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撒出去的蒙古游骑,依然没有找到任何高丽兵的动静。

    正当只不干也开始犹豫着是否要退兵的时候,东真军的信使终于找到了他们,并送来两个消息。

    一个消息是东真军与稿城军配合,已经攻下了朔州城,在朔州城休整之后,将尽快整军南下,准备攻打龟州。第二个消息是提醒只不干,高丽兵很可能在宣州聚集兵力,围攻只不干部。

    宣州,正好处于铁州与嘉州的中间位置,也是自铁州南下嘉州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列阵会战还是攻打城池,只不干觉得都没有任何问题,他担心的是半途被高丽兵设伏突袭。既然已经判断出敌军的意图,他便觉得心下大定。而且,东真军已经攻下了朔州,收获必然丰盛,作为主帅的自己,如果就这样两手空空北撤,实在显得有些丢人。

    于是,只不干再不顾其他部队的反对,拔军继续南进。

    出铁州不久,道路开始坑洼不平,引着蒙古军队直入山林。

    山势并不高,但是山形陡峭,人马难行。偶尔经过山顶,还能隐隐望见西边的大海,以及海上依然的点点船帆。

    山林之中,蒙古人终于发现了高丽斥侯的身影。但是,在这种密密丛林中,蒙古骑兵的优势完全被遏制住,要想拦截或捕杀高丽斥侯,成为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不干只能加派游骑,尽可能扩大防护范围,尤其是保证后路不会被高丽军包抄。

    不过,高丽斥侯也不敢过于接近蒙古大军,只是在侧面远远地探视,一旦蒙古骑兵追击过去,立即转身便逃。

    蒙古后路游骑一直放到三十里之外,始终没见到有任何的高丽部队存在。

    铁州到宣州,其实路途并不算远,也就六十里的路程。但是,高丽兵以破坏道路的方式,尽一切可能地阻缓蒙古人的行军速度。

    本就坑坑洼洼的道路,还常常被挖断,或是在路上出现巨石挡路,或是从密林中飞出数支冷箭。一路上,蒙古兵倒是没有多少伤亡,但人马俱疲,蒙古军仿佛进入了一片泥沼之地,越陷越深。

    所有人都已经明白,高丽人会在前方的某一个地方,张着一个巨大的口袋,等着他们钻进去。

    要不是身处异国,无处可逃,起码那些每天最为劳累的汉军早已逃走了一大半。这些人不仅要伺候所有蒙古人每日的饭食,还要负责沿途修路架桥。干的是最累的活,吃的却是最差的粮,而且连诉苦的机会都没有。一个个已经被折磨得如同行尸走肉。

    但是,只不干却开始兴奋。

    高丽兵的动作越大,说明前方的宣州越不可能是个空城。一旦攻下城池,部队可以得到补给,也不会让自己空手而返了。

    至于宣州城的高丽守兵,在只不干眼里,都只是土鸡瓦狗的存在,根本没放在他心上。

    五天之后,当蒙古军队终于看到破破烂烂的宣州城时,几支部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反应。二千多汉军已经形如流民,东辽军开始进入戒备,辽阳军却似乎没啥反应。

    只不干则激动莫明。

    权宋天下

 第一百六十七章 宣州之战(1)

    宣州城地处一个山谷之中,三面环山。这种地形并不适于防守,只需陈兵在外,堵住出口,守军便无路可逃。不过这样的死守之地,却往往更能激发出守卒的战斗力。

    宣州的城墙虽破,但高丽人已经做好了防备。

    城墙之上旌旗林立,城前有数排挖开的小壕沟,壕沟并不深,人一跃可过,但壕沟之前都撒满了铁蒺藜,显然是为了防备蒙古骑兵的突袭。

    壕沟之后,是一排拒马,拒马之后,则是二十多架并立的投石机,如一排尖利的骨刺,横在宣州城池之前。

    只不干将营寨安在与宣州城正相对的一片山崖之下,第二天一早,便开始了对宣州城的攻打。

    负责首战的,是保州、燕京与益都的三支汉军。

    这些可怜的汉军,身无披甲,每人只有一把长枪,前排举着一些连夜赶制木盾,说是盾牌,其实只是一些拼接的木板而矣,木板上甚至边树皮都没有削剥干净。

    当保州兵的领军千户提出异议,却被只不干直接砍在阵前之后,这些心有不满汉军瞬间安静下来。一个个开始踩着虚浮的步伐,脸色麻木,如一窝茫然的蚁群,没有目标,只有方向,散乱无章地向宣州城墙蠕动而去。

    在靠近城前壕沟百步时,高丽兵的投石机开始发射,二十多块黑呼呼的石弹,从容不迫的自天而降。

    惨嚎声顿时在战场上响起,汉军们开始慌乱地四处逃窜。

    被石弹一击而亡的,也许该算是幸运者。大多数被击中的,或是缺了腿,或是少了部分身躯,滚打哀嚎,却无人可以求助。

    有些人依然默不吭声地朝前冲着;有些想躺在地上装死,却被慌乱的士卒不断地踩踏而亡;还有一些便想转头逃回,却被后面充当监军的只不干侍卫毫不犹豫地砍杀。

    壕沟未至,汉军已死伤过百,其中有一大半,却是死在蒙古监军的刀下。

    当汉军接近壕沟五十步时,士卒们的脸色终于不再麻木,一个个开始惊慌与恐惧。在他们的面前,立起两三百名高丽弓箭手,一声令后,箭矢如飞雨而至。

    汉军纷纷倒地,恐惧的嚎叫声与渐浓的血腥味,开始在战场上弥漫。又有些汉军开始回逃,然而遇上的依然是蒙古监军的弯刀。

    蒙古监军一边继续驱赶着汉军向前,一边开始向高丽兵弯弓出箭。但是双方之前相距还远,蒙古人射出的箭根本到不了高丽守卒那,反而放倒了一批在最前沿的汉军。

    在战场最边缘的人群中,一个衣裳残破,身形瘦长的汉子,正不停地跌倒,又不停地挣扎着从地上爬起。

    这人,是来自于保州的封扬。他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从地上爬起来了。从早上一顿饭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时辰,前胸与后背早已饿得紧贴在一起。支撑自己的显然不是体力。

    耳边的惨叫声自开战以来就没有停过,身边的同乡不断有人倒下,再也没有起来。封扬的双腿,自上战场以来就一直在发抖,那是被吓的。支撑自己的显然也不是勇气。

    封扬从来都不相信自己有勇气,如是不是觉得缺乏勇气,他也不会以堂堂七尺之躯,主动要求加入保州军,以换取一两赏银来埋葬他去世的母亲。

    封扬一直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自己,将一切灾难砸在自己的头上。也许这就是母亲生前一直在念叨着的,自己上辈子造了太多的孽,所以这辈子必须受尽折磨以偿还。

    自出生后,父亲就一直染病在身,前后拖延近十年,而后又是母亲因病身亡。家里因此一贫如洗,十亩薄田早已卖得精光。

    加入保州军,是不得已的选择。但也没料到第二天就会被派往辽东,这一走就是数千里,一直来到这个被称为高丽的国家。而后,就是懵懵懂懂地被塞上了战场。

    保州军的领军千户,已经被蒙古人直接杀了。如今他们这一千人的保州军,连个领兵的人都没有。以至于一上战场,封扬都不知道该听什么样的号令,该做什么,只能蒙着头随着大部分人群,往前冲。

    服从,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习惯。

    一个石弹从天划落,离他不过三尺远。边上一个队友的脑袋被砸飞了一半,连吭都没吭一声就此倒下。石子砸落地上,又略微弹起,带走了另一个队友的一条大腿。

    “啊——”,这一大声惨叫,却没有让封扬的脸色有任何的改变。他的双腿依旧在不停的哆嗦,意识中却已经失去了惧怕的感觉。

    蹒跚的跑动中,封扬又被一具倒在地上的人体绊倒。他还没完全爬起,身后就有人冲过来,撞在自己身上。箭雨呼啸而来,他不知道该怎么躲,也无处可躲,只能把脑袋尽量地缩在脖弯,闭上了眼,跌跌撞撞地继续朝前冲去。

    眼前的高丽兵与投石机渐渐清晰,跃过一条壕沟后,封扬的身边已经没剩下几个人。他想吼叫两声,张开的嘴却如一条离了水的鱼,一张一翕地发不出任何的声音。

    前面又是一条壕沟,边上已经有人跃起跳过。封扬下意识地跟着跳起,突然后背一阵剧痛传来,身上所有气力顿时被一击而散。封扬从半空中直接摔进壕沟里,再也无法动弹。

    “终于中箭了吗?”封扬似乎感觉到了一种解脱。可是,为什么会是后背?

    两千多具人肉的堆挤战术,总算取得了一些成效。三道横在投石机之前的壕沟终于被尸体填满,壕沟之间的铁蒺藜也被趟得一干二净。倒下的拒马之上,挂满了或大或小的肉块与残缺的身躯。

    数百高丽守卒终于退回宣州城内,城外的数十架投石机全部焚毁,冒起的熊熊黑烟,将焦臭味弥漫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让人闻之欲呕。

    这火烟,成功地挡住了蒙古骑兵的后续攻势,只不干只得暂时收军回营。两千多汉军,能活着回来到营寨的,不到一千。

    权宋天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宣州之战(2)

    战场上的烟火薰烧了一整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火势终于完全熄灭。二三千的高丽兵,已经列阵于城前。

    只不干见状大喜,他最担心的高丽兵全部龟缩在城内拒守。这样的话,即便是攻下这个破城,也势必会给蒙古军队带来较大的伤亡。

    所剩的汉军已经不多了,再死只能死东辽军或是辽阳军,只不干心里很清楚,这两支军队也一样不愿意去承担这种战损。

    昨日一战,汉军伤亡过千,现在所有还能走得动六百多汉军,全被赶上战场,依然置于最前方。这些汉军有些举着木板为盾,有些抬着云梯,两眼呆滞,磨磨蹭蹭地向前移动着。

    紧跟着的,是李石琬的一千东辽军,一个个似乎很不甘愿的样子。下马作战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件很难适应的事。

    宣州城墙之上,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高丽守卒,看来出动的二千多兵卒,已经是宣州城的大半主力了。只要能将这些军队全歼,攻下宣州城便完全不在话下。

    因此,只不干几乎将全部兵力派上战场,力求一战建功。

    在东辽军左侧的,是也速不花的一千五辽阳骑兵;右侧的,是二千开元路骑兵。五百侍卫骑兵作为监军,拖在阵后。只不干自己率着剩下的五百侍卫军驻守大营。

    只不干的策略很清晰,中路利用汉军先把路填出来,再用东辽军击破高丽兵防线。而后左右路骑兵对溃卒实施包抄歼敌。

    高丽守卒背靠宣州城墙,摆出一个弧形阵势,前依拒马,一个个面黄肌瘦,但眼神冷然。面对着与他们同样面黄肌瘦的汉军,前排弓兵满弓上箭,斜指向天。

    汉军即便再如何磨蹭,也终于被赶到距高丽兵不足一箭之地。前排举着盾的萎萎索索不敢往前,后排的被东辽军推搡着向前挤去。

    一声号令之后,高丽军阵内箭雨齐飞。连续三波箭雨弥漫之后,汉军还能站着的,已经不足一半。剩下的一半,几乎是被东辽军士卒当作肉盾往前推行。汉军士卒一个个哀痛嚎叫着却又无法挣扎逃开。大部人还没走到一半,便已经在东辽军身前气绝而亡。

    东辽兵弓手还始反击,但是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