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纵横河山-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中顿时激动不已。

    “那行,你就任海军行军司马,与兴霸一起,将重点放在对贵霜的征伐,至于吴郡的事务,先交给步骘吧,他跟在你身边在吴郡这么多年,对吴郡的事务也熟悉,不至于会出什么乱子。”

    见沮授对于自己的安排并不反感,看他的表情,反而有些兴奋的样子,刘枫便给他派了任务。

    若是能够将贵霜的地盘给拿下,那份功劳,将不亚于于造一个大汉。

    有了南亚次大陆的富饶土地,把那里打造成一个粮食生产基地,专门往本土输送粮食,到那时,即便是大汉的人口再翻上数番,也不会有粮食之忧。

    有了充足的粮食支持,再借此开启大航海时代,华夏将会迎来全面的飞越。

    到那时,现在国内的这些诸侯之间的纷争,便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来进行,将矛盾引向国门之外,使得汉人永远站立在世界民族之巅。

    “调毗陵都督蒋钦任上海港都督,兴霸自即日起全权负责贵霜战略。

    另外,令凌操率部北上,与刘和、阎柔部会合,接管其部,组成辽东军团,首先一统辽东各势力,将辽东彻底的掌控住,然后再伺机攻占幽州,将袁绍势力赶出幽州。

    我会令柴桑学院先派一批学子去充实基层衙门,将辽东彻底的融入到我们扬州体制中来。”

    “未将遵令!”

    凌操起身领命道。

    这几年,他的舰队一直在幽州一带运送南下的流民,对于那边的形势、地形相对比较熟悉,由他去辽东到也不正当其会。

    随着刘枫一连串的调令发布,扬州庞大的海上战争机器开始缓缓的启动,慢慢露出了它世人未曾所见的獠牙。

    只不过,这一切,对于北方的诸多势力来说,是不知道的。

    他们虽然知道,刘枫的扬州以水军见强,可扬州水军究竟强在哪,谁的心里都没有一个定数。

    。。。。。。

    相比与上海港的云淡风轻,黄河两岸的延津、白马和黎阳一带却是战云密布,连空气中都充满着杀气。

    建安四年夏,袁绍在黎阳已经集结了兵力三十万,粮草近百万石,后续依然有源源不断的部队在向这边开近,连绵的营帐从黄河岸边一直延伸到二十里开外,一眼望不到头。

    所见之处,皆是一座座营帐拔地而起,宛若雨后草地上的蘑菇一般。

    在对面,曹操令于禁率五千军驻守延津渡口,对黄河水面进行严密的监视,以防袁军突然渡河来袭。

    同时也为了策应在其身后不远处,由东郡太守刘延驻守的白马港。

    再往后,是曹操亲率七万大军,在官渡层层设垒,广筑沟墙,构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以防袁绍军派骑兵对许都进行突袭。

    两军就这么在黄河的两岸对峙着,谁也没有先行过河的想法。

    一来,袁绍现在还没有想好出兵的借口。

    毕竟,在这个时代,不管做什么,都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若是没有一个可以说得过支瓣理由,下面的将领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打这一帐,在战场上就表现不出高昂的士气,战力也会相当的有限。

    而曹操则是不具备主动过河的实力,与袁绍比起来,他的势力太过于弱小了些。

    所以,就算曹操再有不甘,也只得老老实实的做好防守的事宜,等着袁绍先攻过来,才能伺机的进行反攻。

    前线双方在对峙,不过,暗地里的战斗早就打响了。

    为了让曹操的后方不稳,袁绍接受许攸的建议,派人去荆州会见刘表,令他从南面威胁许都。

    同时,又派人前往豫州寻找袁术的残部,让他们从东边向许都发起攻击。

    面对袁绍对自己后方势力的游说,曹操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他的兵力有限的很,光是在阻挡住袁绍的大军,就已经很吃力了,哪还有气力云顾得了后面的刘表,和袁术的残军势力?

    不得已之下,只得向刘枫求助。

    碍于先前在下邳时,主动撮合曹操与吕布等人的和解,刘枫也不好意思拒绝曹操的求援。

    当然,他也是从扬州的整体局势上来考虑。

    虽然决定了扬州今后以攻略贵霜的领土为主要发展方向,可若是国内没有一个安定、宽松的环境,自己又哪能分得出太多的精力,去应付对外的征伐之战?

    再者,刘表本身乃是宗室,却跑去跟一心想要自立为王的袁氏同流合污,同为宗室的刘枫自然不能不去管。

    虽然他的这个宗室身份是个什么玩意只有他自己知道,可却也并不影响他用这个身份来做些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不是?

    于是,刘枫令长沙的周泰向江陵方向用兵,同时,驻守在房陵的周仓部也陈兵与边境之处,只消一声令下,便可以迅速的杀进弄州。

    一时间,围绕着许都的战争密云在黄河与长江两在华夏的方明摇篮处,迅速的领取,并且越收越紧,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要把所有人都压得喘不过气来。

    虽然等待的日子是最熬人的,不过这个时间到也没有让在家等得太久。

    在曹操的心脏部位的许都,发生了一件不小的事情,使得局势的平衡迅速的被打破,战争机器的齿轮,终于开动了起来。

 第686章 许都变故

    许都,皇宫。

    “陛下,曹贼现在已经去了官渡前线,许都城里现在由荀彧主持,驻守城池的,更只有田浩的一千屯田兵。

    陛下要想摆脱曹贼的控制,夺回皇室的尊严,正在此时!”

    董承站在刘协的面前,低声说道。

    董承是刘协的董妃的父亲,看在其国丈的面上,在封官时,曹操将车骑将军的职位给了他。

    当然,这种职位也只不过是个头衔而已,至于权力,那也是半点也不可能有。

    “可是我们手上没有军队,怎么能够夺得了许都的控制权?

    夺不到许都的控制权,曹操随时就可以杀回来,那样我等岂不是没命啦!”

    打自坐上这个皇位起,刘协就被各个权臣掌控在手中,如同玩物一般,导致的结果就是,他现在越发的谨小慎微了。

    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心里想做点什么,却又前怕狼后怕虎。

    “陛下,微臣府上尚有家丁三百人,再加上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还有一大批心向我大汉皇室的大臣们,府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家丁私兵,加起来超过了三千人之众,控制住许都并不会太难!

    另外,陛下可以下密诏,召外臣以接应。

    到时,北有袁绍大军压境,后有援军守卫许都,曹操再想翻身亦无路矣!

    陛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说到这,董承的声音都激动得有些颤抖起来。

    “那以国丈之见,何人可以为外援,我们的密诏又该下于何人?”

    刘协也被董承的话给打动了,摆脱曹操的控制,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却从未有过能够自主的时候,这种日子他是受够了!

    “依臣看,徐州刘备就是个不错的外援之人!

    在辈份上,他是陛下的玄孙,陛下可以许其在宗室中的地位召其前来,到时候又可以辈份之压,令其交出兵权,有宗室之一层关系,相比于旁人,易于控制。

    二来,他与吕布不合,上次来许都求援,曹操未能替他作主,使得他心中有怨气,虽然现在看似与曹操一起对付袁绍,实则却是貌合神离。”

    见刘协认可了自己召外兵来援的计策,董承于是推荐道。

    “为何是刘备,而不是扬州的刘枫?”

    见董承推荐刘备,刘协感到非常的纳闷。

    从实力上来讲,刘枫才是所有宗室中最大的那一个,而且,若是由他来救援自己,曹操肯定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犹记得,当初父皇弥留之际曾跟自己说过,刘枫是宗室中的能臣,是可以值得信任之人。

    “陛下不可!

    那刘枫虽然实际雄厚,在南方更是无人可与其争锋。

    可也正因为此,他久居人上惯了,将来又岂能将兵权交于朝廷?

    再者,从他这些年的做法来看,其明显跟那曹贼更为亲近。

    若是将他引来许都,那可真的是‘才脱虎口,又进狼窝’,还请陛下三思!”

    上次刘备被吕布赶出徐州,来许都求援时,与他见过一面,得知这刘备也是一个有大志的人,且手下的两个结义兄弟皆有万夫不挡之勇,遂将主意打到了他的身上。

    自董卓祸乱朝廷后,这天下有大志的人多了去了,不过,刘备在宗室中,辈份上是他的硬伤,这是先帝公告了天下,并且在宗正寺有立案的。

    而刘枫却不同,在辈份上,他与刘协是同辈,年岁也比刘协大,实力更是强得令人发指。

    将他招了来,就算将来他肯还权于朝廷,可能他的强势,自己还是会被他排挤到边缘去。

    这样一来,自己这一通奔走岂不是白忙活啦?

    这个世上,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若是那曹操能够多少让些权力给自己,自己又何必要去谋算他?

    “好吧,就依国丈之见,朕这就下诏,封刘备为左将军,令他率军秘密来许都救驾!”

    最终,刘协还是被董承给说动,开始准备起草勤王诏书。

    这时,董承以说,需要刘协用血来写,这样才能打动对方。

    为了摆脱这种傀儡般的生活,刘协一狠心咬破手指,忍着刺痛写了一封数十言的诏书交给了董承。

    。。。。。。

    “丞相,军师荀攸在帐外求见!”

    官渡大营,曹操刚睡下没多久,许禇便在帐口门叫道。

    这些日子,曹操的压力非常的大,以至于,每天晚上需到寅时才能休息片刻。

    看到曹操如此的操劳,许褚很不忍心将他叫醒。

    可一想到刚才荀攸所说的事情太过严重,他担不起这件事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只得将曹操轻轻地唤醒。

    “哦,仲康啊,公达有什么事吗?让他进来吧。”

    曹操睡得很浅,袁绍数十万大军陈兵于黄河对岸,给他带来的压力是无法想象的,这使得他的头痛病经常复发,就算是睡觉,也没法睡得安稳。

    “丞相,许都出事啦!”

    荀攸匆匆地走进了曹操的军帐,从衣袖兜内掏出一个信封递给了他。

    “许都又怎么了?”

    曹操揉了揉有些昏涨的脑袋,睁着一通红的双眼问道。

    由于长时间的缺少睡眠,他的眼睛里充满了血丝。

    “混帐东西,真当我曹某人不敢杀他们么!”

    只是粗略地快速扫了一眼信上的内容,曹操顿时勃然大怒,将信狠狠地一把摔在榻上。

    “那封诏书追回来了吗?”

    喘了几口粗气,曹操感到脑袋有在刺痛,咬着牙问道。

    “请丞相恕罪!”

    荀攸低下头,有些愧疚地回道:

    “我们并没有在董承的府上找到这份诏书,要不是潜伏在他府上的暗探回来报信,我们都不知道他们要兵变这回事。

    至于那份诏书,还是在审问其他的官员时,他们说漏了嘴,才把它说了出来的。”

    “算了,没追回就没追回吧,反正没有玉玺,只是一个小皇帝的私印,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大可以说那个是假的就成了!”

    半晌,曹操终于睁开了眼睛,淡淡地说道。

    现在是非常时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