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扫把星-第16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晨,李弘起床。
从到了疏勒城后,他就拒绝了曾相林等人的伺候,自己料理自己的一切。
曾相林心中发酸,觉得自己越发的没用了。
起床后操练。
这已经成习惯了。
跑步,随后练习刀法。
吃完早饭,李弘去寻舅舅。
贾平安的屋子外面此刻站着一群将领。
“见过殿下!”
众人行礼。
“国公才将起床。”
呃!
舅舅那么懒的吗?
李弘发现将领们都神色轻松。
是了!
主将这般做会让麾下感到他的自信。
大战之前我依旧能睡个懒觉,你们还担心什么?
李弘推门进去。
贾平安正在洗漱。
吃完早饭后,他甚至叫人给自己弄了一杯茶。
此刻天色依旧昏暗。
贾平安坐在屋子里,静静的喝着茶水。
李弘坐在他的边上。
贾平安放下茶杯,说道:“从一开始我就知晓吐蕃将会是大唐最大的威胁。”
“从何时开始?”
“从第一次去叠州开始。”
“大唐要想持续强盛,向西是必然的。商路需要维系,安西都护府需要保持安稳,并盯着波斯方向的大食,这一切都是大唐的生命线,可这条生命线却在吐蕃人的眼皮子底下,若是不击垮了他们,大唐谈何发展?”
李弘想到了舅舅多次提及的大食。
以及多次提及的吐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高祖皇帝的责任是推翻前隋,建立大唐。先帝的责任是击败突厥,稳固大唐国势。而当今陛下的责任是在这些基础之上,扩展大唐的国势,清扫周边威胁,为子孙营造一个更好发展的空间。”
贾平安看着李弘说道:“你要看着这一切,以后你的责任是什么,我想该让你自己去思索。”
李弘用力点头。
贾平安起身。
徐小鱼等人带着甲衣来了。
贾平安伸开双手,目光平静的看着外面的众将。
甲衣披上,横刀佩戴在腰间。
贾平安大步走了出去。
“见过国公!”
众将行礼。
贾平安颔首。
“跟着我。”
他从未有过的热血沸腾。
这个大唐最大的外患便是吐蕃。
从立国开始,吐蕃就在盯着大唐,寻机撕咬一口。
历史上他们和大唐在陇右和安西征战百年,吐谷浑落入他们的手中,陇右变成了第一线。
随后吐蕃盯住了安西,不断侵袭,最终攻占安西。
此刻吐蕃的战略态势从未有过的好。
随后就是不断拉锯,今日吐蕃攻占安西,明日大唐夺回安西,就这般反复拉锯,直至大唐在安西的基础渐渐稳固。
但安史之乱后,慌不择路的君臣想到了能以一己之力镇压西域和吐蕃、大食等庞大势力的安西都护府,于是一纸调令,调集了安西、陇右、北庭、河西等当时大唐最为精锐的边军入援。
这些援军渐渐消散在了无穷无尽的内战中,而吐蕃趁势出手,切断了河西走廊,由此安西都护府就成了孤军。
五十载!
远离大唐五十载,但安西人却一直在守护着大唐的安西,直至五十载后,最后的荣光随着白发一起凋零……
贾平安步履稳健,他抬头看看东方的微光。
这是大唐的安西!
我来此作甚?
他想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他带着众人走在了长街之上。
许多百姓默默开门,一家子站在门外看着他们。
这是吐蕃和大唐之间从未有过的碰撞。
一个妇人嘀咕道:“说是有三十万呢!我们可能胜吗?”
边上的老人低喝,“闭嘴!”
妇人不服,“阿耶,我们人少。”
老人骂道:“人少又怎地?大唐男儿哪一战不是以少胜多?看看这些人,哪一个惧怕了?就算前方全是敌军,他们依旧这般冲出去,怕个鸟!”
老人牵着孙儿的手,揉揉他的头顶,“五郎可怕吐蕃人吗?”
孩子摇头,“不怕!”
无数百姓默默站在家门口,看着他们一行人缓缓走向城门。
贾平安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何为汉唐!
看着这些默然却目光坚定的百姓,他想到了以后。
当这里变成一座孤岛后,这些百姓依旧源源不断的在生产,在打造兵器,把自己的儿孙送去军中。
没有人低头。
五十载!
从未有人低头!
这才是汉唐!
贾平安走到城门外,回头看了一眼。
“那五十载,不会再有了。”
……
求月票!
第1141章 敬业
禄东赞起的很早。
“大相不多睡一会儿吗?”
侍从一边服侍他起床,一边劝道。
禄东赞捋捋散乱的斑白长发,“老了就会觉着去日无多,去日无多就想着多活些时候,可老天不肯多给寿元,只能起早些。每日早起一个时辰,那每日就多活一个时辰。经年之后,就多活了不少年头。”
侍从是个喜欢唠叨的,“我的祖父就喜欢早早起了,先坐着发呆,接着开门,出去站着发呆,不知是为何。”
禄东赞笑了笑,“触目之处皆是过往,如何不发呆?”
起床,洗漱。
早饭很简单。
吃完饭,帐外全是文武官员。
一杯热茶捧在手中,禄东赞平静的看着水杯上的袅袅水气。
他是如此的专注,仿佛这里有着世间最大的秘密。
良久,他抬眸。
“天气不错。”
……
大军已经云集。
除去留守大营的军队之外,二十五万大军在大营外集结。
禄东赞走出了大帐。
“去看看将士们。”
大战之前先鼓舞士气,禄东赞深谙此道。
他策马被簇拥着到了大军之前。
二十五万大军,一眼看去什么感受?
全是人,看不到边。
仿佛整个天地之间都充斥着人。
战马不时轻轻嘶鸣着,将士们抬眸看着统帅。
天边依旧微黑。
禄东赞策马到了前方。
他左手持缰,右手自然垂在身侧。
目光扫过大军。
“我们在高地的日子看似不错,可强大的吐蕃不该困在高地,更不该不思进取!”
禄东赞指着东方说道:“强大的吐蕃需要商道,需要无数田地,无数人马,可吐蕃没有,从何处来?”
那些将士的眼中多了火焰。
“抢来!”
禄东赞说出了古今中外无数人干了却不承认的事儿。
“出发!”
禄东赞策马掉头。
“这个世间就是一个丛林。”他幽幽的道:“在这里你不可温文尔雅,在这里你不可退缩,你一旦退缩了,别人就会啃噬你的血肉。要想逃脱这样的命运,你必须要保持强大,一直强大……”
“出发!”
大军出动了。
只是动了一下,禄东赞觉得天地都在颤抖。
“这是从未有过的强大军队!”
他赞不绝口。
斥候出发了。
游骑出发了。
斥候将会打探敌军的动向,游骑将会遮蔽战场。
大军缓缓进发。
“发现唐军!”
斥候回来了,身上带着一根箭矢,骄傲的禀告道:“大相,唐军倾巢出动,正在缓缓而来。”
“好。”
禄东赞颔首,这是最大的褒奖。
“大相,游骑遭遇突厥人。”
禄东赞微笑,“只管厮杀。”
这些都是热身。
一抹晨曦出现在了东方。
宿鸟叽叽喳喳的落下来,在地上寻找食物,却被密集的马蹄声惊的飞走。
一队唐军游骑追赶着吐蕃游骑在厮杀。
唐军游骑是突厥人,他们爆种了。
“杀光他们!”
突厥人狂呼着。
“看……”
晨曦下,远方乌压压一片黑影。
“撤!”
双方默契的把斥候撤了。
大军相对而行。
“国公,敌军除去留守大营之外,二十余万大军全数出动了。”
斥候回来了。
贾平安点头。
天边渐渐大放光明,远方的大军映入眼帘。
无边无际!
李弘已经看呆了。
这是他从未涉足的一面。
他发现自己此刻竟然没有任何应对之法。
也就是说,若是他此刻出手接过军队的指挥权,这支大军将会成为一只无头苍蝇。
他想到了杨广。
所谓的御驾亲征,他真的懂如何征战吗?
“止步!”
双方相距三里止步。
这是一个危险的距离。
骑兵冲击转瞬可至。
五万唐军步卒就在中间,辅以一万高丽重装步卒。
大阵左侧两里开外是弓月部一万骑兵,右侧是一万突厥骑兵。
剩下的三万杂牌军就在大军之中,随时准备出击。
这是贾平安的安排。
李敬业低声道:“敌军大营怕是不好偷袭。”
出发前,贾平安令裴行俭率一千骑兵绕过去偷袭敌军大营。
这个动作落在大伙儿的眼中就是扰乱敌军军心。
这一招怕是禄东赞早就想到了吧?
禄东赞的稳在这几日彰显的酣畅淋漓,让贾平安寻不到突破口。
大战就像是两个棋手在手谈,虽说相距甚远,但每一次调动都是他们在落子。
吐蕃大军列阵完毕。
禄东赞看了左右一眼,整个大军一直延伸过去,看不到头。
甚至连大旗都没法指挥,唯有用号角和令人传令。
他看向了对面。
“大相,贾平安用五万府兵顶在了前方,另有一万重甲步卒不知来历……”
“那是高丽步卒。”
这个禄东赞知晓。
高丽覆灭后,那庞大的军队大部分被肢解散于大唐各地,精锐部分被征召了来,跟随大军作战。
“打起精神来。”
高丽重步兵是仅次于大唐步卒的存在。
将领在嘶吼,“今日就是立功的好日子,挡住吐蕃人的冲击,我们将为自己正名!”
高丽步卒们轰然应诺,浑身重甲跟着作响。
双方渐渐进入状态。
“我军人少。”
贾平安给李弘介绍了目前的态势,“此处远离长安,我们不可能调集数十万大军,在吐蕃人的眼中,此刻他们优势。”
这是一种心态。
李弘说道:“可好像每次大唐都是以少胜多。”
“对,我们人少,但我们都是精锐。”
贾平安微笑道:“大唐男儿是世间最出色的士兵。”
从立国开始,大唐就一直是会如此,哪怕中途遭遇了打击,但他们能很快汲取教训,并逆袭对手。
直至府兵制被破坏。
改用募兵制后大唐军队依旧不可战胜,但这个庞大帝国的内部却乱了。
“要开始了。”
贾平安活动了一下脖颈。
李弘问道:“舅舅你要去厮杀吗?阿娘说过……”
临出发前武后警告过贾平安,让他不可学以前一般率军冲阵。
“我只是活动一下脖颈。”
贾平安笑了笑。
对面,敌军动了。
天边的太阳全数跳出了地平线,吐蕃大军动了。
“唐军弩阵厉害,我们不及。”禄东赞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