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扫把星-第16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好生想清楚。”
二人走了。
贾顺心中毛焦火辣的,回到家却没说。
第五日,贾云准备停当,贾顺犹豫了一下。
“走。”
自己被打压和儿子丢掉前程这两个选项,贾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阿耶,今日我定然过关。”
贾云信心满满。
“好。”
贾顺出了学堂,见到外面有不少家长在等候,还有几个男子在看着众人,竟然在记录……
瞬间贾顺就觉得心凉了半截。
新学学堂来到益州的时日不算长,刚开始进入就读的不过是些普通人家的子弟,其他人在冷眼旁观……
可随后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出来了,竟然是意外的好。
新学能让孩子学到真本事。
而且孩子的出路也有了……一出来州县会招募,这是州县官员放的话,就等着第一批新学学生出来。
都督府没表态……益州安稳,但安稳带来的是守旧。这里的反新学力量格外的强大,都督府若是站出来表态支持,回头那些豪族使绊子算谁的?
第二年报名的人中就出现了官吏子弟。
此事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今年是第三年。
贾平安带着新城来了。
“看看,这便是益州新学的学堂,很大,每年招收许多学生。再等五年,那些学生陆续出师,他们将会成为官吏,成为商人,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十年后,当我们再来益州时,你将会看到的是朝气蓬勃。”
这一路每到一处贾平安就会去看看当地的新学学堂,对于新学的扩张势头很是满意。
“还是那笔钱起了作用吧?”
新城想到的是算学拍卖发明得到的那数千万钱。
“那些钱今年发了不少下来,各地都要新建学堂,还有补贴中饭……新城你没见到过那等贫困人家,吃都吃不饱,有的全家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那么穷?”新城瞪大了秀眸,不敢置信。
“对,还有比这个更穷的。”
贾平安对于这等事堪称是见多识广,所以并不惊讶,只是有一种迫切想改变这一切的焦虑。
新城半晌才说道:“如此……我往日花销却大了……回去我便捐些钱粮……”
徐小鱼忍不住说道:“郎君每年都会捐出大笔钱粮给养济院。”
“怎地外面没人说?”新城诧异。
王老二说道:“郎君令悄然去,不可声张,平日里也不说。”
新城真的被震动到了。
“我出身贫困之家,知晓这些穷困所带来的煎熬……那些贫困人家的孩子做梦都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可出路何在?如今这个大唐能给他们一条出路的唯有读书。可读书花费不小,而且苦读多年不一定能过了科举……白白花费了时光和钱财……”
贾平安想到了许多事儿。
“所以你才力主让新学减免贫困子弟的学费?”
新城的眼中多了钦佩之色,“还有一顿丰盛的中饭,这样孩子就算是回家吃的差,身子也能挺得住,还能长得壮实……”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世界,而长安只是一隅。
“学了儒学能得什么?权贵之家,殷实之家就算是无法过了科举,也能有别的出路。可平民子弟呢?过不了科举,儒学是能让他们挣钱还是能让他们出人头地?都不能。”
“要实用之学!”
这是贾平安推动新学的最大动力,“那些士族豪族凭什么高高在上?不就是因为他们能读书,百姓却不能吗?不读书就是睁眼瞎,就是傻子,聪明人看着傻子,看着睁眼瞎,自然优越感十足。”
“可新学一旦推动平民子弟读书,所谓的优越感荡然无存,百姓会蔑视他们……他们还剩下什么?权势和钱粮。”
新城说道:“可他们的权势和钱粮会随着新学的推广而渐渐被剥夺……”
“最后形成制衡。”
“他们垄断了教育权,这就是他们能数百年不衰的缘故。”
垄断永远都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也是社会公平最大的敌人。
而新学的出现就有力打击了这个垄断,曾经高高在上的嘴脸变了,变的焦虑不安,怒不可遏。
“贾顺的儿子进去了。”
“可劝阻了?”
“好言相劝了。”
“寻他的错处,弄他下去。”
贾顺第二日去了值房,照常理事。
“贾参军!”
外面有人进来。
“长史令你去。”
见到长史时,贾顺还想着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去岁你偏袒人犯,如今有人来告……”
贾顺浑身冰凉。
“这……长史,当时这个证据并未寻到……”
他觉得自己是冤枉的。
“先回家去吧,回头此事老夫会行文长安……”
然后就是免职滚蛋。
贾顺浑浑噩噩的回到了值房。
值房里竟然有人在等候,就是那日来阻拦的两个男子之一。
男子沉声道:“许多事走错一步,一生都错了,而且还会遗祸子孙。”
贾顺站在都督府大门外泪流满面,突然回身喊道:“老夫冤枉,这是他们报复老夫送了儿子进学堂,这些卑鄙小人……”
贾顺滚蛋了。
“贾顺把儿子送进了新学的学堂,这是和益州百姓作对。”
杀气腾腾的宣言传遍了城内,接着往外扩散。
正准备换个地方继续旅游的贾平安也得了消息。
“那些人杀气腾腾的说这是杀猴儆鸡,许多人不敢送孩子去学堂,更有过关的孩子家人反悔,说再不去学堂了。”
徐小鱼打探到了许多消息,但都没地头蛇孙谦详细。
“那贾顺乃是司法参军,按理得意,可此事背后的那群人更得意,为首的叫做邱辛,邱氏在益州可是数百年的名门,加上那些人,连都督府都得为之侧目……”
牛逼!
这就是地头蛇,而作为过河的新学学堂自然不敌。
“贾顺那事就是栽赃,那案子他判的再没错了,可邱辛等人……不,他们都不屑于出手,而是令人弄了栽赃的证据,随即把案子给翻了过来,这就是贾顺枉法的来由……”
娘的!
“地方豪族果然目无法纪。”
地方豪族……后世叫做土皇帝,谁都不敢惹。
孙谦叹道:“不只是这个,有人放话了,说贾顺可能收了钱……受贿还枉法,这是要重责加流放……贾顺这只猴好可怜,这便破家了。”
“姓贾啊!”
贾平安笑了笑,“兴许都督府会觉得内疚,把此事纠正过来。”
孙谦瞪大了眼睛,“可不敢这般想嘞!都督府也得忌惮这些地方豪族,惹了他们,都督府以后不得安宁……就算是想做什么事,没他们的支持怎么能行?政令出了都督府怕是都不管用了!”
这就是地方豪族!
地方治理从许久之前都是官府加地方豪族的模式……当然,后来叫做什么士绅。所谓的豪族,实则成了无冕之王。
贾平安微笑道:“益州是个好地方,乌烟瘴气的……不好!”
孙谦嘟囔着,出去后寻了徐小鱼。
“让郎君莫要多管闲事,否则我怕你们出不了益州。”
这是个很严肃的告诫。
徐小鱼笑嘻嘻的道:“回头我给郎君说。”
可随即徐小鱼和王老二就出动了。
两日后,他们二人回来了。
“重伤五人,拷打十余人……”
口供很整齐,只是看了一眼,贾平安说道:“地方豪强果然就是地方祸害!”
第1159章 这才是大唐盛世的根基
贾平安悄然去了都督府。
“寻谁?”
门子见他是平民打扮,脸就冷了几分。
“寻王长史。”
门子仔细打量着他,“你何人?”
“我是王长史老家的亲戚……他家中有急事,我正好来益州,就顺便带了书信。”
“等着。”
门子进去禀告。
益州都督府目前并没有都督,王瑜以长史的身份代职。但这并不符合规矩,所以王瑜希望能在明年之前升一级,做个刺史兼领益州都督。
大唐官制你要说复杂也说不上,至少比大宋好多了……大都督府不消说,大都督只能由亲王遥领,长史主持工作;而都督府多半是下辖某州此刺史兼领。
这就是目前的官制。
“王长史?”
王瑜抬眸,“何事?”
门子恭谨道:“门外来了个自称是王长史亲戚的男子,说是带来了家中的书信……家中有事。”
王瑜心中一冷,“快带进来。”
他想到的是家中的双亲。
人一开始胡思乱想,整个思维就会转向。
他放下文书,叹息一声。
“王长史。”
王瑜一看……
老夫不认识!
怒火顿时升腾,“你和老夫是亲戚?”
“随口所说。”
贾平安走了进来,门子刚想大叫,贾平安说道:“我从长安来。”
王瑜摆摆手,“出去。”
门子退了出去。
王瑜盯着贾平安,“你来此何意?”
“传闻王长史为官谨慎,今日一见果然。”
王瑜并不是先问贾平安代表着谁来了这里,而是问来意,这就是谨慎不想惹麻烦之意。
“我是贾平安……”
一枚印章映入了王瑜的眼帘。
“赵国公!”
王瑜觉得自己怕不是眼花了。
赵国公竟然回来益州这等地方?
“我来益州游玩,不可声张。”
贾平安反客为主,“益州豪族为祸不浅,都督府为何置之不理?”
王瑜下意识的道:“此等家族盘根错节,不可轻动……”
贾平安淡淡的道:“若是我想动呢?”
王瑜看着他……
值房内安静了下来。
……
贾顺丢官,还面临着流放的处罚,整个家都崩溃了。
贾云痛哭流涕,“阿耶,都是孩儿无能,否则怎会带累阿耶和家中。”
贾顺木然,“此事木已成舟……”
他的妻子李氏说道:“认个错,说不得他们就能放过咱们。”
贾顺摇头,“他们想要杀猴儆鸡,怎会放过为夫?不过……为夫去试试也好。”
病急乱投医是许多人在危急时刻的心态。
贾顺去寻了邱家。
“寻谁?”
门子哪里会不认识都督府法曹参军事……但依旧斜睨着贾顺问道。
这是羞辱!
贾顺堆笑道:“还请禀告,贾顺求见邱公。”
到了这等时候还昂首挺胸的,多半是没成亲的小年轻。
你成了亲,有了妻子,接着有了孩子,你就会知晓你不是为了自己一人而活。什么好汉做事好汉当,这等话婚前说也就罢了,婚后……你看看妻儿……再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门子进去禀告了。
“让他来。”
邱辛正好和一群豪族家主在饮酒议事,笑道:“这位便是老夫选的那只猴,宰杀了他也好警示各方。诸位且看看可合适。”
“此事并非是什么意气之争。”
窦贺冷冷的道:“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