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扫把星-第1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儿对工部是利好。

    老阎,给好处吧!

    贾平安目光炯炯的道:“阎公,再来一幅画?此次我要人物画譬如说上次昭陵献俘阎公也去了,来一幅?不过能不能突出一下”

    贾平安挑眉。

    阎立本的画:昭陵献俘图。画上一群敌酋,众多将士,帝王重臣最突出的便是一个大将。

    后世一看,这不是大将贾平安吗?

    啧啧!

    这种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快乐啊!

    老子要流芳千古。

    阎立本看着他,神色平静,突然一把抢过图纸,淡淡的道:“上次老夫就提过多造船之事,被户部尚书卢承庆呵斥的颜面无存,卢承庆虽然走了,可户部那些抠门的却不会低头。你要知晓,但凡能少一些支出那就是方便他们,更是他们的政绩,所以骗老夫很有趣?”

    这个年轻人变坏了啊!

    阎立本摇头叹息,继续看图纸小贾,你哪来哪去。

    贾平安不怒反笑,“阎公,若是成了呢?那幅画”

    阎立本心不在焉的道:“若是成了,老夫便为你画一幅昭陵献俘”

    “君子一言。”贾平安两眼放光。

    “快马一鞭!”阎立本随口道。

    老子要发财了!

    贾平安乐不可支。

    “咳!尚书。”

    侍郎黄晚来了。

    见贾平安也在,他颔首致意,“咳!多谢贾郡公。”

    阎立本抬头笑道:“你谢他作甚?难道他送了你好茶?”

    黄晚喜欢喝茶,贾家的炒茶出来后,他更是第一批拥趸。

    黄晚上前一步,欢喜的道:“咳咳!尚书,刚才朝中来人了,说是恢复原先造船的数目,令工部赶紧弄起来。”

    阎立本一怔,缓缓看向了贾平安。

    贾平安眸色平静,甚至是云淡风轻。

    “那些工匠都要用活计来养着,若是没有足够的船只给他们打造,渐渐的就会生疏小贾”

    阎立本猛地想到了自己先前答应的事儿。

    “你是蓄意的!”他指着贾平安笑道:“好你个贾平安,竟然用话来套老夫,昭陵献俘图那场面浩大,这是想熬干老夫的心血?”

    “画画乃是陶冶情操之举。”

    贾平安当然不会承认,转口就换了个话题。

    “阎公,工部原先打造的船只可有图纸?”

    “有。”黄晚点头。

    “可否给贾某一观?”

    “咳咳!好说,贾郡公且等着。”

    贾师傅刚帮工部一个大忙,所以黄晚很是爽快。

    晚些图纸送来,黄晚的嘴角带着微笑。

    这货觉着我看了白看?

    贾平安扫了一眼。

    后世一艘战舰需要无数零部件,多不胜数。但此刻的木船却简单了许多,一目了然。

    这船是平底船,只此一项就被贾平安嫌弃了。

    要想出海远航,首先船型就是拦路虎。平底船好不好?好!装得多,风不大的时候就像是坐在陆地上一样安稳。

    但出海后就完蛋了,为何这个时代惧怕远航?第一个是因为导航手段不足;其次是船只遭遇风浪后容易倾覆。

    平底船遇到风浪就是个悲剧,只能靠着自身的重量来抵御。

    “这不好。”

    贾平安摇头。

    黄晚皱眉,对贾平安刚生出的好感和感激消散大半,“咳咳!贾郡公此言何意?”

    “我说这个船型依旧是老样子,不好!”

    贾平安问道:“这等平底船可能出海远航?上次征伐辽东时,运送粮草的船队遭遇风浪,那风浪并不算大,可最终倾覆大半”

    从登州到半岛不算远吧,可在大唐水军的眼中却是处处危机。

    你在吹牛笔!

    黄晚微笑道:“咳咳!贾郡公这话难道你还有更好的法子?”

    阎立本听出了些火药味,就干咳一声,“黄侍郎莫要咄咄逼人。”

    老夫咄咄逼人?

    不是他贾平安先质问老夫的吗?

    黄晚觉得自己就像是遇到了后娘的孩子,“咳咳!尚书,这些船型都是那些工匠绞尽脑汁琢磨出来的,人多智广,老夫琢磨了许久,竟然寻不到一处可供改进的地方,这等完美无瑕的船型,贾郡公却说不好这是在羞辱那些工匠,更是在羞辱老夫。”

    黄四郎黄侍郎的话并未激怒贾平安。

    “时移世易,黄侍郎,要敢于创新,若是故步自封,恕我直言,大唐水军永远都无法走出近海!”

    “咳!去远海作甚?”

    黄晚就更不理解了,“大唐水军只是护卫海疆,如今辽东平复,去远海作甚。”

    “我如今才知晓为何有些格格不入”

    贾平安这才知晓为何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他的脑子里清晰的知晓以后的历史进程,知晓这个大唐差了什么,知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但别人不知道啊!

    你看看黄晚,一脸的不以为然,那自信的模样让贾平安想起了贾昱那娃总是一脸自信。

    “海外有大利益。”贾平安很认真的在努力,“可若是想从海外攫取那些利益,靠军队的双脚不可能,唯有建造一支庞大的、能在风浪中远航的船队。”

    “咳!”黄晚笑道:“海外的利益,多大的利益?为此贸然尝试新船型?”

    “能让大唐脱胎换骨的利益!”

    贾平安越发的不耐烦了,“此事已经过了陛下和宰相们那一关,若非如此,陛下怎会答应大规模造船。”

    “可”黄晚心中有些懵。

    海外究竟有何好处能让陛下和宰相们都为之动心的好处。可贾平安却不说。罢了,贾平安这番话想来不差可船型要变,从哪变?

    “咳咳!船型之事老夫自然会和工匠们商议。”

    你就消停些。

    黄晚恢复了自信。

    “我有一种船型。”

    贾平安拿了阎立本的毛笔,扯过一张纸老阎手中空荡荡的,无奈之极。

    尖底船啊!

    贾平安画了一个尖底船的模样,但他的画工看看阎立本,一脸懵逼。

    “小贾,你这是何物?”

    “尖底船。”贾平安看了一眼自己的大作,歪歪斜斜的,前后比例差距大的让人绝望

    我就不是画画的料,但好歹也能看出大致的形状啊!

    贾平安干咳一声,“这船尖底,如此下部就深入水中,与水为一体,风浪来,船会摆荡,但因吃水深,怎么摆荡也能恢复过来”

    尖底船和平底船相比最大的缺点就是装载货物和人员少了些。

    “咳咳!这船”黄晚眼珠子都瞪圆了。“这船怕是一下水就会歪歪斜斜的倾覆了。”

    呵呵!

    愚昧的人啊!

    贾平安知晓自己怎么说都无法让人信服。

    “如此,拭目以待。”

    他目光炯炯。

    “咳!打造一个模型?”黄晚笑道:“如此老夫拭目以待。”

    等贾平安走后,阎立本叹道:“小贾这人吧,冲动,不过人好。这船吧黄侍郎,老夫虽说不懂造船,不过小贾这人历来都不会无的放矢”

    当初贾平安说能解决了三门峡阻碍航道的礁石,谁信?他阎立本作为大匠也不信,可最后却被打脸了。

    “小黄,要谨慎。”

    阎立本语重心长的暗示着。

    黄晚自信的道:“咳咳!尚书不知,这新船型要经过前期的筹划,这一阶段少说得数年,随后就是测试,少说得前后建造数艘,一艘一艘的出来,发现问题就改进这个阶段少说也得数年。

    一艘全新的船若是想成功,少说五年。贾郡公弄了个尖底船恕下官直言,这等凭空想出来的船型,尚书觉着能行?”

    “是啊!”阎立本也颇为纳闷,“可他却看着颇为自信,你二人在争执,老夫旁观者清,小贾开始还好,后面看着你的眼神让老夫想起了当年教授孩子时,孩子屡教不改,还顶嘴小贾看你的眼神就如同当年老夫一般。”

    合着老夫是个懵懂的嫩娃娃?一番真知灼见的道理却被他贾平安视为无理取闹的顶嘴黄晚脸都涨红了。

    他坚定的道;“咳咳!尚书放心。”

    老夫倒是放心,可想到小贾这人的邪性又有些觉得此事说不准。

    贾平安回到了兵部,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寻找造船工匠。

    “都在工部管着呢!”陈进法觉着自己老大大概率是想打造一艘船,好带着一家子去游山玩水。

    “娘的!”

    贾平安去寻了李勣。

    “英国公!”

    越发慈眉善目的李勣抬头,“小贾啊!”

    去工部要工匠大概率不靠谱,贾平安来了个曲线救国,“英国公,我这里想弄条船,差几个工匠”

    “造船?”

    李勣不解,“你造船作甚?”

    “不是造船,就是我和工部的黄晚争执,想打造一个模型,就是极小的木船”

    贾平安双手拉开,“就这般大。”

    “小事。”

    李勣出手,工部也得低头。

    贾平安带着两个工匠回家,黄晚在工部摇头叹息,一脸自信。

    与此同时,杨德利在值房里写奏疏,偶尔抬头,一脸的坚毅和慷慨激昂。

 第857章 尖底船震动工部

    两个工匠一个叫做谭军,一个叫做张五。

    到了贾家,贾平安说出了自己的要求,随即让二人去准备东西。

    “不用考虑钱。”

    暴发户的感觉真爽,想花钱就花钱的感觉更是爽上加爽。

    谭军谨慎的问道:“贾郡公,那要什么木材?这造船的木材可好可坏。”

    贾平安皱眉,“没听清我的话?”

    谭军尴尬的一笑。

    “不用考虑钱。”

    贾平安在冥思苦想。

    当年他看过一部关于造船史的纪录片,其中明代宝船占据的比例最大,他也最感兴趣。

    其中提到了关于宝船是尖底船还是平底船的争论,节目组认为是尖底船,并且放出了复原的图纸。

    “一条龙骨是必须的。”

    贾平安画了一条有些歪斜的龙骨。

    “还有什么旁边的龙骨。”

    “还有肋骨,这不是一个人吗?”

    画完后,贾平安欣慰的拿起来看看。

    “这便是纵横大海的利器啊!”

    甲板这些他不知晓如何打造,没画;船舱他也不知道如何弄,没画。

    “咦!不对。”

    “龙筋呢?”

    记得当时画外音介绍说:这就是龙筋。

    龙筋就是贯穿肋骨的东西,不能少,少了船只会变形。

    “操蛋!”

    连续修改了数次,贾平安满意的道:“就这了。”

    他仿佛看到了大唐水军纵横七海的雄姿。

    谭军和张五回来了,一看图纸就懵了。

    “尖底船?”

    “这”

    谭军谨慎的道:“贾郡公,这船若是不妥当。”

    他造船多年,从未见过这等结构的船只,心中一点谱都没有。

    “只管弄。”

    贾平安心情大好。

    这里在打造船只,工部开始流传着贾郡公要挑战工部工匠的事儿。

    “说是贾郡公看到那些船型就嗤之以鼻,说咱们工部养着一群酒囊饭袋。”

    路过的黄晚板着脸,“谁在传谣?”

    他自信骄傲,不肯用谣言来打击谁。

    众人噤声,等他走后继续嘀咕。

    “贾郡公说要弄全新的船型,黄侍郎据理力争无果,只能拭目以待。”

    “贾郡公”一个老吏笑道:“此人沙场征战之能让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