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影视世界当演员-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心,柳越这边都因为死士不够而落下这把柄,可见他们人手确实是不够的,不可能还有人。”姚易宽慰道。

    张不饿见实在拗不过姚易,也没有坚持,只是暗下决心,就算是有人前来,他也必定会保护好自家主君。

    很快,马匹人员都已准备好,姚易跨上马匹,朝着禹州的方向疾驰而去。

    其实姚易倒不是担心禹州团练使赵宗全会怎么样,毕竟是钦定的下届皇帝,别的不说,顾廷烨铁定会及时救场。姚易之所以这般着急,一是做给别人看的,二则是想着着急去耍耍好感。

    他是读书人,又有职务,不能学着顾廷烨那样结交宗室子弟,所以只能在这方面刷好感度了。

    禹州城外,赵宗全父子已经被一众叛军围住。

    赵策英,也就是赵宗全的儿子,此时正一身铠甲,在敌军之中浴血搏杀,虽然武艺不怎么样,但光凭这这份血勇之心,也带着自己父亲杀出了重围。

    “策英,你走吧,不用管我。”赵宗全身体肥大,心中想着自己怕是走不掉了,便想着留下以身做饵,好给自己儿子留条生路。

    赵策英不说话,只是搀扶着自己的父亲,在一种亲信的护卫之下边打边撤。

    却不想,刚突出重围,却又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众人马,虽然衣甲不一,但个个手持劲弩强弓,精锐异常。

    此时姚易还在骑马来的路上。

    赵策英见又被包围,心中一寒,心知这次怕是难逃一劫了。但他是坚毅果敢的性子,到了这一步也不愿意束手待毙,高喊道:

    “你们,快快放下武器,后面自有封妻荫子。”

    对面领头的见这父子两还在挣扎,冷笑道:

    “带着你们父子两的人头给昭徳皇帝,那也照样是封妻荫子。”

    “大胆。”赵策英手持长刀,对着叛军将领怒斥道。

    敌军将领确实没心思听他们废话了,直接挥手道:

    “杀。”一众人马得了命令手持刀剑冲杀下去。

    赵宗全知道,事情到了现在,自己父子两怕是再没了生路。只是他不清楚,为何叛军就能知道他的行军路线,难道有人暗通敌军?

    赵策英不愿意束手待毙,带着身边的将士开始做殊死搏斗,赵宗全也拿起了佩剑,对着杀来的叛军挥了起来。

    但是,父子两虽然只是团练使,只能统领厢军,但好歹父子两手下有几个将领不错,将人马训练得不错,一时之间叛军竟然还拿不下来。

    一个叛军趁着赵宗全身边没多少人,直接朝着他扑了过去。赵宗全举着佩剑,勉强档了几下,手下人见赵宗全遇到危险,连忙回援,叛军趁势追杀,眼看着赵宗全父子的军阵岌岌可危。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发羽箭势大力沉地射来,正好射中这朝赵宗全扑过来的叛军。然后又是从旁边射过来另一只羽箭,这支羽箭不光射中了叛军,还将他的身体狠狠地钉在了后面的树干之上。

    赵策英和赵宗全朝后面望去,顾廷烨身穿着蓝色衣袍,手持强弓,直直地站在哪里。旁边站着的是个身穿绿色官袍的年轻人,也是拿着一把弓。

    “快,全部拿下,留活口。”绿袍年轻人开口道,森林传来了嘻嘻索索的声音,正是带着禁军人马及时赶到的姚易。

    说起来还好姚易有大光球帮着作弊,要不然禹州城外这么大,哪里就能这么巧,和顾廷烨一起赶到。

    赵策英见冲出来十几个禁军,个个身手不凡,配合着父子两手下人马,将这些人全部拿下。因为姚易交代过,他们拿下这群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他们口中毒物取了出来。

    “这是死士,有人要置我们父子于死路?”赵宗全惊道。

    赵策英也凑上前来看了一眼,脸色变得铁青。

    “哈哈哈,我就说谁的箭术这般厉害,原来是你元潜啊。”顾廷烨看到了姚易,兴高采烈地上来打着招呼。

    “你怎么也来了。”姚易装模作样地问道。

    “先不说这个。”顾廷烨将赵宗全父子走过来,中止了这个话题。

    “两位,今日救我们赵家父子的性命,我赵策英感激不尽。这救命之恩,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报答。”父子两走了过来,赵策英对着姚易和顾廷烨抱拳道,然后竟然单膝跪下。

    姚易连忙将他扶了起来。

    “下官侍御史姚易,见过团练使。”

    “哦,姚大人这般箭术,竟然是文官?”赵策英惊奇道。

    “哈哈,我就说嘛,你这手箭术,当御史可惜了。”顾廷烨大笑道。

    “敢问这位壮士高姓大名。”赵宗全对着顾廷烨问道。

    顾廷烨一听这话,脸色有些暗淡,低头沉思一会儿道:

    “我姓白,叫白烨。”

    姚易看了顾廷烨一眼,心中还奇怪呢,这不是顾偃开没死吗,怎么还改名字?但姚易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在这里开口询问。

    “赵团练使,下官此次来却是有事要告知二位。”

    赵家父子对视了一眼,知道这是要说这些死士的事情了。

    “我先去看看受伤的人。”顾廷烨突然开口,他知道接下来的话不是他应该听的了。

    “姚大人,还请告知,这些死士到底是为何要取我父子两的性命。”赵策英抱拳道。

 第五十四章 出谋划策

    姚易见赵宗全父子询问,便讲述了蔡州节度使赵宗礼之子赵检告御状,自己受命调查。又在蔡州发现蔡州通判柳越出卖消息,随后知道了这些人计划围杀赵宗全父子之事,这才紧忙赶了过来。

    听到这话,父子两人先是沉默,随后两人表现大相径庭。

    “竟然有人对我们下手,我必然要去汴京在官家面前告状。”赵策英怒道。

    “住嘴,事情还没查清楚,你想干什么。”赵宗全呵斥道。

    “父亲,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要是我们父子两无动于衷,那背后之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那也不能去汴京,对我们父子两来说,那就是虎狼之地。”赵宗全急道。

    他当年被官家接到宫中,后来官家亲子降生,他便又被送出了宫,又因为官家不喜欢他的性子,早早地离开了汴京。

    赵宗全父亲当年也是和他一般的境遇,被真宗接进宫又送了出来,父子两人都是这般,他是再也不敢对那个位置生出觊觎之心了。

    “父亲。”赵策英也急了。他是个年轻的,就是不愿意学着父亲过这种缩头缩尾的日子。

    “团练使,咱们还是先回城吧,以防叛军回头。”姚易打着圆场,父子两这才不在争论。

    一众人悄悄摸摸地回到了禹州,姚易本来打算查查禹州里谁是背后之人的暗子,但赵宗全父子倒是将禹州上下经营得不错,都没要姚易出手,第三天便将禹州厢军指挥使抓到了姚易面前。

    “说说吧,怎么到了这边,还隐姓埋名的。”姚易找到了顾廷烨,无奈的问道。

    “哈哈哈,喝酒,先喝酒。”顾廷烨举起酒杯示意道。

    见姚易坐了下来,顾廷烨叹了口气道:

    “这不是我父亲被我气病了嘛,我那继母联合着家中那些长辈要逐我出顾家。我想着既然不能科举,那就出来闯闯吧。”

    “为何不从军?”

    “嘿嘿嘿。”顾廷烨笑着不回话,显然是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

    姚易也不是刨根究底的人,也不再多说什么。

    从顾廷烨那边出来,又遇上了跑来找自己的赵策英。其实姚易知道,赵策英心有抱负,不愿意在禹州这偏僻之地。也不得不承认,要是没有他,剧情中的赵宗全下不了决心去汴京。

    “姚大人,今日我便特地来感谢大人的出手相救之恩。”赵策英没带什么礼物,只带着两坛子酒。他有心与姚易结交,但这一方面姚易是朝臣,不好大张旗鼓送礼。二来也是赵策英觉得这待人以诚才能交心。

    “赵将军不用客气,以后你便叫我元潜,我叫你策英,咱们以朋友相处如何?”姚易也顺水推舟,毕竟以后的桓王,更是再下一任的皇帝。

    “既然如此,我便不客气了。”赵策英爽朗地说道。

    两人进了院子,安排人准备了小菜,就着这酒开始闲聊起来。

    “元潜,我父亲不愿意参与这件事,但我却不愿意白受这惊吓,你对着幕后之人,可有什么想法?”赵策英聊到一半,终于聊到了这件事上。

    姚易目光闪烁了几下,终于一咬牙,装作下定决心道。

    “策英,我也不瞒你。我此前任开封府判官,当时就查到了禁军军械失窃一案,当我打算查下去的时候就被调职,这才不了了之。后来叛军作乱,当时我就怀疑叛军手上的军械就是当初失窃的那一批,这才主动来查宗室子弟被截杀案。”

    姚易说到这里顿了顿,不再开口。

    赵策英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元潜是说这背后之人在汴京。”

    “不光在汴京,还在汴京有相当大的势力。”

    赵策英沉默着。

    姚易犹豫了一会儿,深吸一口气道:

    “我与策英也是投缘,我实话说了,这背后之人既要在汴京有相当大的势力,又有动机截杀宗室子弟的当今只有两位。”

    “邕王,兖王。”赵策英沉着脸,咬着牙一字一句道。

    姚易长叹一口气,说道:

    “我在汴京任职,也了解这两位,说实话,要是这两位登基,对国朝来说绝不是好事。”

    赵策英一听这话,眼睛一亮,姚易说着话什么意思?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父亲也有可能继承大统。

    姚易故意说这话,就是想要他这般想,顾廷烨为何被信任,还不是一手推着赵宗全上位的。

    “还请元潜教我。”赵策英俯身一拜。

    姚易连忙将赵策英扶起来,说道:

    “其实团练使的做法倒也不错,如今官家虽说身体大不如前,但两三年还是撑得住的。不进京只上奏折,也会让那两位放松警惕。除了团练使已经无人与那两位争储君,团练使退让,必然会激化两人矛盾,到时候团练使便有机会坐收渔翁之利。”

    赵策英思索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姚易说的确实不错,自己父子两在汴京没有根基,贸然进京也没有办法与那两位斗,还不如坐山观虎斗。

    “多谢元潜为我父子二人这般着想。”赵策英感激道。

    “呵呵,这也是为了我自己,实话和你说了吧,我在开封府为官时得罪了不少人,其中便有邕王。而这次刺杀的人,大概是兖王的人了吧。”姚易笑道。

    姚易说着话其实是为了打消怀疑,毕竟是夺嫡这种事情,你无缘无故投效一个无权无势的宗室子弟,没有正当原由自然不会轻易被信任的,他当初执意朝邕王下手也有一部分原由就是需要这个借口。

    “元潜如何断定是兖王?难道不会是邕王?”赵策英问道。

    “邕王在朝中人脉深厚,再加上他子嗣众多,尤为被看重,他不需要兵行险招,但兖王就不一定了。”

    从真宗开始,这皇家子嗣就稀少,尤其是当今官家就一个女儿。为了江山社稷,邕王生得多的基因也就成了加分项了。

    赵策英恍然大悟,他身处禹州这穷乡僻壤,朝中局势自然不太清楚,如今有了姚易的分析,这才有了了解。

    “元潜,还是多谢你为我父子挣得这一线生机啊。”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