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在赵权身边,有两个人。

    一个是马德铠,一脸憨厚,这是大乌泰指派过来,给赵权充任侍卫长,并领五百东真兵的千夫长。

    一个是高丽人名叫李元,年愈四十,精短身材。他原是朔州以东长静县的太守,东真兵一到,便率先投降。

    算下来,东真军破了有三四十座的北高丽小城池,投降的大小官员也有数十人,但挑了半天,真正能用的只有两个。另一个赵玄习,是个武将,被赵权任为警务长,专门在城外负责治安的维持。

    这个李元,对高丽的情况相当了解,关键是愿意跟赵权说,而且毫不藏私。

    赵权便将他留在身边,相处时间一长,倒是发现此人相当的好用,无论是处理高丽山民各种各样的纠纷,还是组织农事生产、准备春耕,只要是赵权吩咐下来的事情,他总是能办的妥妥贴贴。

    要说有毛病,就是胆子太小,一看到满副武装的东真兵,腿脚就会禁不住的打哆嗦。

    李元跟在赵权身后,躬身回答道:“此户家中只有这母子两人,因为儿子有些残疾无法劳作,其他人便不太愿意与其结为互助组。不过这妇人也有些硬气,不肯低声求人,于是便自己一人操持这块田地。

    当时为了照顾她,还把临近的几小块田全划给了他们家,总的,应该有三亩多吧。”

    赵权心里不由生出些许敬意,一个女人,拉扯着一个孩子,自己还要下地劳作,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那孩子,怎么了?”

    “好像是眼睛有点问题。”

    赵权点了点头,难怪那孩子双眼似乎总是望着天,目无焦距模样。

    “走,过去看看!”赵权突然就对这母子俩产生了一些兴趣。

    见到赵权与李元过来,那妇人抛掉手上农具,趴倒在田边长跪不起。

    赵权随口说了声:“起来吧!”眼睛却看着立在田边的男孩。

    这男孩面色苍白,年龄似乎跟自己差不多,比自己矮了半个头。

    “小子见过赵将军!”男孩对着赵权躬身行礼,说的一口字腔正圆的汉语。

    赵权惊讶地问:“你看得见我?”

    男孩摇了摇头,直起身,眼珠黑白分明,却是一片迷白,黯然无光。对于赵权向他轻轻挥动的手掌,视若无睹。

    “你看不见我,怎么知道是我?”赵权越发好奇了。

    男孩犹豫了下,躬身答道:“我是听出来了。”

    “听出来的?”

    “十天之前,你在城前给我们说话的时候,我听过你的声音。”

    赵权诧异之心更甚,十天之前,他让李元召集了住在朔州城前的高丽山民,为春耕的开始做了一次训话。当时聚集的人有四五千人,大部分人应该都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没想到这男孩在那种环境下,竟然能记得住自己的声音。

    权宋天下

 第一百九十八章 瞎子高正源

    “去扶你母亲起来吧。”赵权吩咐道。

    男孩略侧过身,左脚往前虚探半步,随后踩实,随后不再犹豫地往前走了数步,弯腰将跪趴在田边的妇人扶起。

    “谢大人!”妇人又往地上磕了个头,这才起身。

    赵权寻了个树桩坐下,跟他们招了招手,说:“来,坐下歇会。”

    妇人转过头看了看田间,有些犹豫地说道:“我,今天得把活做完,要不然可能会误了明天的播种。”

    “无妨,我找两个人来帮你把活做完。”

    “谢大人,这些活我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妇人坚持着说道。

    这妇人年近四十,面色谈不上姣美,但五官端正,只是皮肤干裂,眉目之中深埋着一丝的忧郁。

    “大人难得抽出时间过来,你们好好陪大人说会话!”边上的李元一声低喝。

    赵权对着李元稍微仰了仰头,李元便躬身而去。

    “好了,坐下吧,放松点!”

    男孩取出一块薄布,张开铺在地上,扶着妇女跪坐在侧,妇女接过他递来了的水,侧过身喝完,看着男孩的眼神,满目柔情。

    这两个,身上穿的都是粗布衣裳,妇女身上布满补丁,满身泥土,但是男孩身上衣着却洁净如新。

    “你们,是母子?怎么称呼?”

    妇人点了点头,答道:“妾身金氏,夫家姓高,子名正源。”

    “你们是高丽人?”

    “妾身是高丽人,夫家,原来是高句丽后人。”

    “高句丽?”对这个曾经在辽东大放异彩的国家,赵权还是有点印象的。立国于半岛的高丽,便是自称源于高句丽。后世的各路史学家,也因为高丽是不是等同于高句丽,而吵个不休。

    “他们说自己是高句丽王族……”已经回来的李元,站在赵权身后插嘴说道。他已经叫来两个人,开始帮那妇人打理田里的农活。

    那妇人往田里看了会,紧锁的眉头略微地放松了些,听到李元的话,却是紧抿着双唇,并未说话。

    “高句丽王族,姓高吗?”赵权喃喃问道。

    “高句丽王族确实是姓高,但是不能说姓高的,就一定是高句丽王族啊!”李元说道。

    “先祖确实是高句丽王族出身,家里还有……”那男孩话还没说完,袖子被他母亲扯了扯,便闭口不言。

    “王族,呵呵,辽东、还有整个高丽半岛,自称王族的,没有十万,也有八万,我看呐,你们也别老拿着王族说事。”李元说道。

    “我们,没有!”金氏的话音不重,但语气坚决。

    “怎么回事?”赵权问道。

    “这妇人,是私逃的贱户。”李元答道。虽然赵权明令对所有投奔而来的山民一视同仁,但对于贱户的轻视,已经完完全全地烙在李元的骨子里了。

    “当时登记他们家财物时,除了少得可怜的一些储粮之外,就是几本破书,也确实有一本族谱,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从哪偷来的。这人也当真可笑,娘俩都快饿死了,却拿着几本破书,难道还想入仕不成?”

    “我知道了!”赵权摁住还想继续唠叨的李元,挥了挥手,把他赶开。

    李元退去之后,那妇人的神态明显的又放松了许多。

    “你今年多大了?”赵权问高正源道。

    “十五。”

    十五岁,年龄正好与自己相同,但是看着实在瘦小,想来应该是营养不足的缘故。

    赵权又问道:“你平日有看书吗?看的什么书?”

    高正源回答道:“母亲每日忙完后,都会读些书给我听。近日母亲在教我读《朴事通》。”

    “这什么书?”赵权有些疑虑,听名字似乎是本高丽书,但高丽的文字现在应该是还没有出现。

    “这是教高丽人学习汉语的书籍,当时,从主家出走时……带……带出来的。”金氏犹豫不决地答道。

    “噢,念段来听听。”

    高正源轻咳一声,开始朗朗而诵:“八月秋风急,五六十托粗麻线也放不勾。九月里打抬,耍鹌鹑,斗促织儿,十月里骑竹马,一冬里踢建子。开春时,打球儿,或是博钱拿钱,一夏里藏藏昧昧……”

    高正源语音朗朗,抑扬顿挫,语速不急不缓,让赵权听着倍觉舒畅。

    “还学了什么吗?”

    “还学过《论语》、《大学》与《孟子》,其他的,因为找不到书,就没法教他。”金氏答道,看着高正源,眼中满是歉意。

    “母亲还教过我一些术数。”高正源又在边上补充道。

    如果一开始时赵权是出于好奇之心,此时则完全是被震惊到了。

    一个寡母,不仅要养活母子两人,还能自己教导孩子读书,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

    而且一个贱民身份的女子,不仅识字还懂术数,看来原来也是个大家出身,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才沦为贱籍。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赵权问道。

    金氏摇了摇头,说:“大人能给贱民找条活路,让我们可以安生种地,不致饿死,我们母子已经感激不尽。不敢再劳烦大人!”

    赵权沉吟了会,说道:“我可以找人教你孩子读书,还有术数,只要他愿意学,我想都没问题。至于他以后能有什么成就,只能看他自己了。”

    赵权说话,又看了看高正源的眼睛。

    金氏大喜,连连磕头,说:“大人愿意教导犬子,贱民愿终身为大人奴婢,决不反悔!”

    高正源却急着说道:“母亲,咱们刚逃出来不久,父亲又因此而死,你怎么可以再去为奴!”

    “你,闭嘴!”金氏对着高正源轻喝一声,高正源果然不再吭声。

    “我不需要你当奴!”赵权说道,“只是,你孩子日常行动如果不方便的话,你得去照顾他一二。”

    “我儿是在年幼时生了一场大病,主家不愿给钱医治,这才导致其双目失明。”金氏黯然说道,眼中看着高正源,依然是满满愧疚。不过随即便语带自豪地说道:“但是我儿自理能力颇强,只要领着他走过一遍的地方,他都能自己寻摸过去,不需要其他人照看。”

    权宋天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天元术

    “就是,就是希望大人,可以允许我每日去看他一次。”金氏又磕头说道。

    “这样吧,我那边也确实需要一个人日常帮衬的,你要愿意的话就过去做些日常杂务,但不是我的奴仆,我会付你薪俸。”

    “不敢要大人薪俸,只求一饭,就够了!”金氏急急说道。

    赵权笑笑,接着说:“这块田,你要是愿意就接着种,或者我找人帮你们种也行。不过,有个事我得先跟你们说清楚。”

    “大人请说。”

    “我在这里也不知道会呆多久,随时都有可能撤离高丽,因此,我也不敢跟你们保证以后会怎么样。”

    “不敢再扰烦大人了!”

    “好吧,你们明天可以直接入城找我,我再作安排。”

    “谢,谢大人!”金氏匍匐在地,语音哽噎。

    赵权起身,拍了拍高正源的肩膀,说道:“羡慕你啊!对你母亲好点!”

    高正源虽然不理解这位少年将军为什么会羡慕自己,但还是恭恭敬敬地答道:“谨尊大人吩咐!”

    安置高正源母子,对于赵权来说并不麻烦。他这边也确实需要一个手脚利索的人帮他收拾打理。

    金氏妇人虽然出身贱民,但骨子里却有隐隐的一丝傲气,虽然不会为了自己而轻易开口求人。但是为了孩子,她却愿意付出她的一切,看来当初在主家时,是因为自己的儿子遭到欺凌才逃离入山的。

    教导高正源,也不需要赵权花费太大的心思。只需要找个人给他念念书,再稍微讲解即可。

    但是,完全出乎赵权意料的是,所有的书,旁人只要读一遍给高正源听,他便能一字不漏地完全记下来。哪怕有些他不懂的字或词意,也一样可以记得一字不差。

    对于这个几乎是捡来的男孩,赵权不禁产生了些许的期待之心。

    但是,这种期待很快地就被赵权抛在脑后。

    如今,还有许许多多的琐事需要他去烦心操持。

    首先是稿城那边。

    梁申等人已经过去了八个月了,不但未见回来,连个音信都没有。赵权又不敢去稿城军那边打探信息,怕郭侃知道后,会进一步影响双方的关系。

    如今,除了等,赵权也没什么招。路途太过遥远,他也没办法再求大乌泰另外派一批人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