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纵横河山-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成就也止于此。

    又广陵一地,养两万兵已是极限。

    可若想往外扩张,无论是南面的扬州,还是背面的徐州,他们所拥有的实力,都不是自己这点人马能够拿得下来的。

    先不说南面的扬州,那是自己不敢招惹的存在。

    就算是北面的徐州,在明面上,那也算是盟友。

    若是贸然去攻打他们,那就是背盟的行为,将会招来其他几家的围攻。

    他自问自己还没有这么大的能耐,就算孙策再厉害,武力再高,他也只有一个人。

    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若是不能向外扩张,终将被限死在这小小的广陵,再也进不得半步。

    “大人,府外有人求见,说是大人的故人。”

    书房外传来管家的声音,将周瑜从沉思中拉回了现实。

    “故人?他可曾报过姓名?”

    周瑜想了想,并不知道谁会这个时候来拜访自己,于是开口问道。

    “他说是临淮东城的鲁子敬,你认识的。”

    管家回道。

    “子敬?他到这里来啦?快快请他进来!

    算了,还是我亲自去迎吧!”

    听闻是鲁肃来了,周瑜顿时喜出望外。

    他与鲁肃相识,还是在他任居巢长时,因为受黄巾余孽波及,自己因粮草短缺而求助到鲁肃的门上。

    当时还是少年的鲁肃很是慷慨的将自家一半的粮食,送给了他作为军资。

    周瑜也是被鲁肃的这种大方所吸引,于是两人引为知己。

    只不过,后来孙策脱离袁术自立,自己受其所邀,一同去了广陵。

    当时临走时,也曾去找过鲁肃,想要邀他一起共事与孙策,只不过正好碰上他不在家。

    再后来,居巢成为了扬州的辖地,于是也就只得作罢。

    如今一晃就是十多年过去了,一直未间得到过消息,却不想他会这个时候来拜访自己,只是不知道他这次来,会有什么样的消息带给自己。

    “子敬可真是稀客啊,一别经年未见,不知是哪阵风,把你给吹到我这里来啊!”

 第724章 徐州攻略

    “子敬可是稀客啊,不知是哪阵风,将你吹到我这里来啦?”

    周府门口,周肃亲自迎出门外,老远便张开双臂,朝着对方迎了上去。

    “怎么,如今你发达了,就不欢迎我来吗?”

    见周瑜出来,鲁肃也是笑着迎了上去,与他把臂拥抱了一下。

    十数年不见,虽然两人面相身材都与当年有不小的差异,不过,模样上还是依稀有当看的影子。

    “我就算是不欢迎任何人,也不可能会不欢迎你啊!

    走,里面聊!”

    说着,两人把臂而行,一起进了周府。

    “子敬不知现在何处高就,若是没有什么好的地方,不如由我将你推荐给主公,不知你意下如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周瑜借着微醺的醉意向鲁肃问道。

    “呵呵,怎么,现在公瑾算是发达?”

    鲁肃笑眯眯地看着周瑜问道。

    “嗨,说什么发达不发达的,不过是个糊口的差使罢了,总好过无所事事吧。”

    周瑜随口答道。

    “这倒也是。”

    鲁肃点头应道,

    “如今骠骑刘将军接连平定了荆州、并州,净南方与西北整个连成了一片,已成一统之势。

    如今中原孱弱,徐州之地三分,河北又是兄弟阖墙,天下一统之势已现,不知公瑾又该何去何从?”

    鲁肃的话领周瑜的心中咯噔一下,暗叫一声不好,这家伙定是投靠了扬州,现在跑过来是做说客来了!

    不过,到底还是周瑜,心理素质还是不错的。

    虽然心中起了不小的波澜,不过面上却不露声色:

    “以子敬看,我该当如何?”

    “我确实有些话要说。”

    虽然知道周瑜是在装傻,不过鲁肃到也没有在意,以他们之前的交情,并没有什么话是不可以说的。

    “想必你也应该看出来了,没错,我现在在扬州官府中任将军府从事,此次来广陵,也是奉将军之命,前来同孙将军谈合并之事。”

    “既然你是要找孙将军,现在却在这里跟你说这些,你不觉得有些本末倒置了么?”

    周瑜冷笑道。

    “话不能这么说,我知道你与孙将军之间的关系,他对你可谓是十分的信赖,若是有你从中斡旋,此事将会顺利得多,好过于我费尽口舌。”

    似乎没有看到周瑜面上的变化,鲁肃自顾自地说道。

    “。。。。。。”

    好嘛,都已经说了说了你找错人了,你却还要叫我帮你去从中斡旋,你鲁子敬是什么时候学会了如此的厚脸皮的?

    周瑜被鲁肃给气乐了,手指着对方点了数点,好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怎么样,你也觉得我说得对,是吧?”

    见周瑜没有说话,鲁肃对着他笑眯眯地说道。

    “我说好你个鲁子敬,十数年不见,你的脸皮厚度增长的速度,真是让人望尘莫及啊!”

    周瑜没好气地说道。

    “再怎么说,我身为人臣,你让我去劝自家主公向他人投降,还真亏了你想得出来啊!”

    “嘿嘿,有什么想不出来的?

    说起来,我这也并非是为了我自己!

    这个天下自桓灵二帝起,连年的天灾人祸不断,再到后面的黄巾作乱,天下自此征战连年,百姓一刻不得安息。

    再后来,董卓进京,祸乱宫廷,连皇帝也说换就换,致使大汉朝廷威严扫地。引发了关东诸侯聪明讨董。

    自此,大汉天下陷入一片纷乱,各诸侯相互攻伐,生民遗尸百万众,至今已有十余载。

    更有甚者,上次袁曹两家在官渡一战,引发大规模的疫病,致使中原与河北全部陷入疫情当中,民众百不遗一,死于疫病者何以千万计?

    天幸骠骑刘将军防控得当,再加上柴桑医学院两位医家大匠不余心力地配制药物,这才将这场弥天大祸控制住,没有漫延到南方各地。

    如此无量功德,自是受到天下百姓爱戴。

    而今,我大汉十三州,刘将军独得七州半。

    这世间再无势力能够与其搞衡。

    至此,天下一统的曙光已现!

    公瑾,我等读书之人,所学之能,不就是为了造福天下众生的吗?

    既然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又何必要去做有违天下大势之事呢?”

    洋洋洒洒的一大通话说下来,周瑜彻底的沉默了。

    诚然,鲁肃说得在理,这个天下,已经乱得够久了。

    既然现在有了从新走向安定的契机,自己理应支持才对。

    最为重要的,是自己这方困守于广陵一隅,无法再行开拓,长此下去,等到刘枫扫平了北方与中原,自己这边最终还是会被他吞并。

    同样是被人兼并,与其被人攻灭,到不如趁现在手上还有些倚仗的时机,主动地争取一些利益来得更为划算。

    “我可以在伯符面前替你说项,不过最终结局如何,还要看他如何决断,我无法给你任何保证。”

    “如此,便多谢公瑾仗言啦!

    你放心,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尊重贵方的选择!”

    鲁肃正色道,随后又放松了下来:

    “好了正事说完了,现在说说咱们的私情。

    你看,我大老远跑过来,也没个住的地方,你这个地主是不是也应该尽尽地主之谊啊?”

    “哈哈,这个你放心,来了我这里,怎么着也不至于让你露宿街头的,我这府上到还算大,房间也不少,你若是不嫌弃的话,就住在我这里好啦!”

    抛开公事不谈,场面上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似乎又回到了曾经的岁月一般。

    只不过,那时是自己向对方求助罢了。

    。。。。。。

    徐州,下坯城。

    就在鲁肃出使广陵的同时,糜竺也出现在了下坯城中。

    相比于鲁肃与周瑜之间的老友,糜竺在吕布这里便是恩人的地位了。

    当初曹操攻徐州时,正是糜竺将吕布的家小暗中接出了城,才使得他可以放手一搏,否则,历史上的那个吕布极有可能就是他的最终归宿。

    当然,与孙策不同的是,对于吕布,刘枫给出的条件,并不是非得让他投降,或者是合并到扬州军的体系中,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

    还有一个先择便是,他们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不过却要离开中原,听从刘枫的安排,调往海外的战场,在海外打拼出他们的另一个王国。

 第725章 书院之议

    一连串的动作正在有条不絮地进行着。

    而徐州的大动作,也把曹操给惊住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徐州三方势力中的两方,竟然会被刘枫给劝降了!

    这样一来,徐州也就只剩下沛县的刘备一家了。

    如果刘枫铁了心要拿徐州的话,以刘备万多人的兵力,完全没有反抗的可能。

    形势一下发展成了这副模样,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

    到了这个时候,除了袁叹时运不济外,他也再无法可想。

    大汉十三州,刘枫已经占据了九州之地。

    而剩下的四个州中,目前只有兖州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受自己控制的地方。

    河北的冀州与青州则在袁绍的几个儿子的内讧中,陷入了敌对状态。

    最后一个凉州,张绣也正在跟韩遂争夺金城郡,而且已经占据了上风。

    以刘枫的实力,就算韩遂再号称九曲黄河,被赶出金城也是迟早的事情。

    而躲在武威的马腾父子,好像是铁了心的只想过自己的日子似的,对于发生在金城郡的战事不闻不问,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

    曹操是一个怎样的心情,刘枫是不知道的,他也没有时间去理会。

    刘协签发的封王诏书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到了柴桑,他是得到消息后从洛阳赶回来的。

    说实在话,对于这封诏书,刘枫并不是太在意。

    以他现在的实力地位,无论想要做些什么,已经不用再去看他人的脸色了。

    当然,有了这封诏书在手,自己所作所为也就显得名正言顺了。

    柴桑书院,流芳园。

    这里是蔡邕、卢植、刘虞等有名的大儒在书院中的办公之地,同时也兼做了他们在书院中的居所。

    院中有一株数人合抱的金桂,那是有人在庐山中寻得,然后告知柴桑官府,官府派去去将其移植到这里的。

    现在已是金秋九月了,山脚下早晚的温差有些大,使得桂树枝头上挂满了金黄色的小花,一阵阵桂花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其中。

    最大的一间书房内,刘枫与书院中的几名大儒,齐聚在一起。

    与一群老头呆在一起,令刘枫有种不太自在的感觉。

    这其中,又以康成公郑玄的年纪最大,已近八十了。

    其他的如蔡邕、卢植等人,也都快要七十了。

    不过,虽然这群人的年龄在这个时代来说,都算得上是高寿了,可由于柴桑的丰富物资供应,他们的身体依然非常的硬朗,完全不似其他地方的老人,早早地将一副老态挂在脸上。

    “既然陛下已经下旨,册封俨之为楚王,我们自不会有什么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