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东真人,再不来,咱们得去见姥姥了!”李勇诚一边嘀咕着,一边抽出兵铲,与王铠一起加入混战。

    ……

    落日的余晖中,宣州城下喊杀震天,而龟州城外的战场上,却是一片诡异的静谧。

    城墙之上,林立的旗帜之下,是一排面露疲惫的守卒。

    城墙之外,是两座相邻而建的营寨,寨门各立一支旗杆,一个挂着“稿城”,一个挂着“东真”。

    这时,从稿城军营寨中,匆匆走出一个年近三十,长相平实无奇的将领。他来到隔壁的东真军营寨,跟守卫打了个照面,便直冲而入。

    此人来到东真军中军营帐之前,对着侍卫一抱拳,说道:“稿城军辛邦杰,求见大将军!”

    侍卫未及回答,帐内便传出一声叫喊:“邦杰吗?进来吧!”

    此人正是辛邦杰。

    帐内只有一个身材高昂的老头子,胡子横飞,身上随意披着件衣服,正含笑地看着他。

    “小侄,拜见,大伯伯!”辛邦杰语含哽噎,双膝跪下,头磕至地,砰然作响。

    这人,便是东真军统帅,南京府副总管大乌泰。

    大乌泰弯腰,扯着辛邦杰的胳膊,就要把他拉起来。但辛邦杰还是挣扎着,恭恭敬敬地嗑完三个响头,这才直立起身。

    “小侄无礼,直到此时才来拜见大伯伯!望大伯伯体谅!”辛邦杰说着,两眼已经微红。

    大乌泰微笑着不住点头,捶了捶辛邦杰的肩膀,说:“不错啊,小子,十几年没见,我已经都认不出你来了!”

    “十六年!”辛邦杰说道。

    正是在十六年之前,辛邦杰随着他的义父,离开辽东辗转海上,潜回中原。

    大乌泰点了点头,把他扯到椅子上坐下。而后问道:“怎么样,还好吗?赵镝,那家伙呢?你不会告诉我,他死了吧?”

    辛邦杰眼圈又是一红,长吸一口气,努力地抑制着眼中即将滴落的泪水,回道:“自回到中原后,义父便领兵四处征战,一直到蔡州,城破之前依然不退。但,至今音讯全无,生死,不知……”

    大乌泰脸色一僵,拳头突然紧握,随后恨声说道:“我就知道,我早跟他说了别回去,可是……”

    “咳!——”大乌泰又长叹了一口气,“你义父啊,就是个倔驴脾气,一旦认定的事,十匹马也拉不回的!”

    “不过,你也别难过,既然现在为止没有他的消息,说不定就是好消息。这家伙,就跟打不死的蟑螂一样,没那么容易就挂掉的。而且——”

    大乌泰继续喃喃说道:“而且,他还答应要带好酒过来,给我喝呢!这样赖帐行为,可不像他的风格!”

    这个大乌泰,正是辛邦杰义父赵镝,当年在辽东时的生死之交,两个虽未结拜,感情却胜过兄弟。大乌泰曾力劝赵镝留在辽东,希望两个人可以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但赵镝因思亲情切,还是坚持回到了中原。

    却未想到,那时一别便是十六年,而且从今往后,再见的希望更是渺茫。

    大乌泰突然抬起手,在自己脸上猛的一搓,本来就横七竖八的胡子,更加的混乱成团。

    大乌泰从嘴里吐出一口浊气,稳了稳心绪,说道:“不说这些人,没得让人憋闷。你今天怎么有机会出来?”

    “郭侃郭将军,让小侄过来,跟你商量下,接下来的军事行动要如何安排?”

    “噢,那个郭将军,他怎么说?”

    “郭将军的意思,是想让东真军在此留下一千人马,拖住龟州守军,其他的跟稿城军一起,去宣州城接应下只不干部。”虽然郭侃在交代辛邦杰时,让他尽量委婉地跟大乌泰提这个建议,但是辛邦杰还是直接就亮出郭侃的想法。

    “这郭侃,倒挺会来事的。这些天对龟州围而不攻,看来是想保存兵力,去只不干那表现下。”大乌泰嘿嘿一笑,又问道:“这个郭侃,你觉得如何?”

    “这个,郭将军,人还是不错的。出生名门,受史天泽着力栽培,弓马娴熟,又擅兵事。前途,应该是没问题的。”

    “噢?”大乌泰有些惊讶地看着辛邦杰,问道:“你对他的评价,这么高?”

    “论年龄,我长他一些。论战场指挥能力,我的确不如!但是——”

    权宋天下

 第一百八十章 一石三鸟

    “什么?”大乌泰问道。

    “表面上,他算是挺照顾我们的,也在努力地给小权一些机会,让他可以充分地学习,看得出来,他也是很器重我们。只是,无论是小权,还是我,总觉得,总觉得——”

    辛邦杰有些苦恼地摇了摇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里的那种感觉。

    “小权说他,喜欢装13。”

    “装13,那是什么东西?”

    “我也不知道。”辛邦杰苦笑着说:“反正,小权就是不太喜欢巴结他,他磨练小权的方式有时也让我受不了。半年前,竟然让小权几个人,带着几十个新兵,去太行山剿匪,结果小权那次,挺危险的,现在想起都让我有些后怕。”

    “小权吗?赵权?他今年多大了?有没有十五岁?”

    辛邦杰点了点头,说“十四岁了。”

    大乌泰脸上绽出一些笑意,说:“这小子,看着不错!有情有义的,这点倒是很像他爹。不过做事好像有些婆婆妈妈,让人看着不爽利!”

    辛邦杰有些担忧地看着他,问道:“大伯伯,你这次把一千兵派给他,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应该没什么问题,这小子,趁着年龄小,的确该好好打磨打磨,也让我看下,他到底能折腾出什么东西出来。”

    “小权跟我问过几次关于你的事,我一直没敢多说,你看——”辛邦杰犹豫了下,问道。

    “这事,有些纠结,我倒不是担心他知道了我的身份后会如何。而是担心你们那个郭将军知道了,可能会暗中下绊子。而且,只不干那,也可能会是个问题。”

    “怎么样,此战过后,你们有没有什么安排?”大乌泰接着问道。

    “当年义父曾经交代过,如果老家呆不住,就过来辽东投靠大伯伯。但是,最终没有成行。”辛邦杰顿了顿,强摁住从心里涌出一的股懊恼,接着说道:

    “后来,我们都被郭侃征招入伍,在淮南跟宋国打了一战,便北撤至稿城。来辽东的事,也没再跟小权细谈过,不过,我想小权应该不会拒绝的。”

    “辽东苦寒之地,我还真怕他过来会受不住苦。”大乌泰苦笑了一声,说道:“而且,这些年来,我这边的情况,反而没有十几年前的好。”

    “是蒙古人吗?”

    大乌泰摇了摇头,说:“不全是蒙古人的原因。自东夏国灭后,我们顺服了蒙古,留守的蒙古人倒也没有过于为难我们。老大、老二已经战死,如今只剩岩桓这孩子,现在也算成人,但是别说拓展地盘,我要哪天死了,他能不能守得住这几千东真兵,都会是个问题。”

    大乌泰口中的岩桓,是大乌泰的第三个儿子,辛邦杰离开时,大岩桓还只是一个三四岁的娃娃。

    当年在辽东时,辛邦杰与他的大子、二子天天玩闹一起,也算是总角之交。听到两位兄弟已经战死,辛邦杰不由面色戚然。

    “我在世之时,你们要过来,无论如何,自可保你们平安。我担心的是,我不在了,那就不是岩桓有能力庇佑你们,而是你们得去协助他守住南京府。”大乌泰说着,叹了一口长气,脸上褶皱愈深。

    “大伯伯但有吩咐,我与小权,定将——”

    大乌泰抬手止住了辛邦杰,说:“此事现在也不急,且等这一战打完,到时再说不迟。”

    “至于郭侃那边——”大乌泰沉吟了会,说道:“这家伙心思不浅啊!你可以答复他,就说如果他想去宣州的话——”

    话音未落,帐外响起一声禀报:“宣州军情来报!”

    大乌泰脸色一喜,喊道:“传进来!”

    帐外一个军士,风尘仆仆,送来三封信件。

    大乌泰接过一看,一封是撒吉思手书的军令;一封是赵权给自己的信件;还有一封是赵权写给郭侃的。

    大乌泰随手把郭侃的信递给辛邦杰,拆开自己的信,乐滋滋地看了起来。

    但是,没看多久,脸色便沉了下去。

    好不容易等着大乌泰看完信,辛邦杰略带焦虑地问道:“大伯伯,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大乌泰闭着眼,沉思了会,把信递给辛邦杰,又看起撒吉思的那份军令。

    郭侃摊开信,上面是一手漂亮的硬笔字体——赵权曾经自夸,这世上只有他一个人能写出这种字体,其他任何人都仿冒不了。

    “大将军好!代问辛大哥、申哥好!”辛邦杰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赵权在信中,详细地说清了宣州的情况、只不干部目前的困境,并附上自己对高丽兵力及调动的判断。

    信件最后,附了张纸条,显然是临时加上去的。上面写着,只不干采纳了郭侃的建议,决定向宣州城发动一次进攻,并由赵权领一千东真兵,负责此次的攻城之战。

    辛邦杰看完信件,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抬起头,问大乌泰:“大伯伯,郭将军这,这是把小权架到火上烤啊!”

    大乌泰没吭声。

    “小权从来就没领过兵,哪里有办法率一千人马作战。而且,只不干七八千人马都没有拿下宣州城,竟然让小权一千人去打这个战?”

    大乌泰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你太小看郭侃,这次我也走眼了!他的目标,根本就不是小权。”

    辛邦杰有些不解地看着他。

    “南京府与开元府一向不和,这在辽东与辽西,不算是个秘密。但是郭侃才过来没几天,就能看明白,此人,不简单呐!”

    见辛邦杰依然想不明白,大乌泰继续说道:“郭侃此举,可谓一石三鸟!

    他预料到只不干不会甘心撤兵,便鼓动其攻下宣州城,一来向只不干展示自己的能耐,二来也表明自己的攀附之意。”

    辛邦杰点了点头,说:“的确,郭侃军是比较喜欢,也比较愿意跟随蒙古人作战。”

    “让小权领一千兵,攻打宣州城,胜了,东真兵一定死伤惨重;要是攻不下宣州城,以战败之责,只不干便可理直气壮地处置这支队伍。要杀要捏,尽可随其所愿。”

    辛邦杰听得头皮发麻,心里一阵凉意直窜脑梢。

    权宋天下

 第一百八十一章 战斗结束

    “小权呐,看来还是嫩了些。郭侃挖了这么大的坑,他竟然直接就跳了下去。”

    没多久,大乌泰紧皱的眉头忽然就舒展开了,他拍了拍辛邦杰,说道:“咱们在这也是瞎操心,不就一千人马吗,且让小权折腾去!给他一个机会,看他能折腾成什么样。要是他把我的一千兵给毁了,我以后可就有借口收拾他了!”

    大乌泰哈哈一笑,声音爽朗而透亮。

    ……

    太阳被厚厚的云层拖曳着,朝着西边的山峰坠去,天边残余着的红霞,艳丽如血。

    宣州城门的激战,似乎已经进入了尾声。

    一百个东真兵,只剩下了三十余人。而城门内外,还围着近两百个高丽兵卒。

    无论是躺着的,还是立着的,每个人全身都是一滩滩的血红。有些已经凝结成块,有些却还在不断地汩汩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