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权宋天下-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海岛,在后世的史书中,有人将之称为“夷洲”,也有人称之为“流求”。

    关于流求,赵权在南京府时也曾请教过李治。

    按李治的说法,流求国最早出现于《隋书》之中。当在建安郡以东,五天的水程。国民居于岛上,其王姓“欢斯”,山上多为土洞。

    李治很肯定地说,现在所有的史书上,所记载的都是流求国,而非流求岛。

    也就是说,在福建的东面或是东南面,一定存在着一个国家,至于这个国家,他们生活的区域是一个大岛、或是一片小岛礁、甚至是一块很大的陆地。没有任何相关的记载。

    也是,现在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地理概念:陆地之外,就是太平洋,太平洋再远些,还有一块陆地。

    整个宋国,连个完整的国家地图都没有。更何况是关于海洋,关于世界的地图?

    根据这些说法,赵权一直怀疑这里所说的“流求”,应当是后世的琉球群岛,而非台湾。因为这个时代,行船的人可以勉强辨别纬度,但绝对无法分得经度位置。

    台湾海峡有黑潮与中国沿岸流相向而行,无论靠风还是靠着洋流,想从泉州或是福州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都是件很艰难的事。

    远离大陆的航行,别说五六日,只要过了半天,看不到陆地,就一定会迷失掉方向。又如何去探索未知的流求?

    行船能到台湾岛,绝对是偶然因素,而非必然的结果。

    船只顺风顺流而下,到菲律宾比到台湾还更容易一些。当然也不排除路上碰巧到了澎湖列岛。

    因为澎湖列岛的东西两侧,正是两股相向而行的洋流。

    “流求国,当泉州之东,舟行约五、六日程。王姓欢期,士人呼为可老……”

    赵权手里捧着的是赵汝适的《诸蕃志》,这是宋宝庆年间,担任泉州市舶提举的赵汝适关于记载海国诸国的一本书。

    这里面关于流求国的描述,显然是抄自《隋书》。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宋人,对于流求的认识,与隋唐之时相比,基本没有更进一步的概念。

    发现台湾,应该是在欧洲大航时代之后的事,或者说,是时钟出现之后,对经度有了确切的定的位之后,才有可能做得到的事情。

    赵权突然自嘲一笑:我这是闲得没事干吗?竟然去琢磨台湾是什么时候被人发现的!

    他只要知道,宋人不知道流求的具体位置,甚至连澎湖都不太清楚。这就足够了。

    “大叔——”

    一个很嫌弃的声音在赵权耳边响起,他一怔,赶紧收住脸上的僵笑,从手上的书中抬起眼,往边上看去。

    果然,是那个小姑娘。

    “怎么了?”赵权卷起书,尽量装作不生气的模样问道。

    “我说,大家都是坐着看书,你为什么要站着,还挡着书架?”

    为什么要站着看书?

    好像,好像是当年在大学图书馆里养成的毛病吧?

    赵权无语地让过身子,眼角瞥去,那个小姑娘手中的一本书,竟然是范成大的《揽辔录》。

    这是当年出使金国的范成大,所记录的关于金国地理环境变迁和人物情况的书籍。

    自己在看地理书,为什么这个小姑娘也要跟着看地理书?

    权宋天下

 第六百六十二章 赤果果的报复

    看着小姑娘一丝不苟地把书放入书架整好,赵权忍不住问道:“你天天都到这来看书吗?”

    小姑娘点了点头。

    “你为什么不把书买回家看?”

    “我没钱!”

    虽然觉得自己话问得有些蠢,赵权还是忍不住在心里腹诽了一句:你们家住那么大院子,然后告诉我说没钱?

    “你不也每天都来这看书吗?”小姑娘似乎不经易地说了一句。

    “我这是在挑书,我准备买的,而且要买好多好多!”

    “你看书这么慢,能买多少书?”

    “我要把一整艘船都装下了为止。”

    小姑娘的秀气瑶鼻轻轻一怂,让赵权看着一呆。他突然觉得,这小姑娘似乎长得不错啊!

    没有娇媚的风情,也没有惊艳的姿色。但是小小的身躯站在那,就会给人一种极为舒适的恬静。

    就是——太小了,年龄估计跟辰冰差不多大。

    “你喜欢看什么书,我送你些书吧?”

    “为什么?”小姑娘略歪着头问道。

    “对于喜欢读书的小孩子,我总是应该给予一些鼓励的,是吧!”

    小姑娘鼻子又是微微一皱,轻轻哼了声,说道:“大叔,我今年已经十一岁了!”

    十一岁?就比自己小八九岁,叫大叔还叫得如此理直气壮!

    看着赵权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小姑娘低下头,而后轻声问道:“你要走了吗?”

    赵权一怔,而后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得回去上班赚钱了,要不然会饿死在泉州了。不过,应该没这么快吧。”

    小姑娘听得也跟着一怔,随即抿嘴而笑。

    “娴儿说,你们在做一种闻起来很香,喝起来却——却,很那个的茶?”

    “娴儿?谁啊?”赵权随即往院中瞟了一眼,问道:“你带来的那个丫鬟?”

    “不是,她是我表姐。说不放心我一个人过来看书,偏要陪我过来。可是,她又不喜欢看书。”小姑娘脸露无奈之色。

    娴儿?名字很不错的样子。

    可是,你不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赵权摇了摇头,算了,随便打听人家小姑娘的名字,也不太好。

    虽然还只是个毛孩子。

    小姑娘侧身敛袂,曲膝而谢:“如此,多谢大叔了!”

    直到小姑娘身影消失在书屋之外,赵权才反应过来:“我送她书,她竟然都不客气一下吗?”

    步入院中,赵权在怅然若失却又百无聊赖的李勇诚身边蹲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让你留在泉州,那是因为泉州太重要了!不要这么想不开。”

    李勇诚嗡声答道:“我没有想不开啊!只是,只是,这里饭也难吃,一出去坐船我就得吐,也没什么地方可去,我也不认识几个人。呆久了,我会闷傻掉的!”

    赵权侧身轻轻地撞了撞李勇诚的肩膀,悄声说道:“我帮你打听到了那个小姑娘的名字,怎么样,感动一下?”

    “哪个?”李勇诚茫然地问道。

    “就是天天跟你眉来眼去的那个姑娘啊。”

    “切!”李勇诚很不屑一顾的模样。

    “我费了很大的心力,还花了很大的代价!你竟然一点都不感动?”赵权很愤怒。

    李勇诚两眼一翻,用背诵课文般的语气念叨道:“吕若娴,女,年十三岁。建州人氏,家有茶山一座,乌泥窑一口,刻印书坊两间。

    父母健在,有长兄一人,在江西为官。”

    看着赵权呆若木鸡的模样,李勇诚得意地扬了扬眉毛,问道:“你刚才说,帮我打听到了谁的名字?”

    赵权盯着李勇诚,有些怀疑这家伙最近可能欠收拾。是不是得带他出海再蹓蹓?

    跟这家伙,已经没话可说了!

    “要不要我告诉你,跟你一起看书的那个小姑娘名字?”

    赵权站起身,拍了拍屁股,抬脚便走。

    这次轮到李勇诚惊诧莫明了:“你,你知道了那小姑娘的名字?”

    “没有!不感兴趣!”

    “真的假的?”李勇诚有些不死心。

    赵权闭着嘴,快步走出书坊。

    一袭碎花裙子,刚刚隐入伍家隔壁宅院的那个门内。随即又探出一个小圆脸,回眸甜甜一笑。

    赵权侧过头,却见李勇诚背着左手,抖动右臂,脸上灿烂得,尤如一朵绽开的苦菊花。

    再回首时,院门已经关闭。

    赵权不由自主地轻哼一声,踱回伍宅。

    “好了,我本来还以为,把你留在泉州难免孤苦,现在你寻着乐子,我也就可以放心地走了!”回了屋的赵权,轻啜香茗,淡淡地说道。

    “别啊,权哥,权爷!把我扔在这,我真的不习惯的!你不能留封扬在这吗?那小子肯定耐得住。”

    “不行!”

    “为啥啊?”

    “因为你不能胜任一个侍卫长的岗位。”

    “我……”

    “你觉得,封扬会在陪我的时候,抽个空去泡妞吗?”赵权盯着李勇诚,脸色相当的不善。

    “你……”

    “我说错了吗?”

    “你,这是赤果果的报复……”李勇诚有气无力地说道。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很想留在这里的……”赵权突然悠悠地说道。

    “真的吗?那……还是算了!你不回去,他们会杀了我的!”李勇诚颓然而坐。

    “好了,不跟你扯了。”赵权说着,掏出一份信笺,递给李勇诚。

    这是南京府刚送到的密码信件,从南京府辗转到泉州,竟然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李勇诚拿出纸笔,一边破译一边开始大呼小叫。

    “耶律收国奴的辽军放弃沈阳,夹谷勒在沈水,击溃辽阳军,成功将数万百姓迁至抚松!

    东真军在阔连海子、捕鱼儿海、多泉子获得了一场绝对的大胜利!

    丁武率百人特别行动队,从冰湖上奇袭塔察儿后营,烧其大半粮草。”

    李勇诚突然抬起头,哭丧着脸对赵权说道:“我说,我要留在南京府,你非逼着我下来。让我一路晕船就算了,还没能赶上这样一场战斗!

    看看,特别行动组啊,本来是我的……我这是不是算被开除出队了?”

    “别啰嗦,继续!”

    “李毅中成功击溃自沈阳突袭而至的一千辽军。

    缪风、史青等人击溃塔察儿南路部族军,筑五百首级京观!”

    权宋天下

 第六百六十三章 和林有变

    李勇诚狠狠地吸了口冷气,喃喃地说道:“连史青这个槌子,都能立下这种大功了!”

    “大岩桓中路军,成功阻击塔察儿主力,令其十万大军首尾不得呼应,获得大胜!”

    “廖辉出使敌烈部,成功安抚狄历族长,令敌烈部主力始终保持中立态度。”

    “兀需、权承仁成功击退莫古袭击,东归众人,包括列维、辰冰与诸位学者以及所有商人在内,全部安全返还南京府!”

    李勇诚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一堆的羡慕。

    “没了?”

    “嗯,差不多了……”

    “什么叫做差不多了!”

    看到赵权又要发怒,李勇诚赶紧说道:“噢,别急,是还有。”

    “你那个——那个,姐姐,赤梅瑰带着几个族里女人,赶至交战前线,成功地瓦解了莫古部下的战斗意志,也算是立了个功。

    然后……”

    李勇诚一边看着密信,一边努力地组织着语言。

    “内部消息的泄露,经确认,是赤梅蝶受到莫古的威胁与蛊惑,在无意之中所为。莫古的指使者,是忽必烈的侍卫长廉希宪以及已经投靠忽必烈的张靖。”

    赤梅蝶——张靖——忽必烈!

    虽然早在事情发生之时,赵权便有所猜测,但如今在确认之后,依然让他心潮难平。

    张靖,当年平定南京府内乱之后,被他趁势脱逃。赵权也曾让人搜索,却始终不见踪影。却未料到终于投附于忽必烈。

    此人,不过疥癣之疾,赵权倒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忽必烈,这个似乎是他命中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