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致富能手-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实话告诉我,你交往过多少女孩子,还告诉我你和学校那个老师没关系,我都打听清楚了,要不是白云家里你们两个恐怕早在一起了。”

    欧阳欣兰刚开始还相信张国栋和白云没有什么,但是如今想来白云跑来张家岭村当老师,即使张国栋现在对白云没有想法,但白云未必没有任何意思。

    “我和白云真的没有什么,她就一可怜人,这辈子我也是第一次亲女孩子。”

    欧阳看着张国栋的眼睛,她对自己的魅力是绝对自信的,即使有人喜欢张国栋又能怎样,张国栋那么优秀喜欢他的人多再正常不过,到只要自己在就没有任何人能把他从自己身边夺走。

    “我相信你!”欧阳欣兰抱着张国栋说到。

    在西沟转了一圈,张国栋带着欧阳欣兰从另一条小路上山,从山底爬上来竟是到了青云寺后门口,两人手拉手进入青云寺。

    没想到黑子爹也在寺院里,看见张国栋与欧阳欣兰到来他放下与寺院住持的谈话走了过来。

    “国栋你今天怎么有时间来寺院看看了?”黑子爹最近负责寺院古物的保养,青云寺每年这些佛像、墙画都需要保养。

    “今年咱们寺院需要扩建,你们商量后打算如何扩建?”张国栋看见寺院西边的墙已经被推倒,原来的花园成了一片空地。

    “我们找过县文物部,他们有寺院改建方面的专家,这寺院上、中殿是咱们青云寺的根本不能变,下殿太小了我们打算重新扩建后改成主题殿,不再是以前那种一个殿放个佛像,旁边一个功德香。”

    张国栋赞同对方的话,上辈子他如果很多有名的古寺庙,几亩大的寺院佛像就十几个,但是那功德香可是有近百,随便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功德香张国栋去了一次就实在不想去了。

    “这很好,咱们寺院主要是给人许愿游玩的,功德香数量不能超过三个,还有香火钱,必须是平价出售,别一根香问别人要10块钱,这不是疯了是什么。我看你西墙推倒了这是要向西扩建?”张国栋问到到。

    “我们和县文物部说了今年计划投资10万元改建青云寺,对方给出的建议是下殿改造,东边偏殿推倒重建,食堂改成素食寨,西边盖一些庭阁,挖一个荷塘算是观赏区,再往西那里是历代方丈埋葬的地方,弄一些舍利塔,供修佛之人膜拜!”黑子爹从寺院里拿出一个图纸,打开是青云寺的新规划图,张国栋看见新的青云寺面积扩大了一半有20多亩占地,整个西边算是寺院式楼阁,相信能够吸引一大批人来游玩。

    “这里是什么?”张国栋指着西北角落一片空地问到。

    “这里是新建的居士楼,全木质结构,一共三层,有居士向就在寺院可以居住在那里,对了,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张国栋好奇的问到。

    “咱们寺院从去年到现在账上已经有16万多捐款了,这其中最大一笔捐款是香江来的一位女居士,在寺院里住了三个月,留下了5万元捐款,自从咱们张家岭村火了以后,寺院捐款的人也比以前多了上十多倍。”黑子爹高兴的说到。

    “这么多?那青云寺扩建改造就不同我们大队部出钱了?这样吧!我刚从沟底山路上来,你看看能不能把青云寺与西沟整个连接在一起,把山路修成台阶和楼阁,在青云寺游玩过的人可以直接去西沟。”

    “这样…,花费那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估计寺院这些钱都不够用!”黑子爹为难到。

    “咱们村本来就有给寺院拨款的想法,趁这个机会让青云寺直接升一个台阶,争取把青云寺建成秦省最大寺院之一。”

    旅游发展将会是张家岭村未来主产业,其他所有产业都是在为旅游发展做铺垫,在秦省农村大家最喜欢的三件事儿,第一个就是听秦腔,第二就是逛寺庙,第三就是吃小吃,张家岭村只要把握这三点一个市级旅游重点村跑不了,再加上西沟旅游项目开发,生态养殖地基开发,省农科大合作实验园开发,张国栋有信心把张家岭村打造成国家级旅游重点村。

    “那咱们青云寺计划投资是多少呢?总得有个数字寺院改造才有个方向目标。”黑子爹听到这里,高兴的说到,张国栋同意大力改造青云寺,那么青云寺定然会提升几个台阶。

    “没有预算资金,按照最高标准来建,一年建不成两年来建,两年建不成五年来建,咱们村今年养殖场和饲料厂都会产生效益,村收入超过百万不是难事儿,先做一个总体规划在村委会上讨论,你年前就把规划方案拿出来。”张国栋拍板说到。

    和黑子爹聊过青云寺扩建的事儿,张国栋又找到了寺院方丈,方丈今年60多岁在青云寺待了50多年了,在这里出家的和尚如今有11人,张国栋询问过和尚对经书的了解,只有三个人粗略的读过《金刚经》,但是没有一个人考到相关的等级证书。

    张国栋告诉寺院方丈,让大家尽量学习经文考取相关等级证书,从这个月起所有寺院和尚都会发放基本工资,没有经文等级证书的人最低发放每月12元工资,根据考取经文等级证书最高可以拿到200元工资,外加年底绩效考核。

    方丈对张国栋的话很是不理解,平时大家都是一心修佛没有人去想和尚发工资的事情,但是张国栋既然决定他们也只能遵从,张国栋让村大队部建议相关佛学院,每年两次所有和尚都必须参加相关经文等级考试。

    离开青云寺所有和尚不由的都一阵头大,他们当中很多人以前都不识字,出家后在寺院学习了几个字但要考经文他们还差的远。从此以后青云寺晚上念经的人都开始变少了,大家都开始细读各种经文,和尚也是要面子要钱的。

    出了青云寺张国栋和欧阳欣兰又回到养鸡场,王国强中午做了10只烤鸡,这鸡都是生态园里的成年大公鸡,平时他们可都是不舍得杀的。

    欧阳欣兰看着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和她坐一桌的都是养殖场几名主要人物,包括张国栋父亲张承林,大哥张国强,饲养队队长,兽医队队长,加上张国栋一共六个人吃的大家很是满足。

    “国栋,鸡场的烧鸡怎么那么好吃,还有那些青菜,西红柿是怎么来的,这大冬天的咱们永康县都有大棚种植的。”吃完午饭张国栋与欧阳欣兰离开养殖场,欧阳欣兰好奇的问到。

    “咱们为啥是生态养殖场,这些公鸡可都是山里自己找食吃的,远比饲料养的肉质要好的多,你知道长安一斤散养鸡多钱吗?一块四,远比一般鸡一倍还多。你说的那些青菜和西红柿,咱不是去过省农科大实验基地了吗?他们偶尔会拿出一些实验新东西给鸡场食堂。”

 第一百一十六章 长安开店

    1月9日,张家岭村下起了一年中第三次大雪,雪一下就是两天三夜,整个大地被包裹成一层厚厚的银装,欧阳欣兰在1月10日完成剧组拍摄后就回家了,临走时和张国栋依依不舍,她表示会在年根给张国栋打电话,让张国栋去县城接她。

    剧组走后整个张家岭村开始安静下来,一天到晚村里看多不到几个游客,村里的麻花店和叫花鸡店生意也都一落千丈,大家这才知道剧组对张家岭村的重要性。

    1月14日,饲料厂来电话说最近饲料订单持续增加,如今四条生产线开工都已经跟不上订单速度,最近一些宠物店电话询问有没有狗粮、猫粮出售,十叔作为厂长希望添加两条50吨普通饲料生产线,两条特殊饲料生产线,这大概需要40多万左右,两条50吨饲料生产线必须去鲁省才能买到,张家岭饲料厂要引进两条50吨生产线这在秦省独此一家。

    生产车间不够,饲料厂只能先把一间大型仓库改造,等明年开春饲料厂需要再补建4间千吨大型仓库,饲料厂订单能这么多出乎张国栋的意料,89年的华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了。

    1月15日,距离89年春节还有17天,张国栋收到养鸡场的消息,今天蛋舍有母鸡开始产蛋了,这对整个张家岭村来说都是个好消息,等他到了养鸡场十几个村委们已经到了蛋鸡舍,大家拿着一个个刚下的鸡蛋高兴的看着,母鸡第一次下蛋蛋壳是软的,平时很难买到的。

    “村长,你看都下了十几个了!这鸡蛋怎么这么小!”八叔高兴的像个孩子,饲料厂无论订单多么多,养殖场才是张家岭村的核心。

    “这母鸡刚产蛋就是这样,过段时间鸡蛋就大了,从明天开始1号蛋鸡房的饲料必须加贝壳粉了,母鸡饲料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李教授站在鸡舍中央,为大家讲解着蛋鸡养殖的注意地方。

    “蛋鸡饲料已经准备好,饲料房有200多袋呢!”张国强连忙回到。

    “这成鸡都长着羽毛呢!你们这个鸡舍捂的太严了,适当通风才行,白天的时候尽量把窗户都打开吧!”李教授正说着,又一只母鸡下蛋了,大家赶紧拿出来,那母鸡刚下了蛋就用嘴去啄,可惜几天前饲养员刚剪掉它的上嘴唇。

    养鸡场今天中午吃饭多了一道炒鸡蛋,前来鸡场观看的村委和村民们人人有份,都可以尝尝第一批鸡蛋的味道。临走的时候,所有人把刚下的鸡蛋买的干干净净,一斤鸡蛋4毛钱,论个儿卖一个五分钱,行情官价,去县城价格可能会高一些,长安一斤鸡蛋6毛以上,但那是省城,西北最大的城市。

    养鸡场一月十五开始下蛋,第一天只有68枚,到了第二天收蛋350多枚,第三天数量一下子提升到了1200枚,村里村民们已经没有办法消化这些鸡蛋,村大队在官路口开了一家专门卖鸡蛋的店,这样周围村子都能来买。

    养鸡场鸡蛋越来越多,到了一月二十二日一号蛋鸡舍收蛋3700多枚,这么多的鸡蛋甘井乡都无法消化,张国栋只好联系正在长安的二伯,是时候去长安拓展市场了。

    一月二十三日,张国栋和大哥张国强开着自己的切诺基来到长安,张国强指路两人开车直接来到城东秦省纺织厂。

    秦省纺织厂在90年代那也是全国有名的,全场员工数万,主要生产各种的确良、棉布、丝绸、帆布,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里做补出来的布,可是最后秦省纺织厂为何会失败,这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创新精神,总是那几个花样一直买了几十年,是人看了也会烦,到最后秦省纺织厂被收购,整个厂子近十万员工全部下岗,上辈子大哥张国强为了下岗的事儿可是没少和厂里闹,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那时候国有企业私有化是大势,厂里没钱你只能自己想办法。

    车来到纺织厂门口,门卫没有询问就直接开了门,张国栋开车在纺织厂转了一个大圈,一直来到职工生活区,这才看到一排排职工楼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个时候很多单位都是这种楼房,四层外部也没刷啥涂料和瓷砖,30多米长的楼房一层就有10多户,张国栋大老远的就能看见每家每户门口都放着一个蜂窝煤炉子,一些职工锅碗瓢盆都在外面窗子上放着。

    “二叔26号楼二层,你跟着我小子一点。”下来了张国强带着张国栋来到26号楼前,张国栋顺着楼梯走楼梯边堆满了蜂窝煤,稍微不注意这蜂窝煤就能掉下来。

    一直走到最里面,张国栋尽管非常小心还是把一家铁锅的锅盖撞到了地上,那房间里似乎有人,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