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扫把星-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恭喜武阳男。”

    姜融带头拱手,“道德坊以前没有贵人,那些官吏也敢随意欺凌咱们。如今有了武阳男,这便是天大的喜事,各家各户出钱咱们弄些酒菜,为武阳男贺!”

    坊里没贵人,官吏就会肆无忌惮,普通百姓没法把事情捅上去,还担心事后的报复,所以只能选择隐忍。

    有了贾平安后,那些官吏再想肆无忌惮,得考虑一下后果。

    众人都高声应了。

    贾平安却不同意,“此事哪里能让街坊们出钱?表兄!”

    杨德利上前,眼睛红彤彤的。

    “回头多采买些酒菜,就在道德坊里开席,请诸位街坊赏脸。”

    为官先做人,在小区里别一天板着一张欠债脸,否则那些街坊当面恭谨,背地里却会戳你的脊梁骨。

    “那多不好?”姜融看看人数,加起来一百余了,“这花销可不小。”

    贾平安想到了让崔建去下的赌注,哥不差钱啊!就正色道:“这是看不起某?”

    姜融哪里敢,“不敢不敢。”

    贾平安朗声道;“那今日就听某的,表兄,去请了刘架帮忙采买,随后就弄起来!”、

    杨德利上马就去,随后刘架带着十余人来了。

    东西市都有为人办酒席的团伙,你寻了一人来,剩下的事儿就不用管了。

    酒菜弄好,一个个碗里倒满了酒水,高举起来。

    “恭喜贾郎君!”

    贾平安觉得武阳男这个称呼有些古怪,就强烈要求街坊们依旧称呼自己为贾郎君,可在大家的眼中,这便是他谦逊的标志。。

    一顿狂吃海喝,整个道德坊都沉浸在了欢喜之中。

    崔建就在这个时候来了。

    他带来了让杨德利疯狂的钱财。

    铜钱,金银,绸缎

    各种都有。

    马车一辆辆进去,随后空空的出来。

    “平安!”

    老许带着滚滚浓烟而来。

    “老夫听闻你得罪了陛下,先前就进宫去求情,谁知道陛下神色古怪,让老夫滚!”

    许敬宗灰头土脸的,等看到杨德利在收拾一箱子绸缎时,就皱眉道:“要视钱财如粪土!”

    回过头,他揉揉阿福的头顶,问道:“这是陛下赏赐的?”

    “没,赌赢的。”老贾家经此一役后,算是成了长安城中的小富豪。

    “赌赢的?”许敬宗最近比较忙,没工夫去管外面的事儿。

    “对。”贾平安想到了这一场赌局,不禁觉得这便是老天爷送钱给自己花销的,那群权贵竟然变成了自己的韭菜

    “那些人开盘赌某解决不了马蹄损耗之事,一赔十成三,某随意下了些,赢了不少。据说公主下了三万贯啧啧!这下能赢三万多贯,发财了。”

    许敬宗呆滞只觉得胸口那里有些酸痛,难受的想捶打几下。

    “你为何没告诉老夫?”

    这是捡钱的机会啊!竟然就这么溜走了。

    “某回来时就被拉到了城外的军营,下注都是委托崔氏去的”

    杨德利在边上收拾绸缎,突然说道:“许公视钱财如粪土呢!定然不喜欢那些赌赢的钱。”

    你这个铁憨憨!许敬宗心痛如绞,恨不能长啸一声来纾解自己的郁闷,但人设啊他微笑道:“是啊!”

    他双手背在身后,晚些转身去看阿福,贾平安看到他后背的衣裳都被揪成了抹布。

    心疼的许敬宗这次很干脆,坐下后问道:“何时开饭。”

    杨德利心情大好,“许公稍待。”

    晚些,半只羊都被整治了上来,三人一顿吃了个干净。

    老许喝了些酒,心情极为高兴,但想到了赌注,不禁暗自郁闷。晚些告辞时,杨德利送他出去,“许公慢走。”

    “钱呐!”许敬宗牵着马,仰天长叹。

    而在崔建家中,刚回到家中的崔建大笑着进了后院。

    “娘子,哈哈哈哈!”

    他的娘子出来,福身道:“夫君这般喜悦,可是有喜事?”

    崔建伸手,似慢实快的握住了妻子的双手,愉悦的道:“那日为夫让你用家中的钱财去下注,今日出结果了。”

    “哦!”他的娘子想劝解他几句不能赌博的道理,就想抽出手来,可并无用处。

    崔建看看左右,并无人在,就飞快的亲了妻子的额头一下。

    “夫君!”他的娘子羞红了脸颊,但心中却是甜丝丝的。

    “果然是平安赢了,一贯赔一贯三,那日某让你去投少说有一千贯吧?这些可算是发财了。”

    世家子弟也得吃饭,也得花销啊!

    所以崔建见妻子神色呆滞,就笑道:“这可是欢喜傻了?哈哈哈哈!”

    他的妻子喃喃的道:“夫君,我只投了一百贯。”

    心痛啊!

    崔建心痛不已,只想捶胸顿足,但强笑道:“罢了,这便是没这个运气。”

    转念一想,他又乐观了起来,“那也能挣一百余贯,不错不错,好歹能打些好酒,吃些好羊肉。”

    “夫君”

    “何事?”崔建觉得自己的心胸真的很宽阔。

    “那一百贯我投了贾平安输。”

    崔建松开手:“”

    随后传来消息,皇帝出一万贯,以后宫的名义出了五千贯,加上赏赐贾平安的一万贯,两万五千贯都拨了下去,从长安往外蔓延,设立收养孤老的养济院。

    “就叫做养济院,兄长,某听他们说,凭这个,你就能青史留名。”

    李敬业带来了老李家的感谢三马车的礼物。

    财大气粗啊!

    “家里这次得了好些钱财,阿翁让人一马车一马车的拉,不许一次进家。”

    这是减灶法,老李不愧是名将,果然厉害。

    “阿翁给了某一百贯,让某出来玩耍。”李敬业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兄长,那人还杀不杀了?”

    “当然要杀,不过且等等。”贾平安知道自己现在处于风口浪尖上,出门容易被盯着。

    “不过兄长,你们还租地方住?”李敬业看着老贾家,觉得“兄长,阿翁说你挣了数千贯,怎地还这般抠门?”

    是啊!

    为嘛还租房子住?

    这个宅子是百骑的,以后贾平安调走了,那还得搬家。

    按照大唐的规矩,他和表兄二人能分配宅基地,自家建造宅子。

    贾平安随后就去了百骑。

    “武阳男,哈哈哈哈!”

    回到百骑又是一番热闹,许下了请客去五香楼三次后,贾平安才得以脱身。

    “那个宅子你觉着你住过了,咱们百骑的人还能住进去?”唐旭摇头。

    邵鹏笑道:“你是县男,谁敢收那宅子?你只管去长安县把名头换成你的就是了。”

    贾平安随后去了长安县,老崔出手,当即办妥。

    贾平安站在长安县县衙外面,看着一个小吏冲着自己叉手为礼,这才发现

    “原来我已经不同了。”

    他不禁想起了许多前辈的光辉事业

    方醒潇洒,沈安蝇营狗苟

    感谢书友“手谈汪”的盟主打赏。

    求票!

 第152章 对皇帝有大好处

    贾家的屋子都拆了重建,两兄弟在道德坊里租赁了一个宅子住下。

    “平安,说是要弄半年呢!”杨德利有些不舍,来回多次搬了许多坛坛罐罐回来。

    “半年就半年吧。”贾平安无所谓,就是花钱如流水,让他有些头痛。

    高阳又来了。

    她的小马鞭上镶嵌了几块宝石,暴发户的气息让贾师傅很羡慕。

    “皇帝穷了。”

    皇帝穷了。

    咬牙给了两万五千贯后,据闻皇帝晚饭都没吃。

    宰相们求见。

    一番眼色之后,李勣起身道:“陛下,修建养济院之事臣以为本该是尚书省之事,臣并未察觉孤老无所养之弊端,有罪。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由朝中出钱。”

    长孙无忌微笑道:“是啊!陛下发了内帑二万五千贯,殊为不易臣等都感知了陛下悯民之心。但宫中也不易,先帝驾崩,要花费许多,明年改元册封也要花销不少,还是朝中出这笔钱吧。”

    李治鼻子一酸,不禁有些难过。

    先帝驾崩后,他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可养济院之事他既然说出了口,怎么反悔?

    所谓君无戏言,说的是威信。

    作为皇帝,你的一言一行天下瞩目,说出去的话就要践行。今日反悔,明日改动大家都会知道,原来皇帝说的话不管用。

    这样的后果远比二万五千贯更严重,所以李治就算是有泪也得自家咽下去。

    “此事朕意已决,各处仔细看好,若是有人借此中饱私囊,严惩不贷!”李治想到昨夜王氏来寻自己,一脸崇敬的模样,不禁觉得好笑。

    明明也心痛,却要说什么陛下仁慈,臣妾心中欢喜

    而萧氏就明显的直接了许多,愁眉苦脸的说怕是要过一阵子苦日子了。

    苦日子就苦日子吧。

    李治起身道:“并非是朕作态,那一日朕罢了,诸卿可随朕来,一起去看看。”

    宰相们面面相觑,于志宁说道:“陛下,臣那边政事还有不少”

    帝王和宰相坐而论道,这是这个时期的特点。臣子有话直接说,没有后世那等拘束谨慎。

    李治认真的道:“朕以为,当去看看,看一看,诸卿方能心中有数。”

    好吧,众人随着皇帝出去。

    “诸卿去更衣吧。”李治自己回了后宫,自然有内侍宫女为他更衣,可群臣

    “陛下这是准备带咱们去何处?”褚遂良觉得皇帝有些怪里古怪的。

    长孙无忌摇头,“看看再说。”

    晚些君臣换了便衣在皇城聚首,随后出去。

    李治在前面带路,径直去了东市。

    褚遂良低声道:“陛下怎地熟门熟路的看着近期来过东市?”

    五品以上官员不许入市场,这是规矩。

    可皇帝却带着宰相们大摇大摆的进来了。

    “东市越发的繁华了。”

    “是啊!看看那些商人,看看那些客人,如过江之鲫,可见如今大唐商业之繁茂。”

    宰相们虽然也看不起商人,但并不妨碍家中经商挣钱,这便是又当又立。

    李治突然止步,众人跟上。

    “看看那里。”

    众人随着他的手臂看去,就看到了几个乞儿。

    “那不是乞儿吗?”褚遂良话一出口就后悔了。

    “是啊!那便是乞儿。”李治说道:“看看他们,这般冷的天,只能缩在屋檐下躲着,若是有好心人给几钱,那便是大喜之事可并非每日都有人给钱,那些日子他们就只能受冻挨饿朕”

    长孙无忌觉得皇帝的声音不对,就越前一步。

    “雉奴!”

    众人觉得不对劲,上前一看,骇然发现皇帝竟然泪流满面。

    “朕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李治抹了一把泪,“那时朕在宫中无人搭理,几个兄长偶尔见一面,就和养小狗般的摸摸朕的头顶后来成了太子,朕和兕子在先帝的身边养着。先帝忙碌,朕和妹妹每日相依为命”

    众人看到了前方,一个小女娃缩在一个男孩的怀里瑟瑟发抖。

    “朕登基之后,什么都想到了,却是忘怀了先帝所说的以民为本。”

    他大步走了过去。

    那个小女娃被风吹的身体发抖,突然觉得没风了,欢喜的抬头,“阿兄,没风了。”

    男孩和她一起抬头,看着挡住了风的李治。

    “父母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