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营寨后方,响起数匹战马狂乱的嘶鸣声。

    爪都心里一沉,面如土色。

    营寨内还有四千多匹战马,这些爆炸声对于战马的伤害,无疑远远超过对士卒的威胁!

    爪都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敌人的这些会爆炸的陶弹尽快地炸完。

    然而没有。

    陶弹似乎无穷无尽地飞来、落下、炸开。

    战马的嘶吼终于响成了一片,甚至已经盖住了爆炸的声响。

    几匹最为强壮的战马,冲出马圈,慌乱而愤怒地踏过燃烧的帐篷,撞倒试图拦截他们的士兵,激起一片片的火灰。

    随后而至的是数十匹、百匹、千匹。

    有些勇猛的骑兵,已经翻身上马,努力地试图把它们带回马圈,却激起身下战匹更加的狂乱。

    “咣”的一声巨响,第一匹战马撞上了木栅,轰然倒地。

    微微颤抖的木栅还没恢复过来,数十匹战马接踵而至。只是数息时间,木栅便哀嚎着倒下了一大片。

    数千匹战马如出闸的洪流,狂泄而去。

    爪都倒在地上,两条腿诡异地向两边岔开,全身上下插着无数尖锐的陶片,两眼呆滞地望着渐渐明亮的天色,双唇努力地张开着,但是他深凹下去的胸口已经再也无法容纳一丝丝的新鲜空气。

    两千辽阳军,真正死在东真军陶弹之下的了了无几。在营寨之内被疯狂的战马踩踏而死的,却超过了一半。

    冲出营寨的战马已经完全处于癫狂状态。八九百个骑兵,要想控制这样的一大群疯马,已经根本不可能。他们只能趴在马上,尽量地保证自己不被摔落下去。

    只要人一落地,结局一定是一滩红色的烂泥。

    冲出营寨的战马,一头栽入沈水之中。但水中响起的却不是战马的哀嚎,而是那些士卒的狂吼。

    两百多个士兵就这样眼睁睁地被自己的战马拖入水中,瞬间不见。

    剩余的士兵,齐齐发力,终于让余下的战马略略转了个方向,沿着河岸直奔而下。

    天色终于微亮,惊狂的战马在疲惫之中安稳了下来,可是在狂奔之后,所有的战马都出现脱力情况,有些甚至已经口吐白沫,瘫倒在地。

    剩下的六百多个辽阳军面面相觑,爪都已经不见,他们该怎么办?

    有些人要求立刻返回营寨,有些人则要求回辽阳求援。

    有些人,正在试图收集开始四处逃散的战马。

    还有一些,则开始四处查探,希望给自己找一条更加安全的退路。

    不远处,一队黑影渐渐出现,是四五百队列齐整的骑兵。

    辽阳军残兵彻底慌了神,马疲人累,将帅失踪,大部人身上连趁手的兵器都没有。此时对敌想要取胜,除非天降奇迹。

    “列队,跟在我身后,跟他们拼了!”一个百夫长突然振臂大吼。

    此时想离队脱逃,只会让自己死得更惨。其他人开始慢慢地汇集在这个百夫长身后。

    相向而对的两支骑兵,同时怒吼着开始加速。

    “咻,咻,咻”

    相距两百步不到,连续三轮弩箭飞射而至。

    迎面而来的东真骑兵稍微错开方向,每人兵铲在手,齐齐划过。

    一个错面,地上又多了数百具辽阳军士卒的尸首。

    还是有近百个辽阳兵,再不怜惜马力,马鞭死命后抽,裹着数百匹战马,绝尘狂逃而去。

    东真骑兵在河岸拐了个弯,缓缓地停住战马。

    为首的将领,是东真军千夫长夹谷勒。他的脸上洋溢着浓浓战意,手中长枪一挥,仰天一声长啸。

    “将军,穷寇莫追!”边上,却有一个亲兵模样的士卒凑上前,轻轻说道。

    夹谷勒胸中一腔豪情活生生地被噎了下去,脸顿时憋得通红。他怒目圆睁,狠狠地盯着这个刚从海东军事学院毕业不久的学生,长枪一抖,便想对着他的脑袋砸下去。

    但是,此人依然不卑不亢地看着夹谷勒,抱拳轻声而语:“请将军三思。”

    夹谷勒的长枪终于还是停在了半空,而后慢慢滑落在马背之上。

    当场杀了这个敢在战场上违抗自己命令的家伙,自己也许可能会逃得过处罚,但此生再不可能领兵出战了。

    想起离开南京府时,大将军对自己的严厉交代;想到在丹东的马德铠特地赶至抚松县,对自己的一再叮咛,夹谷勒只能叹着气,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残兵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内。

    自三年多前,自己被张靖那厮蒙骗,莫明地参与了南京府内乱之后,虽然自己的千夫长职位依然保留,但是自那之后,自己不但被挤出最高的军事管理层,甚至连领兵出征的机会都已经被剥夺。

    夹谷勒并不太关心此次为什么南京府会倾巢而出,甚至将所有主力部队部署到大兴安岭的西侧。也不关心权总管不在南京府之后,到底是由谁来主导这场跨度如此之大的战争。

    他知道,这次领兵机会对他来说,真的是太难得了!

    为此,他不得不接受在军中塞入一个监军的条件。

    因为,他手下的一千东真兵,已经是南京府可以挤出来的最后一支可以野战的部队了!这支部队绝不容有失。

    而且,他还得担负着将沈阳城中平民尽快转移的任务。

    只是,这样的战斗,让夹谷勒真的是感觉太憋闷了。

    当他领兵快马杀至沈阳时,因为耶律收国奴突然离去所引起的恐慌刚被平息,也速不花准备派兵前来的恐慌却开始漫延。

    而后,有人出面安抚,有人四处张贴告示,有人劝平民离去,有人在宣扬南京府的各项安家奖励措施。

    夹谷勒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南京府现在在外面的声誉怎么会如此之好,沈阳城虽然也有许多人不愿意离开沈阳,却没有一个人质疑南京府所允诺的条件。

    辽阳军刚离开辽阳,这边便已经收到了消息。然后预设战场、安排伏击、组装回回炮,准备陶弹,所有的事情都被几个分配来的海东军事学院毕业生处理得井井有条。

    夹谷勒从始至终,都只能茫然地点头称是。

    好不容易等到可以上阵杀敌了,可是,前后只有一个照面,敌人就没了!

    这,是属于他这个千夫长的战争吗?

    权宋天下

 第六百二十七章 待敌入彀

    夹谷勒心里突然生出一股浓浓的疲惫。

    此战过后,也许自己申请去给大将军当侍卫长,可能会更合适些。

    初升的阳光,映着缓缓流淌的沈水熠熠生辉。

    一只海东青迎着阳光,拍着优雅的双翅,一声低鸣,在夹谷勒忧郁的目光中,望空而去。

    日暮时分,这只海东青落在了南京府城的机要室院落之中。

    “好!”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高正源,听到权承义念出的消息后,也禁不住地大喊了一声。

    不久,高正源随着承义,拐出机要室,来到北院。

    院前,已经五岁的大嘟嘟拖着一辆木质小板车,大呼小叫地跑着。板车之上,歪歪扭扭地坐着一个粉嘟嘟的小女孩,开正开心地拍着两只小手掌。

    大岩桓的妻子杨氏,站在一旁吼着:“嘟嘟,你慢一点,你要摔坏了妹妹,小心你的屁股!”

    杨氏的妹子杨淑琳则拉着她的袖子,说道:“姐,你别管他们了,嘟嘟会照顾好妹妹的!”

    另一边,则是须发全白的大乌泰,老脸欣慰地看着落日余晖之中的两个娃娃。

    高正源跟着权承义走到大乌泰跟前,躬身一礼,说道:“见过大将军!”

    大乌泰点了点头,视线依然没有离开那俩孩子。

    杨淑琳端来一把凳子,放到高正源身后,高正源略错开一步,拱手答谢之后,这才落座。

    “情况如何?”大乌泰随口问道。

    “沈阳初战告捷,夹谷勒率一千兵,击溃两千辽阳军,杀敌一千七百余人。沈阳城内百姓一万二,有八成正在迁往抚松县。”

    “我军伤亡如何?”

    “死十二,伤四十五。”

    大乌泰叹了一口气,说道:“还好小权没在,否则又该发怒了。夹谷勒这厮,在这种优势之中,还有这么多伤亡!

    其他地方,情况如何?”

    “沈州的洪福源,没有任何动静。高丽海军,有向丹东进逼态势,但应该不敢登陆作战。开元府帖木迭儿一直在请战,并愿意听从我们的任何调遣。

    沈阳之战过后,辽阳的也速不花兵力折损近半,加上粮草无从补给,短期内已经不足为虑了。”

    “好!”

    嘟嘟终于被他母亲扯走,板车之上才两岁的小姑娘也很不情愿地被杨淑琳抱下车。大乌泰的目光这才从两个孩子身上移开。

    “看来,此次御敌于外的策略,还是基本成功的。”

    “是,这一切,有劳于大将军坐镇南京府,否则谁也不敢将南京府所有的兵力全部派遣出去。”

    “哈哈,我倒是没想到,我这把老骨头,现在竟然还能当个镇宅之兽啊!”

    高正源听着,不禁莞儿而笑。

    当时,大乌泰做出这个决定时,他是真的被吓了一跳。所有将领的妻儿如今全在南京府,可是南京府竟然只留了数百个新兵在守城。

    想及于此,高正源也不得不暗自佩服大将军的魄力。

    “怎么样,事情查清了吗?”

    “基本查清楚了。”

    “有没有——需要我做的?”

    高正源摇了摇头,说道:“此事,与南京府东真将士无关,具体的处置,还得等权总管回来后再说。”

    大乌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道:“这事——算了,你告诉他,此事不用再问我的意见了,让他不用有太大的心里压力。”

    “是,不过好在并没有产生太多的不良后果,此人应当也是受人蒙骗所至。

    与外线的联系也基本查清,是来自开元府迁移至火罗村的牧民,已经完成监控。”

    大乌泰点了点头,随后问道:“下一步,准备怎么打?”

    “网已张好,待敌入彀。”

    ……

    捕鱼儿海,方圆三百余里,即后世的贝尔湖。捕鱼儿海往北两百里,有一面积远超捕鱼儿海的大湖,名为阔连海子。

    此湖即为后世的呼伦湖。

    两湖区域的数千里草原,是东北地区最为肥美的草场。

    东北许多的牧族,其繁衍生息都与这个区域有着无法割断的渊源。

    包括东胡、匈奴、鲜卑与契丹。

    当然,也包括了蒙古。

    当年,铁木真的先祖正是从此地开始西迁,而后发展壮大。铁木真称汗后,从塔塔儿手中夺回此地,并将这里经营成自己的大后方,为其四处征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牛羊马匹。

    成吉思汗第一次大封天下时,便将这片以两大湖为中心的区域,封给了自己的几个弟弟。

    因此,这些人便被称为“东道诸王”。

    其中,哈撒儿封地在阔连海子以北;哈赤温在阔连海子以西;别里古台在捕鱼儿海以南。

    只有幼弟斡赤斤凭着“守灶”的资格,占据了阔连子海至捕鱼儿的中心区域。

    以此为基础,斡赤斤率先越过大兴安岭,将势力扩张至了辽西,甚至直指高丽。

    然而,斡赤斤一死,不到十岁的塔察儿继承王位,周边部族欺其年幼,不断地蚕食着属于斡赤斤兀鲁斯的地盘。

    如今别说大兴安岭以东之地,就是两湖周边,塔察儿部所占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