成绩公布,再到最终确认小组晋级。除了林幕偶尔的动下,其他人确反而显得有些沉闷,气氛一时间有点诡异。
本来一直观察杨祖耀跑完全程,其后又在心里分析了整个过程,林幕还没感觉到。但现在理好下一步思路,收回思绪的时候,立刻就感觉到有点异常了!
林幕有些疑惑的看了看众人,除开三位领导,包括另外两名其它项目的教练在内,表情看起来都是那么复杂,而且可见的都已经显得有些严肃!
在脑子里过了一下赛程,之前的竞走不说,该缓早就应该缓过来了。这个时间段也没有其它项目的比赛进行。那就只能是这个百米预赛了。是有什么问题?
“几位领导,这是?!”林幕看了一圈,疑惑的问道。他怕自己真有什么疏忽的地方。
罗毅和冯勇仿佛是被惊醒一般,互相看了一眼,几乎同时的笑了笑,其后也看向了林幕。这让林幕更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余伟立这时也回过神,放松了下表情,深吸了一口气后,平复了一下思绪。他知道,罗主任和冯总肯定跟他是一样的心情。
刚刚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他就在走神了。他是发自内心的惊讶!10秒16的成绩不算多好,当然是相对于世界大赛来说。但这个成绩如果放在几个月前,还是全国记录啊!
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家的运动员能以如此轻松的姿态跑出这样一个成绩了?记得5月份的那场泉城站,杨祖耀可是拼了老大力气跑出的10秒20。这才多久?而且他更是想到了,在当时赵林那小子就已经跑出10秒11了。
如果说别的运动员,到达一定程度,每次提高个01,甚至于00几都非常艰难,可是到了这里,余伟立现在已经不怀疑赵林会有提高了!那是多少?10秒05?或者甚至是10秒以内?
想到这里,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心里不由的也有些火热起来。转念间又不禁有些自嘲,人老了吗?只要起了一个念头就能想出老远去!
再一次的压了压情绪,余伟立向两位领导看了下,发现他们也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于是他先开口了,刚刚看到那一跑,有些问题他其实刚开始就想问的,只是后来思想放飞了!
“小林,我看到小杨起跑后的步频比以前都加快了不少,而且步幅姿态上好像也都有意识的加强了些?小杨以前专项一直200米,如果按照这样200米还能有原来的节奏嘛?”
其实在心里,相对于100米,余伟立觉得杨祖耀的综合情况调整好200米要更为应该些。
从杨祖耀来队里开始,对于这个在200米和400米都有一定成绩的运动员他就已经关注很多了!刘仁在带的时候,他也时常观察,不错的速度,有身高,有步幅,灵敏、协调都还不错。还有不错的速耐。但跑400米全程,还是相对差些。最后综合下来,放弃了400,专攻200。偶尔的跑跑100米也行,但总体还是确定以200米为主的。
现在到了林幕这里,平时的训练计划上交审核,他也看了。除了身体方面的强化调整,就只是调整前半程的综合跑动效率。
身体方面的这些调整,队里早已默认由着林幕自己来考虑。现在看变化已经很大,队里经常性的一些体测更是明显。刚刚跑动过程也体现出来了,全程迈步十分有力,而且没有丧失敏捷。这点很好!
但就前半程的这个步伐调整,没想到林幕这一两个月。就调整成现在这样。
现在,余伟立显然很想问问,在关于杨祖耀的训练调整上,林幕到底是怎么考虑的,练成如今这样难道是杨祖耀的方向?!
第一百零七章 百米预赛(二)
休息区,
余伟立提了这个问题,包括罗毅在内都来了兴趣,他之前关注杨祖耀并不算多。只知道是个不错的200米运动员,前段时间还打破了全国记录。但跟世界级的还差不少,甚至连亚洲的顶尖都还稍微差了点。
但无论如何,也是国内顶尖的了,他虽然训练不精通,但毕竟在体育系统干了这么多年。一些东西他还是懂的。而且余伟立这个问题显然也并不难理解!
让一个原本专项200米的运动员,前半程彻底改变原来的步频节奏,加快步频、加大步幅,这到了后程还能跑的起来吗?难道就只为了跑100米?那到了200米这样还能再调整回来?运动员的肌肉记忆可不是这样简单的说调整就调整的。
场上比赛还在进行,现在第四组已经上场,现场的声音也变的有些嘈杂,于是几位领导不自觉的就向林幕靠近了些。
林幕看到这个架势,也并不紧张,淡定的笑了笑后,解释道:“几位领导,在接手小杨的时候,就他一些综合素质方面考虑下后,我也认为小杨跑200米更适合。起跑和前期起速稍有劣势,距离越短越是不利。这是他先天天赋决定的了!”
说到这里林幕顿了顿,几人也没插话,只是认可的点点头。既然确定了,那么现在这样的训练路线就是有意为之了。他们现在只等着林幕继续说下去。
整理了一下思路后,林幕接着道:“通过观察,我发现了,杨祖耀之前跑200米前半程不说是刻意压吧。但是确实有持速太慢的情况。后期追赶,100米距离是一闪而过,根本就来不及彻底起来就结束了。
就算是200米,最后阶段也稍显得有些意犹未尽。可能以前跑过400米吧,或者是200米超距离跑锻炼出来的习惯。也就是说,整个200米下来,小杨发挥不出他身体全部的优势来!那么就要调整了!”
余伟立毕竟是长距离短跑出身,听到这里,林幕的思路他也搞清楚了,于是他也没等林幕继续说,直接就问道:“小林,你的意思,小杨按照现在这样的前期节奏,能最大化利用起自己的综合天赋。如果是200米后程还能冲的起来?”
余伟立的问话,也让罗毅和冯勇两人心中一动,如果真的如此,那么真的是一个理想的情况。
“各位领导,其实在泉城站我已经在调整,那场200米决赛就开始了。特地提高了步频和弯道起速,算是弥补下他前半程略慢的缺陷。只是当时毕竟只是临时的调整,前面没跑出应有的节奏效率,而且当时他的身体素质方面也稍差了点。所以,最后20米没能冲起来!只跑出了20秒36。”
“现在又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身体强度和适应性都起来了。调整的效果也已经有所体现!在我的想法里,小杨还是以200米为主的,现在跑100米有这样的效果,只是调整后的自然反应。算是附带的,从我这里来看,还觉得稍显不够,小杨还是没能放的开。他现在这个前期起速,还差了点硬度,只按照200米的节奏在跑。呵呵!”
余伟立若有所思,若是真如此,那确实很不错。而且这样跑的方式,对于接力也更有利一些。好像刘仁那边反应,效果确实也不错。团体项目,不论什么时候分量都挺重的。
“好吧,既然你心里有数,而且也有效果,那我们也就等着检验成绩了。不管小杨是不是再按200米的步伐节奏在跑,现在这个100米我们已经看到了,成绩还不错。后面,等200米后我们再来看。小林,你也总结下,把一些调整的细节都理一下。如果真的效果不错,虽然说不能人人适用,但也可以作为一个借鉴嘛。”
冯勇盖棺定论,一切等着看最终效果。
林幕点点头,平时他也是有记录的,虽然百科里可以看属性这点无法表述与人,但毕竟这么长时间了。他也多少总结出了一些关联的综合体现。就好像解数学题,要解出最终答案,需要思考步骤。但反过来,已经知道最终答案了,通过反推,无疑要容易许多。
“看比赛,马上要第六组了吧?小林,按你的定位,你手里两个人,杨祖耀是主200米,那赵林就是主100米了是吧?呵呵!”
冯勇看了看场上,第六组的选手已经上场准备了,接着刚刚的话题,他随意的笑着问道。
“冯总,只能说相对于他们俩,侧重方面,赵林侧重100米,杨祖耀侧重200米。只不过赵林前期起速还是稍差了点,跑一百米没什么优势。其实在当初刚收下他的时候,其实初衷更偏向未来跑200米多点。至于100米,当初……”
也就是接着话头说了自己的想法,说到这里,林幕突然发现自己说多了,赶忙停了下来。
林幕没再说,但是冯勇和余伟立听明白了。当初后面真正打算发展的百米专项的只能是那个小子。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的话来接,只能闭口不言。
罗毅正听着呢,发现突然停了,显然有些奇怪。不过看冯勇和余伟立两人的表情,显然是听明白了。看来中间还有点小插曲。他也没探究,他是领导不错,但田径队也有自己的一套班子,只要不违背体总和田管中心的大方向。他不可能越俎代庖去插手下面的事。
一时间,周围的环境出现了些短暂的寂静,除了罗毅,同在的其他人基本都知道什么情况,因此他们也都是沉默着。
有些小尴尬的气氛,直到百米预赛的第五组比赛结束,现场广播又一次响起才慢慢好了起来。不由的让人舒出一口气!
因为,第六组预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检录区,
一名穿着大会统一制服的检录员,对预赛第六组的运动员进行点名核对身份信息,接着就带着一众运动员进入了田径场。
赵林上场了!
他被安排在第七道,道次上来说不算好,只是平时他也不太计较这些道次的东西。
平时大大咧咧的他之前都没有太多的感觉,直到在检录区,再到真正站在跑道上,看着同一起跑线上的这些陌生和不陌生的黑皮肤对手,不免的让他就感觉到有些紧张。
教练说过,能够站在这样的大赛跑道上,这些运动员基本在各自国家都是有着最顶尖的实力,都可能有跑在10秒左右,甚至10秒以内成绩的水平。而且,特别是那个人,他唯一认识的人。
莫里斯·格林,比他矮点,但是却比他更壮的世界名将。赵林在检录区看到对方和自己一个小组的时候,还是生出了几分压力。
一个小组赛里,只有三个稳定晋级的名额,高水平的运动员越多,竞争自然越激烈。谁知道那些不认识的同组选手里还有没有谁是实力超强的。他不想失去前三的资格,而沦为依靠成绩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