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扫把星-第1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对儒学有史以来最凶狠的一次抨击!

    不,是喷击!

    李治轻嘶一声。

    “调查,统计,分析……发展……”

    这些新名词一听就知晓意思,但……要这样做官?

    平安竟然这般抨击儒学……这是嫌命长了吗?

    回来定然要吊在宫门外风干!

    武媚咬牙切齿的发誓,然后又开始担心,面色百变。

    ……

    “祭酒!”

    一个小吏跑来,“不好了,武阳公抨击儒学……”

    听完了转述后,王宽怒不可遏,“竖子无知,晚些老夫自然会与卢公他们商议,定然要给他重重一击!”

    这是在抨击老夫一生所学,跋扈之极!

    他眸色阴沉,第一次想弄倒一个人。

    ……

    “儒学与新学的差异便在于此,一个是高高在上,却无法躬身做事的学问;一个是低头为国为民献计献策,更是能亲手参与、促进大唐各行各业的发展……新学蒸蒸日上,儒学依旧在抱着读儒学能做官的腐朽姿态……让人恶心!”

    百姓是不识字的。

    学了儒学能做官,就算是不能做官,凭着识字和见识,就能碾压了百姓,从此成为人上人。这些人上人的成功是建立在百姓无知的基础上,通过剥削和兼并发家致富。

    “第一课!”

    贾平安拿出了那本书,“我说过今日要来开两门课,这是第一门,叫做为官之道。”

    下面轰动了。

    “竟然教授这个?”

    什么经学奥义,我直接用为官之道一巴掌拍死!

    我太坏了。

    贾平安笑的很是邪恶。

    “开篇明义,何为为官之道?你初出茅庐进入官场,为小吏,或是为低阶官员,如何做?如何与上官和下属打交道?如何避免刚出门就被官场毒打……”

    这些学生还是苗子,出仕之后将会面临着那些老油条的毒打,为官之道就是要让他们知晓如何避免被毒打。

    我要灌输毒鸡汤了。

    想到以后算学的学生在官场上独树一帜,贾平安就倍感惬意。

    “前面说了开篇明义,那么第一课,我要把这门课的宗旨告诉你等,希望你等能奉为座右铭。”

    什么宗旨,弄到座右铭这等高度……杨定远嗤笑一声。

    学堂内很安静,他的嗤笑就显得格外的刺耳。

    尉迟循毓就在门外,挽起袖子就准备过去动手,被李元婴给拉住了。

    “小人得志,且待晚些再收拾他。”

    尉迟循毓低声道:“先生会说什么话……竟然要作为座右铭……咱们可要记录?”

    李元婴从袖子里摸出了炭笔,再摸出一张纸,阴笑道:“本王早有准备,你……且等着被罚吧。”

    奸诈小人!

    尉迟循毓眼珠一转,就蹲下,寻了块小石头准备记录在地上。

    “耶耶这是以石为笔,以大地为书,哈哈哈哈!”

    里面,贾平安见学生们都提笔凝神看着自己,缓缓说道:“为官之道,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众人一怔,旋即飞快的记录着。

    这话……

    李元婴脱口而出,“此乃为官之至理也!先生此言一出,为官之道尽矣!”

    杨定远倒吸一口凉气,“这……”

    这段话堪称是千古为官的精华缩影。

    ……

    “陛下,皇后,武阳公开了一门为官之道的课,刚才说了一番话,整个算学都沸腾了。”

    “哦,说了什么?”

    武媚正在想着把阿弟吊在哪个门上。

    “为官之道,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李治一怔,“公生明,廉生威……好一个贾平安,这番话当可为大唐官吏的座右铭。”

    “陛下英明。”

    王忠良不失时机的拍了一记彩虹屁。

    武媚缓缓琢磨着这番话,越琢磨就越觉得有着深刻的内涵。

    “陛下,平安这番话大义凛然,官吏但凡依此而行,何惧宦海险恶?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上官蝇营狗苟,小吏如何会服气?只会沆瀣一气。”

    李治起身,在殿内游走。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这话极妙!为官之道这一课,首先便说了宗旨,大义凛然啊!”

    李治回身,武媚目光炯炯的看着他,“陛下,可有决断了吗?”

    昨夜武媚一直在鼓动皇帝出手,压制国子监那些名士大儒,可李治却忌惮山东士族,迟疑再三。

    此刻他的眉间多了冷色,“那些所谓的名士大儒,在朕看来华而不实。你看看朝中那些得用的臣子,有几个是大儒?为何大儒做不好官?贾平安说得好,皆因儒学高高在上,从不肯俯身低头去做实事。”

    “朕不喜儒术,这众人皆知。”

    李治的眼中多了利芒,“去寻了太子来!”

    “陛下,许相告假。”

    “陛下……”

    李治大笑道:“朕知晓,吾道不孤也!哈哈哈哈!许了。”

    ……

    陈进法从未想过自己能走进学堂,还是什么讲师。他紧张的浑身哆嗦,学生们见了轰然大笑。

    “有何好笑的?”贾平安皱眉道:“若论对官场的了解,你等数十人联手都远远不及陈进法。好生听课。”

    小吏们才是官场的基石,他们对衙门和官吏们的运作情况了如指掌,更是知晓新人进官场后需要如何做才能免遭毒打……

    陈进法点头哈腰的,还笑了笑,厚厚的嘴唇翻开,一股子憨厚的味道。

    “我……我初为小吏时……”

    他渐渐的顺畅了起来。

    “……心高气傲最要不得,是人都要面子,你心高气傲,倨傲跋扈,别人就会觉着你这人不好相处,随后便会疏远你,乃至于一群人孤立你,由此你做什么事都寸步难行……”

    这些都是被社会毒打后总结出来的金玉良言,那些学生们一边记录,一边听得心神迷醉。

    ……

    国子监,那三成算学的学生被分配了下去。

    卢顺义在上面授课,众人认真听讲。

    一个助教跑了过来,冲着卢顺义拱手,“卢公,那贾平安竟然开了新课,教授为官之道。”

    卢顺义一怔,“为官之道?”

    范阳卢氏也有自己的为官之道传承,但秘不外宣,属于卢氏安身立命的本钱。

    可贾平安竟然……他竟然把这等本钱教授出来……

    但卢顺义转瞬就笑了,“他懂什么为官之道?竖子无知,大言不惭。”

    那助教面色难看,“他开课之前说了一番话,说可为座右铭。”

    这牛笔吹的太大,堪称是清新脱俗。

    卢顺义莞尔,“算学出了三成学生,他这是慌了,心慌意乱之下便昏招频出,笑话罢了,说了什么话?”

    助教认真的道:“为官之道,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卢顺义呆住了。

    这话……

    堪称是官吏的座右铭。

    那些学生也愣住了。

    从算学那边转过来的学生在自我安慰。

    “无事,没有名师,此等为官之道无法教授。”

    这话极大的鼓舞了众人。

    “那贾平安叫一个小吏来教授那些学生……”

    小吏哪里有资格上学堂讲课?

    这开天辟地的手段让卢顺义再度晕菜。

    他是大儒。

    不是宦海老将!

    王宽得知后也颇为震动,但还是安慰道:“无碍,一个小吏罢了。”

    难道贾平安还能请到宰相来授课?

    ……

    陈进法在讲述公文的要点和各种阴招,但凡不小心就会被人坑害。

    这毒鸡汤美味,但会不会导致学生们心思不纯?

    可哪有心思纯的官吏?心思纯的早就被淹没了。想想后世,那些阴招和潜规则在网上都成了段子,也没见有什么。

    贾师傅心中稍安。

    陈进法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大呼受用,精彩绝伦。

    众人就像是嗷嗷待哺的幼鸟,有人问道:“武阳公,可还有别的先生?”

    韩玮笑道:“贪婪,朝中官吏都忙,这位乃是武阳公身边的小吏,这才能到算学授课,难道你等还想着宰相来?”

    “想得美!”

    赵岩笑的很是开心。

    这些学生稳住了,算学也就稳住了。

    贾平安上前,说道:“为官要的不是经学,而是五花八门的学识。做人要的不是经学,同样是要五花八门的学识。新学包罗万象,加之思想品德一课,完成了一个闭环……”

    “下面,我给你等上一门新课,新课的名字叫做……”

    “小贾!”

    这特娘的是谁?

    春风满面的崔建来了。

    “崔兄!”

    贾平安拱手。

    催胸来此作甚?

    贾平安不解。

    崔建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下就握住了贾平安的双手,亲切的道:“此等事为何不告知为兄?小贾你这是见外了啊!太见外了!”

    贾平安只能呵呵。

    “崔兄这是……”

    你是山东士族,此刻我和山东士族的名士们开战,你来站台……不怕回家被打断腿?

    崔建恋恋不舍的松开手,低声道:“你帮我尽心尽力,自家遇到难关却闭口不说,你当我崔建没有担当吗?”

    贾平安心中一热,“可那些人……”

    崔建斜睨着他,“你想说我与他们同为山东士族,就该同气连枝?可你与我乃至交。你遭遇危难,我来!”

    他走了上去,微笑道:“我是崔建。”

    下面有人惊呼,“他是吏部郎中!负责官员的选拔!”

    后世这便是组织部的。

    学生们不禁惊呼出声。

    连李元婴都咂舌,“先生竟然把崔郎中都请来了,他可是山东士族,竟然也不忌惮和同为山东士族的那些人作对。”

    “我曾在州县任职,知晓地方官吏的运作。如今身在吏部,多少也懂些为官之道……”

    这货太谦逊了,他不只是懂,而是精通!

    崔建甩甩头,开始讲述自己的为官之道。

    他说的深入浅出,让学生们陶醉不已。

    连尉迟循毓都在倾听。

    杨定远面色难看,使个眼色,有人跑了。

    这人一路跑到了王宽那里。

    “祭酒,那贾平安竟然请来了吏部郎中崔建给学生们讲授为官之道。”

    王宽一个哆嗦,“崔建竟然来了?那不是清河崔氏,和卢公他们一体的吗?为何为那贾平安所动?”

    卢顺义得了消息后默然,良久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那些算学叛逃的学生已经把肠子都悔青了。

    早知晓如此,我来这边作甚?我又不想做大儒,学什么经学的奥义?

    而在算学中,崔建的课上完了,约定了下次来授课的时间后,洒然而去。

    贾平安走上去,“今日我要开的第二门课,叫做……”

    “小贾!”

    贾平安眨巴着眼睛……

    助教们和学生们都轰动了。

    “是许相!”

    “竟然是许相,我的天,竟然有宰相为我等授课,我要回家告诉父母,他们定然会瞠目结舌,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