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扫把星-第8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重重的倒下。

    他喘息着,“原先本王不喜饮酒,可后来在滕州……”

    包东想听八卦,李元婴却看着他不说了。

    等包东出去后,李元婴才继续说道:“那时候要装纨绔,于是喝酒作乐折腾人,怎么坏名声就怎么弄。如今想起来……恍如一梦。”

    这便是天家。

    贾平安觉得大外甥以后真心不容易。

    “后来本王一路折腾,长安不时有文书或是去人呵斥,隔一阵子没有呵斥,本王就会脊背发寒,要揣度长安这边是想动手,还是忘记了本王。”

    可怜的娃!

    在这个时代生在帝王家,毫无疑问大部分都是悲剧。

    后来李隆基干脆把儿子圈养,若非顾忌着名声,估摸着能一家伙把儿子全给干掉。

    这事儿你还真不能怪李隆基。

    看看大唐的历史。

    李渊时,儿子李世民发动政变,沦为太上皇。

    太宗皇帝时,李承乾也发动了政变,但太宗毕竟是马背上的皇帝,得了善终。

    接下来就是李治,老大病逝,老二李贤据闻也是谋反……

    李显和李旦就更不用说了,最后武媚登基,号称武周革命。

    这皇位还能不能安生传下去了?

    这时候有心人就在思索。

    结果神龙政变,武曌退位,这又是一个不正常退位的皇帝,称为太上皇没问题吧。

    可没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又来了一个政变,着名的傀儡李旦再度粉墨登场。

    李旦这个傀儡没卵用,随后被儿子李隆基弄成了太上皇……大伙儿数数,这大唐算得上太上皇的有多少了?

    大唐正常继位驾崩的有几个皇帝?

    若是不知晓这些变化,就无法理解大唐帝王为何对孩子这般警惕,帝王心中对外人窥探权力的警惕心有多高。

    所以贾平安当初在百骑立足的手段很简单,抓住维护帝王的权力这条线不动摇,自然就得了李治的青睐,否则早就去和法师作伴了。

    想到法师,贾平安心动了。

    他一脚把李元婴踹起来,“赶紧去联络他们。”

    李元婴站起来,突然捂着额头,诧异的道:“怎地不头痛了?也不晕乎了。”

    贾平安说道:“知晓酒在何处消解吗?肝脏。可肝脏也会累,累了就会歇息,于是你第二日会觉着头痛欲裂,浑身酸软,这便是肝脏歇息了。而此刻喝一小点酒,肝脏就会被唤醒开始解酒。”

    “竟然是这样?”李元婴不禁暗喜,“以后喝酒就能肆无忌惮了。”

    贾平安觉得这货是想多了,“这般做会让肝脏不得歇息,多来几次伤肝。”

    “滚蛋!”

    贾平安赶走了他,说道:“我去巡街,程达看好百骑。”

    明静冷笑,“又跑了。”

    程达低声道:“百骑统领不能抓权。”

    明静一怔。

    ……

    贾平安不傻。

    在接替唐旭之后,开始勤奋,后来就慢慢的懒散了。

    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样的日子没法过。

    于是隔三差五早退就成了贾平安的标配。

    一路到了大慈恩寺,门子见到他就头痛,“法师翻译经文很忙。”

    晚些他去禀告。

    “法师,那武阳侯又来了,我说法师翻译经文忙碌,他说什么……要劳逸结合,若非不许法师随意出入,他还想请大师出城游玩。”

    几个跟着翻译经文的僧人皱眉,“经文为重,那武阳侯年少轻狂了些。”

    对于他们而言,经文就是全部。

    玄奘揉揉眼睛,“也好。”

    几个僧人不禁一惊。

    “法师,你不能随意出去,否则容易出事。”

    玄奘笑道:“不出城,看看武阳侯有何好去处。”

    他起身,反手捶捶腰,“肉身只是筐子,莫要太看重。”

    几个僧人低头,“是。”

    贾平安在外面溜达等候。

    “法师?”

    看到玄奘出来,他不禁傻眼了。

    玄奘颔首,随即上了马车。

    一个官员出来,板着脸道:“法师出行……下官阻拦了,法师说就在城中,下官回头就会禀告宫中,还请武阳侯海涵。”

    “那就禀告吧。”

    玄奘不能露面,一旦露面,马上就会被围堵。后世什么追星,在玄奘的面前弱爆了。

    “法师,去何处?”

    贾平安只是想问问玄奘能否见见自家的两个孩子,没想到玄奘却出来了。

    “他们说曲江池有趣,就在外面看看吧。”

    一路到了青龙坊,再前面就是曲江池,玄奘突然说道:“贫僧口渴,可否进去讨水喝?”

    谁还敢阻拦你不成?贾平安满头黑线,“法师只管吩咐就是了。”

    马车朝着青龙坊而去。

    “报名,寻谁?”

    坊卒准备阻拦。

    贾平安淡淡的道:“贾平安。”

    坊卒拱手,“见过武阳侯,马车里是谁?”

    “不问最好。”

    贾平安颔首。

    坊卒笑道:“武阳侯带人来,那定然无事。”

    车里传来了玄奘的声音,“可否带路去杨曲?”

    贾平安扔了一小串铜钱过去,坊卒笑道:“方便方便。”

    一般的坊内有十字街口,其余的都是巷子,称之为‘曲’或‘巷’。曲巷取名各异,比如说按照方位叫做北曲或是南巷。或是按照那条街道的特色,比如说柳树多,就叫做柳巷。

    而杨曲,说明那条街上不是杨树多,就是有大户人家姓杨。

    玄奘法师这是寻人?

    贾平安有些好奇。

    前隋崇佛,一直延续了下来。而长安城中信佛的不计其数。

    玄奘西行取经回来后,瞬间就成为了长安城中的顶流。但玄奘很忙,所以能交往的也多是达官贵人。

    他当初和长孙无忌就来往了一阵子。

    所以贾平安很好奇他去寻谁。

    杨家……

    世家门阀也有杨姓,但青龙坊没有杨家人吧?

    一路顺着过去,接着左转进了小巷子。

    “这里就是杨曲。”

    有了铜钱,坊卒也尽心尽职的介绍着情况。

    他带着马车到了一户人家外面,“这里便是杨家。”

    贾平安低声道:“法师……”

    “贫僧想下来看看。”

    这个……

    看看前后,没人。

    一旦被发现,不只是这里,整个青龙坊的人都会蜂拥而至。

    车帘掀开。

    坊卒笑道,“这家人……你……法……法师?”

    玄奘微笑,“还请檀越莫要声张。”

    坊卒的脸颊颤抖,巨大的惊喜让他语无伦次,“法师,法师出来了……”

    他缓缓跪下。

    “无需如此。”玄奘笑道:“武阳侯扶贫僧一把。”

    贾平安把他扶了下来,玄奘看看左右,“说是在杨家前面些,看看。”

    他缓缓而行,“当初一路西行,贫僧健步如飞,如今垂垂老矣,步履蹒跚。”

    这话有暮气,但玄奘缓缓道来,竟然有一种从容。

    再往前一些,就看到了一户人家。

    说是人家……可篱笆墙都破烂了一半,三间木屋也破旧不堪。

    “就是这里吧。”

    玄奘走了进去。

    他缓缓叩门。

    “谁呀?”

    一个老妪的声音传来。

    贾平安刚才听到了织布的声音。

    房门打开,一个老妪眯眼看着外面,眨巴着眼睛,“你们是……”

    老妪突然走近,仰头看着玄奘,“你是……你是法师?法师,那一年你从朱雀大街过,奴见过你。法师慈悲。”

    玄奘双手合十,“贫僧今日恰好路过,想讨碗水喝。”

    老妪欢喜的不行,“有有有,法师等等。”

    她匆忙的行礼,回头看一眼,大概是担心玄奘会跑。

    里面乒乒乓乓的一阵响,接着老妪捧着一碗水出来。

    碗很土,而且不大干净。

    玄奘双手接过,缓缓喝了,笑道:“甘甜,多谢檀越。”

    老妪接过碗,突然一拍脑门,“法师,可能给孩子看看吗?”

    玄奘诧异的道:“什么孩子?待贫僧看看。”

    老妪进去,晚些脚步沉重的出来,却是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老妪仰头,期冀的道:“法师看看这个孩子……可能救吗?”

    “阿弥陀佛。”

    玄奘接过孩子仔细看着。

    孩子看着傻傻的,双目看不到一点神彩。

    老妪嘟囔道:“上月奴出去乞讨,回来就在家门口发现了这个孩子,傻傻的……就会叫娘,我本想不捡,可又担心他病了,或是被冻死了,不忍心,就把他抱回家,可这孩子就会叫娘呢!法师,你看看可能救?”

    玄奘在看着,神色认真。

    贾平安觉得他翻译经文时都未必有这般认真。

    “他不傻。”

    玄奘认真的道。

    老妪欢喜,“果真不傻?”

    玄奘点头,“他会叫娘,自然就不傻。而且贫僧今日突然心念一动就来了此处,可见与他有缘。檀越可愿割舍了……贫僧带他回去。”

    老妪欢喜的道:“好呢!奴就担心自家活不了几年,到时候这孩子怎么办,多谢法师,多谢法师。”

    “阿弥陀费。”

    玄奘回身把孩子送进马车里。

    这是专程而来。

    玄奘的心中就只有那些经文,他恨不能一天当做两天用,尽量把那些经文都翻译出来,传于大唐。

    所以他哪里有游玩的闲情雅致?

    贾平安吩咐道:“包东。”

    包东上前,先冲着玄奘行礼,眼中全是崇敬之色。

    “你问问她,罢了,我自己去。”

    贾平安上前,“阿婆,你就一人住?”

    老妪点头,“一家子都没了,就剩下了奴活着。”

    “阿婆为何不去养济院?”

    早些时候,各方出钱建立了养济院,专门收养孤老。

    “养济院……”

    老妪黯然,然后又笑道:“自家有手有脚的,能活呢!”

    贾平安笑道:“可是那些人不愿意收?”

    老妪摇头,不肯再说。

    贾平安深吸一口气,“阿婆,法师在呢!你只管说。”

    玄奘颔首,“这位是武阳侯,他能帮你。”

    老妪这才说道:“去年奴就去过,他们不肯收,说没钱。”

    贾平安笑道:“若是能进去,阿婆可愿意?”

    老妪点头,“那是巴不得呢!”

    玄奘对他点头,“此事大善。”

    贾平安把玄奘送上车,问道:“法师专程为他们而来,为何?”

    是什么驱使一心翻译经文的玄奘出了大慈恩寺?

    是慈悲心吗?

    玄奘微笑看着孩子,“贫僧不忍而已。”

    ……

    随后贾平安就去了养济院。

    “见过武阳侯。”

    官吏们拱手。

    贾平安径直进去。

    “目前有多少孤老?”

    领头的官员林政笑道:“如今有一百八十余人。”

    贾平安看了他一眼,随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查。

    查到了后面,一百三十二人。

    林政笑道:“那些人出去玩耍,有的去访友。”

    贾平安问道:“多久回来?”

    林政说道:“下午吧。”

    贾平安眯眼看着他,“包东,封锁养济院。”

    包东令人回去报信,随即养济院许进不许出。

    “武阳侯这是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