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辰冰看着这个身上裹得比她还紧的光头男孩,微微皱了皱眉头,她实在想不起来这人到底是谁。

    不过辰冰也没放在心上,和林几乎所有王公之子都认识自己,但自己当然不可能认识那边多的人。

    辰冰嘴里微微一笑,说道:“你好!我要去南京府了。”

    禾忽眼巴巴地看着忽察,问道:“大哥,我可以去南京府吗?”

    “当然可以了!”辰冰说道。

    忽察却给了禾忽的光脑门一巴掌,喝斥道:“别胡闹!”

    随后又问列维道:“你们真的不需要我派些护卫吗?”

    列维拱手说道:“感谢忽察王子挂念!冬季草原虽然难行,但我们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了。”

    “好吧,如果……”忽察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终于没再说什么。

    “你叫什么名字?”辰冰低声问道。

    “我是大汗最小的儿子,禾忽!”禾忽努力地挺着胸膛答道。

    “禾忽,我记住你啦!你再长高点,就可以自己去南京府玩了。”

    “不,我不去南京府玩,我要去南京府娶你!”

    “哈哈——哈——”辰冰并未见恼,这种话她在和林已经听过不知道多少回了。被人喜欢对于刚刚十岁的小姑娘来说,其实是件很开心的事。

    长长的队伍,在驼铃声中,终于缓缓地离开和林东去。

    端坐在一匹白骆驼上的辰冰,回过头挥了挥手,大声喊道:“忽察王子,记得到南京府来看我啊……”

    话音未落,辰冰便接着叫道:“小郭,你在哪里,快点过来!”

    这个长长的队伍,泾渭分明地分着了几支小队。

    走在最前头,是列维、承仁与辰冰以及几个护卫。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一些学者打扮的胡人,再后则是七八个汉儒。

    坠在最后的,是二十多匹载满货物的骆驼以及各种打扮的商人,有胡人也有汉人。

    队伍已经拉出老长,可是这些商人还没有完全打理清楚。

    听到辰冰的呼唤声,这堆人之中,挤出一个眉目清秀的十五六岁少年。

    这少年捞起衣摆,腾腾跑到队伍前头,仰着头问道:“权姑娘,找我有事吗?”

    “没事,我就问下你好了没?”

    这少年往后看了看,略一犹豫说道:“快好了,那些东西我得收拾清楚,千万别落下了!”

    “那你快点过来吧!”辰冰甜甜地笑着说道。

    “好的,我很快的!”少年捞起衣摆,又腾腾地往后跑去。

    权承仁两眼一翻,带着一丝怨气说道:“你这样折磨他,不心痛吗?”

    辰冰一怔,单指托着腮帮,嘀咕着说道:“是啊,我是不是有些过分了?要不,我过去帮帮他?”

    承仁怒道:“好了,你别给他添乱,老老实实呆在骆驼上,他一会儿肯定会过来的。”

    虽然语气忿恨,承仁可不敢真的生气,这俩可都是他得罪不起的人!

    辰冰自不必说,已经长得越来越像一个善良的妖精。蒙哥义女身份,加上忽察的关照,这是和林任何人也不敢得罪的对象。

    而那个少年,却是赵权唯一下了死命令,要他与陈耀必须搜罗的对象。

    此人姓郭,名守敬。顺德府邢台县人,自幼跟随祖父郭荣长大,家学甚渊。

    赵权给承仁的资料中,除了“郭守敬”这个名字,以及据说他擅长天文术数之外,没有任何资料。

    这让承仁一度绝望。

    但是没想到上个月辰冰却在无意之中碰到正处于彷徨无依之中的郭守敬。

    原来他受祖父之命,前来寻访祖父的好友刘秉忠,准备拜入他门下求学。可是到了和林才发现,不但刘秉忠已经南下,连他所依托的忽必烈也已不在和林。

    承仁连蒙带骗地把这个疑似“郭守敬”的郭守敬安顿下来,好吃好喝伺候着。并以“太阳中心说”的理论将郭守敬成功地暂时折服,又花了无数心思,才劝得此人与他们一齐前往南京府。

    结果承仁发现,自己亏大了。

    辰冰对这厮竟然产生了兴趣。

    在承仁眼中,自己的这个妹子未来嫁的,即使不是权大哥,也应当是清新俊逸、博学多才、身份高贵之士。

    哪里可能是这个也许聪慧却总是一脸木讷之色的穷酸少年?

    不过,不管如何,郭守敬还是愿意跟着去南京府,去看看被承仁吹得天花乱坠的那个海东学院。

    和林城终于在身后消失不见,长长的队伍在辰冰银铃般的笑声中没入了草原深处。

    每行一段,就有一两个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骑兵,加入这支队伍中。

    十天之后,当承仁看到浑身沾满鲜血,领着两百多个骑兵出现在他面前的兀需之后,承仁便彻底放下心来。

    权宋天下

 第六百二十章 重构世界的郭守敬

    此次东归南京府,赵权下达的命令是将所有明面上的势力全部收回。

    数年经营,漠北草原中的各个部落中,已经撒满了南京府派出的缉侦局人员。不再适合潜伏以及可以轮换的人,此次全部一同东归。

    留下的则会想办法在各个部落之中生根,而后期待着他们可能的发芽。

    冬天的草原,威胁到这支长长队伍的不仅仅是恶劣的天气,还有无数忍不住想做一票的破落户。

    这些人,有的是为了劫货,有的却纯粹是为了杀人。

    好在组织力度并不强,有缉侦人员的帮助,兀需十天之内已经歼灭了十余支马贼。

    不过,承仁与列维都知道,他们面对的真正威胁,还在不远的前方……

    承仁其实有些不清楚,为什么南京府突然利用他们的东归时机,准备发动一场这种规模的战争。

    战争来的有些突兀,如果说有诱因,那么很可能就是因为年前乃马真的去世。

    只是,承仁还有些理不清,到底乃马真的去世,跟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有什么样的联系。

    是以此来呼应贵由准备开始的西征?

    还是翦除反对贵由的势力?

    或是以此来宣告南京府对外的正式扩张?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第一次身处这场战争的最前线,让承仁感到了全身的兴奋。要不是得看着同行的辰冰,他早就披甲上马,随兀需先去扫荡一些马贼,以安抚自己迫不及待的求战之心。

    在郭守敬惊讶而又带着一丝迷茫的神色之中,承仁完成了对他们所处位置的经、纬度测量。看着承仁笔下这些奇怪而又充满着智慧的符号,郭守敬再一次对南京府的学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郭守敬闭上眼睛,努力地在脑子中重新构建承仁口中所说的这个世界:

    浩瀚的宇宙之中,别说是我们,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都不过是一个尘埃。

    天空无边无垠,脚下的地却是一个圆球,称之为“地球”。

    这个圆球每时每刻都在自己转着,于是产生了日夜。

    这个圆球以一个固定的斜角,固定的轨道绕着天上的太阳在转,于是产生了春夏秋冬。

    我们把这个圆球纵横相切,于是就可以利用经度与纬度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

    天圆地方,那只是一个笑话?

    地球下方的人,之所以不会掉下去,那是因为有个叫“重力”的东西存在。

    重力是可测量的,这也是为什么树上的果子成熟后只会掉下来而不会飞到天上去的原因。

    是啊,水为什么会从高处往低处流?抛石机的石弹弹射出去后会成为一个弧度落下?雨水为什么会从天下落下,而烧开的水蒸气却会飘然而上。

    许多郭守敬一直想不通的问题,竟然被这个比自己还小五岁的孩子轻松破解。

    郭守敬明白,承仁的一些知识并没有完善,也无法解答自己所有的问题。但他学习的方向绝对是正确的。

    一声清亮鹰啼声中,大岩桓的那只海东青,脚上绑着承仁封好口的一个小圆筒,在郭守敬带着期盼与一丝迷茫的注视之中,展开翅膀,向东翱翔而去。

    冬日的阳光,给飞翔中的海东青,带不来任何的障碍与伤害。

    空中飘着一些薄如纸片的雪花,还未落地,大多都已化去。

    地下不断起伏的是灰白色的草原,一览无遗。

    偶尔有一两只狼,带着艳羡而冷漠的目光看着这只天空中的霸主。

    也有一些大眼贼从地上的洞中探出一个脑袋,极为警惕地仰视着自己的这只天敌。直到确认海东青已经飞过,这才窜出洞来,耷拉着两爪,顿着脑袋,昂然地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一千多里的路对于这只南京府排名第一的海东青来说,已经根本不在话下。

    一天一夜的不间断飞行之后,海东青便看到了横亘在天际边上的那片大森林。

    在森林边缘的一个山坳中,有一队人马正安营于此,海东青在空中盘旋数圈,一声直破云天的尖啸声之后,缓缓滑落。

    营寨内,一排木架上,数只正在歇息的海东青,同时发出或长或短的鸣叫,并兴奋地扑打着双翅,似乎在迎接着他们老大的归来。

    海东青准确地停在大岩桓的肩上。

    大岩桓微笑地递给他一块肉条,解下海东青脚上的圆筒,进入军帐之中。

    军帐内,有几人正围着一幅地图,在上面不停地做着标注。

    大岩桓随手将圆筒交给他的随军书记官廖辉,而后站在地图前静静地看着。

    这是一张大兴安岭西侧、北至阔连海子、南到多泉子,以捕鱼儿海为中心的地图。

    地图上,密密地插着各色图标。

    大岩桓先找到自己部队所处的位置,正处于捕鱼儿海以东150里处。在北面,是缪风的部队,正插入阔连海子与捕鱼儿海之间。南面,则是李毅中的部队。

    三支部队呈扇形状分别指向阔连海子、捕鱼儿海与多泉子。

    廖辉靠近地图,在多泉子西侧上做了个标志,说道:“他们昨天离多泉子还有一百五十里路,估计最多三天可以到达。”

    大岩桓点了点头,他发现自从把这些海东学院的学子充入军中作为随军书记之后,自己便轻松了许多。

    所有后勤军需、粮草供应、军械补充、友军联络,诸事都有这些随军书记进行及时的处置。不仅效率更高,而且基本很难出错。

    自己只需要考虑战时的指挥即可,这样的仗还没开打,就让大岩桓觉得一阵阵的舒坦。

    不过他看着地图,眉头依然紧皱。

    大岩桓倒不是害怕这场对于斡赤斤兀鲁思的战争不好打,而是战场之外的因素,有些过于复杂了,让他总是理不清思路。

    斡赤斤死后,开元府的帖木迭儿完全脱离本部,不仅不再受本部的管控,还吸收了不少的本部的人马前往投靠。

    承袭斡赤斤王位的塔察儿年龄毕竟太小了,很难压服本部各支蠢蠢欲动的势力。因此,表面上塔察儿属下还拥有二十万户的部民,但这些人已成一片散沙。

    大岩桓等三人,此次虽然只出动了近万兵力,但大岩桓相信面对塔察儿部,即使不能取得全胜,想安全撤退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相比而言,东真军最大的劣势还是人太少。

    如今所有的战兵、辅兵与新兵加起来也没超过两万。算上布防于高丽、丹东、抚松、辽南等地的兵力,南京府又几乎成了空城。

    不过,这也不是让大岩桓感到忧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