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府俏厨娘-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估计他们也认真的,想着过自己这关最简单的方法不就是把自己杀了,然后取自己而代之,这不就算过自己这关了吗。
他们也不动脑子想想,王知若这么说完全是请君入瓮,再来个瓮中捉鳖。这群人就不动动脑子,这么冲动,能干成什么事儿。
王知若在下山的时候,还让李言悄悄带了一大堆绳子,李言开始还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直到看见那些今天还向王知若献媚的兄弟们,现在正举着大刀劈向他们,一切都明白了。
李言这一身的功夫也不是白练的,三下两下就把这群人给解决了,王知若让他把这些人用绳子捆在一起,牵着就回去了。
“晚上突然把大伙召过来,就是想通知一些事情。今天这群人心怀不轨,想要在山下置我于死地。但是我今天命大,给躲过了一劫。以后这种事情再发生,我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客气了,下次就当场斩立决,绝对不会让你见到第二天的太阳,你们都听清楚了吗?”王知若大声说道。
“听清楚了。”下面的那一群兄弟喊着。
“还有,从今天开始,黑虎山不许再干这种劫人财物的营生,如果有在山上迷路的,我们就好生相待,给人家送下山去即可,万万不要再收人家的银子。如今黑虎山也有了其他的营生,我们大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而不是靠着这种黑心买卖来挣钱。要是让我发现有人再去干那种勾当,下场和今天这几位是一样的。”
底下人虽然还是有些不服,毕竟这是黑虎山的传统,干这种事情都干几十年了,突然不让干,这手难免还是有些痒痒的,不过这当家的说了,那就不干了吧。
第115章 扩地盘
其实王知若说这些的时候,其实还是蛮害怕的。毕竟这面对的可是一群从业年龄比她实际年龄都大的老爷们,这整的是她在教育自己的爷爷辈和叔叔辈,还是比较怵。不过她也没办法,毕竟自己是个首领。虽然刚开始他们把自己叫过来的时候,是想让自己当一个挂牌首领而已,并没有想让她干嘛。
也是她自己要搞这搞那,想着带着屯子发展起来的。不过这也是挺有成效,她说的话这群老爷们都还听进去了。
自从这路过黑虎山的镖车不被劫了之后,就有更多的人选择从黑虎山过。而且王知若在每个关卡配的还有导游服务,每月给他们发一定数量的工资,要是多带一些就会有更多的工资。所以这群人都抢着把他们带下山,还分文不取。
一开始这些商队都以为这其中有诈,还都不愿意走。大胡子看他们不愿意,就说:“俺们现在都洗清了,不再干以前那些勾当了。你们就放心跟俺们走吧,给你们送的妥当的。”
大胡子说完这群人才半信半疑跟着走,看第一次不要钱过了,后面就有越来越多的商队愿意从这里过。王知若一看这人变多了,就想着干脆跟他们做点生意好了,这资源可不能浪费啊。于是就把这些皮货和干货生意分配给兄弟们,说干成一单也会有一笔大的提成。
这种赚钱的买卖傻子才不愿意干,这群人本来就是混迹黑虎山的老油条,这点事情对他们不在话下。带人下山的时候,把小嗑一唠,这生意就来了。再加上王知若给的价钱也公道,别人一看价钱可以,货也不错,这笔生意就做成了。
这干货生意做大了之后,黑虎山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王知若把挣来的钱,都给屯子里的人修了房子,然后开始让家家户户搞养殖。
王知若之所以不搞种植而搞养殖,就是因为这黑虎山的平地不是很多,而且生态圈也是挺大的,搞养殖挺合适,如果冒冒然的搞种植,怕会破坏生态,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王知若还是没有放弃这种想法,毕竟东北这黑土地上,实在是太适合搞种植了。这地上不用来种大米玉米和大豆,实着是有些可惜了。不过这些到后来也解决了,这过程还是有些曲折的。起因是因为黑虎山开发了金矿,又因为过路的商队看见,就给传了出去。这谁能防的住啊,所以就有人来抢。人家也明着抢,说要打一架,打赢了金矿归他们。王知若说要是打不赢呢?“打不赢我们的地盘就归你们了。”带头的人说道。
结果就真的搞了个部落之争,王知若以前在现代也没玩过那种部落塔防游戏,结果到了古代居然玩了一次真枪实弹的。
其实王知若靠的是智取,第一天其实还是占了个下风,有一部分弟兄牺牲了。王知若想着那哪成啊,就让屯子里的铁匠,连夜给架了几管大炮出来,虽然不会造炮弹,但是把过年玩剩的烟花塞在炮筒子里,其实效果是差不多的,对付这么些人世绰绰有余了。
这群人哪见过大炮那玩意儿啊,一时间给人整不会了都。于是他们看到那黑乎乎的炮管子在那里,动都不敢动一下,王知若想着你们好歹动动啊,我朝你们打你们还真就搁那不跑,真的是愚蠢至极,所以那些人就成了炮灰。
由于在打仗前双方立了字据,又签了协议,所以那带头的说话还是算数的,连子民带地盘,通通都归了王知若。
后来又有好多帮人过来挑衅,但是已经干不过王知若了,过来那都是送死的。因为王知若这边已经收编了很多人,有些男丁也都成为了士兵。为了防止一些人还来抢,王知若就派人保护着黑虎山,这来了也是过来送人。
王知若也没想到自己找地找不到,别人倒是给自己送了一大片地过来。这白给的不要白不要啊,于是就欣然接受了他们送来的地契。不过这地好像没怎么开发过,都荒废在那里。王知若看了都心疼,说道:“为什么你们都不种地的,这么好的地盘不种可惜了。
“我们这不比中原,人口少,种这么多也吃不完,都浪费了。我们那旮瘩地倒是不少,但是就是没啥人种,平时靠其他营生都能赚的吃不完,自然也就没什么人去干这个了。”
王知若就想到,那干脆都收编过来,然后好好的种一些地。这样就可以种粮食了,既能供给这部落里的人吃饭,说不定还能卖出去呢。
结果这部落之战,一打就打了大半年,王知若也不主动去侵略别人,就等着别人过来打他们,然后打输了这地盘就归黑虎山所有了,这买卖还是很划算的。
结果王知若不仅收获了土地,还在其他地方也挖到了金矿,这赚的可谓是瓢满锅满,好不快乐。
不过倒是遇到了一个困难,就是土地有了,没有那么多人种啊。这本地人好多也不会种地,就会打劫。王知若索性就从中原招了一大批会种地的长工过来,让这些人种地。至于本地人就干其他的好了,不让他们干这种体力活了。
本地人大部分还是搞养殖,然后做毛皮生意。这毛皮大部分也开始外销,卖到了中原地区。还别说,真的有人买,而且也有欧洲的洋商户,过来给他们下订单,这生意做的也是风生水起。
王知若为了好管理,就建了个小国度。车同轨书同文那肯定也是要的,乡音倒是无所谓,毕竟大东北这旮瘩,还有哪里说话比这更带劲的呢。
王知若在现代就乐意听东北人说话,那嘎嘎的听得可开心了。谁知道这一世先给整到了江南地区,干啥都要拘着,一副江南小女子的做派。可是来到这大东北,那可就不一样了,搁老远就开始喊,喊轻了人家还听不见。这就造就了王知若那一副天使的面孔,狂野的灵魂。
第116章 治国理政
王知若没想到的是,当时刚来东北的时候那几句“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居然成了真。这整的突然搞了个小国家,给人整不会了都。
王知若也只能一点点的做起,除了自己平日里练武,其余的时间还要处理日常的大小事务。她终于理解为什么有的皇帝都那么短命了,感情都是过劳死的啊,那就是这么累死的。
有的时候王知若实在是不想看那些上报过来的事情,觉得烦的慌,就让李言把折子念给她听。她听完再把要表达的说给李言听,李言再一一的写上去。
说实话,李言还是挺佩服王知若这本事的,那是干啥啥可以啊。从前在芷溪,可以把买卖做的全城都是,这到了大东北,直接连买卖都不怎么做了,开始搞个小国家,整个小国主玩玩,这也是没想到的。
不止是李言,那大胡子更是没想到啊。开始使了点手段把王知若弄过来,也只是想着让她稳定一下军心,然后一个小丫头片子成不了什么气候,然后这个部落首领自然而然就是自己了。因为老首领突然走了,也没指派谁是首领,冒冒然争的话又怕跟兄弟们起冲突,到时候搞不到首领之位还被赶出黑虎山,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所以就想出了这个折中的法子,先把王知若从芷溪搞过来,然后架空她,让她什么也不用干。这样一个小丫头,也不觉得干这个首领是多好玩多威风的事情。到时候自己在她身边一谄媚,这首领之位分分钟不就是自己的。
可惜他不知道王知若的奇思妙想,而且还是个闲不住的主儿。过来第二天就解决了村子里的两个人,到后来还直接把黑虎山的传统营生给换了。这小丫头还真是一点都令人看不透,外表看着水灵灵的,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怎么手段这么强硬。不过也算好,自己并没有什么坏处。
毕竟这个小国一成立,王知若就给他封了个右相,这也算是国主的左膀右臂了。要是自己不耍什么心思,那应该还是有条活路的。幸好当时没有那么早表露出自己的小心机,要不然哪还会有今天的好日子过呢,大胡子暗戳戳的想着。
黑虎山现在早就不是往日的黑虎山了,为了方便就搬到了平原上。平原气候又稍微好了一些,没有像山上那么寒冷,不过这大东北嘛,冬天到哪也都是冰雪覆盖,高那么几度也没什么,出去还是要裹大棉袄穿大棉裤的。
王知若直接在那一片地上修了座宫殿,然后一家老小住进去。不过爷爷去了,也就剩下三个人,所以其他地方都是给什么厨师宫女住的。
其他人都有自己的房子,环绕在王知若周围倒也相映成趣。
黑虎山在被侵略够之后,就成了保护基地,王知若派了重兵把守,然后专人来挖掘。不过这挖的人也不能把金子带出去,王知若并不想剥削他们,所以就给了他们相应丰厚的报酬。他们就算偷偷挖出来带走,在这东北地区也是花不掉的,因为王知若根本就没有把黄金列为交易货币,只是先堆放在金库中,跟邻国的做买卖。所以为了防止这一事件的发生,王知若还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至于那些粮食,第一年种的太多,自己人吃不完,放在库房里都坏掉了。尤其是那大白菜,不知道为啥,吃不完都能沤成酸菜。人不吃,那猪倒是吃的挺香。所以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人吃不完的都养猪了,猪养的肥胖肥胖的又生小猪仔,如此循环往复到第二年也算是个动物丰收年。而且到第二年种的时候王知若长记性了,给每户人家留足了口粮,剩下的就提前联系好买家,等到作物一收,就卖出去,然后大家都能啥也不用干,舒舒服服的过一个冬天了。
冬天大雪纷飞,也不用种地,也不用挖矿。王知若早早的就让人把种地的长工都解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